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只讲事实不做评论---《邓》剧八卦全记录

太行山水 · 2014-09-23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漏洞百出,谎话连篇。本文收集了30处谬误,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只讲事实不做评论

------《邓》剧八卦全记录

(长治张大海 2014.9.19

洋洋洒洒48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下简称邓剧),总算在中央电视台连播完了!

邓剧的“指导单位”是“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资料提供”单位有“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等,出品单位是中央电视台等。

央视网的【剧情简介:该剧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主角,生动刻画了邓小平同志从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复出至1984年参加国庆阅兵式为止的一段人生历程反映了以邓小平、陈云等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国家结束十年动乱、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族复兴的恢弘历史。】

百度视频的【简介:本剧以纪实文献的叙事手法,对“邓小平出山”,“全国范围恢复高考”“邓小平首次访美”等历史事件进行了情景再现……】

请看看:既有“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提供资料,又有“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予以指导;不但“生动刻画了邓小平……一段人生历程”,而且“以纪实文献的叙事手法,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情景再现”……多么权威!谁能不信?谁敢不信呢?

真的是这样吗?不一定!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事实---本文只讲事实,不做评论,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1、含沙射影。

邓剧一开头就是电闪雷鸣乌云密布昏天黑地。抓捕四人帮那天,北京阴风怒号,大雨倾盆。狂怒的闪电似乎要将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撕裂。

真实情况是,当天北京天气很好,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有目共睹。如此胡编乱造真不知居心何在!

2、偷梁换柱。

邓剧中,在粉碎四人帮的第二天,邓小平说“我可以再干20---准确地预知了自己的寿命和未来工作的年限!可能吗?邓小平不是神仙。

历史资料显示,邓小平当时说的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3、信口雌黄。

    邓剧借邓小平女儿之口,说毛主席逝世后,江青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要“枪毙邓小平”

    事实并非如此。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天安门往事追踪报告》一书记载,1976992时许,中央政治局在“202”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华国锋主持会议,“江青在会上大哭大闹,说毛主席是被邓小平气死的,要求政治局继续批邓并立即作出开除邓小平党籍的决定,姚文元也跟着起哄。江青闹得很厉害,致使会议没法继续讨论议题了。后经大多数政治局同志的抵制,一致认为治丧问题是当务之急,会议才没有讨论江青提出的问题。”

4、本末倒置。

邓剧中,夏建国贴出的《邓小平,你在哪里》的大字报上写着“毛主席尸骨未寒,江青却在勾结上海帮阴谋抢班夺权当女皇。上海的工人民兵已经开始发枪了。”也就是说,四人帮武装叛乱在前,被抓捕在后。

这与历史事实不符。据《党史博览》《中央八人小组密赴上海瓦解“四人帮”余党武装叛乱》一文介绍,【19761012日上午,新华社得到消息: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了“毛的遗孀被捕”的消息。黄涛、陈阿大证实了“四人帮”被打倒的消息,极为震惊,要行动了。12日下午,陈阿大、叶昌明、施尚英、马振龙、戴立清、黄金海、王明龙、廖祖康等人情绪激动,在市工人文化宫五楼会议室召开秘密会议。1012日晚,黄涛、陈阿大一伙召开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王洪文的小兄弟决心大干一场,决定1013日下午5点下班时间打响第一枪,原因是那时街上行人多,部队难以开枪还击。】

5、篡改历史。

邓剧剧情显示,在抓捕四人帮前后,有人在广场上写大字报,“邓小平你在哪里”,主张邓小平复出,得到群众的热烈响应。

这个事情是没有历史记载的。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副主编,现任《中国艺术年鉴》副主编、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祝东力质疑道:“四五运动期间,只听说广场上有幅周恩来像的背面悬一小瓶,含蓄表达对邓的好感,仅此而已。对比电视剧中在貌似西单墙的公共场所集会呼喊‘凳大人’,就只能让人感叹编导的节操了。”事实确实如此。毛主席刚刚逝世,党中央又一再声言要继承毛主席遗志,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这种时候谁会公开写大字报提这样的要求呢?即便真的提出来,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公然响应。

即便是在“四五事件”那个“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说法也不是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出自一位叫柯岩的诗人后来写的长诗:《周恩理,您在哪里?》,这当时只要是识一些字的人都知道,而且很多人记忆深刻。邓剧偏要弄出一个“邓小平,你在哪里”的街头运动来,借以说明邓小平的复出是顺大势合民心的——如此虚构事实,实在有损“中央文献”所秉持的价值观将“四五运动”弄成“呼唤邓小平”出来工作是荒唐的:四五事件发生时,邓小平本来就在党中央工作,何来呼唤出山一说,不是无事找事吗?邓小平是四五运动结束后才被免职的,这种颠倒事实、篡改历史的“戏”真是有些过了。邓剧多次通过“曹慧”之口说出此类话语,真荒唐之至

6、乌龙八卦。

邓剧第4集:在夏建国因要求邓小平出山而被派出所抓捕并放出来后,田源冲着北京片警喊的口号竟是:“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真好玩儿!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谁敢如此嚣张?!

7、恣意栽赃。

邓剧第7集在提到为原教育部长周荣鑫平反的问题时,教育部长刘西尧愤怒地敲击着刊有华国锋十一大政治报告的《人民日报》,气愤地说:“这上面不是还在提‘两个凡是’吗!”这里不禁要问,真不知道创制邓剧的一帮人是怎么混过那四年多的时间的。

事实上,“两个凡是”的提法,是在此前的“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出现的,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根本就没有。相反,恰恰是华国锋的政治报告在“第五”部分用1200字的篇幅讲了知识分子政策问题,开启了为广大知识分子恢复名誉的先河:“我国现有的知识分子,一部分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大部分是新社会培养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愿意和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这是一支很可宝贵的力量”。——请注意,这里毫无“两个凡是”的影子。

8、贪天之功。

邓剧重点渲染了邓小平把陈景润、苏步青、王大珩三名科学家从文革的迫害中解救出来、重获新生的故事。

其中多处与史实不符。

  陈景润主要是毛主席在文革期间解救的。《文史参考》中《江青曾帮助陈景润》一文写道:【江青的秘书杨银禄回忆:19733月底的一天中午1时许,江青……在我给她挑选的文件中看到一份《国内动态清样》,内容是对解决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做出重大贡献的陈景润极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情景。他住在只有6平方米的小小房间,屋内的光线非常暗淡。连一张桌子都没有,只有4叶暖气片的暖气上放着一个饭盒,一堆药瓶,连一个矮凳子也没有。工作时把被褥卷起来当桌子用。陈景润患了肺结核,喉头炎严重,咳嗽不止,还经常腹胀、腹痛。江青看完这条消息后,立刻打铃叫我。我进入她的办公室,看到她拿着一块小毛巾正在抹眼泪。她用哭腔对我说:“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内最深奥的理论,不少发达国家的高级数学专家都在研究运算,陈景润在这方面作出贡献,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他的境况竟是这样,我们能不管吗?”过了几天,江青又打铃叫我。她急急忙忙地跟我说:“你再看看这份《清样》,现在有主席和我的批示。”我接过一看是关于陈景润的那份《清样》,发现上边有江青批示:“主席,是否先救活陈景润为好?”毛主席批示:“请文元同志办。”……325日凌晨3点,迟群和武衡、顾迈南、协和医院张孝骞一行人,登门看望陈景润,把他接到清华大学,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批示,并由张孝骞等大夫给他作了体检,让他住进了解放军309医院。从此,陈景润处境大变。】

  苏步青也是毛主席解放的。苏步青在《苏步青忆毛泽东接见:"社会主义需要数学"》一文中回忆:【毛主席了解到与我同样遭遇的8位学者、教授的情况,在一次党中央的会议上“解放”了我们,其中有翦伯赞、冯友兰、周谷城、谈家桢、刘大杰等。毛主席一时记不起我的名字,说还有一个搞数学的,周总理马上接着说:“叫苏步青。”“对,苏步青,七斗八斗,没有命了。”毛主席一句话传到上海,当时我还在宝山县罗店镇“劳动改造”。一个工宣队的头头来说:“苏步青,毛主席解放你了!”翌日,我便从被关押的楼房回到家里,我心里很明白,毛主席救了我的生命。】

关于王大珩,邓剧表现其扫厕所、蹲监狱,77年邓小平才把王大珩从监狱中解救出来。

事实上,王大珩在1975-1978年期间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根本没进过监狱。而且,在此之前还率中国代表团访美:“1974年,在中国对美实施‘乒乓外交’后,王大珩率中国激光科技代表团去美国考察。这是建国后中国第二个访问美国的学术代表团,对促进中美激光科技学术交流颇有影响。”

9、颠覆历史。

邓剧借夏建国之口称“国家都被糟蹋成这个样子了”,暗示1976年的中国与晚清相似,“国不像国”、“家不像家”、“越过越穷”。按邓剧导演吴子牛的说法,“当时的中国在风雨飘摇中寻找方向,整个国家是悲哀的”。邓剧对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建设成就予以了全面否定。

这些论断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历史的虚无与颠覆。

1975年《周恩来总理在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农业连续十三年夺得丰收,一九七四年农业总产值预计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一。这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全国解放以来,尽管我国人口增加百分之六十,但粮食增产一点四倍,棉花增产四点七倍。在我们这样一个近八亿人口的国家,保证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在这十年中,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千一百个大中型项目,成功地进行了氢弹试验,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动荡、通货膨胀的情况相反,我国财政收支平衡,即无外债,又无内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国内外反动派曾经断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定会破坏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在事实已经给了他们有力的回答。】

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摘录:【在工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辽阔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国防工业从无到有地逐步建设起来。资源勘探工作成绩很大。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和邮电事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九八○年同一九五二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一倍,棉花增长一倍多。尽管人口增长过快,现在已近十亿,我们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城乡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增长。……随着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烈性传染病被消灭或基本消灭,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平均寿命大大延长。……历史再一次表明,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三十二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忽视或否认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同样是严重的错误。我们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基础。】

    10、低级错误。

邓剧第6集,田志远受邓小平委派,去同济大学请桥梁工程专家李国豪教授进京参加全国科教工作座谈会,在该校一位领导那里遇到阻挠。在这位领导的办公室墙壁上,竟然悬挂着一幅林彪题词手迹:“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林彪” 

可能吗?那个时间是1977年的78月份,是“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发生6年之后。在那个非常“讲政治”而且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这样的场合还会继续悬挂林彪的题词?

11、低级错误2

邓剧第14集,陶铸夫人曾志携女儿陶思亮去找邓小平,反映陶铸的冤情。曾志拿出一张纸条,含泪念了陶铸留下的一首七律《赠曾志》:“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岁月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电视剧配有该诗的字幕)。剧中引用的这首诗,把陶铸的原诗搞错了一句,也就是把“如烟往事俱忘却”弄成了“如烟岁月俱忘却”。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是陶铸诗词的名句,可以说家喻户晓。电视剧在这个地方出错,匪夷所思。

    12、低级错误3

邓剧中华国锋的形象,在香山政治局会议表情僵硬,在全剧所有属于他的戏份上都是僵硬,一副贯穿始终的表情,一从春到夏的服装,一个永不变化的发式。华国锋就那么僵化吗?本来,“华主席”领袖照是板寸头,你们让华国锋从1976年起就背着大背头

13、低级错误4

邓剧第37集,北大高才生夏建国与夏小妹一起爬山:“小妹啊我告诉你,这爬山啊得有耐力。就照你这么个三青子似的,噌噌噌往上爬,一会儿就没劲儿了。”

呜呼!北大高才生竟然能把“蹭cēng”字读作“zeng---TM丢人!

14、低级错误5

邓剧第39集,“邓小平”说:“对毛泽东思想,我们要进行实事求是分析。”

如果初中语文中“的”、“地”、“得”用法学会了,相信编导演们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后来,金锁也说出了类似的话:“我自豪地说,经过一年的大包干,解决了梨园村上百年讨饭的历史。”

原来,“历史”是需要“解决”的!

15、自打嘴巴。

邓剧第10集,为了显示“高考改革”的伟大,让所有知青都在画面里高呼:“我要上大学了!”“我也要上大学了!”“我报北大,我一定能考上!”、“我报清华,我也一定能考上!”连金锁这样的说更让人目瞪口呆:“我一定能考上大学,我念完大学就回来!”

真让人哭笑不得,那可是1977年啊!参加过当年高考的人都清楚,怎么可能几十号几百号人都异口同声地断定自己一定能考上大学?你们不是反反复复说文革耽误了一代人---他们连初中水平都不吗?怎么突然之间他们就个个都可以上北大清华了呢?真是超级神剧!

16、智障编导。

邓剧第28集:田源自谋职业卖鸡蛋,从农民那里收鸡蛋一个3分钱,卖9分,一个鸡蛋赚6分。后来因为鸡蛋越来越难收了,就决定改卖鸡蛋煎饼,一个煎饼1毛,成本8分(鸡蛋3分,其他5分),一个煎饼赚2分

唉呀妈呀,这是在展示你们的智商,还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既然鸡蛋越来越难收,难道改作鸡蛋煎饼那鸡蛋容易收了?

17、不学无术。

邓剧第35集,毛主席语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吃惊!“大跃进”时的口号怎么成了毛主席语录?!这句话的来源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于195855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幕。会议的第一天,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工作报告,着重说明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今后的任务。报告是刘少奇作的,但基本思想是毛泽东的,它概括了毛泽东自1956年以来,主要是南宁会议以来,在历次会议上讲话的主要内容。

18、指鹿为马---不---指稻为麦。

邓剧第36集:金黄的稻田里,田源拿着一束稻子,对逃港成功后以商人身份出现的吴怡茹说:“看看,这真不错”。夏默家的小女儿感慨:“这谷子怎么长得这么高啊?”田源立即纠正道:“什么啊?!这是谷子吗?傻丫头,这是麦子!你平时都怎么学的呀?”夏家小妹:“这长得都差不多,你平时又没有教我。”田源:“行,回头我跟你慢慢讲啊!”

无语了。历史上曾有人指鹿为马,现如今却创新出指稻为麦!到底是剧中的北大高才生、插队多年的知识青年浅陋无知,还是我们的特色编剧欺人太甚呢?

19、算术零分。

邓剧第39集:梨园生产队队长刘金锁向专程来买稻子的田源“汇报”他们这个队的粮食产量:大包干这才干了一年,粮食就大丰收。我估算了一下,我们十八户,粮食总产量达到了六万多公斤。比我们生产队从55年到70年的粮食总产量还多。接着在黄山上又见到了邓小平:“邓副主席,我们梨园生产队今年的粮食,从此前的3万斤,搞到了现在的12万斤,超过了历史的任何一年。”

该说什么好呢?小学三年级学生也应该能算出——从1955年到1970年是15年,每年3万斤,15年是45万斤。12万斤怎么就比这个45万斤还要多了呢?

20、张冠李戴。

邓剧渲染,恢复高考是邓小平一手操办的邓小平复出三天后就建议并批准恢复高考。如果没有小平力主,中国的高等教育招生还会推迟得更后。事实并非如此。

1977年7月21日中共第十届三中全会通过恢复邓小平职务,7月30日邓小平在会上第一次露面。是年,8月4日—8日全国科教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武汉大学化学系查全性副教授率先提出恢复高考的建议,并获到与会专家的呼应。而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在同方毅(中科院副院长)、刘西尧(教育部长)的谈话中提出的是:“今年的招生工作,基本上还按原来的办法。一年准备,从明年开始两条腿走路,一半直接招生,一半从别的路子来,特别是理工科。开学时间统一到秋季好。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学校可以搞多种形式,总的目标是尽快地培养一批人出来。今年先过渡一下。”由此可小平并未主张1977年立即恢复高考。按当时的思路,即便是1978年的高考,也是一半直接招生,“一半从别的路子来”。恢复高考的决定是1977年10月5日由华国锋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的。当时也是原则批准了教育部长刘西尧报送教育部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吸收会议讨论成果,经教育部修改,于10月12日由国务院正式批转下发。这就是全部事实过程。当然,在恢复高考这件事上,邓小平起了加力作用,但邓剧如此随意拔“高”,有点儿不“文献”了。

21、化公为私。

邓剧之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束是邓小平一手促成的一说法没有“文献”支持,是空想的

据当代中国研究所资料记载,1978年10月底,由云南景洪农场十分场学校教师、上海知识青年丁惠民执笔起草《致邓副主席的公开联名信》,征集到近千名知识青年签名。但是信寄去北京后,杳无音讯。半个多月后---11月16日,他们又写了第二封《给邓小平副主席的联名信》,同样是“泥牛入海无消息”。知青们的信主要内容是“生活困苦”、“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伤病残现象严重”、“年纪大了,无婚可结”等。两封信都不见回音,知青们感到自己的方法可能存在问题毕竟当时的党中央是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于是,12月便有了《第三封联名信》,这封信不再是单寄给邓小平,而是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邓小平”。他们在信中说:“我们五万名云南知识青年,在饱经风霜达八年之后的今天,奋全力鼓起最后的勇气,庄严地选派有全权资格的代表组成请愿团,前来北京向您们提交这份凝集了我们全体签名青年整个生命热情和寄托了我们全部人生信念的请愿书,或许是种冒失的行动,但确实出于迫不得已,甚至临近绝望,请原谅吧”。后来,又发生了系列事件,包括新疆知青阿克苏事件、上海知青“二五”卧轨事件等等。在全国知青倒逼之下,中央不得不终结这一“运动”,终于形成了1978年12月“结束知青上山下乡”的《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这个“规定”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即中发[1978]74号文件。

22、移花接木。 

邓剧将大包干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通过刘金锁的口表达“天下大事,一包就灵”。认为,包产到户、大包干这类东西都是邓小平率先提出来的,由此引领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新高潮。事实不是这样。

认真说来,第一个为包产到户开口子的不是别人,正是熟悉农村工作的华国锋。

这里,不得不提到当时影响很大的“张浩事件”。1979年2月,甘肃省档案局干部张浩回洛阳伊川县老家探亲,发现村里正包产到组,遂向党中央写信陈述了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他认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不能随便变更。搞分组和包产到户是脱离群众的,也是不得人心的。1979年3月15日,张浩的信被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人民日报》同时配发了编者按,支持张浩的观点。这封信引起的争论几近白热化。张浩事件发生后,在北京前门饭店召开了一个有三省三市参加的农业座谈会。会前,国家农委向华国锋汇报,华国锋说:“包产到户,大家不赞成。但有些大山区孤门独户,那里有几块地。不能把人家赶下山来造成浪费,可以包产到户,参加生产队分配,统一在集体经济里。”——这就是“包产到户”打开口子。这次座谈会形成的会议纪要经华国锋签发,以国务院文件下发。有着“中国农业改革之父”称誉的杜润生说,“是华国锋把这个门开了条缝,后面就挤开来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才形成了大气候”。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当时主管科学教育),是了推动作用的,但没有邓剧渲染那么重要

23、时空错乱。

邓剧中,无论是国务院田志远夏默,还是这专家那专家,一口一个“邓大人”无论是街巷的修车老人,还是奋斗在云南、延安以及更多广阔天地的知识青年,也都是一口一个“邓大人”无论是乡村的农民渔民,还是城里的民工,居然可以在第46集一分钟时段里叫出十数个“邓大人”来……邓大人成了包青天的代名词,邓大人成了光明、正义、希望、救星的代名词,邓大人成了改革、开放、魅力、威望的代名词,邓大人就是一言九鼎、指水水断指山山倾的——“邓大人”。

咋一听电视里这么叫让人一时发懵,不知今夕是何年。我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真不好意思---我所接触过的人没有一个人这么叫。我问过北京一些六十以上的老人,他们以为是叫邓世昌!当然,我们不是“文献”的人,也不在国务院事,他们是不是都这么叫就只有问他们了。其实所谓的“邓大人”,还有借成都老太太和“刘大娘”之口说的“活菩萨”(36集、45集),都不是什么新鲜词儿,是在旧中国早已被用烂了的词语,难道你们还觉得这是在赶时髦吗?!

24、无中生有。

邓剧中,1977年高考后,田源去查看分数。主考官告诉他:作文的分数为什么如此少、评分老师是什么看法、你所犯错误在哪儿?等等。这纯粹是孤陋寡闻、随意杜撰的情节。

事实是,1977年的高考招生,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虽然各地机构并不健全,但也是有严格程序的。都是要先通过初取,再进行复取,并不公布分数。上了初取名单的,表示基本达到了分数线。至于说到可以查分,而且查分老师还要告诉你是什么原因,这完全是按照今天的程序来杜撰过去的故事。

25、常识匮乏。

纵观邓剧全剧,一直没有理顺“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层级关系。刘金锁是个生产队队长,在夏建红要求他放弃搞包产到户的行为时,金琐的一番话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这说明大包干是完全正确的,建红,……,不用你汇报,我自己去生产队自首。”

请问,他本人就是生产队长,却要去生产队自首,他有病啊?显然这里应该是指大队。

26、乾坤挪移。

邓剧镜头,1976年,在粉碎四人帮的当晚,李先念和汪东兴分别前往玉泉山参加中央政治局临时紧急会议时,一前一后的两人,竟然乘坐的是同一辆车(车牌号为03659)。莫非大领导们都会“挪移大法”?!

请问编导,是否可以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央领导是何等的节俭。

27、提前介入。

邓剧,“被侮辱过的”吴怡茹与田源、金锁一起逃港扑网时,娇音袅袅地喊的竟是当时港人的口头语“警察来了”、“军警来了,你们快跑呀!”人还未过“网”,用的词儿却已经全成了港腔。

事实上,在大陆,“警察”一词一直是由“公安”占据着的,这种情况的改变是新世纪以后的事。

28、流氓穿越。

邓剧情节,1976年,执行邓小平警卫任务的解放军,居然在荷枪实弹、千钧一发的“历史时刻”戏称保卫毛主席安全的8341部队为“御林军”:“哟,御林军都出动了?

太流氓了吧---如今的“公知”可不是当年解放军战士转世的哎!

29、随意嫁接。

邓剧显示,197610月,深圳宝安与香港接壤的地界上发生了大规模“朴网”逃港行动。

事实上,此类行动发生的时间是1979年。而1976年的逃港者主要是越南人。

30、漏洞百出。

邓剧中的农村背景画面,有将毛主席语录写错的,也有将不是毛泽东的话而当成“毛主席语录”的,而且都还没有受到追究。

难道在那个“个人崇拜”盛行的年代,人民群众对毛泽东是那样地不敬重?各级领导就那么地不负责任?

………………………………

政治流氓们推崇的信条是“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然而他们却疏忽了:谎言重复一万遍也成不了事实。

矮小就是矮小,谎言堆不成“高大”;猥琐就是猥琐,造谣造不出辉煌。甚至可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画虎不成反类犬。

本文开宗明义:只讲事实,不做评论。事实弄清楚了,谎言也就不攻自破。当然,文中所列事实可能远不是邓剧的全部,希望朋友们补充完善批评指正。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2.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5.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6.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9. 中日合作:是该扒扒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军美化师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0.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