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我们在陕北的时候,陕北的老百姓非常好。我们到了河北,河北的
老百姓也非常好。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努力工作,争取解放战争早胜利。
等革命成功了,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话说1948年5月19日傍晚,毛泽东在聂荣臻的陪同下,来到了花山村。
花山村山清水秀,有一条小河从村中穿过。在小河南面的一座山脚下,有几间宽敞亮堂的平房,这就是毛泽东新的住室。
毛泽东和聂荣臻趁着工作人员布置房间的机会,一起到村外散步。聂荣臻说:
“这一带是老根据地,抗战时期,军区经常住这个村。”
毛泽东说:
“这里环境幽静宜人,在这里生活的人肯定可以长寿。”
这一天的晚饭,除了土豆炒肉丝以外,还有肉丝炒辣椒。毛泽东说:
“看来,我又受特殊招待了。”
聂荣臻说:
“这几天主席太累了,今天还没有睡觉呢,在这里好好休息休息吧。这里有个洗澡的温泉,你明天到那里去洗洗澡吧。”
“好啊!”
“明天我就派人带路,陪你们一块儿去。”
第二天中午,聂荣臻派范秘书来到花山村,毛泽东叫范秘书一起吃饭,范秘书说:
“刚才跟大家一块吃了。”
毛泽东说:
“你不要客气噢。现在你是主人,我们是客人,我们在这里麻烦你们啦。”
“不麻烦,就是这个地区条件差,人们都知道阜平不富,一到春天就更困难,吃的青菜也难买到。”
“你们这里已经不错了,战争时期走到哪里都一样,各有各的困难。等把国民党反动派打败了,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搞生产了,那就好了。咱们今天可以过个舒服日子,痛痛快快去洗个澡。”
温泉离花山村有15公里,因为不好走,汽车开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范秘书介绍说:
“这里是疗养院,现在人已经不少了,到了夏天来的人更多。老百姓家住不下,就在野外住。”
毛泽东问:
“用温泉洗澡,治什么病效果最好?”
范秘书说:
“到底治什么病最好,卫生部门也没有搞清楚。看来,对治疗皮肤病、关节炎和神经衰弱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毛泽东说:
“温泉水很宝贵,我们应当很好利用。”
这个地方的温泉是一条河沟,河沟里有好多个泉水口,每个泉口边都有不少人洗澡,有男的,有女的,有上岁数的,也有年轻的。范秘书把毛泽东领到一个房子前,说:
“主席,我们在屋里洗吧。”
“这屋里还有洗澡池子?”
“有。”
屋子很大,泉水口也大,可是流量也大,所以池子里的水就不太深。毛泽东坐在池子里,水位还不到他的双肩。毛泽东坐了一会儿,觉得水太浅,就站起来了。一个战士说:
“想办法把出水口挡住一半,池子里的水位不就提高了吗?”
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好,就找来一块门板,把水口一堵,池子里的水很快就上升了1尺多。战士们在水里面有说有笑,连打带闹。毛泽东洗了一会儿,就走出池子,换了衣服,坐在布躺椅上,点燃一支香烟,吸了一口说:
“你们不要急,痛痛快快地洗吧,这温泉水太好了。”
范秘书一看毛泽东不洗了,也跟了上来。毛泽东说:
“这一带的温泉,现在就应当很快地把它建设好,不仅军队在这里搞疗养院,地方政府、老百姓也可以来这里洗澡。将来全国解放了,像这类地方都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为人民造福。”
范秘书问:
“主席洗好了吗?”
毛泽东说:
“这次洗得真是太好了。不知有多少年了,还没有洗过这么痛快的澡呢。在重庆的时候,虽然条件好,但工作紧张,洗个澡也不痛快。在延安是经常洗澡的,但那时用水比较困难,还要用牲口去驮水,热水还要一盆一盆地端,就那么一个洗澡盆,一次用一盆水也就可以了。”
毛泽东吸完烟,李银桥说:
“这屋里太潮湿了,空气也不好,是不是先到外边去。”
毛泽东说:
“我还是在这里看着他们洗,我一走他们也洗不好了。”
大家怕毛泽东等的时间太久,就先后出了水池子,准备换衣服。毛泽东说:
“我在这里多休息一会儿,你们不要着急,好不容易洗个温泉澡啊。刚才我洗澡的时候,你们有的上去了,有的在水池子边上洗,有的按着门板,恐怕都没有洗好吧?”
阎长林说:
“已经洗好了。”
“好吧,你们洗好了,咱们就回去。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咱们再来洗一次。到那个时候,就让你们几个人先下去洗,多洗一会儿,把这次少洗的时间补上。”
毛泽东在返回的路上说:
“我多年养成了白天睡觉夜间工作的习惯,想改变这个习惯看来很困难。经过1年多的战争环境,这个习惯也没有改过来。看来,除非没有工作整天休息,才可能把这个习惯改过来。如果再过若干年,我告老还乡,这种夜间工作没有对象了,没有目的了。到那时就会改变这种习惯。否则,是改变不了的。”
范秘书说:
“主席是人民领袖,是党的领袖,根本不存在告老还乡的问题。”
毛泽东笑着说:
“老了没有用了,就得告老还乡嘛。”
毛泽东回到住处,西柏坡来了两个机要通讯员,把周恩来的信和一些文件、材料交给了机要秘书徐业夫。毛泽东问通讯员:
“有没有急件?”
通讯员说:没说有急件。毛泽东说:
“没有急件,来,咱们一块儿先吃饭。洗了洗澡,觉得肚子饿了,可以多吃一些。你们两位辛苦了,年轻人更可以多吃一些。”
于是,十几个人在院子里围在一起吃饭,边吃边说笑,非常热闹。毛泽东在没有急事时,就喜欢这样。自此,毛泽东一连在花山村住了几天。
毛泽东在一次散步时,带着卫士们爬上村北的山顶,他说:
“我们有了强大的武装力量,就能和国民党反革命集团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不承认我们,说我们是共匪。我们有了政府,也不承认国民党的反动政府,也要宣布他们是非法的,也要宣布他们是蒋匪军。我们建立的代表人民意志的中国政府,不仅会受到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拥护,而且也会受到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的承认和支持。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建立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这样,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互相都有好处。”
范秘书问:
“如果没有西安事变,我们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毛泽东说:
“没有西安事变,我们也会发展起来。那时,我们在西北站住脚是没问题的。我们和张学良与杨虎城联合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他们的官兵对蒋介石太不满意了。日本侵略者进攻中国,蒋介石不合我们联合,他就挡不住日本鬼子的进攻。这样一来,留在敌后的国民党军队,不投降日军,就得和我们共产党联合。不然,他们就存在不下去。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要是不和共产党联合,他失掉的地方就会更多。那样,蒋介石打内战的困难会更多,不会比现在更好。”
范秘书又问:
“那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在大城市里生活惯了,他们如果怕吃苦,不来解放区怎么办呀?光我们共产党开会,能不能成立政府呢?”
毛泽东说:
“应当相信多数人会来的。他们都不满蒋介石的黑暗统治,有高度的爱国热情。至于吃苦的事情,他们绝大多数在城市里的生活也不那么富裕。来到解放区吃点苦,他们的心情也是愉快的,从政治上来说,这也是件很光荣的事嘛。他们来到解放区,我们是非常欢迎的。有的现在不能来,我们也应当理解他们的处境。”
“我们要在解放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新的政府,苏联是不是会首先承认?”
“是啊,苏联会首先承认我们这个人民政府的。我们要在解放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联合政府。这个政府,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上,这也和苏联以及东欧的国家一样。但在政府成员的组成上,就有所不同。这一点,应向我们的苏联老大哥说清楚。他们会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我们不能搞一党制的政府。那些在我们最困难的情况下支持我们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知名人士,他们都有自己的贡献,我们不能忘掉他们。如果我们独占胜利果实,在政治上就会失去信任,就会有人骂我们忘恩负义。共产党是讲信用的,说了话是算数的。统一战线这一条,现在和将来,都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重大的作用。这是我们在实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的经验。”毛泽东停了一下,问道:“你们知道为什么在这里住这么长的时间吗?”
阎长林大胆地回答说:
“主席,我猜是要到苏联去?”
“你能么能想到要到苏联去呀?”
“晋察冀后勤部给我们警卫班每人都发了衣服、鞋袜、挂包和水壶,我们也看到给主席也作了衣服。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却没有做衣服。如果主席没有特殊行动,恐怕给主席做衣服你也不会要,我们警卫班也不会发那么好的衣服吧?”
“现在,全国战局这么紧张,我到苏联去干什么呢,你们想过吗?”
范秘书说:
“主席到苏联去,是让苏联多援助我们一些飞机大炮,快一点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
“如果要求苏联援助武器,就不如要求美国多援助蒋介石一些好武器,由蒋介石把武器转交给我们,既不打收条,也不要花钱,那多好呀!”
阎长林说:
“我们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苏联应当首先承认我们这个政府,与蒋介石政府断绝外交关系。”
“是呀,我们要在解放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不仅在国内要做好准备工作,在国际上也要做好准备工作。在国际上,要有人支持才行,才能站住脚。不然的话,在国内外的影响就不大,说话也就没有力量。必须首先向苏联老大哥说清楚,我们虽然不是一党制政府,但共产党是执政的党,所实行的路线、方针、政策,既具有中国的特点,也符合马列主义的原则。这种性质的国家政府,还没有先例,说清楚了好,免得发生误会。
我也做了衣服,你们也发了衣服,我也想到你们在猜,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都到平山去了,我们住在这里干什么呢?你们还是想到了要到苏联去。要求苏联政府承认我们的新政府,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外交关系。苏联能带个好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能这样做。我们在这里等了这么久了,还没有定下来。主要是国内行动的路线不方便,来回时间太长,也许去不成了。
你们愿意去吗?路途可远得很呀!还要过封锁线,还要派部队护送,危险得很呀。还要走沙漠地带,也是非常艰苦呀。你们说,咱们去好,还是不去好?”
“只要是工作需要,不管是走路,过沙漠,还是过封锁线,什么艰难险阻都挡不住。”
“对,我们是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了。就等斯大林最后的答复了。”
5月25日,毛泽东离开花山村,向位于南边的平山县西柏坡进发,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到了西柏坡村。
这是一个位于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小山村,距离石家庄仅100公里。滹沱河水从村子的南边静静地流过,顺着滹沱河往西看是太行山脉的崇山峻岭,往东看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这一带原是老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西柏坡曾被成为“抗日模范村”。
在松柏苍翠的柏坡岭上,一道弯曲的围墙,围着一片极普通的平房,这就是中央工委的所在地。1947年6月,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委就来到了这里。7月12日,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彭真、康生、陈伯达6人正式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中央工委对外一直称为工校,刘少奇任校长,化名胡服。
中央办公处处长伍云甫和副处长叶子龙、汪东兴,已经把毛泽东的住房安排好了。毛泽东的车子进了工委大院,叶子龙拉开车门,毛泽东下了车,在众人引导下,来到他的新住处。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分为前院和后院。毛泽东坐定后,叶子龙说:
“后沟里有几个延安式的砖窑洞,在那里办公和住宿也很方便,和这里只是隔着一座小山,主席愿意到那里去住也可以。”
“恩来、少奇他们住在哪里呢?”
“他们都住在这里。主席住的北面,是周恩来和任弼时同志住的地方,南面是刘少奇和朱总司令住的地方,离这里都很近。后沟窑洞的优点,就是比这里清净一点。”
“根据你介绍的这个情况,我看住在哪里都是可以的。我就住在这里吧。我如果到后沟去住,整天开会,是我一个人往这里跑呢?还是让他们4个人往后沟跑呢?那就不方便了。还是住在这里吧。这里确实没有延安的窑洞好,院子也没有杨家沟的大,但这里是平地,这一点比延安和杨家沟好。”
叶子龙说:
“这里紧靠着滹沱河,往西走河两岸都是高山……”
毛泽东说:
“在延安有个延河,这里有个滹沱河,条条河流通大海,如果通航,我们坐船可以到天津了。”
叶子龙继续介绍情况:
“这一带有好几个村子,每个村子里都住着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这里的老百姓非常好,为了解决中央机关的住房问题,老百姓都克服了困难,宁肯自己挤着住,也要把房子腾出来。这一带老百姓的觉悟很高,如果有什么事情,只要政府一提出来,他们就坚决去办。他们知道,现在离全国解放的日子不远了,都愿意为最后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贡献力量。”
毛泽东高兴地说:
“我们在陕北的时候,陕北的老百姓非常好。我们到了河北,河北的老百姓也非常好。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努力工作,争取解放战争早胜利。等革命成功了,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此时,卫士端来了水,让毛泽东洗脸。毛泽东正在洗脸,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先后来了。周恩来说:
“敌机轰炸城南庄,主席受惊了。”
毛泽东说:
“没有什么。”
周恩来说:
“这条路实在难走,路不平,灰尘大,汽车跑不快,使人感到很疲劳。”
毛泽东说:
“同骑马和走路相比,还是坐汽车好一些。”
朱德说:
“我听说飞机轰炸城南庄,晚上怎么也睡不着了,总觉得军区目标太大,那里太危险。后来知道你已经转到农村去了,我才放心。”
任弼时说:
“敌机轰炸城南庄时,也把我吓了一跳。大概是我们去的人太多了,暴露了目标,敌人才派飞机来轰炸的。”
毛泽东说:
“你们害怕,我倒觉得好玩。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飞机在我头上丢炸弹呢。有的落在地上爆炸了,有的没有响。我看了看住房,屋里炸得很厉害。如果我一个人在屋里睡觉,没有人管我,最好的结果是送到医院里,也可能直接到马克思那里报到去了。”
任弼时笑着说:
“现在去报到太早了,不打败蒋介石,绝不能去报到。”
众人正说笑着,刘少奇来了,中央书记处5大书记再次会齐了。刘少奇握着毛泽东的手说:
“你们在陕北战争中,我们一直为你们担心,没想到在军区驻地,还遇到这么大的危险。”
毛泽东说:
“你们在这里也辛苦了。你们选择的这个西柏坡是个理想的总指挥部。”
周恩来说:
“主席休息休息就吃饭,明天再开会吧。”
毛泽东说:
“我这次受到优待,可休息好了。那么长的时间,除了和聂老总随便谈谈,我都是休息。又爬山,又散步,又到温泉去洗澡。在温泉洗澡真痛快,以后有机会了,你们也可以去洗一洗。我是不累,我想听你们谈谈情况,在外边想听也听不到。现在到一起了,晚上就谈怎么样?”
刘少奇说:
“要讨论的问题很多呀。”
毛泽东说:
“那好,吃饭后8点钟开会。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很多,最要紧的还是打仗啊!蒋介石打不倒,什么事情也干不好,晚上把要讨论的问题安排一下,开它几天会就可以啦。”
自此,中央前委、工委、后委自行撤销,为了对外保密,中共中央机关称为“劳动大学”。中央领导仍用过去的化名。
毛泽东住的这个院子,前院里有水房,还有卫士值班的2个房间。院子中间有6棵枝叶茂密的老槐树;还有1棵高大的楸树,楸树下一个废弃的碾盘,后来成了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常常围坐议事的石桌。从右手边门进入后院,迎面是一道影壁,影壁前一丛北方少见的实心竹随风摇曳;还有一棵大梨树,其盖如伞。院子里的两间西屋和两间南屋,分别是江青和李讷及韩桂馨的住室、厨房和餐厅。一条鹅卵石铺成的甬道从影壁左侧直通北面的两间正房,这就是毛泽东的工作室和卧室。
卧室里有一张用条凳搭的木板床,床上是一条白布床单和灰色土布棉被。床前有一把旧藤椅,一个旧茶几,靠墙还摆着一个破损的玻璃立柜。作为办公室这一间,因空间太小,就往前又接了有一张办公桌大小的地方。室内靠墙竖着一个简易书架,屋角斜靠着一架旧屏风,屋的正中摆着一张高脚旧八仙桌,四周围有条凳。墙上挂着几张大型的地图。在此后将近1年的时间内,这里就成了中共大本营的最高决策室。
后勤人员要用石灰水把旧墙壁刷一遍,毛泽东阻止了,他说:
“将就点吧,能办公就行了,等将来革命胜利后,再来布置它。”
为了庆祝前委、工委和后委的会合,中央机关决定举办一次舞会,舞会的场地选择在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住房门前的打谷场上。阎长林对毛泽东说:
“我们来到了西柏坡,中央机关人员已经会合了,为了庆祝这个大团圆,今天晚上举办一个舞会,大家都希望主席也参加。”
毛泽东正在看文件,随口说了一句:
“好嘛,我也想看看机关的同志们。”
夜幕降临了,舞场里的汽灯都亮了,中央机关各部门的人员陆续都来了,朱德、刘少奇先后来到舞场,年轻人把他们围了起来,又说又笑。大家又盼望着毛泽东快点来,叶子龙说:
“好吧,我先派我的小兵去请主席,她们请不来了我再去。”
叶子龙找到自己的孩子和李讷说:
“李讷、燕燕、二娃,你们回去把主席拉出来,请他到这里玩一玩。你们对他说,外边可热闹啦,大家都在跳舞,叫他出来休息休息,他要是不来,你们就拉他来。”
3个小孩子很听话,扭头就往毛泽东的住处跑去,不一会儿就拉着推着毛泽东出来了。叶子龙迎上前去,说:
“休息休息吧,机关的同志们都想看看你。”
毛泽东说:
“我有什么好看的呀。”
“撤离延安以后,到河东来同志们说,有1年多没有见过你了,都想见见你。今天来的人特别多,一些不会跳舞的人也都来了。”
“那好吧,今天要听你们的指挥了。走吧,咱们走吧。”
毛泽东已经答应了,可孩子们还是不松手,一直将他拉到舞场,舞场上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毛泽东一坐下,一大群女孩子立刻把他围了起来,有位姑娘说:
“我们在河东,听说主席在河西带的部队很少,都是中央机关工作人员,被几个旅的敌人追了好几次,很危险,我们真担心啊。我们光想听到河西的情况,但那时的情况又特别少,真是急死人了。”
毛泽东说:
“你们为我担心,我还为你们担心呢。延安10多年没有打过仗,战争一来,你们能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真担心阎锡山向你们捣乱。因此就让贺老总特别保护你们。现在我们见面了,你们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吧?我也没有想到这么快。现在看来,整个形势的发展都比我们预料的要快。你们要加倍努力的工作,争取全国的胜利早日到来啊。”
一位机要处的姑娘说:这主要靠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我们做不了什么事。毛泽东说:
“你们都是做主要工作的人呀。比如说,我们写了一份作战计划或作战命令,离开你们机要处的人,就不能发出,就不能指挥全国的作战。如果你们耽误了时机,错过了机会,敌人可能逃跑,也可能转败为胜,我们吃亏。这样一来,战争的胜利就要推迟了嘛。”
周恩来在邓颖超的陪伴下也来到了舞场,他一看大家只顾说话,就对几个姑娘说:
“今天晚上是舞会,不要把这个舞会变成分片座谈会。你们快请主席跳舞嘛。”
勇敢的女青年立即去邀请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跳舞,舞会正式开始了。舞场是沙土地的,一跳起舞,难免扬起尘土。几曲过后,周恩来提议说:
“应该把延安晚会的那个热闹劲也带到西柏坡来,会唱歌的多唱几支歌,会表演的表演一下嘛。”
这样一来,晚会的气氛更加活跃了,有的唱《兄妹开荒》,有的唱《小二黑结婚》,有的是京剧清唱,有的还扭起了陕北秧歌。节目演完了,接着又跳舞。
此时,中央机关在西柏坡是集体办公,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机要科,于是决定由叶子龙兼任科长,统一处理中央的电报文件。军委副总参谋长叶剑英找到1933年参加红4方面军、现任中央军委一局作战参谋的罗光禄说:
“中央决定集中办公,毛主席身边需要机要秘书,组织上研究决定调你到毛主席那里去工作。”
罗光禄说:
“我怕担当不起这样重要的工作。”
叶剑英说:
“这项工作确实非常重要,要派政治上绝对可靠的同志去。组织很信任你,所以调你去。相信你会做好工作的。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同志学习,多向毛主席请教就行了。”
第二天,罗光禄去向叶子龙报到,叶子龙讲了工作的机密性和重要性,分配罗光禄当值班秘书。罗光禄来见毛泽东,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
“你到这里工作,我很欢迎你。”
罗光禄不安地说:
“我怕做不好工作。”
毛泽东鼓励他说:
“不要紧,慢慢就会熟悉的。”
罗光禄一开始非常拘谨,连走路都特别注意放轻脚步。毛泽东常常叫他陪着一起吃饭。毛泽东说:
“工作时,我全副精力扑在办公桌上。跟你们一起吃饭,边吃边聊,我就换了个脑子,得到了休息。”
罗光禄在与毛泽东海阔天空的闲聊中,拘束感自然就消散了。自此,这位30岁出头的罗光禄在毛泽东身边一干就是15年。
欲知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的详细工作情况,请继续往下看。
第199章
“历史是几十年的,不是几年的。究竟是发展,是停止,
是倒退,历史会说明的。”
话说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生活稳定了下来,他就开始考虑身边卫士们的学习问题。他对阎长林说:
“你给我写一份警卫班的名单。”
“现在就写?”
“现在就写。”
阎长林一会儿就把名单写好了,不多不少,整整20个人。毛泽东一边看,一边画圈圈,一共圈了14个人。他说:
“形势发展得这么快,你们要抓紧时间学习。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就会落后。我圈的这14个人,去文化学校学习,等他们回来以后,再把你们6个送去学习。你们留下的,也要边工作边学习。你有没有意见?”
阎长林说没意见。毛泽东把名单还给阎长林,说:
“你跟同志们商量一下。大家都应当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很快就要进入城市,以后就是以城市为重心领导全国了。为了做好以后进城的工作,干部就要抓紧文化知识的准备。现在的环境稳定,警卫班有6个人也就可以了。你们多辛苦点,为其他同志创造出去学习的条件嘛。”
阎长林看看手上的名单,毛泽东圈定去学习的都是在他身边工作多年的卫士,岳成邦和朱劳士是红军时期的,其他人也都是抗战时期的。在14个卫士离开的前一天,毛泽东说要和警卫班的全体成员合影留念,他说:
“我跟你们一起照个相送行好吗?”
“太好了!”“这太好了!”
大家说着,都主动地站在毛泽东的两旁。照完相,大家又跟着毛泽东来到他的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摆着几张写着《人民日报》的大字,都争着看。毛泽东说:
“全国就要解放了,我们要办一张《人民日报》,要我题写报头,我写了几张,你们帮我挑一挑,看那一张写得好。”
卫士们一听,还真的挑了起来。有一个卫士说:
“主席,你给我们也写几个字吧。我们快要离开你了,给我们留个纪念。”
毛泽东说:
“可以,去拿你们的本子来吧。”
14个卫士跑回住处,把自己最漂亮的本子拿来了。毛泽东在每个本子上都写了“现在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12个字,签上了他的名字。
中午,毛泽东让炊事班师傅作了两桌菜,有炒豆腐、烧茄子、萝卜炒肉、拌黄瓜,他要和14位卫士共进午餐。卫士们正在议论着舍不得离开时,毛泽东来了,他说:
“怎么,又舍不得了?咱们撤离延安的时候,你们这些小青年也舍不得离开,说要誓死保卫延安,因为舍不得把那几孔窑洞丢给胡宗南。今天你们离开我这里,又舍不得了。同志们啊,不久我们就要进北平了,假如派你们去管理一座城市,假如当一个厂长,当一个县长,你们不掌握文化知识能行吗?”
毛泽东这么一说,大家立刻兴奋起来。毛泽东又十分动情地说:
“你们不愿意走,我也舍不得让你们走啊。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了,有的十多年,有的七八年。你们对我帮助很大,不管平时还是战时,不管走到哪里,我总是有房子住,能休息,能办公,有饭吃,有水喝。行军的路上,你们照顾我,都非常辛苦,我也特别感谢你们。但是,我不能把你们都留在我身边,放一辈子哨呀,那样不是埋没了人才吗?不是把你们耽误了吗?如果当时规定你们在这里工作3年到5年,然后就送你们到学校去学习,现在你们的文化就不低了,你们可能都成了知识分子。现在去学习也不晚,你们才20多岁,最大的也只有30岁左右吧。我像你们这么大的年纪,才参加革命。今后的时间还长着呢,你们要好好学习,提高文化水平,一旦工作需要,组织上会安排你们重担子挑的。我是对你们都很信任的,将来做什么工作,就看你们学习和锻炼的怎样了。路是要靠你们自己去走的。”
有一天,胡乔木通知柯仲平说,毛泽东请他去谈话。
柯仲平是在1947年夏季奉命来到西柏坡参加全国土地会议的。会议结束后,他被留在华北局主持编辑《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此时的编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且说柯仲平来到毛泽东的住处,有点上风的毛泽东正躺在床上,见他来了,就下了床,问道:
“你在这里是扛长工还是打短工?”
柯仲平回答说:
“打短工。”
“你把短工打完到哪里去?”
“到你呆过13年的地方去。”
柯仲平说的就是陕北。
“实际只有12年半。”毛泽东纠正后,说出了心中的疑团:“还回去?打算干什么?”
柯仲平就把自己酝酿多年,准备创作一部长诗,歌颂刘志丹在井冈山道路影响下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斗争的打算,说了一遍。毛泽东说:
“很好,希望你能写出一部好作品。你到陕北以后,要多做调查研究,花上10年8年,真正了解一个根据地。人的一生,能写出一部《红楼梦》那样的作品就很不错了。”
1948年6月初的一天下午,毛泽东起床后说:
“阎排长,到村外散散步去吧。”
阎长林感到毛泽东一直顾不上散步,现在提出来了,真是难得,就问:
“好的,要汽车吗?”
“不要了,就到附近走走吧。”
村外的田野里,麦子、水稻的长势都很好,老乡们正忙着在稻田里施肥、拔草、浇水。毛泽东说:
“这里的庄稼比阜平城南庄的庄稼长势好,看起来这一带可能富裕些。”
毛泽东站在滹沱河岸边,一会儿朝上游望望,一会儿朝下游看看。此时的滹沱河,河床很宽,河水却很少,河滩里到处是石头和沙土。毛泽东不时咬咬嘴唇,皱一下眉头。他见村里的农民阎志清在稻田里拔草、浇水,就过去一边帮阎志清干活,一边问道:
“1亩地能打多少斤稻子?”
阎志清回答说:
“好年景不缺水,可以产到四五百斤,要是遇上天旱缺水,那就收不了这么多了,二三百斤也有,一二百斤也有。”
毛泽东问起这里水稻的种植办法。阎志清说:这里的农民种稻子都是采用直播的办法。毛泽东说:
“直播是古老的耕种方法,产量太少了。陕北乡亲们守旧,也是习惯直播,不习惯插秧。湖南都是插秧,1亩田能收个1000多斤,你们可以试试,今后也插秧种稻吧。”
毛泽东又问:
“河里的水这么少,浇地够不够用?”
阎志清说:
“够浇地用的。别看现在水少,到雨季河里的水就多了。”
“那不成水灾了吗?你敢不敢下河?”
“我水性不好,发大水时不敢下河,平时水少的时候,我敢下去游泳,还可以到河底石头洞里抓鱼,有时还能抓到一二斤重的鱼呢。”
“这么说,你们这一带还不错嘛,有大米吃,有鱼吃,再多种些青菜,就和我们南方差不多了。”
毛泽东告别了阎志清,对卫士们说:
“北方种地不像我们南方那样。在南方,是很讲究精耕细作的。”
他来到一块玉米地头,指着玉米问:
“你们说,玉米头上长须丝起什么作用?”
卫士们对玉米太熟悉了,于是纷纷说:
“玉米须丝对玉米不起什么作用,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也有一个卫士猜测说:
“须丝是为帮助玉米通空气的。”
毛泽东却说出了一个让大家目瞪口呆的道理,他说:
“你们都是农民出身,既见过又吃过,也种过,怎么种才能多收,你们有经验。但你们的经验还没有上升到理论。植物和动物一样,什么东西既然存在就有用途,没有用途也就被自然淘汰了。玉米形成以后,上头长出的尖上要开花,花粉落在胡须上,胡须再与玉米粒联系起来,就起到授粉交配的作用。这就叫传宗接代。”
种玉米长玉米是玉米的传宗接代,这个道理卫士们是可以接受的,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玉米还需要授粉交配,这倒真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毛泽东走到一个小水塘边,问王振海:
“你说,这池塘里有没有鱼?”
王振海看着池塘里的水比较清,就不假思索地说:
“这土水塘里没有鱼。滹沱河拐弯处有石头的水塘里有鱼,鱼喜欢在水中的石头缝里生活。如果天旱,在河流中挖沟改道,把水掏出,一个水坑可以捞出很多鱼。”
毛泽东打赌说:
“咱两个下去捞鱼,如果捞出鱼来,说明你的经验不全面。如果这个水塘里真的没有鱼,说明你的经验还有普遍性。”
毛泽东说着就要脱外衣下水,阎长林赶忙劝阻,说:
“在这里下水,衣服湿了不好换。”
孙勇眼疾手快,他已经脱下外衣跳进了水中,说:
“主席你不要下,我只要走一走,就知道里面有没有鱼。如果有鱼,我一定能抓住。”
接着,王振海几个人也下到了水中,突然有人“噢”了一声,说有鱼碰到腿了。说话间,孙勇已经抓出了一条1斤多重的鱼,王振海也抓住了一条,其他人却眼巴巴地捞不出来。毛泽东说:
“你们现在用劲把水搅浑,这叫浑水摸鱼嘛。”
站在水中的卫士们闻言手脚并用,不多时就把个不大的清水塘搅成了浑水塘,鱼儿被呛得浮在水面上,张着大嘴喘气。众人一会儿功夫就抓了十几条。毛泽东说了声:
“好了,够你们美餐一顿了。”
众人上了岸,收拾好东西跟着毛泽东往前走。毛泽东边走边指指旁边的渠道,讲出了一番道理:
“你们看,进水的渠道水深,鱼容易顺水而来,向稻田灌水的水道浅,鱼不容易随水流出,时间长了,一个夏季水塘里的鱼就长大了。”
马汉荣说:
“主席从小就在稻田、水边摸鱼,一看就知道哪里有鱼,哪里没有鱼。我们北方河流少,很少摸过鱼,陕北人还不吃鱼呢。”
“噢,你们陕北老乡还不吃鱼吗?”
“不是不吃,是没有吃鱼的习惯,我吃着鱼也是怪香的。陕北人不仅不吃鱼,就是海参、对虾也不吃。”
“为什么?我在延安这么多年,还没有发现陕北人不吃鱼虾呢。你们说一说是因为它不好吃,还是信迷信,以为它是神不能吃?”
“主要是不习惯吃。我参加革命后,什么鱼呀虾呀都吃。不是忌讳鱼虾,是不知道鱼虾营养丰富,吃了对人的身体有那么多好处。如果鱼虾多了,大家都知道好吃,慢慢就习惯吃了。”
毛泽东来到东柏坡收发室,问收发室的老关:
“收发室都管些什么工作呀?”
老关说:
“主要收外边送给中央机关的报纸、刊物、信件和负责来客接待工作。”
“东柏坡住的是什么单位呀?”
当他听说干部文化学校就在东边时,就问阎长林:
“你们警卫排去学习文化的同志都在哪里吗?”
阎长林说:
“都在那里。还有从延安迁来的洛杉矶幼儿园。”
毛泽东说:
“这些娃娃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也是经风雨见世面啊!”
阎长林看看天要下雨了,说:
“天要下雨了,汽车就在东柏坡,让老周开车把咱们送回去吧?”
毛泽东说:
“就这么一道墙远,不要坐汽车了,散步就是要走路嘛。我们的部队从来都是风雨无阻嘛。在陕北时,下那么大的雨,不也是照常上路吗?散步是锻炼身体,下雨走路更是锻炼身体,也能锻炼意志。”
正说着,真的下起雨了,毛泽东说:
“它下它的雨,咱们走咱们的路。不能因为下了一点雨,就干扰了我们的散步计划。以后就像今天这样,走这么远的路。有时还可以到远处去,也可以先走路,回来坐汽车;也可以先坐汽车,回来时走路。今后散步也安排个计划,不能有点干扰就放弃了计划。出来转了转,了解到不少情况。以后咱们多找几个散步的地方,这样可以到处都看看。”
毛泽东回到西柏坡大门口,他看到张瑞岐正在放哨,想起了张瑞岐在离开杨家沟时说的话,就笑着走过去问:
“张瑞岐同志,你不是说过把我送到目的地后,就回陕北吗?现在我已经到达这个目的地了,你是不是要回陕北工作呢?”
张瑞岐认真地说:
“现在全国都在大反攻,等全国解放了,我把主席送到北平后再回陕北工作。去北平才是主席的目的地呢。”
毛泽东一高兴就开起了玩笑:
“要是那样的话,你讨老婆的时间可就要推迟了。”
“革命头等重要,讨老婆没有革命重要。”
“好,有志气!到北平看看也很好,那里过去是皇帝住的地方。到那里看看,回陕北也好给乡亲们讲讲故事呀。进北平的时间不会太久了,到那个时候,咱们一起去北平,看完了北平的名胜古迹你再回去。”
“是,坚决按主席的指示办。”
毛泽东走进大门还交代阎长林说:
“今天散步很好,走的路远,看到的事情也多。你们提醒我,以后咱们多去外边走走,多接近群众。”
6月3日,中原野战军和陈赓、谢富治兵团于5月31日发动的宛东战役结束,歼灭国民党军张轸兵团11300人,俘获其58师少将副师长萧本元、少将参谋长杨墨林及183旅少将旅长魏沛苍。58师师长鲁道源化妆隐蔽在麦田里,直到次日才逃回南阳城。
6月5日,林彪等就东北野战军作战计划向中央军委提出3个方案:一是目前即正式进攻长春,但无把握,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二是以少数兵力围困长春,主力到北宁路作战,但南下作战除可能到处扑空或因敌军集中不好打,粮食又极为困难,同时长春之敌可能乘机逃回沈阳,造成两头都无战果的结局;三是用3至4个月的时间,对长春实行久困长围,然后攻城。他们认为:“目前以采取第3个方案为好。”
早在5月24日,东北野战军即以两个纵队和7个独立师开始攻打长春,但由于对地形和地情不甚清楚,在兵力上也没有形成绝对的优势,因此在外围战中歼灭国民党军6000余人,自己也伤亡了2000余人,仅占领了大房身机场及长春外围一些据点。所以林彪认为,攻城部队与长春守军兵力对比不占绝对优势,目前即攻长春难度较大。
6月7日,毛泽东复电林彪,基本同意第3个方案,他在电文中说:
“即用3个月至4个月时间攻克长春,并争取歼灭援敌,待秋收后再攻承德或他处。”“你们必须同时完成下一步在承德、张家口、大同区域作战,或在冀东、锦州区域作战所必须的粮食、弹药、被服、新兵等项补给的道路运输准备工作。”
6月12日,毛泽东给周恩来写了一封短函,他写道:
周:
中原我军已在宛西、宛东及江汉(歼56师1个旅)打了3个胜仗,请起草一庆祝电,以鼓励之。
毛泽东
6月15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住处和丁玲谈话,他坐在空地的椅子上,鼓励丁玲说:
“历史是几十年的,不是几年的。究竟是发展,是停止,是倒退,历史会说明的。”
毛泽东似乎怕丁玲不懂得这意思,又重复了一遍。他还说:
“你是了解人民的,同人民有结合。你在农村有12年,再拿8年去城市,了解工业。”
毛泽东和丁玲散步之后,邀丁玲和他一道吃晚饭。他们坐在院子里的树下,毛泽东又说:
“历史是几十年的,看一个人要从几十年来看。”
毛泽东还举鲁迅为例,并将丁玲与鲁迅、郭沫若、矛盾同列一等。丁玲说:
“我文章不好,不及他们。”
毛泽东说:
“郭沫若文章有才华,奔放,组织差些;矛盾的作品是有意义的,不过说明多些,感情较少……”
丁玲回去后,把毛泽东对她的鼓励都记在日记上,她想:我不会自满,但我会因为这些鼓励而更努力。
1948年6月,丁玲所写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脱稿。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的长篇小说。她把这部23万字的小说送给胡乔木、萧三和艾思奇,请他们提意见。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毛泽东邀胡乔木、艾思奇、萧三和他的夫人甘露出去散步。众人高高兴兴地坐上毛泽东的吉普车,驱车10余公里,来到一个阴凉的树林里。毛泽东兴致很高,与大家说说笑笑。胡乔木对毛泽东说:
“丁玲写了一部描写张家口附近汤鹿地区农村土改的长篇小说,她请我们3个提意见,我们正在讨论。”
毛泽东问道:
“你们对这部小说的看法呢?”
胡乔木说:
“写得好,个别地方修改一下就可以发表。”
萧三、艾思奇也都说不错。毛泽东没有见到这部小说,不好发表意见,边听边吸烟。他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丁玲是个好同志,就是缺少一点基层锻炼,有机会当上几年县委书记那就更好了。”
萧三的夫人甘露后来见到丁玲,把毛泽东的话转告给了丁玲,丁玲笑着点了点头,她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
后来在1948年9月,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由东北《文学战线》节选发表,不久,东北新华书店又出版发行了单行本,得到社会各界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史诗似的作品”、“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中国新文学的一座丰碑”。1951年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斯大林文艺奖金二等奖,为丁玲在国内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奠定了她在新中国文坛上的显赫地位。丁玲在莫斯科领奖时,面对众多记者的提问,她谦虚地说:
“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只做了很少很少的一点工作,从来不敢有什么幻想。我爱斯大林,我爱毛泽东,当我工作的时候,我心里常常想到他们,好像他们就站在我面前,这样,我就尽力按照他们的思想,他们所喜欢所憎恶的意见去工作,就怕把工作做坏。但是,我从来连做梦也不敢想到斯大林的名字毛泽东的名字能和我丁玲这两个字连在一起。”
在过了数十年之后,丁玲依然深情地这样写道:
“当时我总是想着毛主席,想着这本书是为他写的,我不愿辜负他对我的希望和鼓励。我总想着有一天我要把这本书呈现给毛主席看的。当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我不愿把这种思想、感情和这些藏在心里的话说出来。现在是不会有人认为我说这些是想表现自己、抬高自己了,我倒觉得要说出那时我的这种真实的感情。我那时每每腰痛得支持不住,而伏在桌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像火线上的战士,喊着他的名字冲锋前进那样,就是为着报答他老人家。”
有外国记者问丁玲:“现在对毛泽东的看法与过去对毛泽东的看法有无变化?”丁玲发自肺腑地说道:“毛主席是伟大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我的终身遗憾,就是没有在毛主席生前,能听到他说那么一句话:丁玲改造过来了。”
这正是:荣辱不变剖丹心,仗义执言说高恩。
鸦噪声中闻鹤语,能不叫人泪满襟?
且说6月22日,华东野战军8个纵队、中原野战军2个纵队及冀鲁豫和豫皖苏军区部分兵力,在粟裕统一指挥下,攻克河南省省会开封,全歼国民党军39600人,击毙国民党军整编第66师中将师长李仲辛。活捉66师少将参谋长游凌云、13旅少将旅长张洁。河南省主席刘茂恩用鸭血涂抹全身,化装成一个老教授逃出开封。这是人民解放军在关内攻占的第一个国民党省会城市。
6月22日,毛泽东在致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的电报中说:
“目前打很大规模的歼灭战,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故须避免。你们两个集团今后或者分开行动,每次歼敌以不超过1个整编师为限度,或者集中行动,一次歼敌以不超过两个整编师为限度,目前必须打有确实把握的仗,哪怕歼敌1个旅也是好的,例如宛西那样的仗。”
毛泽东在电文中所说的宛西那样的仗,是指由陈赓于5月3日至17日指挥的历时15天的宛西战役。人民解放军在此战中再次攻克邓县县城及镇平、内乡、淅川、湖北光华县5座县城和西峡口、老河口、紫荆关、侯集等重要集镇。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00余人,地方武装12000人。
6月23日,毛泽东致电粟裕说:
“庆祝你们解放开封省城及歼敌3万人的伟大胜利。尚望继续努力,为消灭蒋敌、解放全中国人民而战。”
开封之战结束后,国民党空军对开封进行了狂轰滥炸。美国合众社报道说:“飞机轰炸开封的结果,已使和平居民的死伤达六七万之众。”美联社还在6月26日报道说:“共军在开封所获武器与军火,使其能把华中作战支持到夏季结束。”
6月底,粟裕指挥的豫东战役第二阶段——睢杞战役又开始了。
华东野战军宋时轮指挥的第9兵团第10纵队,在河南省杞县姚林岗抵御国民党军邱清泉兵团的进攻。宋时轮善于防守,他指挥10纵,和邱清泉激战7昼夜,邱清泉损兵5000余人,未能前进一步。
宋时轮,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幼年丧母,由姐姐抚养成人。有一次,宋时轮随着姐姐回婆家,初次尝到米酒,觉得非常甜,贪饮了一大碗。宋时轮酒后独自回家,由于天黑,醉不识途,误入一山洞,和衣而眠。宋时轮酒醒后天已大亮,他觉得有动物舔他的嘴,睁眼一看,是4只小老虎围着他,大吃一惊,跳起身夺路而逃。宋时轮年长之后,依然喜欢饮酒,且豪饮不醉。他在第9兵团有“百杯不倒,千杯不醉”之名,自称“酒将军”。他所带领的第9兵团,人称“酒兵团”。宋时轮除了饮酒之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剃光头。他看不惯他的部下留着小分头。所以,宋时轮的部下大多剃了光头。因此,他麾下的第9兵团又有“光头团”之称。
王明在西柏坡期间,多次找毛泽东纠缠,说他反对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要翻案。毛泽东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1948年7月1日,王明再次来到毛泽东的住处,李银桥在院门口迎接了他,问他有什么事?他说:
“我要见主席。”
李银桥说:
“请跟我来。”
毛泽东正在批阅文件,听到动静,抬起头来看见王明,就站起身来,绕出办公桌同王明握手寒暄,请他坐在沙发上,自己坐在了藤椅上。李银桥送来沏好的茶水,只听王明说: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我还是想不通。有些意见我还要向中央陈述,要跟你谈谈。”
毛泽东脸色十分严肃,认真地听着王明的讲述。李银桥一看这气氛,放下茶水便悄然退出。他回到值班室,听到毛泽东和王明的谈话声越来越大,终于变成了争吵。他跑出值班室去一听,两人还是争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中牵扯到共产国际,还牵扯到苏联和国内许多人的许多事件。毛泽东大声说:
“到现在了你还是想不通啊?现在快胜利了,你还没有一个反省?”
李银桥赶紧去找江青,向她报告了情况,并建议说:
“要不,请周副主席来?”
江青点头说:
“那就叫恩来去听听。”
李银桥请来了周恩来,两人一起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口,刚听了几句,周恩来就回过身,一边挥手,一边用眼色示意:去,你下去,不要在这儿听。李银桥赶紧蹑手蹑脚退下。周恩来俯身静静地听了很久,后来屋里的争吵声低了下来,王明的口气是要告辞了,周恩来迅速敏捷地躲开了。王明板着面孔离开不久,周恩来便走进了毛泽东的办公室。
7月6日,睢杞战役结束。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一部在粟裕指挥下,经过9昼夜激战,将增援开封的国民党军区寿年兵团4个整旅及黄百韬兵团一部共54200人全歼于睢县、杞县地区,生俘兵团司令区寿年、整编第75师师长沈澄年以下3万余人。
7月11日,毛泽东致贺电给粟裕及参战的华东、中原野战军全体指战员说:
“庆祝你们继开封胜利之后,在豫东歼灭蒋军区寿年兵团、黄百韬兵团等部队5万人的伟大胜利。”“这一辉煌胜利,正给蒋介石‘肃清中原’的呓语以迎头痛击;同时也便于我军更有利地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第3年度。当此盛暑,特向同志们致慰问之意。”
7月14日5时,毛泽东致电华东野战军说:
“攻克兖州甚慰,84师歼灭后,请考虑以主力立即北上,占领济南飞机场,筑工事固守,使敌不能向济南增兵,以利尔后夺取济南;另以一部攻歼济宁、汶上之敌。”
7月16日,中原野战军在鄂西襄樊歼灭国民党军守军20500人,生擒国民党特务头子康泽。
此时,毛泽东根据东北国民党军分别收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地的情况以及锦州在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精心选择了辽沈战役的首要作战目标,确定了首战锦州关门打“狗”的作战方针。
从局部上看,沈阳守军是蒋介石的主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如果东北野战军首攻沈阳,有可能会受到锦州和沈阳守军的南北夹击。孤立于长春的国民党军是东北战场上国民党的薄弱点,歼灭它较为容易。但是如果首攻长春,有可能使沈阳、锦州的国民党军向关内撤退,这对全国战局的发展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蒋介石正是要利用长春来牵制东北野战军,以掩护沈阳、锦州守军改善态势,并进行撤退准备。
在长春、沈阳、锦州这三者中,正如毛泽东所说,锦州才是东北国民党军的要害,是它真正致命的弱点。如果首攻锦州,就可以切断东北国民党军与华北国民党军的联系。而且锦州守军多为杂牌部队,战斗力较弱,孤立分散,易于歼灭。同时,东北野战军首先在北宁线上作战,就可以吸引长春、沈阳守军增援,尔后相机将其歼灭,要比攻打长春、沈阳容易得多。
这就是毛泽东要攻克锦州,关上东北大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以实现其将国民党军封闭于东北并将其歼灭的战略目的。
7月中旬,东北局常委讨论东北野战军的行动问题,会议认为长春国民党守军在10万人以上,设防坚固,如攻击长春,又可能遇到由沈阳、锦州北上的20万增援之敌的威胁,所以打长春带有勉强性和很大的冒险性,如攻长春不成功,将对今后的作战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会议决定:“以南下作战为好,不宜勉强和被动的攻长春。”
至此,毛泽东的战略意图终于得到了中共东北局和东北野战军的理解。
7月20日,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将上述意见电告中央军委,并提议:
“东北主力,待热河秋收前后和东北夏季结束后,即是再等1个月,到8月中旬时我军即以最大主力开始南下作战。”
7月22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中央军委,建议由华北军区一部围攻大同,调动傅作义一部主力由北平西进,以利东北主力南下作战。
7月23日深夜,毛泽东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东北局,同意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作战的计划和建议。他在电文中说:
“向南作战具有各种有利条件,我军愈向敌人后方前进,愈能使敌方孤悬在我侧后之据点被迫减弱或撤退,这个真理已被整个南线作战所证明,亦为你们的作战所证明。攻击长春既然没有把握,当然可以和应当停止这个计划,改为提早南下作战。”“现在你们已经将注意力移到向南作战方面,研究南面的敌情、地形、粮食等项问题,看出其种种有利的条件,这是很好的和很必要的。”
“现在距8月中旬已不足1个月,你们的政治动员和准备粮食等项工作,必须加紧进行,否则8月间还不能在北宁、平乘、平张等线打响。关于具体作战计划,希望你们详加考虑,拟出全般方案电告。你们指挥机关似以先期南下,和程子华、罗瑞卿诸人会面为适宜。”
7月30日,毛泽东、中央军委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说:
“关于你们新的作战计划,我们觉得你们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只要有可能,就应攻取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如果你们不打范汉杰,先打傅作义,则卫立煌将以大力集中锦唐线,卫、范协力向西援傅,那时我们可能处于很困难地位。”“目前北宁路正好打仗,你们应当迅速出动。”
欲知林彪等人能否迅速率领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请看下一章。
东方翁曰:知恩图报真君子!噫嘻!伟哉丁玲!含着泪水读完了丁玲在毛泽东身后所写的那一段文字和她对记者所说的那一段话,同时也想起了那些不愿意再提起的人们,他们也曾像丁玲一样受到过毛泽东的赞扬、批评、教育、帮助和提携,他们甚至远比丁玲更显赫,所得到的实惠也更多。但是那些人在毛泽东身后又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呢?世道人心,心性品行,两相对照,不能不使后人唏嘘不已。
纪念版《毛泽东大传》实体书,只收工本费。
东方直心联系方式:13937776295,QQ:2425751303。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