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姆毛主席:维吾尔人民最敬爱的尊贵的亲人
在南疆库尔勒的时候,刀郎罗林还没有走红。后来,在维吾尔漫若轻纱的梨花小道上,从不同方向,不同的角落飘来了歌声不算美,但是,却在用心歌唱的刀郎歌曲,其中就有一首《萨拉姆毛主席》,还有他的成名作《情人》。许多人年轻人不知道“萨拉姆”是什么意思,尤其是非穆斯林兄弟就更不知道了。时隔近十年,今天猛然想起,觉得还是把它的意思完整的写出来,以此来告慰已经离开人世34年之久的毛泽东主席。
“萨拉姆”是阿拉伯语,“萨拉姆毛主席”就是“您好,毛主席!”。是维吾尔人民在生活中用于尊贵亲人的敬语;有别于维吾尔语“亚克西”,亦即“你好”的意思。“萨拉姆”这句话吗,是穆斯林兄弟之间在主麻日礼拜的时候才说的语言,其余场合也仅限于对有共同信仰的伊斯兰教徒,如阿訇、毛拉、阿吉等见面时的称呼。
“萨拉姆”是阿拉伯语不假,但它还不是完整的句子,但全世界穆斯林都知道这句话的完整含义,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东乡、萨拉、回族等民族见面的时候,都用这句话为对方祝福。但对于同是好朋友的汉族,维吾尔人对汉人的称呼是“阿达西,亚克西吗”,意思是“朋友,你好吗?”,而从来不会用“萨拉姆”这三个字。哈萨克人见了汉人,也仅仅用“加克斯”来问候,绝不会含糊。
维吾尔人不拜偶像,不拜鬼,只敬唯一的"胡达",房子中间不挂人像。对于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呼对方为“萨拉姆”是几乎没有的。为什么维吾尔民歌中单单就有一首《萨拉姆毛主席》呢?我问过几位阿訇,他们的解释是,毛主席是维吾尔人民的圣人,和穆罕穆德、阿里,依不拉音、尔萨等伊斯兰先知一样,是维吾尔人民最敬爱的尊贵的亲人。
“萨拉姆”是阿拉伯语,它的全部意思是“安萨拉姆,阿莱空木”,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愿真主的安宁在您身上!”。这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说“阿莱空,萨拉姆!”意思完全相同。
新疆近年发生了分裂祖国的叛乱后,我的心情极其难过。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什么样的“存在”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好好的拷问新疆的官僚集团,他们的官僚体系为新疆埋下了什么样的隐患?阿克苏的“跑马场”里有谁的影子?大量的维吾尔儿童失学,维吾尔下层人民在什么经济条件下生存?新疆的巨资寡头华凌市场究竟是谁在操作?现在不是在叫嚣“和谐社会吗”,一个人生活在绝望的境遇里,她们能和谐吗?如果是和谐,那么这种和谐使用镇压的手段取得的!热比娅是一个保外就医的囚犯,按我国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一个要求监视居住的囚犯,怎么能到外国就医,她是何等高尚的罪犯?在没有某人的授意下飞机场和新疆公安厅敢批准吗?
今天再唱《萨拉姆毛主席》,更加想念他领导的社会,更加想念那时的民族关系,痛恨现在的腐败官僚。
萨拉姆毛主席,维吾尔人民需要您,新疆各族人民怀念您!人民呼唤真正的社会主义回归。
在毛主席逝世以前,新疆都是相当稳定的,这完全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新疆,毛主席走了,社会主义走了,私有制回来了,民族分裂势力回来了,好端端的新疆就变成了充满仇恨的是非之地了。
转型接轨后,社会主义名存实亡了,胡耀邦跑到新疆说:在新疆汉族压迫维吾尔族几百年了,现在应该改变了!各地各级机关书记一般都由汉族干部担任,从今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位自以为比毛泽东聪明的胡精英,在制造完民族矛盾后,又撤销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成纯农场——试行了几年,发现情况不妙,又改了回来。瞎折腾一通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战斗力和素质大不如以前。八十年代初,以落实宗教政策为名大规模修建清真寺,而不用这大量资金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引起人民不满。
“非毛化”和伊斯兰教的复兴也使“疆独”活动具备了有利条件。新疆各族人民由衷地感谢毛主席给他们带来新的美好生活,他们热爱毛主席,信仰共产主义。然而,70年代末以来对毛主席的疯狂攻击极大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各族人民心中的形象,动摇了共产主义信仰,促使伊斯兰教的复兴。这时,新疆伊斯兰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大批1958年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中肃清的宗教界内披着宗教外衣的反革命分子“平反”并恢复了教职。不少人复出后利用合法身份借宗教活动宣传和鼓动分裂思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伊斯兰教的“复兴”决不是指新疆各族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有多么虔诚,只是指借宗教活动宣传和鼓动分裂思想的情况。
非毛化后的新疆:清晰的阶级分化与贫困循环
在发展新疆区域经济,尤其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中,新疆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地区和民族发展战略其结果是新疆史居少数民族或是在封闭,越来越边缘化的状态下保持贫困的恶性循环或成为竞争较量中的牺牲品。我们应清醒认识到,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振兴,没有新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现代化,也谈不上新疆的发展和现代化。新疆少数民族总是处于贫困和落后,就很难保证新疆的长治久安。
新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在发展环境的制约下,无论即在家务农,还是外出打工,发展的空间都是很狭窄的。如果小农经济,即一家一户耕种一小块土地,还继续存在的话,再怎么挖潜都将是徒劳的。尽管在一些地方农业产业化搞的好,但这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所谓的农业产业化实质上就是工商业资本投入到农业领域,在市场条件下,资本所有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他不可能盲目“搞派对”将资本投入到没有效益的地方去的。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低,甚至负效益;再加上面对的是高度分散、贫穷的农户,资本是不会进入农民手中的。当然农民有时又必须借款,不得以只好求助于高利贷了。很明显新疆少数民族农民通过正常渠道融资的能力几乎为零。如果仅仅靠农业剩余,新疆少数民族农民的原始资本积累什么时候才能完成?遥遥无期,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但又能怎么样哪?
新疆教育严重匮乏。⑴适龄儿童入学率低,不能在可接受教育的年限及时入学;⑵孩子随家长四处流动,其中许多人有过辍学的经历;⑶流动子女失学情况普遍。2基础教育的边缘化。新疆少数民族及其子女在接受教育上是处于非常不平等的地位,少数民族的教育资源是何等的贫乏。
在新疆由于特殊历史原因形成目前中央、兵团及地方等部门条块分割比较复杂的状况,各利益主体都把加速无偿资源储备转化成大量有价产品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而我们长期实行的是“产品高价,原料地价,资源无价”的价格体系。这种价格体系对新疆是很不利的。新疆把高成本的原料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调拨出疆的同时等于把部分巨额利益也转移出去了。资源无价造成的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浪费现象也很严重。“无偿”的价值观念客观上助长了追求狭隘的经济效益观念的种种行为。宝贵的有限资源被超过一定承载能力的人口分享时,每个个体,每个群体都想得到更多的利益。当地少数民族也不例外。而新疆的资源产业基本上是采用由国家投资在新疆建立中央直接管理的企业建立起来的,虽然表面上看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开发模式开发的冲动,计划,资金,各类人员,技术,设备都来自区外有没有吸收当接劳动力的直接参与开发活动,产品也主要输往区外,也与当地产业无法弥补,达不到产业联动,他与当地少数民族社会几乎处于“隔离”的状态。因此不能促进周围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的经济“高地”。当年对吐哈油田刚刚进行开发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应该说是不得全体新疆民众的民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不在参与开发之列;塔里木油田的会战,也主要是内地大石油公司之间的地盘争夺,最多是库尔勒市靠“为石油服务”得到一些利益,可是对整个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远没有宣传的那么大。
虽然新疆少数民族为这些利益集团的发展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他们拒绝以新疆少数民族作为国有资源的可能受益人,不仅偏袒内地劳动力,而且想方设法把各种发展计划的实惠留给自己独享。“改革以来发生在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城市居民,大型企业对于自身利益的表达和寻求动力加强了,渠道拓宽了,更容易被反映在政策之中”。而新疆少数民族多数聚居在乡村,再加上他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不高,缺乏表达利益的代表和畅通的渠道。在内外环境都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加上及其悬殊的力量对比的条件下,新疆少数民族要求变革的意愿和呼声被忽略,其影响力似乎没断奶的宝宝的哭声。尽管他们是各项政策的拥护者,依然是失败者!因此渴望国家法律框架内区域自治,要求给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或法律上规定的自治权,在新疆发展进程中承认维吾尔族是中国新疆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重要性。但这种愿望不能得到利益集团的支持,因为现行体制对他们有利。
难以融入先进的生产力系统,意味着少数民族综合“素质”将难以提高,也只能充当“边缘人”的角色了。很多少数民族群体成员因此从中国社会经济边缘中寻找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只能唱着流浪者之歌,甚至走向犯罪。(看附1)素质低,无能,道德品质差,不可信任,脏,贫穷,犯罪,好斗,酗酒,吸毒,罪大恶极,无可救药。例如:我的坐出租车的亲身经历。“新疆人”身份先天性地低人一等。“新疆人”或“维族人”本是称呼,在我国却越来越具有“身份”的另一层含义。“新疆人”二字只和“小偷,毒贩”相联结,人就是这样给“新疆人”定位的。因此,无论一个人干什么事,只要他(她)是一个“新疆人”“维吾尔族人”,就免不了要受歧视。被排斥感由此而生。天然地处于“身份”劣势的他,她想出人头地是非常困难的。这种后果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灾难性的,影响是长久的。我的新疆同胞问:我们的民族会被抛弃吗?。其实新疆少数民族宽容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创造力完全可以在新疆乃至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