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大旗,做虎皮”出自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文章中的“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为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今天我在不经意间品位了腾讯网历史频道《杜润生谈毛泽东的认知误区》,对于杜润生先生,虽然未曾见面,但他的文章我还是有过拜读的,故而对于腾讯网历史频道的编辑毫无节操的断章取义,以此试图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我深感愤怒。腾讯网这期历史专题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标题本身的含义,与杜润生先生一直奉行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这间接地是对杜润生先生的一种侮辱。
我们从杜润生与毛泽东主席的一些交往经历,以及杜润生先生写的文章可以看出腾讯网断章取义的无耻。杜润生,生于1913年7月18日,原名杜德,山西省太谷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内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建国以来长期参与中国农村问题的决策制定工作。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参与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推广和巩固起到了巨大作用,是公认的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进入太行山根据地参加抗日游击战争,投身根据地政权建设,历任晋冀豫抗日义勇军三支队队长,中共太行山党委宣传科科长,太行太岳冀南联合办事处教育处处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委员,教育厅秘书主任,太行山六分区专员、二分区专员,太原军调小组军事代表,太行区党委城市部太原城委书记,太行行署副主任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随刘(伯承)邓(小平)大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南下。亲身参加了挺进大别山的战斗,后来投入淮海战役,参与领导所在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先后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中局秘书长,淮西区工委书记,中共豫皖苏地区四地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担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南区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在领导中南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提出了分阶段进行土改的主张。他还提倡下乡参加土改的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利于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在贫苦农民的阶级基础上。毛泽东主席肯定了杜润生所提分阶段进行土改的方法,1951年2月,毛泽东代中共中央起草的批语中指出:“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土地改革的正确秩序,本来应当如此”。
由于土地改革中的出色工作,杜润生得到中央领导的赏识,于1953年初被调到北京,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兼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参与组织领导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来农村建立合作社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他们跟不上毛主席决策的变化,彼此出现分歧。195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扩大的七届六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及中央主要领导人点名批评了邓子恢和杜润生,说他们“在社会主义高潮到来之前,像小足女人走路”。后来根据杜润生的自述:当时,大规模合作化运动,还处在发动阶段,受实践经验的限制,还不可能取得进一步的理性认识,他俩都作了检讨。这检讨不是违心的,他们由衷地承认主席是正确的,他们错了。当时党内有个别人提议要严加追究邓和杜的责任,毛泽东主席说:“杜某是一个好同志,土改是坚决的。对于合作化,社会主义革命缺乏经验,到下边实践一段就好了。”毛泽东为了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全书共收入176篇文章,他逐篇审校,写出按语,表现了重视调查研究,严肃认真的工作精神,这也使杜润生深受感动。
在毛泽东主席100周年诞辰之际,杜润生先生撰写了回忆录《忆50年代初期我与毛泽东主席的几次会面》,杜老在文章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在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中,与毛泽东主席的几次会面……我在此引用杜老在文章最后结语的几段话: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一百周年诞辰,我回顾的这段历史,也已是40 年前的往事,这段往事,历史发展本身已作出或还将继续作出正确的评估。自然,作为亲身经历者,我们个人也可从中获得某些新的认识。”“乡村合作化运动,是中国亿万农民向往社会主义美好远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探索和试验,这个运动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效应。不论人们对这个事业本身在看法上有多大变化和差异,绝不能动摇我对毛主席的基本认识。”“我始终认为,毛主席是20世纪中国也是历史中国里的一个伟大的人物,尽管他晚年也有失误,但更伟大的一面是不朽的功绩。当他的认识正确地反映了历史变动的趋向,从而做出战略决策时,他那披荆斩棘,一往直前,相信群众,藐视困难,百折不回,义无反顾,务求必成的气概,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贯坚持,都是极具特色的。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史上树立的前无古人的业绩,和他的理论成就,无疑已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部分宝贵遗产,永垂青史。”
请大家注意,杜老在文章自始至终都是满怀深情地称呼伟人为“毛泽东主席”或“毛主席”,而从未直呼其名,这是一种怎样的深情厚谊,假若杜老看到无节操的腾讯网编辑们的断章取义,不知是何等愤怒!我们重读历史没错,但重读历史必须尊重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尤其必须尊重从那段历史走过来的人(尤其必须尊重历史的当事人)真实情感的表达,对历史的识读或曲解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历史当事人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我们的后代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文章来源:文清的博客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