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均等的重要意义
方略
推进社会均等,是遵循社会主义本质规律,促进社会文明和发展进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现实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选择。
推进社会均等,是促进社会文明与发展进步的根本举措。“十二五”规划建设提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主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个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新发展,说明党和政府已把保障社会均等放在了重要位置。随着推进社会均等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推进社会均等,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日益显现的社会不均等现象:劳动与资本,利益关系的严重失衡;城市与乡村,教育格局的二元结构;二代与二代,就业岗位的阶层世袭;权贵与平民,公共资源的私人占有等,这些都是亟等解决的发展难题。当务之急是解决分配失衡问题。有学者指出:我国收入分配失衡主要有四大表现:政府积累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个人收入占比重越来越小,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工农大众收入偏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而农民消费严重不足,权力资本的暴利在扩大而中小企业普通民众的盈利空间被挤压。“四大失衡”导致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愈加尖锐。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2007年的0.48,近两年不断上升,实际已超过了0.5,这是十分严重的信号。(2010年05月21日《经济参考报》
推进社会均等,是推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现实要求。首先,实现社会均等是弥补市场不足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市场机制存在失灵或局限性,需要通过社会均等的机制来弥补。其次,实现社会均等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提供相同财力到财力不足地区和财力充裕地区,用以增加公共物品供给,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再者,实现社会均等有利于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生产要素和产业能够在利益的引导下,按照市场规律在地区间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以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均衡发展。
推进社会均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前提。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农村义务教育得不到落实,养老保障体制不完善,各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看病贵、看病难,弱势群体利益得不到保障等,导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上升与公共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心理失衡,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在当前,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社会均等,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选择。
推进社会均等,是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重要保证。着眼社会均等,形成一套有利于促进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和运作模式,对于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增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构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和谐局面,维护边疆安全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