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面广量大,错综复杂,而且风云变幻。国际矛盾如同棋局,国际博弈如同棋局对弈。棋局观就是纵观国际关系的全局,在国际博弈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编织矛盾中创造机会,在利用矛盾中寻找机会,在改变矛盾中利用机会,为自己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布局意图与战略意图
布局意图是为战略意图服务的,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订的行动方案和采取的步骤性行动。布局意图与战略意图是相辅相成相互呼应的,并且会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而相互调整。
对弈双方都有各自的弈棋习惯和个人所长,同时也会根据实际需要而确定相应的布局意图。擅长进攻者或实力较强者习惯会采取进攻性的布局,反之常采用防御性的布局。同时,在战略意图上也有以夺取赢局和以求和为主的战略目的。但是,在国际斗争中,由于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复杂性,并不都是按常理进行布局的,在中国和美国的矛盾中,从实力讲是中弱美强,中方采取的是“求和”战略,美方采取的则是进攻性的战略。中方提出与美方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以和平为目的,是防御性。美方认同这种大国关系,但并没在改变美国进攻性的战略,则是因为美国没有完全战胜中国的能力。在中国与日本之间,中国大,日本小,综合实力中方相对强于日方,中方采取的是防御反击,而日方则采取主动进攻性的布局。可见,布局意图完全受战略意图的支配。
棋弈中有开局、中局和残局三个阶段,但这三个阶段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同样,在复杂的国际矛盾斗争中的布局也是这样,而且具有重复性和循环性,即一个残局可能是新的开局,也可能让一个残局重新回来开始的原点。如巴基斯坦和以色列,和谈与冲突交替不断。开局阶段,布局双方都在积极调动自己的子力,立争取得先手优势、步数优势、子力优势。但国际布局存在国际国内两个棋局,在调动资源中包括国际资源和国内资源,不论怎样的交错复杂,所有布局的目的都为了获取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为权力取得合法权和领导权,为空间取得所有权和控制权。国际棋局还有更复杂的一面,就是博弈的不只是对弈的双方,而是很多方,他们编织了复杂的利益诉求网。
不同的棋种虽然有不同的对弈方法和行棋规则,但都布局的过程,不同的棋局反映了矛盾斗争的多样性和同一性。布局既有定式,也无定式。有定式是因为有规律,且这些规律在长期的实践中被认识、被掌握;无定式是因为棋局的千变万化,各种发展因素多样复杂,提供了探索和拓展的广阔空间,定式问题既反映了矛盾斗争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也反映了矛盾斗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国际矛盾的对策和应手,如同棋弈中的先手与后手,是矛盾斗争因果关系的体现。
2、棋局关系与矛盾斗争
弈棋的种类很多,但棋局的思想却是现实矛盾斗争的反映,也演绎了国际矛盾斗争的格局。
⑴、围棋——国际形势与国际斗争
围棋中包含了哲学思想和军事思想,对弈各方虽然落子有声,却布阵无声暗藏杀机,表面有形则深意不显。围棋棋盘的每个交叉点,就是一个拓展空间,是博弈各方争夺的对象。机会对于任何一个谋求发展的国家都是宝贵的,且抓住机会不容易,但把握机会也不容易,一旦把握不当也会物极而反。2014年发生的乌克兰危机,本是美国及北约再次挤压俄罗斯的机会,却遭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击;乌克兰国内的亲西方势力欲借这场危机全面倒向西方,结果引发国内分裂和国家内战。世间是是非非都在黑白之间,如同棋盘中的每颗棋子都代表了利益,非此即彼,并且随时可能遭提子移主。没有结局的矛盾就是没有下完的棋,有一子定乾坤,也有逆转定胜负,人生得失,国之兴衰,如同棋局,常有翻盘,意退则衰,志丧则亡。
围棋对弈有很多手段,隐含了生存之法,发展之道。做眼求活的“虎”、为站牢地盘的“并”和“立”、应对进攻的“挡”和“爬”、为谋求根据地的“拆”,都是以求生为根本,立足防御,伺机发展。“尖”、“长”就是稳中图强。“跳”、“飞”、“挂”则是主动积极地谋求发展,并为进攻寻找机会,创造条件。根据进攻的烈度,“点”、“镇”、“逼”、“挤”、“顶”是相对低烈度的进攻,这些进攻主要是以扩张空间、扩大空间为目的。美国在日本、波兰等国部署反导系统,与菲律宾、日本举行军演,都是为了挤压、震慑和威胁中国、朝鲜和俄罗斯的低烈度进攻。而“冲”、“夹”、“跨”、“断”等相对高烈度的进攻往往是兵见血刃,关乎生死。如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海湾战争中在伊拉克建立“禁飞区”,在利比亚战争中对政府军实施空中打击,最终的结果是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和卡扎菲政权。在国际斗争中,这种高烈度的进攻有时是间接的,或是根据战略意图和战略步骤,也根据现实情况和需要而留有余地。如美国控制马拿马运河,在海湾地区对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欲求染指马六甲海峡,以及在世界重要水道保持军事存在,都是为了在战争需要时切“断”对手的经济、交通和能源水道。
国际矛盾有“冲突惯性期”,即在激烈直接的冲突结束后,其间接性的斗争仍然不会结束,其冲突后的影响和副产品仍然发挥着作用。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的十多年中,伊拉克国内始终没有稳定;俄罗斯和北约就乌克兰问题签订了协议之后,围绕乌克兰局势的博弈同样没有停止过。事实上,这个“冲突惯性期”也是冲突各方的“利益收官期”。通过交换、腾挪、封围等手段,在巩固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围棋的结局,也是这场棋局的根本问题,就是生死问题和利益问题。
⑵、国际象棋——国际政治与外交斗争
国际象棋的棋盘是由黑白相间的格子构成的,黑白既为宇宙之阴阳,也为世间之是非。黑白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非黑即白,非折即黑,棋子行走于黑白之间,如同行事,非对即错,非错即对。关于国际象棋有个传说,一位印度国王要奖励发明国际象棋的宗师,问他要什么。宗师对国王说:待麦子成熟时,第一个格子时方一粒麦子,后面以次放入前一格的二倍。国王答应了,但最后国王发现,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全印度的麦子竟然还不够棋盘一半的格子数目。这个棋盘的哲理就是一头连着微观,一头连着宏观,作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两个方面,可能是一个小问题,背后可能连着大问题。同时,黑白还表示着有明的斗争,还有暗的斗争。
在国际政治斗争和外交博弈中,会形成一定的“共识”,虽然像国际象棋一样,棋盘、棋子、棋规三者未必是同时出现,但共识是矛盾斗争的必然产物,是国际平衡的支点,有了“共识”就有了国际关系的暂时稳定,也为处理国际矛盾提供了样板、模式和默契。
兵是国际象棋中子力最弱的子,但却也不可小觑,它可能成为翻盘的关键。兵形关系到局面形势的优劣,看中国海疆形势,中国下了政治“弃兵局”,形成了“开放性局面”。而美国却在以“联兵”格局在中国周边打造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其中菲律宾虽是“落后兵”,但其前进的意愿却很强。国际矛盾很少直接用军事手段,兵的“斜吃”既避免了破坏“共识”,又维护了一定的利益。越南却在借美国重返亚太在西沙群岛想吃中国的“过路兵”。升格后的兵其威力将大幅提高,日本就是要通过“修宪”达到“升变”的目的,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有力打手。“中心”(D4、D5、E4、E5)是对弈双方激烈争夺或谋求控制的格子,但它不是矛盾的中心,而是通向矛盾中心的“中心”。这两个中心实质是反映了阴与阳、明与暗的两个方面。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纠纷看似激烈,争论看似热闹,但这个经济矛盾“中心”争端的背后,是通向政治博弈的矛盾“中心”。
国际平衡是国际博弈和斗争的结果,是国际关系相对的且暂时的稳定阶段。如同棋子兑换一样,一般的价值损失是为了能换取主动权或在空间、形势、时间速度、子力协同方面取得一定补偿。国际博弈也是利益的“兑换”,同样存在“质差”与“补偿”,一位是根据战略目标进行价值估计、形势分析作出妥协的结果。俄罗斯同意将“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卖给印度,换取印度改造这艘航母的订单。印度为换取航母服役的时间,承受了俄罗斯加码的巨额的改造资金。“提议和棋”就是妥协的手段,它需要矛盾双方达成共识方为有效。利益兑换各有得失,国际象棋中的“双象优势”在于它对黑白格的控制能力,当单象组合必然造成对某些格子的失控。国际博弈中的利益兑换得失,也可能在某些领域造成失控,成为可能导致局势生变的策源地。正如对弈双方兑换的目的不一样,国际博弈中的利益兑换,往往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经济、政治、外交,甚至是军事交织在一起。如一个国家给另一个国家免除债务,就包含着多个方面相互妥协的结果。
残局是国际博弈的关键阶段,国际象棋中王可以直接参战,有为求胜增加砝码,或为逼和创造机会。在国际关系中,面对国际矛盾常常必须由总统或元首亲自出面,以定乾坤。“王车易位”是一种战术手段,它不改变对弈规则和对弈目标。俄罗斯的总统和总理对调位置都是为了既定的战略目标。美国的两党交换执政,也是“王车移位”,并不改变美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环境。在国际矛盾的斗争和博弈中,“王车移位”还是一种为达到避重就轻、避实击虚目的的手段。
⑶、中国象棋——军事斗争与武装冲突
外交斗争是关于利益的博弈,则是关于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的问题。军事斗争则是关于生存与发展的自主权和主动权问题,甚至涉及到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楚河汉界”不是利益的分界线,而是军事的分界线。军事冲突也是武装冲突的升级,就是战争。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伴随着战争的全过程,是国际政治和外交斗争的手段。战争的目的:一是消灭对方,获得政治上的权力;一是征服对方,获得经济利益。不论何种目的,战争的开始都是要消灭或消弱敌方的战争机器,包括敌方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中国象棋各子的名称来自春秋时期的兵制,即将、帅、车、马、士、兵、卒等相吻合,象征了不同的兵种。中国象棋有两种典型的开局,即中炮局(当头炮)和飞象局。中炮局是进攻性开局,飞象局是防御性的开局。也有中炮对中炮,飞象对飞象,在弈棋中,这种开局后手方的风格和意图更为明显,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后手方更具选择性和隐蔽性。进攻性和防御性并不是双方实力差距的体现,而是行事风格、心理品格、意志精神的区别。进攻不一定能胜利,但不进攻必定没有胜利,只有进攻才有胜利的机会。因此,防御是为了进攻,在防御中也有进攻,即守中有攻,攻中带杀。在中美关系中,美国常对中国首架“当头炮”,且攻中带杀的意图也是时隐时现。而中国的“韬光养晦”只是防御,结果导致周边小国都敢频频挑衅,向中国发难。盘面是直观的,但意图是抽象的,对局面的判断与把握则是能力。在胶着状态是求变还是求稳,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量,也是对自身信心和胆识的考量。在领先的情况下,能否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能为最终的胜利奠定怎样的基础,需要的是一种耐力和心理控制力。在劣势的情况下,能否审时度势,稳定阵角,力争改变局面,使形势转危为安,需要的是意志力和忍耐力。这种弈棋的心理和意志品质,反映在国际关系的博弈中,就是国家精神和国家意志。
从战术的角度讲,有“求势”,取得子力配合、攻击位置有利有力的盘面形势;“求子”,获得多子,取得实力优势;“求先”,取得率先发动攻击的权利,也是取得的速度领先。兵贵神速也是克敌之宝,所谓求势、求子、求先,都是因势利导对机会的把握与捕捉。在现实世界中,三者可以反映在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领域。“封锁”和“堵塞”战术,是封住对方子力出路和运子通路的战术,在现实国际斗争中,常用的围堵和制裁。“牵制”战术是象棋战斗中常用的一种战术,为让对手首尾难顾,应暇不及,在军事斗争和国际争端常用的手段。与弈棋不同的是,在国际关系的矛盾斗争中,这种意图并不那么直接,而是被虚假的外衣所包裹,即使是明显的动作也会编造一种理由。如美俄针对叙利亚危机的军事调动和学习,都说不针对“第三方”。“引离”和“吸引”战术,是通过弃子或兑子等手段,强制将对方某个棋子离开重要位置,或让某个柜子进入预设位置,是“调虎离山”和“请君入瓮”战术意图。这种军事斗争的手段,还可以发生在政治、外交、经贸的领域,如 “古巴导弹危机”。
军事斗争有直奔战略目标,也有间接针对战略目标或直接指向战术目标。 “卧槽马”是指马进入对方底二线,威胁象征“中军帐”的“九宫格”内的将帅,是中国象棋最常用的棋法之一。尤其是马在对方底象前一格位置,既可将军,又可抽车,是常见的凶招。在国际布局中,“卧槽马”可以是给对手在某个方面打下了一个楔子。“双将”的目的很明确,直取对方将帅,多出现在残局阶段的最后攻击。现实的军事斗争可以反映在多个方面,“抽将”则是借将军而杀其它的子力,2014年叙利亚的“用化武换和平”就是典型的例子。“捉双”是“一箭双雕”的战术,同样,捉与“还捉”也发生在现实中,“棱镜门”事件,斯诺登揭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听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局则以叛国罪通缉捉拿斯诺登。此外,中美互相出台针对对方的“人权报告”也是一个例子。国家之间的博弈,常常是把锋芒藏在后面,“闪击”战术是闪开前方的棋子而由后方进行攻击,达到出其不意,一击致命的效果。“闪击”战术不仅在棋局中,在足球竞赛、经济竞争、军事斗争也被运用,甚至还被运用在外交斗争、国际政治斗争中。“闪击”战术在攻击前就是先隐蔽锋芒或隐藏战略意图,美国要在日本部署反导系统,明里针对朝鲜,暗里针对中俄。
⑷、斗兽棋——政治斗争与权力斗争
野兽控制的领地,既是能力的体现,也是权力的象征。自然的“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人类社会的政治斗争是关于政权的斗争,其核心就是权力的斗争,是关于权力的领导地位和执行能力的问题。权力斗争包括来自政权内部权力斗争和政权外部的权力斗争。政治斗争与权力斗争是表里关系,也是现象与本质,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权力斗争的定律就是“胜者为王败则寇”。权力斗争也是残酷的斗争,因为在权力斗争中,不仅表现在人性的方面,也反映出兽性的方面。
斗兽棋的双方各有八颗棋,分别代表象、狮、虎、豹、狼、狗、猫、鼠八种动物。它反映了一种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延伸到人的社会等级,就是阶级、阶层,对弈的双方代表着不同的政治势力、政治力量及政党。等级制度表面在人的社会级别上,反映了人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因此,政治斗争也是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的高级形式。
社会的节奏如同棋子一样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当狮、虎可以通过跳跃过河时,它赢得了更多的步数,这是能力和权力赋予它的权利,它打破了步数的公平。能力和权力不仅在棋局中是这样,在现实中也能制造社会的不公平。当然,过河也不是随便能过的,有老鼠阻隔就不能过。现实生活中要过社会的河,却有水深水浅,如同人们形容“阴沟里翻船”一样。政治和权力的斗争,有公开和秘密的斗争,也有合法与非法的斗争。水里除了鼠之外,也不是什么棋都能去了。然而,现实生活中,“拖人下水”,把对方绑上自己权力斗争的“战车”,或成为自己的工具,也并不少见,只是这种手段也有明里暗里,甚至诱骗威胁,花样繁多。
棋盘中的陷阱分布在兽穴周围,若果对方的兽类走进陷阱,己方任何一只兽都可以把它吃掉。权力斗争就是这样,似乎离目标和胜利只有一步之遥,但激烈的权力斗争,也往往是陷进重重,步步惊心。动物的生存要时时提防,小心谨慎,人生也要擦亮眼睛,三思而后行。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一旦掉进陷阱,往往对手不会给你爬起来的机会,因为政治斗争是严峻的、复杂的、残酷的。行棋规定“鼠”可以吃“象”,自然界中弱势一方通过合作攻击强势一方并不少见,群狮可以扑倒大象,非洲草原上的一群野狗可以赶走狮子。虎入平原被犬欺,在特定的社会变故、特定的背景条件下,也会发生奸臣以下犯上,小人趁机作乱,盗贼趁火打劫。权力斗争与政治斗争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斗争通常与经济斗争、思想斗争结合进行,代表了一个阶级和政治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因此,权力斗争的根本就是利益斗争。政治斗争有多种形式,有政治目的的武装斗争就是政治斗争,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权力是获得利益的保证,权力所带来的利益越大,对权力的争夺也就越激烈、越残酷。对权力的贪婪和欲望,可以泯灭人们的良知、道德与亲情,为权力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为权力可以草芥人命,不择手段;为权力可以不顾民族前途,牺牲国家利益。争夺权力是血腥的,维护权力也是残酷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北魏时期,为防止君幼母贵,动摇国家社稷,有“立子杀母”的制度,即立太子必杀其母。据《史记》记载,因为害怕太子刘弗陵太小,钩弋夫人又太年轻,不利于小皇帝的统治,汉武帝下令杀钩弋夫人。
从阶级的角度看,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政治斗争也越复杂,越激烈。阶级的政治矛盾和斗争,有来自阶级外部的,也有来自阶级内部。阶级斗争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和阶级地位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⑸、跳棋——经济贸易与经济竞争
跳棋是一种可以由二至六人同时进行的棋,在行棋时利用各方的棋作跳板,在间隔的穴位中进行跳跃行进。它如同经济贸易,可以是双方的,也可能是多方的。经济贸易与经济竞争,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也有相互博弈、相互竞争。要想取得棋局的胜利,一是自身争取前进的速度,二是阻碍对方行进的步伐。经济斗争中的相互利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双方合作共赢,都获得利益;二是相互索取挤兑,从对方获取利益。相互竞争,就是压制对手,发展自己,甚至是拖垮对手,消除威胁,获得发展的主导权。
任何事件都有一个开始的过程,跳棋的开局是出子的过程,也是“搭桥”的过程,即在开始时尽可能的为自己铺路,方法的多样使得开局多变化。选择方法根据三个方面:一是传统习惯,二是现实条件,三是战略意图。开局得好,就能跳得更多,走得更远。中盘是双方子力纠缠在一起的时候,从经济贸易的角度讲,正是大干一场的时候;从双方竞争的角度讲,是互设障碍和争夺出路的阶段。跳棋的胜负取决于棋子的“短板效应”,即一桶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也就是由最后一颗棋到达目的地决定的。“短板”是军事的突破口,是科技的软肋,是经济的后腿,或者也可称之为“瓶颈”。虽然中国的飞机工业发展速度,但发动机需要进口,尤其成为中国军机的“短板”。收官阶段双方的棋子基本分开,各自用最快的方式进入目标阵地。在经济上,就是要颗粒归仓,确保成果,盘点得失。生产也是棋局,一位农民在开始时要种些什么、种多少、在哪里种,都要进行盘算。在生产过程中,怎样管理、什么时候除草施肥、需要什么设备,还要进行成本考量。到收成时,要部署收割程序,抢收归仓,减少损失浪费,合理处置产品。
作为可以多人同弈的棋局,有对手、有同盟、有伙伴。为自己,也为同伴“搭桥”,为对手设置障碍。因此,牵制与反牵制,利用与反利用,扼制与反扼制,都会伴随着棋局的全过程。经济可以共赢,但政治与权力则不同,与同盟是唇齿相依,与伙伴是利益相投,与对手是存亡相关。
3、四维布局与全局观念
棋盘上的布局是平面上的,而国际政治的布局是全方位的,与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科技等关系盘根错节。在国际竞争和国际斗争中,全方位的布局突破了地理上的自然空间概念,而是在广度与量度、深度与烈度、强度与力度、速度与密度的大空间布局,也是在时空上的“四维布局”。
⑴、四维布局
四维布局是超越了物理空间和地理空间,着眼于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布局。它既是自然领域的空间布局,也是社会领域的空间布局,布局不仅有具体的和显现的,也有抽象的和隐现的。
广度与量度。广度是一个量的范围,也是质的延伸。在自然空间内的广度,是一个有形的、具体的、可测的幅员范围,也是一个量度的范围。在社会空间内的广度,是一个现实和潜在、显现和隐现、具体与抽象并存的领域范围。在战争中,火力覆盖的范围、调动的人员、投入的物资等,都是相同内容、相同性质的量度范围。战争除了直接的军事对抗外,扩展到信息战、舆论战、电子战,以及政治战、外交战、经济战等,是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领域范围。“广种薄收”,是针对生产效率低下的状况而进行的生产布局。
深度与烈度。对于自然领域中的深度是一个具体的量度,对于社会领域的某一事物而言,是触及核心内容的程度,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人受到的肉体上的伤害,是可见的,但内心深处的伤害程度是不可见的。一个经济政策执行的范围是显现的,但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隐现的。间谍的数量、潜伏的位置是具体的,但其隐藏的深度、造成的破坏程度是抽象的。烈度与深度是密切相关的,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烈度代表了地震的破坏程度,地震的强度和震源的深度,都与烈度紧密相关,但这种烈度也是抽象的。在战争中,火力的穿透力是其到达的深度,火力的破坏程度和杀伤力则是其产生的烈度。在国际矛盾和民族矛盾中,矛盾越深,矛盾的烈度越大,破坏程度和杀伤力也越大。在一个国家中埋下民族矛盾和权力冲突的种子,就是一种政治布局。
强度与力度。在材料学上所指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抗失效能力,也是某种材料的机械零部件对外力作用的承载能力,在物理上是可以测量的,也是具体的。对于受力一方和施力一方,都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程度。对于被动的受力一方表现为强度,对于主动的施力一方表现为力度。在音乐中力度表示了声音的强弱程度,并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但力度也是相对的。在社会生产中,强度和力度代表了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难度、复杂程度、生产程序、生产领域、生产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是抽象的量的概念,也是量的相对概念。从战争的角度讲,也是火力配备、攻击能力、攻击范围、攻击波次、攻击密度、攻击速度、攻击效果的综合判断。所有的政治安排、军事部署、经济规划、外交平衡等,都是强度和力度在布局中的妥协与统一。
速度与密度。速度是事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空间,它是自然领域的物理量,是社会领域的发展量。速度是力量,有速度就有力量,飞鸟撞穿飞机来自速度的能量。速度是机会,有速度就会获得更多的机会,棋局要求快速出棋,战争讲究兵贵神速。速度是空间,有速度就能获得位移的空间和节约时间赢得的空间,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在竞争中,获得发展速度也是缩短对手的发展时间,在足球比赛中,一方拖延时间,就是减少另一方的进攻时间。与速度相关联的密度不是一个物理量,是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作用点,速度越快,频率越快,作用点越多,密度越高。炮弹射击的速度越快,弹点的密度就越高;收割机的收割速度越快,单位时间内的收割量就越大,收割的面积也越大;扑灭火灾的速度越快,遭受的损失就越小,保存的财产也越多。所以,对时间的安排和量的确定,是对既定目标的布局,以控制事物发展的进程。
⑵、布局意图
作为棋局的对弈双方都是把取得胜利为最终目标,布局都是为这个最终目标服务的。棋局的结果有胜负,也有和局。在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中,目标都是对方的王和将帅,从矛盾来看,似乎更直接、更明确,显得尤为赤裸裸,但却常有和局的局面出现。相比之下,围棋的开局略显平和,战略目的藏而不露,但其结局必然会有胜负。跳棋也是这样,在一定的阶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相互利用,但最后也必定有先后、有胜负。国际棋局也是这样,必须深刻认识到棋局的性质,才能看清棋局的结果。国际关系的不同性质的布局,有胜负的,有双赢的,也有双输的结果。但这种结果只是就事而论的,然而,国际棋局是由不同的棋盘层叠在一起,并相互参差的,是棋中有棋、盘中有盘、局中有局的复杂关系。对于棋局的结果,需要从矛盾主体的地位、性质和战略目标来判断。
在国际棋局中也是同样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对弈的双方不一定具有完全的主体地位,在开放的棋局中,观棋的旁观者也可能成为参与者,而不在场的主体也可能是真正的对弈者,对弈的一方或双方可能是他们的棋子,对弈的棋局可能是另一个棋局的一个局部。布局不仅是布自己的局,也在布对手的局。所以,布局是全方位的,各种棋局的布局意图,都是整体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包含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外交目标、军事目标和文化目标。政治目标是关于权力地位和领导权博弈,经济目标是关于物质基础与发展空间的博弈,外交目标是关于拓展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的博弈。军事是最极端的手段,军事目标都是为政治、经济、外交的战略目标服务的。文化目标,其周期性长,但影响深刻久远,渗透力强。此外,还有科技目标,在战略的角度,是为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储备力量。不论国际关系和国际矛盾怎样的复杂,关于生存权和生存空间的博弈是最根本的,斗争是最尖锐的,冲突是最激烈的。
⑶、棋局过程
任何棋局都有开局、中局和残局三个阶段,虽然三个阶段的划分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划分,但如同棋局一样,任何事件都有计划、执行和结果。
计划就是开局布阵,每一个棋手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会把自己的风格带到开局中。有进攻型的开局,有防守型的开局,也有攻防兼顾的开局,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会导致不同的开局心态,也会产生不同布局的转换。开局有“定式”套路,套路是在长期的实战中经受检验和提炼形成的,走套路按部就班,相对平稳风险小,但往往循规蹈矩容易走向教条,错失机会,甚至因为俗套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开局也有“变着”,另辟蹊径走新路,因为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缺少经验借鉴,困难和挑战必然很大,有风险也有机遇,竞争中不按常理出牌,能出奇制胜,赢得先机或胜利。但也有赌徒心态和孤注一掷的开局布阵,不论是野心还是雄心,机会和风险都是并存的。是重理性,还是凭感觉,或是依感情,规律不可违,法则须遵循。先手与后手各有利弊,开局布阵,战略谋划,争取主动是开局的关键,牵制与反牵制会贯穿在任何棋局的任何阶段。严密布局,前后兼顾,才能为计划实施拓宽空间。
双方子力开始初步接触,棋局也就进入中局,执行与实施是中局搏杀的阶段。根据子力的对比、先手与后手、主动与被动,在中局又产生了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防御阶段首要稳定阵角,临危不乱,稳住局面,寻机反击,争取主动,扭转劣势;相持阶段在巩固阵地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审时度势,力争乱中寻机,静中求变。进攻阶段要争取战果,在战争中不仅要削弱对手,还要壮大自己,为最后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攻和防都不是孤立的,只攻不防必留致命后患,在足球比赛中得势不得分,防守反击绝杀对手的战略常有发生。只防不攻,不能消灭危险的源头,只能是时时防守时时挨打,即使能保持不败却不能取得胜利。中国的“南海问题”和“东海争端”就是例证。棋局中盘是千变万化的,机会稍纵即逝,既要准确把握机会,也要不断创造机会。局面简单化,往往是为了简化求稳,确保既得利益。盘面复杂化是为乱中求变,寻机打劫。把“南海问题国际化”,就是要将此问题复杂化,菲律宾要趁机浑水摸鱼;日本要借机牵制中国,从中渔利;越南要抱团制华,趁火打劫;美国要寻机介入,遏制中国。尽管中局表面显得交锋激烈,波澜壮阔,但对于整个棋局也许只是冰山一角,在棋盘的背后可能是暗流涌动,水深无比,没有硝烟的战争也许更加惊心动魄。一个棋局可能是另一场棋局的局部一角,对弈的主体可能只是另一场棋局的棋子,任何投下的一枚棋子可能是另一个棋局的导火线。发生在2014年3月的乌克兰国内政治斗争,最终导致国家版图的撕裂,又掀开了大国背后博弈的面纱,在特定的敏感时期和冲突地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17客机的坠毁,把一场棋局搅得更加扑朔迷离。
残局阶段是收官结束阶段,不同的棋局有不同的结束方式,有最后一击决生死,有停战休兵分秋色,有清扫战场保利益,有收官捡漏夺分寸。棋局的结束方式取决于棋局的性质、棋局目标和残局形势。开局的布局计划是围绕棋局意图展开的,而残局则是揭示棋局意图和解析布局手段过程。当毛泽东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并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命令,可以看出这个残局与布局,在中国解放战争的棋局中的一体性,而且在整个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大棋局中的连贯性。残局也是中局的延续,中局的搏杀直接决定着残局的进程,“朝鲜战争”到最后,中朝与美韩之间打打谈谈,又谈谈打打,以怎样的收官方式结束这盘棋局,是根据这场棋局的战略目标和既得利益决定的。根据棋局的战略目标和既得利益,就是包含权力与空间两个方面。残局有血腥,也有平和,关于权力的残局必然血腥,关于空间的棋局相对平和。一场棋局可以结束,但人生的棋局还要延续,而国际棋局更不会结束。一个棋局的结束,将孕育着另一个棋局的开始。
⑷、“手筋”战术
“手筋”是围棋术语,是指棋局中双方局部棋形的要点和急所。用“手筋”扼制对手称为妙着,对于对手则是劫手。从战术角度讲,“手筋”就是用巧劲和手段,对主动方而言是机会,对被动方而言是软肋。在当代国际关系的棋局中,美国是最善用“手筋”的国家。2004年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提出了“巧实力”概念,此后为帮助美国摆脱当前困境,重振全球领导地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将“软实力”与“硬实力”巧妙结合并再次提出,成为奥巴马政府推行的外交新理念。在经济上利用美元的霸主地位进行金融掠夺,在联合国利用常任理事国的身份行使否决权,利用盟国的领导地位搅动地区局势,利用海外军事基础的军事部署震慑对手等。在中国历史上的军事斗争中,截粮道、断水源等是常用的军事手筋。“手筋”在军事上是局部运用的不对称斗争手段,从人心的角度看,“手筋”也是心术,多用“手筋”便是多用心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深刻的。因此,使用“手筋”要兼顾大局,把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战术就是战法,战法就在有法与无法之间。有法是因为战争规律,包含作战原则和战力部署、兵种协同和战场指挥、作战步骤和后勤保障,存在着相互的联系性和科学性。无法是因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具有不确定性和没有重复性。棋局可以复盘,战争不能复盘,在似与不似之间也是无法变有法的棋局转换。知己知彼,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扬长避短,才能提高战场的生存力,为夺取胜利创造条件。不论在棋局中还是在战场上,攻防转换相辅相成,只攻不防是莽夫,只防不攻是懦夫,最终都将被战死。作为攻防“手筋”,战术可以多变,形式可以概括。“防守反击”是根据对手攻防失衡,避实击虚攻击对方“软肋”的常用战术。“引蛇出洞”与“请君入瓮”,就是棋局中的“牵引”战术,包含吸引与强迫两个方面。“重兵出击”,在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中威力最大的王和车也称作“重子”,重子参与进攻可以提升战力,但也是对方重点围攻和兑换的目标。在战争中,就是把自己战力最强的军队和威力最大的武器装备投入战斗,利弊得失同样存在于正确的指挥和机会的把握。“重点攻击”表现在棋局中,就是集中子力攻击某个点,在战争中就是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某个目标。可见,棋局就是战场,不仅代表着有硝烟的战场,也寓示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使用“手筋”的顺序就是攻杀步骤,不论是棋局还是战场,获得进攻速度就是赢得宝贵的时间,但中国有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棋局中有“等着”和“闲着”,这是主动放弃先手和放缓时间的战术。先手能先发制人,但也容易打草惊蛇或过早地暴露自己;后手虽然被动,但却能隐蔽自己,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对于主动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实力,俗称“秀肌肉”,可以达到威胁和震慑作用,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或令对手知难而退。对于隐蔽一方而言,对自己的强项可以藏而不露,不让对手摸清自己的弱点,令对手不敢轻举妄动。反映在人生的两个方面,就是“张扬”和“内敛”,同样有利弊,关键在适当的场合有恰当的度。此外,步骤的先后不同,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棋局中可能导致进攻失败,处事中可能导致结果相悖。以法律为例:先抓嫌疑人后找证据,还是先找证据后抓嫌疑人,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必须做出选择,同时还可能存在法律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手筋”方法和实施过程中,灵活驾驭方法,掌握快慢节奏,力求程序合理,注意轻重缓急,保持张弛有度。无论是处世还是外事,都要紧紧围绕战略目标,牢牢紧扣战略重点,时时抓住主要矛盾,认清矛盾主要方面,为自己创造胜算的因素条件。
⑸、棋局得失
棋局有胜负,人生有得失,博弈有盈亏。棋局博弈的结果是胜负,但国际政治博弈的结果并不就代表了胜负。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取得了胜利,然而,驻伊拉克的美国军人的恶梦则刚刚开始。对国际棋局得失的判断,需要就权力与空间在生存与发展中的可持续性来衡量。中国古代有一个关于越王勾践的故事,勾践在与吴王夫差的对战中失败,为保存其生存权,勾践归降夫差,作为罪臣屈侍夫差,勾践在痛苦和绝望中卧薪尝胆,暗中积蓄生存力量。另一场情感的棋局,在随勾践降吴的大臣范蠡与夫差之间展开,成为了吴越之间的局中局。越王夫差的一时胜利却为自己将来的失败埋下了祸根,最终勾践灭了夫差,一雪前耻。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军队在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中惨败,被迫放弃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保存了作为政治主体的权力存在,最终是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棋局可以结束,只要对弈的主体还存在,博弈就不会结束,棋局还可以继续,笑到最后才是最终的胜利。这也揭示了棋局全盘与局部、大局与细节的关系。
失败是成功之母,在于失败能否为成功积累力量。人生的成败不在于一次棋局的失败,而是看是否存在未来发展的空间。只要生命主体存在,跌倒了可以再爬起来;只要有空间的存在就有施展的机会,失败了还能重新再来。人如棋子,人生如棋局。懂得游戏规则,学会布局是人生的第一盘棋局。人生理想如同布局意图,选择正确的和适合自己的,下好人生的第一盘棋。人生的事业如同战斗,高瞻远瞩,稳中求进,左右兼顾,前后三思,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冷静渐行;在逆境中要坚定不馁,伺机突围。棋局可以暂停,然而人生的棋局只有放弃却不会停止。有些失败可以输得起,但有些失败却输不起,道路的选择是质的问题而不是量的问题。道路和方向问题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前途,所谓“棋失一招满盘皆输”,是因为事物的发展导致了棋局的质变。棋局可以有悔棋,但人生的历史不可改变,“落子无悔”正是因为历史不可抹去,人生不能再来。历史不仅记载了人生的得失,也是鉴定社会发展的教科书。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