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方略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又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着眼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增强国家软实力,着力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亟待回答的重要课题。
一、时代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已经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嬗变,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二者之间的背离就可能引发信仰危机,甚至出现社会危机。目前,在社会各个领域弥漫的浓郁商业气息,致使一些人思想空虚、信仰缺失、道德失范,在紧张忙碌和竞争中失去了精神归依。可以说,核心价值观的迷失,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人们在肯定经济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忧心忡忡。如果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增长,一方面却是道德失落、价值失迷、文化失衡、社会失信,人们的幸福指数就会降低,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也不可能持续。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如今很多有识之士对“资本无道德”的问题越来越感到忧虑。应当说,“仓廪实”在今天已不是问题,但“知礼节”却是个大问题。
有学者指出,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商业化时代、功利化时代,也是价值观迷失的时代、混乱的时代、迷茫的时代。在有的人那里,没有对错,只有成败;没有是非,只有贫富。价格代替了价值,成败代替了真理。羞耻感的缺失,价值观的混乱,潜规则的盛行,将会瓦解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危及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缺少核心价值观,就缺少了基本的价值认同,也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一旦危机来临将难以应对。在价值观念多元的时代,更需要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重塑核心价值观,是决定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所谓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内化于所有社会成员精神结构中的作为常识、道理、道德观念和情感的文化。作为一种价值层面的文化,它是构成制度运行的基础价值体系,一旦缺少了它,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真正运行。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价值标准和价值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社会价值体系中剧于核心地位、起引领作用、从最深层次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反映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二者的有机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遵循和基本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价值系统,目前还没有正式确立和定型。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不断深化价值认识、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工程。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深入研究探讨中,凝聚各界智慧,以期达成广泛共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从深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更好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自觉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价值理论系统。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行为规范,又要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又要符合时代精神。根据以上原则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应包含“富有、均等、和谐、仁爱、为民”五个基本要素。
(一)富有――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
“富有”一词,是大量拥有的意思,多指积极方面。与“富强”、“富裕”相比,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很大区别。“富强”通常用指国家出产丰富,力量强大;“富裕”通常形容财物充裕。这两个词都是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标识,只代表财富的拥有程度。而“富有”除物质方面的意义外,还包含积极方面的意义,既指物质富有,又包含精神富有;既是物质生活充裕,也包括精神生活充实。
马克思主义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论者。人类不仅从事物质生产,创造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而且从事精神生产,创造满足自己需要的精神产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两项重要内容。“富强”、“富裕”强调的是财富增长,却忽略了人的精神需求。将其作为社会发展目标或核心价值理念,如果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则往往容易被当作一种片面的价值追求因“泛化”而造成误导。实践证明,单纯追求财富增长,不仅仅是强化人的物质利益观念,也容易削弱精神文明建设和导致各种不良问题滋长。社会主义经济是道德经济。将“富有”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按照“富有”的内在要求确立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引领发展实践,必将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全社会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均等――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
“均等”一词,包含有均衡、平等、相等的含义,大意是不同的社会主体(包括个人、家庭、社会集团等)在一些具有价值属性的要素(如财富、收入、地位、知识、权利等)分配上是均衡、平等的。“均等”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的法律法令、政策制度、重大决策应符合最广大的利益和要求;一个国家的公民无论居住在哪个地区,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享有平等的发展条件和机会;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平均的水平,全国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结果均等、水平一致。
“均等”,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是均衡发展与社会平等的有机统一。没有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难以实现实质性的社会平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平等,也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发展均衡”,是指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均衡发展,不同社会阶层均衡受益,公民不因性别、年龄、民族、地域、户籍而受到不同的待遇,由此确保全民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社会平等”,包括条件平等、机会平等和权利平等。“条件平等”,是指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平等,是一种实质的平等;“机会平等”,是一种程序性的平等,往往通过某些政治经济上的权利平等来体现;权利平等,是指人关心保全自己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等基本权利的平等。
社会均等的本质体现是,在公平原则和平均水平的基础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公民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各种社会问题有效解决,整体上实现均衡发展和社会平等。其最终目标是:均富于民、共同富裕。推进社会均等,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利益观,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权力与义务、民主与法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反对平均主义,又反对过分悬殊。社会均等,充分体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核心。
(三)和谐――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和谐”一词是由“和”与“谐”组成的词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儒家的“仁”、道家的“道”、佛家的“佛”等,都以“和”为特征。人类和平、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愿景与期许,“和合”、 “和而不同”、 “和为贵”、“天人合一”等等,都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美好追求。
“和合”思想主张采取和平的方式、和合的手段,运用沟通、协调、合作的方法解决矛盾分歧,以人的心灵和谐作为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来推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协调和沟通社会发展的各个要素,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建设,都是对和合思想的具体运用。“和而不同”,首先承认“不同”,充分肯定、尊重、保障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独立性,包含了“自由”、“平等”所应有的内容;这种“不同”又是一种包容,是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在更高境界上达到一种融洽、协调、有序的状态。可以讲,和谐是对自由与平等的超越,既包含了自由与平等的精神,又避免了抽象谈自由与平等而可能导致的社会失序。
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行为规范及制度体制为一体,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以中华文化和谐思想为内核,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文明新风,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既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谐文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四)仁爱――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价值观
(五)为民――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为民”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内含,它既是社会观,也是经济观、政治观、文化观和道德观。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总称。新时期,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一切坚持和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公民,以及所有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为民”,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基本要求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为民服务、为民造福,是社会主义的逻辑必然,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把“为民”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有着鲜明的指向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依据
“富有、均等、和谐、仁爱、为民”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富有是在均等基础上的富有,均等是在富有的前提下的均等,没有均等的富有和没有富有的均等,都不是社会主义;有富有和均等才有和谐,有和谐才有富有和均等。仁爱是富有、均等、和谐、为民的道德基础,为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价值,富有、均等、和谐、仁爱都服务和服从于“为民”这个终极目标。
在这个系统中,“富有”既是社会主义经济核心价值目标,又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均等”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富有、和谐、仁爱、为民”社会的价值基础,也是整个价值系统的核心目标;“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仁爱”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富有、均等、和谐、为民”目标要求提供道德支持;“为民”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部价值所在和最高价值体现。
(一)“富有、均等、和谐、仁爱、为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涵
以“富有、均等、和谐、仁爱、为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向。“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自己的利益有关”。人们所追求的“利益”是精神与物质上的共同富有,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的均等,是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全社会、全人类的仁爱,最终目的是建设“一切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说,以“富有、均等、和谐、仁爱、为民”为价值取向,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和价值选择,又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
(二)“富有、均等、和谐、仁爱、为民”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统一
以“富有、均等、和谐、仁爱、为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结合体。“富有”是物质与精神、价值与真理的统一,“均等”是效率与公平、权力与义务、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的统一,和谐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统一,“仁爱”是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与社会主义人道精神的统一,“为民”是以民为本与以人为本、党的根本宗旨与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归结起来,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统一。
(三)“富有、均等、和谐、仁爱、为民”体现了外国价值观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
以“富有、均等、和谐、仁爱、为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了外国价值观中的有益成分,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华,是人类文明成果和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结合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富强、自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平等、博爱”等,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有的价值理念。可以说,“富有、均等、和谐、仁爱、为民”,是人类文明成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相融合的结晶,是对外国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价值理念的集中概括。
(四)“富有、均等、和谐、仁爱、为民”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基础上的大众化风格
“富有、均等、和谐、仁爱、为民”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发轫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回答时代提出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既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强烈愿望,又反映了时代的迫切要求;既区别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这5个词,通俗易懂、简明易记,内涵丰富、指向明确,全面系统回应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必将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