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网络舆论场确实热闹,在某些触碰国家和民族底线、原则的话题上,交锋双方不仅争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有约架、动粗之势。不同观点的争论确实是网络常态,但在一些关乎底线、原则的问题上,所谓的“话越说越清,理越辩越明”恐只能是沙盘点兵,说说而已。理由很简单,“你永远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人”。
这就恰如一些貌似“中立”的评论员,他们在国家受到攻击、历史遭到扭曲、英雄惨遭抹黑时,从不发声,对此类行为视而不见。但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原则、底线的声音出现后,他们又会打着“中立”的旗帜,高喊“近来网络舆论场在一些话题上变得越来越‘不可讨论’,越来越对立化、尖锐化和极端化,要么是敌要么是友,不可讨论不可调和,不允许中立观点的存在”。对这种貌似“中立”实则拉偏架的行为,笔者着实难以接受。
众所周知,互联网社会的构成成分极其复杂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混杂其中,这里面不乏对这个国家、体制、政府,甚至民族不满之人,更不乏拿着外部势力的资助肆意找茬之人。这一点在前些年的网络生态中表现得尤为清晰。先前,由于中国互联网环境过于宽松,各类谣言、谎言、煽动言论充斥网络,它们直接对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带来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夏俊峰事件后,网络上对暴行的纵容乃至呐喊深深地刺激了部分人的神经,他们开始推崇暴力,之后,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彭宇案后,由于媒体有意或无意的导向,社会的冷漠、麻木达到了顶峰,“扶老奶奶”成为了具有“社会共识”的恐惧,助人为乐成为了社会的“稀缺”;7.23动车事件后,大量不实消息充斥网络,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恶意引导的言论备受追捧,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为此遭到了重创,国家战略的推进更是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国家的安全恐怕只能向埃及、叙利亚和乌克兰看齐了。可在当时,怎么只见某些“中立”评论员摇旗呐喊的狂野,却不见其“理中客”的儒雅?
庆幸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国家增强了对互联网的监管,在对传谣、造谣和舆论煽动行为的几轮处理后,网络生态的消极状况也开始逐步得到好转。在这个大趋势下,寻找舆论共识,减少舆论摩擦,确实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也是为何某舆情监测室会提出所谓的“舆论共识度”概念。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一个很必要的尝试,不过,在追求最广泛的“共识”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否认另一个现实:社会舆情太多,太杂,想要一一达成共识,那只会是天方夜谭,只能是异想天开。再者,舆论场的正常摩擦,甚至“争锋相对”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之一,是开拓视野、丰富思想的必要过程。这些“摩擦”、“交锋”只要不触碰法律,不触碰国家和民族的原则、底线,就实在谈不上是召唤所谓的“极端主义魔鬼”。再者,在有些人硬要操纵舆论,执意要游走法律的边缘,任性的要挑战国家和民族的原则、底线时,难道还要一味的去为求共识而求共识吗?那这背后危害恐怕会比在具体舆论问题上的“摩擦”、“交锋”来得严重得多。
可见,舆情是复杂的,对待舆情的态度自然也必须更加的灵活、谨慎,仅靠空喊一句“多做点儿扩大共识的善事,少做少说撕裂社会的事和话”,着实是无力的,也是没有意义的。笔者认为,基于拉偏架立场上给出的“美好的愿景”是虚幻的,而真诚的意见恐怕才对国家更有价值:舆论场需要共识不假,但更需要明确在难以达成共识时,找寻到一个能够取得相对平衡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尊重国家的法律规范,尊重社会的道德底线,尊重民族的基本原则。在小问题上,多争争,多辩辨,多吵吵,无伤大雅,也不会造成太大的社会影响,强求共识无益。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必须明确原则和底线,对于那些肆意挑战这些原则和底线的人群,必须严惩,必须让它们付出沉痛的代价。这才是在追求更多的舆论共识时,需要最先达成的关键共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