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国庆节习近平率七常委冒雨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默哀的镜头,感觉这才真正像个国家领导人的样子,这才是真正欲致力于提高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细数习近平上任半年多来的种种作为,从抓反腐、抓党风官风,到抓舆论、抓意识形态,无一不搞得有声有色。人们也是因此才知道,原来总书记还可以这样当。这才是人们心目中的总书记,这才是中国需要的掌舵人。
习近平现在着手抓的东西,正是总书记的分内之事。总书记不抓政权,不抓政治,抓什么?习近平内抓反腐、官风,防止政权从内部被腐烂而溃散;外抓舆论和意识形态,防止政权因外部攻击而瘫痪。两手都抓、两手都硬,体现了深思熟虑的治国之道。如果只抓舆论和意识形态,一方面会被外界视为是“反动派”,为了保一己之政权而抵挡“世界潮流”,另一方面权势集团、贪腐分子也可能因此而变本加厉、更加地肆无忌惮;如果只抓贪腐和官风,在当前以西方价值乃至是以西方利益为主导的舆论背景下,每一次反腐成果,都将被描述为政权腐朽的表征,都将动摇政权本身。只有两手同时抓,人们才会真正相信,这是真正要为了这个国家好,要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好,而不仅仅是为了与政权相关的一小撮人利益;也只有这样,这条路才能真正走得通。此前一些人或许正因为不明白或者是做不到这点,才会在这两个最需要关切的领域无所作为——抓贪腐,怕被人说成“抹黑”执政党形象,所以浅尝辄止;抓意识形态,怕被说成“反动”,对抗“世界潮流”,于是只能什么都不管,只是躲在门后面,双手死劲撑着门,只要门没有被捅破就好。所以,执政党的政治影响范围越来越小,普世价值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乃至连党内许多人都心向往之、心认同之,于是有争当“开明绅士”的怪现象发生。
当然,他们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在调整收入分配方面,尤其是加强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方面,还是做了一些事情。但由于不敢触动既得利益,成果有限,而且难以为继。由于害怕“政治不正确”,前任也没有公开提出“共同富裕”口号。而在习近平这儿,“共同富裕”已成了社会政策的核心,成了凝聚人心的旗帜,成了“中国梦”的主要图腾。
经济方面,中国可说是浪费了十年,被耽误了十年。喊了十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却少有成果和内容。真正的转型,还是只能从现在开始。由于李克强提出“改革是最大红利”,现在很多人都聚焦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改革。其实,今天中国经济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转型(即由投资驱动转为消费拉动,发展动力由外向转为内需,从以价格作为主要竞争手段转为逐步建立核心技术等科技竞争优势),而不是改革。在转型过程中,可能会涉及部分体制改革内容,但必须明确:改革是为了转型,也必须围绕转型。具体说,政府应放松对微观经济的管制,但应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民营经济应进一步放开、搞活,使之拥有更多发展空间,但同时国有企业也要做大做强,并且强化监督和管理,不能任其成为权势集团的钱袋。如此一来,国资委的作用就很重要。习近平反腐,第一轮重点打击的名单中就包括国资委高官,殆非无因。
与薄熙来相比,习近平展现的是帅才、全局之才。当时薄熙来偏居西南一隅,他要做的是“破局”而出,所以他多行奇道,每有极端惊人之举,常常“出重拳”。这种做法即时效果明显,但容易激化矛盾,刺激对立面集结力量殊死一搏,因而导致局势易于失控。习近平已占据大势,所以他无须行险出奇,只需要堂堂正正、从容布局后,一路碾压过去即可。因此,他行的是正道,看起来平平无奇、不慌不忙,却是有条有理、一步一个脚印,有一种沛然莫之能御之势。无论抓贪官,还是管大V,习近平都没有急于求成,也不急于“立信于民”,而是按照自己计划一步步在走。虽然已经取得的成绩并不惊人,却没有人能轻忽他的意志和决心——人们可以看到,他正在一路碾压而来,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目标而去。为什么刀锋未及,任志强、潘石屹之辈就纷纷缴械、转向?就是因为感受到了这种沛然之势,知道习近平现在所做的,只是第一步,后续动作还将源源不断而来,没有人愿意当其刀锋之盛,于是纷纷望风退避三舍。而习近平每往前多走一步,他的布局就完善一步,势头更盛一分,其潜在对立面的反抗能力削弱一分、空间被压缩一分。这就是挟大势、行正道的优势所在。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