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无事作农夫。红日西沉,从田野里挖地归来,见一荷锄老妇正与不远处一老汉对话。老汉正挥汗整平一座小山包,看来是要把那块荒地开垦出来。农妇大声对老汉道:“你这是要愚公移山啊!”显然这是乡邻之间亲切随意的一句玩笑话。然而,“愚人移山”这个本来文绉绉的词一下子从一个文墨不通的乡间老妇人口中崩出,却让我感到意外,由此引发感想。
“愚以移山”本是古代先秦的一个寓言故事,虽然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但由于古代获取书本知识只是读书人的专利,对于大字不识的文盲劳动者来说,他们是极少有可能知道,更别说懂得这个词的。而我看到的情况则是,现在就连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老妇一张口就能说出了这个词,而且使用得也如此妥切,那就证明这个本来充满书卷味的词语已经完全大众化,成为了普通老百姓普遍接受的通俗语言。从书本语言变为通俗语言的流变,实际上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中国社会大历史的变迁。
毛泽东时代著名的老三篇,其中就包括《愚公移山》,在这篇文章里,毛泽东借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抒发中国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奋发有为的志气,赋予了这一古老寓言全新的含义,从而焕发出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生命力。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最著名的如“实事求是”,成为了毛泽东思想方法论的精髓。毛泽东时代注重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因此,包括《愚公移山》在内的老三篇及其他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极为普及,即使大字不识的一介文盲,都能够对一些来深奥专业的概念耳熟能详。这种现象也许是历史上仅有的,因为历来的统治者对普遍对老百姓都是实行愚民政策,那就是“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只有毛泽东时代才首次以国家政权的力量给普通劳动者以思想启蒙,鼓励普通群众关心国家大事。因此,作为普通劳动者来说,毛泽东时代是第一次获得了精神上得到了飞跃。即使一个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陈永贵那样的农民,都很可能获得超凡的思想能力,想想陈永贵说过那些话,土得掉渣,然而又充满非凡智慧,就像赵树理的评价“句句没有毛泽东的字眼,但句句都是毛泽思想的体现。(大意)”由此我们说之所以会产生陈永贵那样的人物,是和那个时代共产党注重对普遍群众宣传教育的环境分不开的。回到本文的开头,也就完全能够理解,一个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普通农妇,能够知道并熟练运用“愚公移山”这个词就毫不奇怪了。反过来也可以猜想到,通过三十多年去毛化、去社(社会主义)化,将来的人们即使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也不一定能像那位农村老妇人那样对“愚公移山”这个词印象深刻,脱口而出,很可能他们脱口而出的是圣诞节、个人奋斗、消费主义那些西方资本主义化的东西。
前面说到,就像“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一样,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一经毛泽东借用,立即就如同点成金一样,赋予了超凡的意义。为什么那些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几千年,只有毛泽东具备这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而别的人都没有?如果没有毛泽东,那些传统的文化也许还是老样子,至少不会产生出那么大的影响力,那么深深地融入到普遍老百姓的生活中。以我的理解毛泽东之所以有这个别人没有的本领,那就是他首先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他将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的契机,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令毛泽东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真正地得到了升华,使之真正地实现了脱胎换骨。如果非要比较一下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更大,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即使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也一定会有其它的传统文化起作用,而马克思主义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过就是结合不同民族国家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而已,但是没有马克思主义这个前提,毛泽东及其思想将不复存在,他很可能最多成为类似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那样的人物。因此,我觉得某些人一味强化毛泽东身上的民族性,甚至认为没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也照样会存在,也照样会形成毛泽东思想,完全是一种唯心主义,表面上似乎是提升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实际上是对毛泽东的极大损害,任何时代巨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人们不会因为他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对他蔑视,关键是他能不能够开创前人所没有经历的伟大事业,领导人民向幸福光明的道路前进。
固然,毛泽东思想里面包含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但这些精华只有在毛泽东思想的统领下才可能上升到新的境界。比如说“民为邦本”、“天下为公”、“载舟覆舟”等思想元素,只有归结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够实现质的飞跃,才能够从理想状态变为切实的行动,而这些正是马克思想主义中国化应有之义,也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现在有一种现象,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实际上是企图割裂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的血肉联系。他们说实际上毛泽东也没有看多少马列的原著,反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学得多学得透,因此就说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还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似乎是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单纯的传统文化捍卫者、集大成者,也即把毛泽东异化为一个民族主义者。还有人根据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有其自身特点,就认为毛泽东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的道路,而且与改革开放后的特色道路一脉相承,这样两条性质完全相反的道路竟然统一在特色名目之下,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从这些对毛泽东思想庸俗化、异化的现象中,我们应该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毛泽东思想首先是属于马列主义范畴,是与马列主义一脉相承的,而不是什么脱离马列主义的东西。毛泽东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为马列主义服务的,而不是相反。毛泽东是千年一遇的伟人,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等多方面堪称大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一切的前提。
从毛泽东一生的奋斗经历来看,他对马列主义是真信、真学、真干的一生,他把毕生的精力完全地贡献给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只要我们稍微了解一点毛泽东其人,就必定会对他的那种对共产主义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深深感染。如果说毛泽东身上光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那么在这些光环之中,只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纲,其他都是目,这是我们认识他、理解他、信仰他的根本。
毛泽东生前是那样孜孜不倦地教导人民,领导人民群众创立一种全新的文化,用以重塑中国人民的精神,即使他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力仍然无处不在,就像本文开篇笔者亲见的“愚公移山”对话,关于毛泽东及毛泽东时代的印迹已经深深融入最草根人民群众的血脉之中,又凯是几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跳梁小丑所能撼动的。
2014-12-29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