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新历史唯物主义论

理论井冈山 · 2014-01-03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一,序言

  新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本文称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的结果。新历史唯物主义有保留地否定了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的观点。这个基本的观点,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在阐述旧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说,人因为需要生活,从而生产;在生产中,人们建立起关系,而这个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这个观点有问题。在生产力发展到有剩余价值的时候,不同部落的人在一场战争后,如果继续把战俘接收为“兄弟”,战胜部落的发展了的生产力照样可以进行,原有的生产关系也可以照样继续。为什么要把战俘变成奴隶呢?发展了的生产力并没有把战俘变成奴隶的功能,也没有这个需要。如果仅仅是为了生活,奴隶也没有必要争取自由,只要能从发展了的生产力中分得一份羹就行了。马克思写《资本论》不是为了生活——为了生活就该去挣一笔资本。在现代史上,产生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的生产力,比没有产生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的生产力落后;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的生产力,也比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落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个命题,既不能解释历史,也不能解释当前。

  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从物质生活中去找历史发展的原因,是一个进步,但还不够。历史发展的原因要到物质中去找。这个物质就是人,活着的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认为,历史的起点也是逻辑的起点。新历史唯物主义的进步在于,把研究的起点从人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步到人,而人才是人类社会的起点。有了人,才会有人的生活,才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起点

  1,人性是意识

  历史的起点,新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都是刚刚由猿变成的人。这群人还没有开始生活,就具备了三个要素:一,是生物;二,有人性;三,以社会的方式存在。人类社会从开始到永远,都包含这三个要素。人是生物,这是没有争议的。人是以社会的方式存在,这也是没有争议的。人有人性也没有争议,但人性是什么,一直有争议。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性就是人的意识。人的意识,是广义的人性。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正常人和不正常的人的区别是有没有正常的意识。一个人只要还有正常的意识,哪怕他已经没有了动手动脚的能力,他也还是一个正常的人。植物人没有了意识,就只有人的空壳;精神病人的神志混乱了,不再是正常的人。

  2,人性的第一个表现是谋生性

  生物的共性是向生性。生物的向生性表现为所有生物都朝着个体的生存和种的繁衍展开生命。人是一种生物,人也要朝着个体的生存和种的繁衍展开生命。人是一种生物,但是一种不同于其它生物的生物。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不是动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向生性表现为本能,而因为人有人性,所以,人的向生性表现为有意识的活动。“谋生”这个词恰当地表达出人的向生性和人性的结合。人首先是生物,因此人性首先表现为谋生性。

  3,人性的第二个表现是狭义的人性

  人有人性。人的人性不仅表现在能“真实地想象并不存在的东西”(马克思语),而且表现在能在合乎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创造出自然原本并不存在的东西。人的谋生性包含着人的人性。人的想象具有无限性。因此,人的谋生性不仅具有手段的无限性,而且具有目的的无限性。不择手段和无限占有,是谋生的手段无限性和目的无限性的表现。

  人的谋生性虽然也是人的人性的表现,但也是人的向生性生物性的表现。人的人性作为人独有的属性,必然会有独有的表现。狮子吃饱了趴着睡觉,人吃饱了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以生存为目的,只以把自己的想象变成现实为目的的活动,是人独有的活动。人的这种独有的活动是人的人性的本质表现。新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狭义的人性。

  每个人都有人性。每个人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的想象变成现实。每个人都不愿意受到限制,使自己不能把自己的想象变成现实。因此,人的狭义的人性决定了人需要自由,向往自由。

  人的存在方式是社会。人要在社会中自由,就要不受他人约束,不从属于他人。大家都不想从属于他人,就只有人人平等。人的狭义的人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人需要平等,向往平等。

  谋生不需要自由,也不需要平等。只要能得到食物,只要能活下去,当狗也不违背谋生的目的。“宁做治时犬,不做乱时人”,这是中国人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的统治下和儒家学说的熏陶下,失去人格的表现。

  没有人就没有人性。单个的人可以不以自身的存在为目的——如果以自身的存在为目的就是谋生性,人类的活动却不能离开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因此,狭义的人性必须对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有利。有利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是狭义的人性的规定。

  4,人性的第三个表现是人性的异化

  人的想象具有无限性。人既可以想象出对自己有利的事物,也可以想象出对自己有害的事物。人如果把对自己有害的想象变成现实,就构成对人自身的否定。人性的实现成为对人——也是对人性——的否定,这个实现了的人性就成为人性的异化。

  人的存在方式是社会,对他人对社会的伤害,具有对自身伤害的意义,因此,对他人对社会的伤害,也是人性的异化。

  人的谋生性因为具有两个无限性,所以,人出于谋生,也会伤害他人和社会。但是,人的谋生性本质上是人的生物性的表现,所以,出于谋生的目的,造成对他人和社会的伤害,不是人性的异化。

  由于认识的错误,造成对他人对社会的伤害,也不是人性的异化,如医生的误诊。

  人性的异化是只为了实现自己的想象,明知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伤害,故意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进行伤害的行为。不能留芳千古,就要遗臭万年,是人性异化的典型表现。

  5,谋生性与人性的矛盾

  谋生性,狭义的人性,人性的异化,是人性的三个表现。人性的异化是对人的否定。人作为一种生物,其向生性决定了人性的异化是人性的特殊的非主要的表现。人的谋生性本质上是人的生物性的表现,狭义的人性本质上是人的人性的本质表现,人既是生物又是人,因此,人的谋生性和狭义的人性,是人性的主要表现。人的谋生性和狭义的人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人的谋生性和狭义的人性是互相矛盾的。因为人的谋生性具有两个无限性,所以,一些人的谋生性的实现,就可能会使另一些人失去自由,失去平等,从而失去狭义的人性。相反,所有人都要实现自己的狭义的人性,就所有人的谋生性的两个无限性都要受到限制。人的谋生性和狭义的人性的矛盾,是人类的社会关系发展的基本矛盾。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历史的进程

  1,奴隶社会

  讨论了物质的人,就该讨论物质的人的生活。人作为一种生物,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物质的人的生活,首先是物质生活。

  刚刚从猿变成人的人们,应该还保留着猿的生活习性。比如说,捕到一只羊,分享的方式可能还是抢食。从出现人的第一天到原始社会形成的历史,应该永远也找不到实物证明。因此,讨论这段历史,只能成为闲聊。因此,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讨论,只能从原始社会开始。

  在原始社会,人的谋生性和狭义的人性的矛盾还没有条件展开。当生产力发展到有了剩余价值,人的谋生性和狭义的人性的矛盾就展开了。

  如“前言”所说,在剩余价值出现后,继续把战俘纳为“兄弟”,也能用发展了的生产力进行生产。是人的谋生性,使战胜方把战俘变成奴隶。对于谋生的人来说,只要能获得生活所需,流血和留汗都是可以的。用一把枷锁把战俘套起来当奴隶,既不需要流血,也不需要留汗。

  不是发展了的生产力把战俘变成奴隶,是人的谋生性使人把战俘变成奴隶。人的谋生性使人的劳动具有外在性,在剩余价值出现的条件下,人的谋生性使人脱离劳动,把抢劫和奴役作为谋生的手段。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内因,而是外因。

  应该看到,从战俘被得胜部落留下来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成为得胜部落中的社会成员。战俘是被作为工具,作为牲口使用,但战俘并不因此就成为工具,成为牲口。战俘依然是人。战俘依然是人,在人的社会中就是一个组成部分。战俘成为得胜部落中的社会成员,就有一个社会地位,这个社会地位,是非人的地位。显然,战俘的非人的社会地位,与得胜部落原有成员的公民地位,是不平等的。

  社会地位就是政治。政治斗争,就是关于社会地位的斗争。物质利益是人的生存的第一需要。所以,物质利益是社会地位也就是政治的核心内容。政权是最高的社会地位,所以,掌握政权是政治斗争的最高目标。

  战俘被判定为奴隶时,战俘还没有被剥削。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关系的改变,首先是社会地位的改变,是政治关系的改变,然后才是经济关系的改变。同样,要把一个平民变成一个经济剥削对象,也要先改变他的社会地位,使他成为债务奴隶或犯罪奴隶。

  生产关系从字面上理解只有两个内容:一个是生产过程中的协作关系,另一个生产结束后的产品占有关系。在生产协作关系中,人有物的意义,如在有些生产过程中,人就已经被机器代替。人的生产协作关系,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要研究的课题。产品占有关系只有两种:一种是各人占有与自己付出的劳动相等的产品,另一种是一些人占有了另一些人的劳动付出。单从一些人占有了另一些人的劳动付出来说,原始社会也存在这种占有关系。平均分配必然会使劳动付出少的人占有劳动付出多的人的劳动。再从一些人侵占另一些人的劳动付出来说,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是这种关系。把原始社会与剥削社会混淆起来是错误的,把三个不同形态的社会说成是相同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也是不对的。因此,用“生产关系”这个概念来解释社会形态是错误的。

  原始社会是人人平等的社会,奴隶社会是奴隶和奴隶主不平等的社会。社会形态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形态。人与人的关系首先是社会地位的关系,政治关系。意志是人性的一个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若干个单个的人在一起生活,必然要出现服从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只能服从他人的意志,他的意志就等于零,在其现实的意义上,他就具有了工具,牲口的性质。奴隶就是这样。奴隶虽然还是人,但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他们成为工具。他们作为狭义的人,遭到彻底否定。在有了剩余价值的条件下,谋生性否定了狭义的人性。

  剩余价值的出现,一方面使奴隶主的谋生性的两个无限性的得到展开,否定了奴隶的狭义的人性,另一方面,也使奴隶主阶级中的一些人摆脱了谋生性的束缚,真正展开了狭义的人性。不以谋生为目的的思想,艺术,科学等活动的出现,是人类的狭义的人性的表现。

  2,封建社会(等级社会)

  生产力继续发展。生产力这次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工具变得较为精细,生产流程变得更为复杂。相应地,生产结果也更为丰富。生产力的这次发展对奴隶主来说,是增加享受,对奴隶来说,则是改变非人地位的条件。生产工具变得较为精细也就容易损坏;生产流程变得更为复杂可以使它简单。

  应该说,挣脱了枷锁的人们还是从发展了的生产力中得到了好处的。如果奴隶们只需要生活,只有谋生性,奴隶主就只需要分一点好处给他们就行了,用不着让他们不再是奴隶。应该不用证明,非人的地位比物质的奇缺更让奴隶们难以忍受。推动这次历史进步的内因是人的狭义的人性。

  在人的谋生性的作用下,剥削还需要继续。把劳动者当成工具不行了,与劳动者完全平等又不能进行剥削,于是,完全不平等变成不完全平等:我们都是人,但是,你们是下等人,我们是上等人。剥削关系依旧,政治关系变了。

  在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上等人分成若干等,下等人也分成若干等,完整的等级制度等级社会逐渐形成。

  在奴隶社会,剥削阶级对劳动者的人的社会地位的否定是彻底的,因此,一把枷锁就够了。在等级社会,劳动者不再是工具而是人,单靠暴力束缚劳动者的身体就不够了,束缚劳动者的思想,束缚追求平等自由的人的思想,就成为必要。在西方,有黑暗的中世纪,在中国,有比黑暗还厉害的软刀子儒家学说和甜蜜的科举制度。

  狭义的人性决定了人要向往自由,向往平等。“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有何功德,食禄三百石”。李白修书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长期流传。而“平等,自由’在西方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3,资本主义社会(丛林社会)

  西方的大工业的出现,为人类的自由平等的进步提供了条件。奴隶社会的剥削,是完全暴力的剥削。等级社会的剥削,是以暴力为主要手段的剥削,而大工业的出现的出现,使剥削有了新的方式——经济剥削。于是,在剥削阶级中,权力剥削与经济剥削分成两大阵营。斗争的结果,是以自由平等为旗帜的资产阶级得到劳动者的支持,获得胜利。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的内容,是自由竞争,平等的内容,是平等竞争。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谋生性依然占着主要地位,因此,开始竞争的平等必然要产生竞争结果的不平等。自由平等竞争的结果,是竞争的胜利者获得失败者的剩余价值,失败者成为胜利者获得剩余价值的工具。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竞争的性质是不明显的,而现在,应该看的出来了。已经有的许多从无到有到大到很大的资本家的实例,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竞争的性质。应该认识到,不能把静态的不平等与动态的平等混淆起来。工人的儿子和资本家的儿子虽然不在一条起跑线上,自由平等竞争的性质依然存在。工人的儿子有可能因为有能耐肯努力成为资本家,资本家的儿子有可能因为没有能耐不肯努力成为工人。

  以谋生为目的,虽然以自由平等竞争为规则,结果依然是不自由不平等的弱肉强食。弱肉强食是丛林原则。按人与人的关系来定义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应该是丛林社会。

  丛林社会的法则是平等竞争,弱肉强食。

  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灭亡。这没有错。但旧历史唯物主义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灭亡找到的原因,却是不实在的。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灭亡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容不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一边是没有钱买产品的工人,另一边是卖不成钱的产品。于是,工人要起义,要建立没有剥削的生产关系。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只要人还是谋生的人,就不可能建立起没有剥削的社会关系。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史中,每一个新的王朝都对农民作出让步。资产阶级也会对工人作出让步。并且,资本主义社会是民主制,不会因为出了一个昏君就让社会动荡一次。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为资本打通一条新的通道,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无止的。因此,没有新的思想,没有新的追求,资本主义社会会继续到永远。

  4,社会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为了向封建贵族阶级争夺剥削权,打出了“自由,平等”的旗帜。劳动者为了自己的平等自由,加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队伍。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资产阶级获得了剥削权,劳动者——无产阶级依然被剥削。无产阶级需要继续革命。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者领导无产阶级进行了革命,革命成功,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旧历史唯物主义没有找到历史的起点,科学共产主义并不科学,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问题就出现了。

  共产主义理论之所以是不科学的,就在于共产主义理论是站在谋生性的基础上否定谋生性的手段无限性。剥削是谋生性的手段无限性的内涵之一,要消灭剥削就要否定谋生性,否定了谋生性共产主义就成为空中楼阁,“空洞的理想”(普京语,转引自《文摘周报》2008年1月11日版)。

  因为共产主义理论是不科学的,所以,共产主义理论不能让人寻根问底,所以,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奋斗目标的共产党,要对怀疑,责疑共产主义的人采取革命手段。而被采取革命手段的人,既有普通群众,也有共产党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悲剧的根源,是共产主义理论的不科性。

  在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目标是明确: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当革命成功后,目标就变得模糊了,飘渺不定了。反对剥削要大公无私,大家都没有私了,公又拿来做啥。摆在执政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一边是精神目标的飘渺不定,另一边是物质财富的伸手可得,继续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困难。历史的惯性可以让马克思主义者维持一个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前后辈的替代,“空洞的理想”最终会抓不住后来人。没有新的思想,社会主义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四,结论

  1,人的两个关系

  人的个体有两个关系,一个是与自然的关系,另一个是与他人的关系,都是外部关系。人类也有两个关系,一个是与自然的关系,另一个内部的个体间的关系。人的总体——社会的内部关系,在个人是外部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发展史,主要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史。人的内部关系发展史,就是大家通常说的社会关系发展史。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都是对社会关系发展史的认识。唯心史观从精神上去找社会关系发展史的原因,唯物史观从物质上去找社会关系发展史的原因。旧历史唯物主义从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去找社会关系发展史的原因,新历史唯物主义从人这种物质的属性,本性上去找社会关系发展史的原因。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这种物质有意识,人这种物质的行为是由人这种物质的意识支配的,人这种物质间的关系是人这种物质的行为决定的。简单地说,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存在的内涵是什么?人的存在的内涵就是人的生物性,人性,社会性。生产力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作为一种生物,必须与外部世界即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作为人,必须与之交换的大部分外部世界不是原生的自然界。既然人必须与之交换的是改造后的自然界,生产力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必然要受生产力的制约。生产力是人们建立社会关系的条件。

  2,人的生物性与不平等的社会关系

  人首先是生物,生物性是人的第一性。因为人的生物性是第一性,所以,人的人性首先要表现为谋生性。人的谋生性的不择手段性决定了人首先要建立不平等的剥削关系。人类没有建立起不平等的剥削关系,不是没有建立不平等的剥削关系的内因,而是没有建立不平等的剥削关系的条件。当建立不平等的剥削关系的条件一出现,不平等的剥削关系就不可避免地要建立起来。当生产力发展到有剩余价值的以后,由哪个战胜部落最先把战俘用作奴隶是偶然的,所有战胜部落最终要把战俘用作奴隶是必然的。

  只要人还是谋生的人,只要谋生的人还占着社会的主导地位,人类社会的社会关系就只能是不平等的剥削关系。

  3,人的社会性与善,善的内在矛盾

  人的谋生性的手段无限性使人有通过掠夺满足自己生存欲望的趋势。一个部落可以掠夺另一个部落,一个人也可以掠夺另一个人。被掠夺的另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部落的人,也可以但是同一个部落的人。人的社会性使人的共同体不能允许共同体中的人们陷入无休止的斗争中。因此,人的共同体必然产生对共同体内部的相互掠夺的否定,而这种否定的制度化,就是法律。法律首先是对共同体内部的谋生手段无限性的限制,然后才是阶级压迫的工具。被法律否定的谋生手段要有个名称,这个名称就是“恶”。

  人的社会性的本质是协作。没有绝对相等的交换。协作包含帮助。有的帮助是举手之劳,有的帮助需要帮助者作出谋生性的牺牲。我分给别人一份粮食,我就少一份粮食。人人都有困难的时候,人人都希望有困难的时候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在心态正常的情况下,人人都会对别人的帮助行为表示肯定。帮助别人的行为也要有个名称,这个名称就是“善”。

  举手之劳的帮助的作用是有限的。需要作出谋生性的牺牲的帮助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人是一种生物。有向生性的生物只有在为了种的繁衍时否定自身才是合理的。在谋生的前提下,善具有不合理性。

  当一个民族处于危难的时候,一些人作出牺牲是合理的,当一个民族处于常态的时候,还要一些人作出牺牲就是不合理的了。同样,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要求大家公而忘私是合理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要求大家公而忘私就难以被接受了。在流血牺牲的时期,革命者能够前仆后继,在和平建设时期,革命者反而后继无人(在前苏联是事实,在中国,信仰危机就是征兆),这看似不可思义的事实,正是客观规律的表现。

  善的基础是谋生性。在善的基础上,不可能真正建立起真正平等的社会关系。

  4,人性与真正平等的关系的关系

  在谋生的基础上,不能建立起真正平等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也认识到了这一点。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社会时说,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是以劳动为第一需要的人,而这样的人从那里来,怎样产生,马克思没有说。马克思主义者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后,立即面临这个问题。在既不能不解决又解决不了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论认为,通过以大公无私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们就能成为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的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论既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基本原理,又使共产主义理想成为空中楼阁。

  在谋生的基础上,不能建立起真正平等的社会关系。要建立起真正平等的社会关系,需要以实现自己狭义的人性(以下简称“人性”)的人,需要主张实现人性的人,需要人性主义的人。人性主义的人来源于自然,人性主义来源于对人自身的认识。

  因为人有意识,所以,人不仅有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与人的物质生活无关,人就是要去数星星。人关于自然的想象,成为自然科学和技术,人对社会和人以外的一切的一切的想象,成为各种思想。人最终要把自身作为想象的对象。于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应该把什么作为自己人生的目的,等等问题就出现了。人的大脑对外部世界的主动反映,使人有通过有意识的行为把想象变成现实的需要。人的想象只有在合乎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才能变成现实,而真理,是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人性决定了人需要真理,追求真理。

  人是一个一个的人。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总是从某个人最先开始的。单个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都终会成为全人类的认识。人对人性和人性与社会关系的关系的认识,也会是这样。任何社会中人都不是无差别的人。任何社会的性质都是由占主导地位的人们决定的。当在某个社会共同体中的人性主义者在这个社会共同体中达到一定的量,并占到主导地位,就能建立起以真正平等的社会关系为主要关系的社会——人性主义社会。

  5,人性主义社会

  人性主义社会是以真正的平等关系为主,丛林关系为次的社会。

  人性主义认为,因为人有生物性,所以,社会中的所有人不可能都成为人性的人,在人性的人不能覆盖的生产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就还是丛林关系。

  在丛林关系中,只有经济上的不平等关系。在政治上,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中最平等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财富。人性主义社会需要继承和增加这个财富。怎样需要继承和增加这个财富,是相关科学和相关实践的课题。

  人性主义社会是一切自然资源和主要生产领域及主要生产领域的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

  在社会生产已经主要是大生产的现代社会,如果人性主义者不能组织生产,又不许谋生主义者组织带剥削的生产,社会生活就不能进行。人性主义者要组织生产,就必须有生产资料。一来人的观点是可变的,二来人的能力和思想不能遗传,所以,人性主义者用于组织生产的生产资料只能社会公有。

  自然资源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自然资源私有,则会有人拥有许多自然资源,有人完全没有。在自然资源完全私有的国家,一无所有的婴儿一出世就要躺在别人的土地上,“人人生而平等”的社会原则在他身上成为一句空话。

  (我们现有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名义上的所有制。如果是事实上的集体所有制,集体的土地在集体同意的情况下,就可以出让,小产权就该和大产权一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没有弄清一系列问题的产物,)

  既然人性主义者不能组织所有的生产,就不能不让谋生主义者组织生产。相应地,就不能不让谋生主义者拥有生产资料。因此人性主义社会的非自然生产资料公有,不是完全的公有。

  人的肚子饿了会数不清星星。人的物质生活既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基础,又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回归。人性的实现是社会财富,社会财富要社会中的人享受。人性主义者和谋生主义者对社会财富的需要的区别,仅仅在于人性主义者不把社会财富的占有和浪费当作精神享受。社会财富的生产永远是社会的第一需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检验能力的标准。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掠夺欺骗能力竞争机制,也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财富。人性主义社会也需要继承和增加这个财富。怎样需要继承和增加这个财富,是相关科学和相关实践的课题。

  人性主义社会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社会。人性主义社会的发展史是人类社会不断人性化的历史。不能奢望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候都是人性主义者。可以争取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时候是人性的人。

  6,社会主义的转化和资本主义的灭亡

  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向人性主义社会转化。现在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接受新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性主义。

  不管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向人性主义社会转化,不管现在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否接受新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性主义,人类社会终将向人性主义社会发展,人性主义社会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五,结束语

  我们是人。

  后记

  旧历史唯物主义曾经在一百多年前预言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一百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得很好,社会主义社会反而有了灭亡。现在,新历史唯物主义又预言,人性主义社会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谁能证明,新历史唯物主义就不会重蹈旧历史唯物主义的复辙。

  谁也不能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新历史唯物主义等待着实践的检验,等待着历史的证明。

  新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性主义诞生了。虽然由于笔者的先天不足,新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性主义作为理论体系还需要完善,新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性主义毕竟诞生了。对于新历史唯物主义,赞成的人可以身体力行,为之奋斗,反对的人可以全力否定,怀疑的人可以跟着时间的脚步,看历史的进程。

  希望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能转化为人性主义社会。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6.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9.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0.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7. 朝鲜领导落泪
  8.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