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由于在诸多重大历史问题上造假和“高大全”式的美化,引起全国观众的热议,其中不乏尖锐的批评。尽管《邓剧》坚持播放,尽管媒体网络加大了对邓小平的正面宣传和对不同意见的压制,但仍然改变不了《邓剧》被广大观众否定的趋势。这个趋势可以从一些大的网站,如搜狐新闻网、凤凰新闻网、中华论坛等网站的网民跟帖中看出来。也可以从网站民调上看出来,如《共识网》就最能说明问题,这个网站和《炎黄春秋》一样是个右派网站,版面上经常充斥着贬毛褒邓的文章,但从它近日对6000多网民的调查结果来看,对《邓剧》不看好的占26%,不想看的占48%,也就是说有74%的网民对《邓剧》持否定态度。如果换做其它思想中间点的网站,结果恐怕更加难看。
不过,大家在聚焦《邓剧》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它的时间截点是1976年到1984年?为什么不是到1989年和1997年?对此,总编剧龙平平说:“该剧就是为了否定文革,对之后发生的许多事情不好把握,再写下去实在是太难了。”话说得很直白,该剧的确是为了否定文革,但再写下去难在何处,却没有解释,难免让人产生遐想。
笔者认为,《邓剧》的时间截点暗藏玄机,弄清这个问题对判明今后的政治走向关系重大,所以不可不察,并且应该进行认真研究,为此笔者试做分析如下:
从1976年到1984年,邓小平主要做了4件大事,即获取最高权力、平反六类分子、评价毛泽东、否定文化大革命。在此期间,邓小平也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如: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是恢复分田单干,用以取代人民公社。由于分田单干是家庭为核算单位,较之人民公社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更符合农民的自私自利心理,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之毛泽东时代的水利工程、杂交水稻、小麦、油菜优良品种,以及引进化肥农药生产设备方面奠定的坚实基础,农业连年获得丰产增收,从而彻底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2、恢复高考制度。用以取代毛泽东的群众推荐为主的工农兵学员制度,高考制度凸显的是“学而优则仕”,工农兵学员制度强调的则是“从哪来回哪去。”所以恢复高考制度比较符合知识分子出人头地的思想,自然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欢迎。
3、知识青年返城。1978年11月由下放云南的女知青徐玲先难产死亡引发的全国多地知青闹事,迫使中央政府停止知青下乡政策,进而同意知青返城。邓小平利用这个机会得到了广大知青的感恩。
4、为右派平反摘帽。这当然也得到了右派们的拥护。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右派们是记吃不记打的,当年打他们右派的全国反右运动主持人正是邓小平,并且他把毛泽东计划的全国5000名指标扩大到50万人,所以邓小平在检讨反右扩大化问题上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5、取消农村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制度。这个制度曾惠及8亿农民的生命健康,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并向第三世界推荐。邓小平用恢复农村村医制度来取而代之,结果并不成功,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邓小平这样做和他下马运十大飞机一样,只是因为它们是文革中产生的新生事物。
6、开展对外开放试点工作。邓小平于1979年将深圳小渔村划做向香港开放的试点,然后又在1984年进一步开放由北向南14个沿海港口城市。
《邓剧》时间截止在1984年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扩大对外开放。还有一个原因,这一年的12月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这一历史性文件,为收回香港奠定了法律的基础,它被认为是邓小平的一大功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一年的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国庆,在这个小庆的节日里首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邓小平以最高领导人的姿态检阅部队并发表讲话,高度评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就”。
对于这一段历史,体制内的官僚和社会精英们的看法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异议,至于工农群众在改革开放初期也基本利多弊少,所以容易达成共识,于是《邓剧》就得以顺利编写。
《邓剧》为何不编到1997年邓小平病逝,来个盖棺定论?
这期间的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再次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列车。这次改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是方向道路的转折,而不像1984年之前只是方针政策的转变,开放也由试点推广至全国,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由此发轫并逐步形成。当年的国企改革和市场经济改革,今天推行的市场决定地位的改革和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都是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派生和繁衍。可以说1992年是邓小平年谱中最吸引眼球的一页,是邓小平人生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邓剧》对它也忍痛割爱了,究其原因,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1995年后的国企改革,工人下岗。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的主要理由是“人浮于事”,但造成这种局面的不是毛泽东而恰恰是邓小平,毛泽东时代真没有这种现象,自从知青返城安排工作后才出现这种问题。知青返城约1000万人,几乎都被安排在国有和集体企业里,于是原来3个人干的活现在由4个人来干,能不人浮于事嘛。本来毛泽东时代知青也会通过上学、招干、招工、招兵返城的,但那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按比例的安排工作,当然数量绝对不可能一下子1000万人。邓小平先是讨好知青和家长,让知青一下子都回城,又一下子都安排工作,结果造成了企业人浮于事的局面,加之实行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一些企业领导损公肥私,任人唯亲,私招乱顾,把本来好端端的企业搞得岌岌可危,甚至垮掉。于是又对企业大刀阔斧的搞“减人增效”,让几千万企业工人下岗,而首当其冲就是那些缺技术,少经验,低工龄的返城知青,他们中的许多人这时已成了“40、50人员”,基本上不具备再就业的能力,生活立即陷于窘境。
这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当《邓剧》演到邓小平深情的说“让这些孩子都回来吧,一个也不要留”的时候,可能感动了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假如让《邓剧》再演到1997年,又如何能自圆其说,如何向观众交代呢?所以,没法演,干脆不编算了。
2014年9月3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