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谈到,“帮闲文士所做的书”里,谈些“名人轶事”,“某将军每餐要吃三十八碗饭,某先生体重一百七十五斤半;或是奇闻怪事,某村雷劈蜈蚣精,某妇产生人面蛇”。这样的文字看得多,岂止是“毫无益处”,“凡帮闲,他能令人消闲得最坏,他用的是最坏的方法。倘不小心,被他诱过去,那就坠入陷阱,后来满脑子是某将军的饭量,某先生的体重,蜈蚣精和人面蛇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名人(星)轶事”,自造和他造的八卦消息,在一些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上,曾呈泛滥之势(现在根本改观了吗?还得不出这个结论。)。网络时代,资讯发达,而在这种畸形繁荣的后面,有太多的信息垃圾、信息泡沫,有益、有用的信息能占多大比例呢?
这是我从先生谈论那个时代“名人轶事”、“奇闻怪事”而“忽然想到”的一点。
由这一点又想到另一点,并不太远的当年,重庆领导人曾说过,希望大家不要被那些无用的网络快餐信息所淹没,实实在在地多读点经典书(大意)。
我又“忽然想到”似乎与这不太相干的事情上去了。我们党的历史,曲折而辉煌,这曲折中就有一些担负相当领导责任的人物倒下,当然倒下的原因各有不同,其中也有个别人物事后给予了平反了的,这里都不讨论。想要问的一点是,当一个人倒下之后,如何对待其人前此的言行?
能够走到重要的领导岗位,自然有其过人之处,或者是历史给予了机缘。如果说倒下了,其前此的言行都是“恶”的,于情于理都说不通,除非此人是隐藏得很深、很好的大奸大恶之徒。客观地说,我们党在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教训之后,已经能够善于把握好这个分寸了。在处理重庆事件过程中,并没有对“重庆探索”(不管用名称来称呼它吧)的成就一同处理。
有意思的是,从处理重庆事件以来,却有“体制内外”的某种势力(包括国外势力),“努力”地做着“彻底打倒”的“工作”。处理重庆事件时如此,现在处理周某某腐败事件时依旧如此,同样的不讲逻辑周延,同样的不顾自相矛盾,言外之意的目的却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指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指向社会主义制度,企图把中国带进“普世价值”名下的“历史终结”处。
这是一个不少人做了很多年的迷梦,未来将会作出证明,那只能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迷梦而已。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