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万亩超级稻减产绝收”的消息如同平地一声惊雷,引起舆论哗然。其意义也许不仅仅是“隆平神话”的破灭,更是敲响了中国种子危机的警钟。
我们知道,自从袁隆平杂交水稻试验成功后,其本人获得了国家最高荣誉,杂交水稻也通过商业模式在全国得到大力推广。中国本来是水稻传统育种大国,但经过三十多年杂交水稻的广泛普及,常规水稻品种几乎绝迹。推广优良高产稻种固然不错,但在商业化推广模式下,却以牺牲稻种多样性为代价,不仅违背自然规律,而且埋下了种子安全的定时炸弹。如此次超级稻绝收,若今后这样的情况大面积暴发,农民将无种可种,到时候很可能单纯依靠高科技不是振兴发展了农业,而是毁掉了农业根基。
笔者这样讲是不是危言耸听呢?由此联想到李昌平同志几年前致袁隆平的公开信《给农民留几粒真正的种子》。对李昌平同志在信中的严重呼吁,作为农家子弟的笔者感同身受,记得改革开放开始的八十年代初,农民们种田一般都是自留稻种,那时水稻品种很多,农民们看谁家田里收获的水稻品质好,就直接用自家的水稻来交换,精心打下来之后留作第二年的稻种。这样农民们基本上不用花钱就可以解决稻种问题,而且可以自由选择优良品种。但是发展到后来,正如李昌平同志所述,杂交水稻发明,一些种子科学家和种业资本家为了获得种子垄断收益,利用商业推广模式,不遗余力消灭农民常规稻种。以致到今天中国农民几乎没有任何一粒属于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种子了。因为杂交水稻“断子绝孙”,不可自然繁育,农民们不得不每年向种子经销商购买高价稻种,不仅增加了农业投入成本,而且使农民失去了种子选择权。当然这也许不是作为一名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的初衷,但又不得不承认,造成这个局面正是商业化推广模式下的必然结果。
正像李昌平同志所忧虑的,“如果农民没有了自己的种子,假如有一天出现某种特殊情况,农民们种什么呢?中国人吃什么呢?这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事情果不其然,此次安徽曝出的超级稻绝收,恰恰证明了李昌平同志绝非杞人忧天。由此看这决非一件小事,加之近年来有关转基本主粮化的争议,中国种业安全形势严峻,应该到了切实加以重视的时候了,不要让资本吞噬中国农业的根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015-4-21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