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毛泽东大传》(第六卷 五洋捉鳖)第244章

东方直心 · 2014-01-05 · 来源:
《毛泽东大传》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第244章

  “革命总算成功了,但来之也不易。它是用亿万人民的血

  汗换来的,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经常回顾往事,就

  是为了不忘过去,把新中国建设得更好。”

  话说1952年10月28日上午8点30分,毛泽东吃过早饭,罗瑞卿问:

  “主席,是否再看几个地方?”

  毛泽东说:

  “不看了,我们走。”

  许世友说:

  “主席,到山东不看孔庙不好。”

  毛泽东在1920年4月从北京去上海途中,曾在曲阜下车,参观了孔庙,至今已经32年了。他听许世友如此一说,便不加思索地说:

  “对,应当再拜访一下孔老夫子。”

  毛泽东一行在许世友的陪同下,乘专列离开济南,行至泰安火车站,他们下了车,在车站旁的小饭铺里,吃了一顿白水煮豆腐和白菜汤。

  中午,毛泽东到了兖州火车站,对罗瑞卿说:

  “我们到曲阜看孔夫子去。”

  毛泽东在专列上接见了藤县县委书记王吉德。由于事先缺少准备,王吉德似乎不知道从何讲起。罗瑞卿看着王吉德十分窘迫,就对毛泽东说:

  “主席,车备好了,我们去曲阜吧。”

  毛泽东大手一挥,说:

  “好,出发。”

  于是,毛泽东一行下了专车,换乘汽车出发了。毛泽东又要给大家“讲课”了,他说:

  “你们知道曲阜是怎么来的吗?据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中有阜,委屈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城东有一座土山名叫防山,如‘原’,高出于地面,《释名》这部书上说:‘土山曰阜’。应劭的解释和《释名》的说法近似。大概这就是‘曲阜’二字的由来。

  曲阜的历史很悠久,曾是6个国都所在地。据说,最早来到曲阜的是神农。神农都陈,后徙曲阜。这位神农就是炎帝,他是黄帝的兄长,我们常说的炎黄就是指这二人,相传炎帝继伏羲为帝,在位60多年,后让位给黄帝。他住的地方叫‘犁铧店’,不知现在是否还有这个地方了。

  据说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为嫘祖所生,初降居青阳。黄帝逝世后,公推他继位,迁到曲阜,帝于穷桑,就是现在的寿丘。少昊继黄帝之志,使这个地方发展很快。于是曲阜成了‘少昊文化’的中心,有‘少昊之墟’之称,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后来曲阜出现了‘奄国故都’的称号。奄在商代长期为王都,到周初,因支持武庚的叛乱,被灭,史书上称为‘灭徐践奄’。商朝到盘庚时,都城由奄迁到殷,即今安阳。

  ‘灭徐践奄’后,为了征服东夷的战略需要,在曲阜筑鲁城,与‘成周’即洛阳成犄角之势。周王朝封周公于鲁,因当时中央离不开他,就命周公的儿子伯禽在这里建国,他就是鲁国第一位国君了。

  曲阜作为王都前后有700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影响更大,一直是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过一会儿,你们看看孔林、孔庙、孔府就知道了。”

  毛泽东来到曲阜,自然是与32年前大不相同,今非昔比的他,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毛泽东在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前,驻足片刻,边走边对身边的人说:

  “‘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孟子说:‘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这里,孟子把孔子和几位先圣先贤进行比较,找出了‘圣’之所在。伯夷,因反对周武王消灭商王朝,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孟子谓其清者;伊尹是商初大臣,辅助商王太甲,因这位王破坏法治,被他放逐,代理其政,3年后太甲悔过,又接回复位,孟子谓其任者;柳下惠是春秋时鲁国大夫,以学习讲究贵族礼节而著称,齐攻鲁,他派人到齐劝说退兵,孟子说他是和者;只有孔子集先圣先贤之大成,是圣人中最适合于时代的人。他把孔子推到了最高境界。

  由于孔子的思想比较符合统治阶级的胃口,历代统治阶级给孔子戴了很多高帽子,他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与孔子同代人鲁哀公就尊称孔子为‘尼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学取得统治地位。唐太宗尊孔子为‘先圣’;唐高宗称孔子为‘文宣王’。宋朝加号孔子为‘先圣文宣王’。元朝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朝加号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毛泽东最后不无幽默地总结说:

  “孔子年年有进步,代代都加封啊!”

  一句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毛泽东一行来到孔府,孔府服务人员介绍说:

  “宋仁宗时,把‘文宣公’改为‘衍圣公’。‘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最大贵族。五代时相当于五品官;元朝时提升为三品;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地位升得更快:明初为一品文官,地位仅次于丞相。到了清代,‘衍圣公’不但班列阁臣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宫中的御道上行走。

  随着孔家社会地位的提高,宅地也不断扩大,而且是在历代王朝支持下扩建的。孔府3路布局:东路为‘东学’,有一贯堂等;西路为‘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等;中府在中路,前为衙署,后为内宅,最后为花园。”

  毛泽东身后的一位工作人员感叹地说:

  “孔家不愧为全国一号地主,一号贵族。”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毛泽东一行来到孔林,当地负责人介绍说: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把他葬在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就是高土堆。到了秦汉时期,坟增高了,但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的地位提高,孔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毛泽东说:

  “这个孔林确有特点。”

  负责人继续介绍说:

  “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2000多年来埋葬从未间断。这里有春秋之葬,秦汉之葬,每个朝代的墓葬都有。”

  毛泽东说:

  “这个古墓群,不仅中国独此一家,大概全世界也找不到啊。研究中国的墓葬文化,不用到别的地方,这一处就够了。”

  毛泽东来到孔子墓前,认真地看了墓前的巨碑篆刻,只见上边刻的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当地负责人介绍说:

  “这是明正统八年黄养正书。墓前的石台初为汉修,唐时改为泰山运来的‘封禅石’筑砌,清乾隆时又进行了扩大。”

  毛泽东在返回的路上说:

  “孔夫子有一位后人,他叫孔尚任。孔尚任在写《桃花扇》时,书桌上常放一把扇面上有桃花的曲阜‘鲁缟’扇,每当揣摩剧中人物,他总爱抖开桃花扇边扇边思考。有一天,孔尚任族里的孔尚镁前来拜访,见他在大风雪天,还摇着那把扇子沉思冥想,就赞叹道:尚任真是如痴如醉啊!据说,孔尚任为了写这部名剧,三易其稿,呕心沥血17年。”

  毛泽东一行回到专列上,天已经黑了。吃过晚饭,毛泽东说下一站是徐州。许世友要继续陪同毛泽东前往。毛泽东说:

  “许司令太辛苦了,我过意不去啊。”

  许世友一再坚持,毛泽东只好同意了。

  毛泽东的专列在鲁西和苏北大地上飞驰。毛泽东毫无倦意,他与罗瑞卿、滕代远、许世友谈起了淮海战役。毛泽东首先笑着对许世友说:

  “许司令,济南战役之后,我们应该组织淮海战役了。”

  许世友说:

  “主席,1948年秋季以后,我们在军事上真是遍地开花,全国一片进军号声。特别是济南战役和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我军与国民党军比较,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优势,而且在数量上有了优势。我们前线各部队领导和战士们非常兴奋,大家都希望接着打,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一直把国民党消灭干净。”

  毛泽东说:

  “当时,我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的。我和恩来等同志也是夜以继日啊,很高兴啊。同时,还要随时掌握战争的全局,以决定下步工作。

  辽沈战役和济南战役之后,国民党军统帅部为避免徐州地区部队重蹈东北全军覆没的命运,决定以白崇禧部23万人,防御平汉铁路南段和长江中游地区,钳制我中原野战军主力;以刘峙部及白崇禧的几个兵团共70万人,加入徐州方向作战,改由国防部直接指挥,拱卫南京、上海,不得已时放弃徐州,依托淮河抗击华中野战军的进攻。国民党总兵力有80万人,他们自以为强大,企图在徐州地区与我决战。

  再看我军情况,华东野战军及中原野战军部分38万人,集结在徐州、济南间休整。中原野战军13万人,大部集结在平汉铁路以西。此外,还有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及华北军区部分地方武装,共21万人可参战。我军总兵力60多万,士气高昂。华东、中原、华北3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后方力量大为增强。

  纵观淮海战役战区,两军相比,我军数量尚不如敌人,战略上亦各有优劣。在这种情况下,统帅部如何下决心,也是很费脑筋的啊!”

  毛泽东说着用手敲敲自己的脑袋,他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双手掐腰,踱了几步,接着说:

  “虽然难下决心,还得下决心。我们决定在淮海地区与国民党军队再进行一次决战。10月11日,电告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华东局和中原局。我们把整个战役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等地;第二阶段,以大约5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第三阶段,可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整个战役大约用1个半月到2个月时间。”

  许世友插话说:

  “战役的发展完全证实毛主席的作战方针是非常英明的,战役基本上是按着主席设计的方案进行的。”

  毛泽东点上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接着说:

  “淮海战役的成功,与总前委正确指挥也分不开的。淮海战役后期,在我们部署好平津战役,确保傅作义部已无法南逃之时,于1月6日,我华野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这时的杜聿明集团已不堪一击。杜聿明企图突围不成,10日下午,我军全歼杜聿明集团,击毙第2兵团司令邱清泉,俘虏徐州‘剿总’司令部副司令长官杜聿明。历时66天的淮海战役歼敌55万人,最后以敌败我胜而告终。”

  许世友见毛泽东说起淮海战役如数家珍,尽管他也是亲历者,还听得入了迷,他说:

  “主席,淮海战役是大决战3大战役中,唯一一场在总兵力以少对多的情况下进行的战役,是60万对80万啊,听说斯大林都称赞这是奇迹!”

  毛泽东朝许世友点点头,又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似乎自言自语地说道:

  “革命总算成功了,但来之也不易。它是用亿万人民的血汗换来的,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经常回顾往事,就是为了不忘过去,把新中国建设得更好。”

  专列在徐州火车站停了下来,因为时间比较晚了,毛泽东没有会见当地领导人,就在专列上休息了。

  10月29日上午10点,毛泽东在专列上用过早饭,让罗瑞卿通知江苏省委负责人江渭清和徐州市领导来专列上见面。

  江渭清和徐州市委书记华诚一、市长张光中早已等候在外,听说毛泽东要接见,立即上车,向毛泽东问好。落座后,毛泽东说要听听徐州的工作情况。华诚一说:

  “事先没有准备。”

  毛泽东说:

  “我就愿意听没准备的汇报。”

  华诚一、张光中二人简单汇报了徐州市“三反”、“五反”、生产和生活情况,毛泽东说:

  “这样汇报好,情况真实。我这次来徐州主要是休息,随便看看,听听,搞点调查,不想多打扰你们的工作。

  徐州是个好地方,这是我第2次来了。记得30年前,我从北京到上海,途径徐州,专门看了徐州古迹、市容、城墙,很开眼界。这次来就算旅游吧。”

  华诚一插话说:

  “我们徐州可是很有看头,很有听头。”

  毛泽东说: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4000年以前,大禹把全国9片陆地命名为九州,你们徐州即为一州。”

  江渭清插话说:

  “另外,我们徐州应是养生学的发祥地。尧时有位叫篯铿(jian keng——笔者注)的,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养生学家。尧封他到大彭,也就是徐州市区周围这块地方,建立了大彭国。这位篯铿就是彭祖,这块土地的开山人物。”

  毛泽东说:

  “你们徐州的这位篯铿可不是简单的人物,据说他是黄帝的后裔,颛顼(zhuan xu——笔者注)的玄孙,祝融吴回的孙子,陆终氏的第三子。他的母亲嬇(kui——笔者注)氏是鬼方人。这鬼方是华夏民族西部、北部的强梁外族,也就是犬戎、玁狁(xian yun——笔者注)、匈奴的前身。陆终氏和女嬇氏的结合,也许是民族和解的结果。传说这位女嬇氏分娩时难产,打开两肋,生下六子。大概因为剖腹产的创伤太重,不久这位母亲就去世了。后来发生了犬戎之乱,篯铿流离西域,受尽磨难,并学会养生之道。据说他在尧帝生命垂危之际,曾进献雉羹,也就是野鸡汤,治好了尧帝的病,因此给尧帝留下很好的印象。

  彭祖为开发这块土地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他带头挖井,发明了烹调术,建筑城墙。传说他活了8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长寿之人,还留下了养生著作《彭祖经》。他建的大彭国,在夏商时期比较强大,后被殷商武丁灭掉,前后存在800年。大彭国灭亡后,彭城曾属宋、齐、楚。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夫子就非常推崇他。庄子、荀子、吕不韦等都曾论述过他。《史记》中对他有记载,屈原诗歌中也提到过他。大概因为他名气太大了,到了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竟把彭祖列入仙界。”

  毛泽东说到这里,站起身来,向外一挥手,说:

  “走,不能光在车上坐而论道,我们出去实地考察一下。”

  毛泽东一行走下列车,随行人员也都簇拥而下。王鹤滨走到滕代远的卧铺车厢时,见滕代远仍然坐在铺位上不动,面色有些苍白。王鹤滨俯身凑近他,问道:

  “滕部长,有什么不舒服吗?”

  “没什么。”

  滕代远无力地回答,说罢起身向车厢门口走去,没走几步,突然倒下了,黄豆大的汗珠马上涌满了额头。王鹤滨判定他是由于疲劳过度,饮食不足,发生了低血糖。一位年轻的女乘务员也急忙赶了过来,焦急地问道:

  “发生了什么事?”

  王鹤滨顾不上回答,连忙说:

  “餐厅有糖没有?”

  “有,干什么?”

  “快!端一碗热糖水来。”

  不一会儿,乘务员端来半碗白糖水,王鹤滨把滕代远的上身稍微抬高一点,说:

  “部长,不要担心,喝下这碗糖水便会好的。”

  滕代远把嘴凑近碗边,一口气喝了下去。他的病情很快好转了,冷汗停止了,他试着从地上站了起来,说:

  “王医生,不要管我了,快跟上毛主席!”

  说罢,用手帕擦去头上的汗珠。王鹤滨问:

  “过去发生过这样的情形吗?”

  “没有,第一次。”

  “这糖水喝了就会好的。”

  王鹤滨和乘务员一左一右把滕代远扶回到卧铺上坐下,滕代远脸上泛起了笑容,说:

  “王医生,我没事了,你快去赶毛主席。”

  王鹤滨说:

  “滕部长,你休息一下,我去啦。”

  说罢,下了车厢,向毛泽东一行跑着追了过去。汪东兴见王鹤滨追了过来,不解地问:

  “王大夫,干什么去啦?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

  王鹤滨稍微调整了一下呼吸,向汪东兴报告了滕代远的病情和处理情况。汪东兴一听,拉着王鹤滨向杨尚昆作了汇报,杨尚昆也加快脚步赶到毛泽东身侧,报告了滕代远的病情。毛泽东回过头问王鹤滨:

  “病得重吗?”

  王鹤滨急忙跨前两步,说:

  “病情缓和了。由于低血糖,晕倒在车厢的门口,喝了碗糖水,好了。”

  毛泽东一行乘车来到徐州市市委招待所,在一间不大的会客室里休息。毛泽东坐在东侧靠山墙的沙发上,从卫士那里要来一支香烟吸着。其他随员坐在四壁前的沙发上,每人面前放着一个盛着茶水的带盖白色瓷缸。服务员又端来3个砀山梨,每一个足有2斤重。服务员将梨子削了皮,切成条状,在每一块梨上插两根木质的牙签,首先端到毛泽东面前,半鞠着躬说:

  “主席,请尝尝这砀山梨。”

  “我的牙齿不行,吃了会疼的,谢谢。”

  毛泽东微笑着拒绝了,他环视一下他的随员们,说:

  “大家尝尝吧!”

  服务员端着盘子,在室内转了一周,他削的梨子还没有分完。这种请客方式真巧,一个梨子请了毛泽东一行人,尚有富余。

  毛泽东看大家都尝了梨子,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握别了接待人员。从招待所出来,毛泽东乘车观看了市容,还要去看黄河故道。徐州有不少山头分布在市郊,每个山头都有动听的历史故事。毛泽东对众人讲道:

  “徐州是古战场,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是东西南北的咽喉要道。”

  罗瑞卿接着说:

  “这里也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争夺要地,占据了徐州,南可夺南京,东可取上海,淮海战役时,就是如此,我们一占领徐州,蒋介石就守不住上海和南京了。”

  汽车在一条东西向的大街南侧停了下来,江渭清说,已经到了云龙山东麓。

  云龙山位于徐州市南部,在唐代时习称石佛山。据史书记载:“山有云气,蜿蜒如龙”。宋武帝刘裕年少时曾登此山,见有云龙环绕之异,他即位后即将石佛山改名为云龙山。

  毛泽东一众人等下车后,来到山脚下一道围墙的大门口外,只见门口旁在墙上所嵌着的一条横石上,镌刻着“云龙山”3个大字。走进大门,来到东半山的兴化寺,又叫石佛寺,在一尊石佛像前驻足观看。这尊大佛头像大概是在北魏时期凿成,他的两臂和前胸则是在清朝康熙三十四年所补建,只见他方面大耳,阖眸微笑,环手而坐,法相庄严。毛泽东仔细地看了一会儿,说:

  “国之瑰宝啊!”

  毛泽东从兴化寺来到放鹤亭,他对身边的人说:

  “1077年,苏轼出任徐州知府。他当时刚过不惑之年,奋发有为,政绩卓著,给徐州百姓做过一些好事。在他离任时,徐州百姓成群结队为他送行,有的人挽住他的马头,献花献酒,依依惜别,甚至放声大哭。

  苏轼与张山人是好友。苏轼常与别的朋友到他那里登门拜访,他们一起饮酒赋诗。这位张山人驯养了2只鹤,并在云龙山修建了一座草亭,名为‘放鹤亭’。苏轼为此写了一篇《放鹤亭记》,文情并美,成为流传千古的著名散文。”

  毛泽东说罢,问身边的一位领导人:

  “能背出《放鹤亭记》吗?”

  那位领导人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毛泽东遂轻声吟道: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毛泽东吟罢,又看着亭前乾隆题诗的石碑,说:

  “乾隆这个人好题诗。”

  毛泽东一行登上云龙山山顶。站在云龙山上,顿时使人心胸开阔,极目望去,山脚下的山峦、河道、村庄、城镇、沟壑、林木,就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站在毛泽东身边的地方领导,用手朝北边指着视线下的黄河故道,侧着头看着毛泽东,请毛泽东看黄河故道。毛泽东眯起了双眼,用力望了望,也用手指了指黄河故道,微笑着说:

  “啊!那就是黄河故道啦?”

  江渭清说:

  “是,主席,那就是黄河故道。”

  毛泽东皱皱眉头,说:

  “黄河故道穿城而过,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市委市政府应当及早采取措施,变灾为利。”

  华诚一、张光中连连点头称是。毛泽东接着议论说:

  “徐州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著名人物都与徐州有关。据统计,徐州籍的皇帝有十几人之多,除了远古时期的篯铿,还有刘邦、刘秀、曹丕、刘备、刘裕、萧道成、萧衍、朱全忠、朱元璋等。著名的文臣武将,有西汉的萧何、曹参、周勃、王陵,还有抗金英雄赵立,刚直廉洁的彻里氏,反清复明的阊尔梅,义不仕清的万寿祺,蔑视奸党的李向阳等等。近代则有辛亥志士王少华,以身许国的吴亚鲁,工人领袖姚佐唐,雨花巾帼吕励之,民族英雄李云鹏,我们的炮兵司令朱瑞等。

  历史上很多名人来过徐州,做过很多有意义的事,如秦始皇为了秦政权的巩固和持久,曾亲临彭城,于泗水求鼎。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曾隐居在古邳镇,并在那里的圯桥见到了黄石公,黄石公给他一部兵书,帮助张良成就了大事业。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诗人谢灵运、李白、白居易、李商隐、范仲淹、文天祥、李渔、苏轼、韩愈、李煜等,都来过徐州。

  大诗人李白专程去下邳圯桥凭吊张良往事,写下《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一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这李白也想见黄石公,得到上天指点,干点大事业,可惜,黄石公不在了!

  大诗人白居易父亲曾任彭城令,他9岁时便来过徐州,以后又多次来徐州。他曾写下著名的《燕子楼诗》,这首诗还引起了一些矛盾。清朝的乾隆皇帝经常出巡,4次来徐州,在这里也研究过治理黄河的事,并留下过诗篇和题词。

  在徐州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很多:刘项楚汉相争。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吕布等在这块地区群雄逐鹿,导演了多幕历史活剧。《三国演义》中写了许多故事,如曹操血洗徐州,泗水因此断流!吕布在沛县辕门射戟,张辽招降关羽等。南朝宋的建立者刘裕,曾是东晋北服军的战将,后掌握军队大权;刘裕发动两次北伐,收复了一些失地,并建立了新的朝代,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徐州;历史记载,他曾大兴土木,扩建了徐州城。总而言之,徐州不愧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很值得学习和研究。”

  毛泽东点燃了一支烟,吸了一口,指着四周对江渭清说:

  “渭清啊,你说这石头山上没有植被,能不能搞绿化造林呢?”

  江渭清想了想,回答说:

  “世上无难事嘛,石山绿化一是可以搞人工植被来解决,二是可以在石头上打眼,再向洞眼石缝中填土,播树种和植小树苗,我看总是有办法的。”

  毛泽东说:

  “那好嘛,就按你说的办吧。这么大的一座山,荒秃秃的多可惜。我问过专家,种一棵树就可以含吸住1吨水,既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又能美化环境,产生经济效益,岂不是一举两得。你们应当治好战争创伤,加快建设步伐。发动群众,上山栽树,绿化荒山,变穷山为富山。”

  华诚一、张光中等人表示,一定照办。

  眼见日当午时,毛泽东一行便从北坡下了龙云山。

  10月29日中午,毛泽东一众人等简单地吃了饭,稍事休息,便乘车沿中山路向北行驶,前往九里山。

  九里山在徐州市西北郊,东西走向,逶迤9里。西起第一峰名象山,当中是团山。九里山上保存了很多古迹,有樊哙磨旗石、白云洞、刘向墓等。

  毛泽东坐在车上,非常兴奋,他对身边的人说:

  “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据文献记载,从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起4000多年里,在徐州发生较大规模的战事,就有400起。九里山则是一个重要战场,更是军事要塞。你们看过《水浒》吗?那里有一首歌谣: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这说的正是刘项楚汉相争的故事。”

  有人插话说:

  “主席,为我们讲讲楚汉相争的故事吧。”

  毛泽东说声“好吧”。他点上烟,抽了几口。说:

  “秦朝末年,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沛县人刘邦起义后,被称为沛公。下相人也就是今日宿迁人项梁、项羽,避仇吴中,杀死吴郡太守,也举起义旗。全国很多地方的农民以及原六国旧人纷纷起来反秦。当时的刘邦官居泗水亭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乡长吧,他已经48岁了。那位以‘万人敌’为志向的项羽,才28岁,是个年轻小伙子。

  刘邦起兵后,在山东西南江苏丰沛一带,打了几个小胜仗。项梁、项羽率八千子弟兵挥师北上,而且力量很快扩大到六七万人,两军合并,力量更大。

  陈胜、吴广西进起初顺利,当打到离咸阳不远的戏时,被章邯打败。陈胜退到今安徽蒙城一带,被车夫庄贾杀害。陈胜、吴广起义军失败。

  这时反秦力量主要是项、刘两支。项梁因骄傲,在定陶被章邯打败身亡。刘、项把他们拥立的楚怀王,从盱眙接走,退守徐州。

  章邯以为杀死项梁,楚军不再构成威胁,便挥师攻赵。赵大败退守巨鹿,向怀王求救。楚怀王命宋义、项羽、范增率一路人马救赵,攻打章邯;另外命刘邦率部西进,攻打河南,而后取咸阳。

  此前,楚怀王对诸将有言:‘先入关者王之’。秦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又开始争夺天下……”

  毛泽东正说着,车子已经到了九里山。下车后,大家一边走,一边听毛泽东继续讲故事:

  “刘邦乘项羽攻打齐国之际,迅速东进,数十万大军很快占领了彭城。但刘邦因为产生了骄傲,对项羽反扑估计不够。当项羽得知刘邦攻占了彭城,大为惊慌,急率精兵3万返彭城。这时的刘邦,却在彭城置酒与各路诸侯喝庆功酒呢!楚军在早晨向汉军发起进攻,先击破汉军驻鲁就是现在曲阜的樊哙部,又穿越胡陵,过九里山,大败驻萧县的汉军,而后直趋彭城。一日之内赶回彭城,可谓神速。刘邦急促开城迎战,溃不成军,大败而逃。汉军沿谷泗二水退逃,被杀十几万,在东濉水上又被项羽赶上杀死十几万人,史书上说:‘濉水为之不流’,可见死人之多。刘邦只带数十骑逃走,他的父亲和老婆都落到项羽手中,真是惨败啊!

  刘邦逃到荥阳,收集逃散士卒,萧何从关中派来增援部队,他又把韩信的部队收来,汉军重新振作起来。

  此后,刘项长期对峙,或拉锯战于荥阳、成皋一带。经几年对峙,项羽疲于奔命,只好提出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西为刘属,东为项属。刘邦表面同意双方都撤军,其实他听从张良、陈平建议,耍了个鬼把戏,当项羽后退时,他却偷偷从后边杀来。同时,刘邦命令韩信从齐,彭越从梁,英布从淮南,会战项羽,对项羽形成战略包围。

  项羽边战边退,而刘邦步步进逼。民间传说在九里山,韩信曾指挥军队与项羽发生过激战,项羽由此退往垓下。”

  毛泽东一行人来到团山樊哙磨旗石前,当地人解释说:

  “相传楚汉决战时,汉军大将樊哙在山上竖起一面大旗指挥作战,因为旗能磨倒山石,所以叫磨旗石。”

  毛泽东细看这团山之石,果然奇怪:岩石上有一个大洞,长3米,宽1.3米,深1.7米。

  毛泽东一行人又来到象山半山腰的白云洞,当地人介绍说:

  “据说它是项羽命令士兵挖的隧道,出口在汉军阵后,因而摆脱了汉军的包围。”

  毛泽东笑着说:

  “看来项羽还懂得地道战呢,要不是这个洞他早就完了。”

  毛泽东顺着白云洞向下,又去看了刘向墓。

  毛泽东在返回途中,接着讲述楚汉相争的故事:

  “项羽最后退到垓下,被汉军团团围住,刘邦、张良采用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的计谋,从军事实力上和心理上瓦解楚军。项羽绝望慷慨悲歌,别姬南下,到乌江时自刎而死。这场战争最后以刘胜项败而告终。”

  毛泽东吸了一口烟,继续说:

  “项羽和刘邦几乎同时起兵,以实力而论,项羽比刘邦雄厚。灭秦后,战争由反秦转变为刘项争天下,其间各有胜负,最后刘邦胜利原因有三:一是刘邦实行的政策比较符合历史潮流,得到人民的拥护。如约法三章,为义帝发丧等。而项羽则烧杀抢掠太甚,分封也不公平,阴谋杀死义帝。二是刘邦有一条正确的作战方针,正面由刘邦与项羽对峙;北面由韩信消灭魏、赵、齐后,南下对项羽施加压力;南边由英布、彭越侵扰项羽后方;总体上对项羽形成战略包围之势。同时,采取离间计,除去项羽大谋士范增,削弱其领导核心力量。而项羽则顾此失彼,疲于奔命,以一己之勇横冲直闯。三是刘邦用人政策正确,正如他自己说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见,刘邦是有自知之明的,比较明白自己胜利的原因。而项羽则不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正如司马迁批评的那样:项羽‘自矜攻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5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

  欲知毛泽东在视察途中,还会道出什么宏论妙语,且看下一章详述。

  纪念版《毛泽东大传》实体书,一套全5册共十卷,417万字。

  只收工本费190元包邮,淘宝http://shop70334099.taobao.com

  东方直心,联系方式:13937776295,QQ2425751303

相关文章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匠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6.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9.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0.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7. 朝鲜领导落泪
  8.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