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整体的水供应缺口高达400亿立方米,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北方,而北方又是中国粮食最重要的产地。评论人士吴迪撰文指出,由于中国的高速工业化和水资源的奇缺,用水密集型的农业将远远落后于需求增长,中国将被迫通过大量进口农产品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011年我在香港信报写了篇专栏文章【粮食稀缺的的危与机】评论当时联想集团的农业方面的重大部署。文章指出:“在这个粮食稀缺的时代,我们的企业如何确保世界粮食大国对我们的供应,这需要开展粮食外交;如何确保我们的亩产量稳步提高,这需要在化肥等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环节加大研发力度;如何克服我国在土地和水资源上的不足,这需要我们把农业向非洲南美洲这些地区拓展,结合他们的资源优势和我们的资本优势。粮食危机是柄双刃剑,控制不好会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经营的好则会把最古老传统的一个行业打造成一个高附加值的全球产业链。”
最近看了几个研究报告,发现自己很多的预判都印证了,尤其是“克服我国在土地和水资源上的不足,这需要我们把农业向非洲南美洲这些地区拓展,结合他们的资源优势和我们的资本优势”这一部分。目前全世界有72亿人口,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最新预测数据,本世纪末全球人口将达96亿--123亿之间,人口增长这么快,哪来那么多农田和水源来生产粮食喂饱他们?因此不光是中国企业,华尔街,沙特石油富豪都蜂拥到了非洲南美洲购买农地。吃不饱饭就会天下大乱,因此粮食安全绝对是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
那么全球农地买卖规模到底有多大呢?根据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季刊的研报【system acquisition land global the of Architecture】,目前全球至少有126个国家参与农地买卖。最热衷于买农地的国家除了中国之外,还有美国,英国,德国,印度和荷兰。最火的卖地国家均在亚非拉,特别是巴西,埃塞俄比亚,菲律宾,苏丹,马达加斯,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让笔者奇怪的是,卖地最给力的国家一大半都是常闹饥荒之地,明明填不饱肚子,为啥还要如此积极卖了自家农地?中国是海外农地的最大买家,这一点让人很欣慰,美国紧随其后,让我很纳闷,因为美国是全球粮食最大出口国,为啥对农地那么饥渴?细想一下才发现,原来美国常闹旱灾,特别是近几年,美国最重要的粮仓中西部地区一直在闹一场百年难得一遇的超级旱灾。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报【grabbing water and land Global】,截至2013年,全球0.7%-1.75%的农田已经让他们的主人卖给了外国投资者,差不多有10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有整个埃及那么大,这是多么让人咋舌的规模。
中国为什么要到海外囤积农地?不少专家说是因为城市化下中国的耕地会越来越少,这一点阐述颇多,在此不表。笔者想说的是去国外买地其实就是买水,大大缓解国内的水源危机。因为农业是用水密集产业,CIA通过卫星图片分析了中国的水资源情况,得出结论:从1996年到2030年,中国居民用水将从310亿吨增加到1340亿吨;工业用水将从520亿吨增加到2690亿吨;农业用水将从4000亿吨增加到6650亿吨;总体用水将从4830亿吨增加到10680亿吨。根据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的模型分析,中国2/3的农业在北方,4/5的水源在南方。人口密集的五个分水岭(扬子江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当中有四个在北方。北方的这四个分水岭的用水量远远超过了其550亿立方米的可持续性用水量,过度开采地下水将使其水资源供应减少近40%。目前中国整体的水供应缺口高达400亿立方米,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北方,而北方又是中国粮食最重要的产地。由于中国的高速工业化和水资源的奇缺,用水密集型的农业将远远落后于需求增长,中国将被迫通过大量进口农产品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世界银行在【应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报告中警告,中国正在酝酿一场严重的水源危机。中国农业年均用水3662.1亿立方米,占全国年均总量的64.4%,因此在海外囤积农地可以有效缓解中国的水源危机。
目前中国的水资源已经无法支撑眼下的高速发展模式,粮食安全对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威胁会越来越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国农业往海外扩张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像联想这样的IT企业都看到了,大家还等什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