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外汇趋势以及国际经济的走势之我见(一)

张伟林 · 2010-08-18 · 来源:
金融海啸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首先,欢迎各位网友通过下列下载源下载相关的论文:
http://d.namipan.com/d/c0aa39bd086cbc7fb5cbb34ceb3f06c4608df63a2b040000
http://d.namipan.com/d/79dbbebf8ddddb4c45afb047f61cc31da051d92586140000
http://d.namipan.com/d/04661c77dd34d9a2e13f7452c7a4317bc0a265e800620500
http://d.namipan.com/d/5883831810012736bc1f3527cf72d5b08b8f9420006c0600
张伟林

    本文将涉及四个主题。首先,论及美元指数。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美元与黄金脱钩,从而才有了美元指数。从最初的100开始,在1985年2月到达历史的最高点164.72。之后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开始有序大幅度的下跌,直至进入一个下跌长期通道。在1991年2月,即时隔整整6年到了底部的第一个低点80.6。引起这场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源也是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紧密相关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时有多场司法官司就是和他在担任州长期间的辖任州房地产弊案有关。而后在1991年7月回调到98.23,随后在1992年9月下跌到本轮下跌的最底部78.19,期间有过一次快速大幅度的波动。之后就是一次回调,在1994年2月到了高点97.1。再后又是一次下跌,在1995年4月到了新底部的80.05。即经历了4年又2个月,美元指数才完成了构筑底部的整个过程,当时的克林顿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开始于1993年,老布什就是由于赢了第一次海湾战争输了经济,而无缘连任。之后,美元进入新的一轮上涨周期,在2000年10月美元指数到了顶部的第一个高点118.9,同时欧元到了最低点的0.8226,上涨时间长度为5年半。随后,各国央行联合干预就是一个快速回调,在2001年1月美元指数回调到108.04。之后,在2001年7月形成了本轮上涨的最高点121.02。接着,2001年9月(9.11事件)就是一个回调到111.83。最后,在2002年1月形成了最后的顶部120.8。
    最近一次的美元下跌始于2002年1月,在2008年3月到了第一个低点70.68,时间长度为6年又2个月。在2009年3月回调到89.62,中间经历了一次快速大幅度的波动即2008年11月的高点88.46和2008年12月的低点77.69。我们知道最近,在2009年11月美元指数到过一次低点的74.18,在今年的6月又到了高点88.76,现在运行到80附近。这里,首先一个问题,这74.18是第二个的底部吗?而这一问题就和下面将要讨论的欧元有趣地联系在一起了。个人观点是完全可能不是,美元指数完全可能跌破70点,在这之前不排除有一个上升的过程,虽然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这里介绍一下现在美元指数的构成十分有必要。各权重:欧元57.6%,日圆13.6%,英镑11.9%,加元9.1%,瑞典克朗4.2%,瑞士法郎3.6%。这里介绍一下杠杆货币这一概念,将有助于分析外汇市场的走势。所谓杠杆货币,是指减缓美元指数波动的货币,通常是日圆和加元中的组合,有时英镑也会起到杠杆货币全部或部分的功能。
    最后,美元会有一个长周期的上升周期吗?现在谈论还为时尚早,有人会说一定,我说不排除否定。但是,如果即使有,顶点也在100左右和最早出现在下一届总统任期内,本届任期内肯定无望了。
    下面,讨论第二个主题,即“有趣”的欧元。何说“有趣”?相信就在几个月之前,经济学家们有关“欧元崩溃论”的观点不绝于耳,这些所谓“经济学家们”实在太可爱了,或者更贴切地说太幼稚了,幼稚似乎到了荒诞的程度。欧元的诞生从来不就依据经济学“模型”而设计出来的,这是政治,也只有政治才能决定的。同样地,所谓“欧元退出”只有也仅有政治才能决定,根本不会存在依据那种“模型”决定是否退出。如果经济学家们要欣赏他们“美妙绝伦”的模型,更不应忘记模型的使用条件和边界。此类模型,记住:存在着“一票否决”的决定性力量,这就是政治。欧洲国家在推动欧盟,进而欧共体的政治进程不会停止,作为共同体关键一环的欧元更无言退出。欧元不可能退出,除非在欧洲内部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所带来的结果。欧洲国家在吸取了1992年9月英镑暴跌的经验时,更加坚定了,也加快了欧元进程的历史步伐。而从最近几个月所接连发生的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的“财政危机”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即使有意大利的“财政危机”,要引发欧元大幅度急跌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了。这就是说,欧元在今年6月所到达的低点1.1877,今后几年不会再现。甚至,今后几十年内不会再有了。这里作为“添足”,爱尔兰政府的实际债务危机不会亚于希腊,但是在外现上远没有希腊严重,这是为何?因为,掌控美国政治与经济界中爱尔兰后裔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下面,就发表一下我的理由。
    对于欧元的问世,美国从来不曾掩饰过愤怒与憎恨的情绪,根本原因就是欧元的到来极大地妨碍了美元霸权的地位,甚至威胁到美元霸权本身,而现在的美国立国就仰仗着美元霸权。但是,美国即无能力,也无魄力发动一场经济战争,尤其现在包括将来强迫使“欧元退出”。如果美国敢做,其他大国即欢迎又应加码促使这场战争不停止,因为获益者必是这些大国,美国和欧洲两败具伤,也就是美国在自掘坟墓。历史曾有一天,欧元流通前三个月跌到历史低点的0.8226时,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央行两次联合干预。有否政治上的运作,不得而知,但是比起现在,那次才是千载难逢的绝佳时机。要谈论所谓“欧元退出”的论点时,首先不应忘记,也应该记住这场联合干预。同时也应该记住:由于美国与欧洲其联系程度过于紧密,美国任何逼迫“欧元退出”的行动都是它自己也无法承受其所带来的伤害。
    对于欧洲来说,任何如果说有的话从“欧元退出”中可以获得利益,那么这个利益与与之相伴而来的战争风险来比简直就是微不足道。对于德国来说最好忘记战争这一话题,因为这常常会带来“勒索”的感觉。但是即使德国也知道,只要欧元的存在,欧洲内部才有远离战争的保障。
    2001年7月美元指数能够到达121.02这一高点,恰恰是欧元问世所带来“天上掉下馅饼”的机遇,这种世纪大餐不会,也不应该再有了。即正常的话完全在远低于121就打住,甚至不排除美元根本就没有这波长期上涨周期的可能。下面就用数据与事实进行说明,之前说明一下本文所用的GDP,全部是现价GDP,即现在经济学上的所谓名义GDP这一概念。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欧元区的GDP始终大于美国,最高占当年欧元区GDP的15.9%(1974年),即使在美元指数年均值最高的1985年也有5.59%之余。在1991年发生了逆转,从1993年后就始终逆转,最大的年份就是2001年,占当年欧元区GDP的59.8%。那么,从1991年以后欧元区的经济与美国相比就是如此显著快速恶化吗?显然不是,而是另有其原因,请关注以下数据。纳斯达克指数在1994年6月到达低点690.95后进入一个快速上涨通道,2000年3月到达峰值5132.52,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比例是7.43倍,间隔为5年9个月。同期道指在1994年4月到达低点3520.8,2000年1月到达峰值11908.5,同比为3.38倍,间隔相同。德国DAX指数在1995年3月到达低点1893.6后也进入一个快速上涨通道,2000年3月到达峰值8136.16,同比为4.30倍,间隔仅为5年。但是英国FTSE指数在1994年6月到达低点2844.7,1999年12月到达峰值6950.6,同比为2.44倍,间隔为5年半;而法国CAC指数在1995年3月到达低点1711.8,在2000年9月到达峰值6944.77,同比为4.06倍,间隔也为5年半。由此可以得出,这一次的美元指数上涨周期,对应的欧元区内各货币的快速下跌周期是伴随着美国证券市场的扩容速度原高于所有其他主要西方国家而来的。所以,人们在谈论美国新经济革命对美国的财富增长的作用时,别忘了,这个作用更主要来自于由于欧元问世的临近,富裕庞大外汇贮备以及灰色经济尤其地下经济多余庞大资金的投资所带来的效果。现在欧元区的外汇贮备仅为二千余亿美元,这仅为欧元问世之前欧元区外汇贮备的1/3到1/4之间,同时还有一笔数目惊人的灰色经济的资金,在欧元区货币快速下跌的时候,在美国资产快速上涨的时机主要投向到美国,给美国捡了一个“世纪大便宜”,同时也盈育着一个巨大的泡沫。同时在欧洲内部,德国的资产扩容也是惊人的,与纳斯达克指数同样在泡沫破裂之后存在一个剧烈之痛。同期,黄金价格在1996年2月到达417.5后就一路下跌,在1999年8月到达252.5,之后长期维持在低位震荡。这是与欧洲国家的中央银行不断地减持黄金贮备,困境中的俄罗斯出售黄金与IMF也大幅度减持黄金贮备有关。这也就印证了的观点。
    同时,也可从下面的分析中同样作出印证。在本人的《次贷危机--传承华盛顿“捞钱”的神话》一文中,明确地指出:次贷危机是美国国家战略的一种体现,美国实施了一场经济战争:把提振美国经济的负担转嫁到主要竞争国和提升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实力与地位。这是因为之前已有涉及的在欧元问世前后一个巨大的资产泡沫破裂之后,美国是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呢?用战争与次贷来提振美国经济,根据最新的IMF数据,2008年与2000年相比,美国的GDP扩大了46244亿美元。小布什政府的8年与克林顿政府的8年相比,军费扩大16455亿美元,另有数字可观的武器输出扩大量,联邦政府财政赤字扩大24103亿美元,加上安全费用的扩大,以及次贷规模与相关产业的扩大,最终反映在GDP上的溢出效应,完全可能大于46244亿美元这一数字,即经济学家们很容易得到结论:其他各部门的GDP增长贡献为负。这里,我实在对经济学家的专业知识能力无以信任了,还是这些经济学家在故意回避事实。克林顿政府期间的GDP扩大了34793亿美元主要得益于欧元问世所带来的庞大富裕资金流入美国还有一处主要资金来源处的日本(由于篇幅有限,这场经济战争只能从下面所涉及的数据中体认结果,而源于亚洲金融危机的资金等等实在微不足道),支撑着“新经济革命”这一泡沫;而小布什政府期间的GDP扩大46244亿美元则完全甚至溢出来自于战争与次贷的贡献。如出一辙,同为“不劳而获”。而现在奥巴马政府致力于货物输出的扩大所遇到的困难,不正是前二任政府所致力经济结构改革的结果吗?但是不劳而获能永续吗?答案将是否定的。所以,才有我在前面提出的论点:不排除根据常规而来的美元上升周期不存在。美元指数将保持长时间继续向下不断探底的过程,甚至美元指数将消失。如果一个不能成为国际关键储备货币的美元,美元指数有存续的理由吗?不就是在日元等等货币中加入美元而已。甚至可以大胆地假设,一个分裂的美国还会继续存在美元吗?如果说美国的分裂是不应考虑的话(个人的观点是国际政治操作得当,可能性是相当大的),那么“欧元退出”更属天方夜谭了。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不要总跟在所谓的国际经济学大家后面“牙牙学语”,要堂堂正正地多做一些对得起祖国人民的正经之事。
    下面再直接回归欧元话题。欧洲国家在不断地欧元区扩大的过程中,并没有失去利益,而外汇储备大幅度缩小与灰色经济的释放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两德统一后,通过强势德国马克的政策,德国将统一成本转移到其他欧洲国家,所以才会产生1991年之后几年的欧元区GDP规模与美国相比发生逆转。而欧元问世前后,德国也大幅度吸纳了外汇储备与灰色经济所释放的资金,虽然规模无法与美国相比。这一切都与欧元紧密相关的,目前为止在欧洲所发生的一切,用一个贴切的语句来形容,那就是:日耳曼民族与北欧在新欧洲大肆扩张,占据着这些国家主要经济部门特别是金融业的垄断地位,尤其是德国工业扩张的深度更为明显,西班牙与葡萄牙则在拉美国家大肆渗透,而老欧洲在资金上占据有力的地位;而英国凭借着其金融地位,为新欧洲还有前苏联国家的地下经济提供“藏污纳垢”的通道或去处,而爱尔兰与冰岛等国为其提供周到的金融服务;新欧洲借助于欧元区来提升“财富”,扩大资助,承接产业的转移。所有这一切,或多或少,都与欧元紧密连在一起。欧洲国家为何要“欧元退出”,这是疯子才会做的。
    这里提供一个实例,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东盟的一些国家短期借贷急剧扩大,这些借贷主要来源与南朝鲜,但是南朝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老欧洲国家。现在,在新欧洲的各个主要经济部门的抢占中也可以见到这种链条的资金供应形式。
    德国借着前任总理施罗德经济政策的余荫,克服了新千年泡沫的严重危害与福利国家经济政策的危机,已经走出经济的困境,重新回到欧洲国家中经济最为健康的大国。现在一些欧洲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克服过度的福利政策,这是必须要过的一个“坎”,是与欧元有否无关的一个“坎”,借着现在的时机调整经济政策,这是适实的明智之举,欧元区将迎来一个更好的明天。而且,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德国。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那将给欧洲的经济带来更好的明天,我认为与现在为止的美欧经济关系相比只会提升欧洲的经济实力。
    “经济学家们”如此亢奋地议论“欧元退出”简直不不可理喻,如此无知与低能,如果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总是如此而已,那将是中国之大大不幸,毁了中国也将毁了他们自己。是的,“欧元退出”在理论上是一种无可厚非的选择,但是,更不应忘记:随之而来的产生货币的成本。我想,这些“经济学家们”不会低能到直接联想到“亡国”或者直接整合到美元之中吗?如果认为欧洲国家在克服现实的经济困境所需资金都无法落实的话,那么再加上发行新货币所需庞大外汇储备的增加而相反地认为更容易资金的落实。真的,不可思议。别的一切不谈,欧洲国家不会愚笨到放着可以大幅度减持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升本币的外汇储备地位不要,相反地倒贴巨大的资金去做资金巨大浪费的增持外汇储备和拒之本币货币地位提升的巨大收益。那才是演了一场“经济学家们”愚不可喻的荒诞闹剧。前一段时期,在如何挽救希腊债务危机时法国第五共和时期最未“教养”的现任总统在威胁德国女总理默克尔的话:法国退出欧元。如果不能领悟其政治含义,那就属于政治“白痴”,事实上如果能正确地理解前述的欧元与战争的关系,那么这些“愚论”就不会存在了。记住:是国际政治决定着国际经济,绝不是相反的。
    最后,请不要低估欧洲的决心与毅力以及潜力。当前的欧元危机只不过,也仅仅是欧元“生长”过程中的纹波,最多也不过是一次震荡而已。如果说会产生崩盘,那么伴随着“生长”过程中将会有无数次的“崩盘”。如果要期待“崩盘”,就不会有欧元诞生的故事,一个不会诞生的欧元,何谈“崩盘”?
    结束本主题之机,简述本人的两个观点。其一是,欧元不带有侵略性,不具有浓厚的残忍血性,将比
带有侵略性,弥漫着残忍血性的美元更具有历史生命力,世界更应该欢迎欧元。历史逃不出其发展规律,也符合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当一个疯狂的霸主,穿着厚重的“盔甲”,向人们显示其“超凡”的气吞山河实力时,实际上掩饰不住其阵阵的色厉内荏,“大厦”将倾了。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是如此渺小的,美国就能逃出自然规律之约束?
    其二是,中国前期投资欧元区的节奏与时机完全正确,个人只认为力度欠缺。中国的经济战略是有序并且有控地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有序并且有控地在配合国内经济改革的基础上最大幅度减持外汇储备;在整合相关国家的经济过程中积极推进人民币“同心圆战略”,择机推动国际经济结构从“金子塔型”向“橄榄球型”转变;积极使用“外汇贮备”这一杠杆,减缓国际外汇市场波动的频度与幅度,即有节制地增加美国“坐庄”的成本;打击美国经济,在改革国际经济结构的过程中相对扶持欧洲;中国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着符合国情,符合产业调整战略的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战略,延缓上升通道的长度,最大幅度降低变化的强度与频度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也符合推动“同心圆战略”以及成为国际主要贮备货币的核心利益。当然,必须也必须加大军事保障的力度,等等,这是后话。
    第三个主题将围绕人们最熟悉不过的“货币”进行展开,这里将本位货币以外的现行所有货币统称为法币。法币在现行的经济学上有明确的定义,去掉其他的货币共有属性,那就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的特质,与未来国家税收作担保的或者有明确相对不变有价值之物作担保的。这些经济学上的观点我并不认同,这在我的一篇论文《建立在流转货币与交换物的总量对价原则基础上系统模型的分析》中作出全面阐述,该文由于在现行的经济刊物上难以发表,本人将择式发表。法币具有法律规定的与如何确保流通信心的属性,在理论上是可以无限制发行的。在探讨问题之前,与问题相关的现行经济体制形成规律可以总结为在不断扩大的信贷过程中,货币化的各式各样的“财富”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远远不断地创新种类,并以不同方式进行杠杆化。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通货膨胀化”,用经济学上流行语言就是“泡沫化”。上述课题在《次贷危机--传承华盛顿“捞钱”的神话》一文中已经或多或少有过论及,当时我提出两个概念:虚增与压低。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央行到底发行了多少货币,这将是一个谜,对于论证理论模型也无多大的意义。下面就主要涉及任何一个理论模型的边界等几个实例作出分析。
    第一,到2008年为止的战后53年为例,美国的GDP从2223亿美元扩张到144414亿美元,换算成年平均增长率为8.19%。据查证,除了1950年的实质增长率为8.7以外,其余各年度美国的实质增长率都低于,甚至是远低于8.19。即8.19这一数字表明这是与一个不断地泡沫化的经济增长过程相联系的,这是除了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体以外的全球各个经济体的共同特征,与之对应的货币至少也应该是同步泡沫化的。相关课题的讨论,我在《进行GDP纵向与横向比较时汇率、通货膨涨率因素影响的分析》,付标题为:与《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文中观点的商榷,一文中进行过详细理论分析。
    第二,1995年日本的GDP为52779亿美元,以后其经济一直处于低于该年度值的状况下运行的,同期美国的经济从73977亿美元上升到142563亿美元(2009年)。换其本币来论述,1995年日本的GDP为493.588兆亿日元,其后最高年份是2007年的515.52兆亿日元,究其原因是日本经济长期运行在通货紧缩状况下。一个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呈现未泡沫化经济体对其经济本身“伤害”程度,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但是注意,同期日元的发行量是在不断地“膨胀”,即不断地加大货币的泡沫化。这就需要认识一下所谓货币化的“财富”,不仅在数量上,也在种类上不断地扩张与杠杆化以及货币在法定地区外流通的作用与使命。
    第三,现在就论及人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涉及法币一个属性:理论上可无限发行。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研究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给世界带来的金融大灾难后提出了一个名言:如果有必要,就用直升机撒钞票。不是在印证了法币的这个属性,伯南克也确实在“落实”他的名言,美国不就是在2008年之后疯狂地发行美元了。但是,产生了传统经济学一个难以解释的悖论,对应的通货膨涨没有如期而至,而现在又给这些经济学一个重击,一个更难以解释的悖论,对于前期惶惶而言的通涨现在更担心的是通缩。一个不断地经济上在去杠杆化,天量发行了货币,资产在不断萎缩,经济增长在极度放缓的美国有通缩的困扰,是否上帝在开欢笑吗?不,而是美国政府更担心的经济“日本化”的危机。这种痛苦的程度可以在第二的数字中得到体认,对于日本来说更有实感,美国也有其惨痛的历史教训,1929年当年美国给世界带来的经济大萧条,只是借助二战美国经济才走出这一困境。这里再给出一个数据,2008年日本人均GDP低于1995年的峰值,在全球中的排名从第三位落到第23位,在G7国家中从首位落到末位。所以,我相信读者对我前面提到的有关美元指数走向可以说有感觉了,我的观点不是空穴来风,是在新的理论指导下有数据可以印证的。这里,我的观点是:美国步入日本的后尘,一样都陷入了资产负债表衰退。欧洲没有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而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经济体将更难以治理,仅凭这一点可以判断:欧洲的经济健康于美国。
    第四,现在流行的观点是青睐于已经消失的本位货币制,但是经济结构已经完全不同了,本位货币制已经不可能恢复,这在《建立在流转货币与交换物的总量对价原则基础上系统模型的分析》一文中已作出了完整的分析。这里,就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现代流行的经济结构是建立在不断地泡沫化的过程中的,或者整个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不断地泡沫化的基础上,这一点可以说是无容置疑的共识。现以作为推动泡沫化金融领域的重要一环人寿保险业为例,如果一个经济体长期运行在通缩或者接近通缩的状态下,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在不断增加或者恒定,则到期约定的支付将是寿险业的巨大负担,将影响这个行业的正常发展甚至运行。现在的日本经济长达十几年都难以走出资产负债表衰退恶性循环的困境,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与此并叠加了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环境直接紧密相关的。如果物价在持续不断地下降,收入也在持续不断地下降,那将对这个经济体的经济运行形成致命的打击。在作为本位货币的物质例如黄金流入到货币领域的增长量远远跟不上需要货币化的“财富”包括商品的增长量时,如果货币的流转速度的变化是有限的,或者假设恒定不变,而且相应结果往往将是减缓的,唯一的出路是需要货币化的“财富”在价格上不断地下跌。人们在面对是购物还是持币的选择上,答案将是十分明确,倾向于持币。即,印证了货币流转速度处于减缓的循环之中。人们将惊奇地发现老子孜孜以求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降临了,现在人们倡导的低碳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如此容易地如此自然地一部就位了。但不幸的是这是梦想,仅仅梦想而已。否则人类将不是现在的人类了,首先美国将不成为现在的“美国”,人们该庆幸不用与“恶魔美国”相伴了。而且人们不应忘记一个比现在流行的经济运行模式更为接近于理想的计划经济模式被人类自己无情地抛弃了这一事实,悖论,又是一个悖论。
    第五,现在,贪婪的美国给人类带来的世纪“大礼物”--金融危机造就了被经济学定义为“破产”国家,例如冰岛,所欠下的债务可能即使归还利息,每年的GDP都不够,那么对于冰岛的货币经济学如何才能解释呢?近几年津巴布韦,这个曾经非洲的富足之国过去几年通货膨涨高的离谱,亿为单位的货币已经不足为奇了,这种货币形式在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了,经济学又如何才能解释呢?在《进行GDP纵向与横向比较时汇率、通货膨涨率因素影响的分析》一文中对一国的经济有何影响以前苏联解体之后一些国家的实情为例有过涉及。这里,再来个更刺激的例子。在上世纪2,30年代德国的货币经历了“过山车”的动荡,在贪婪无耻之极的协约国安排之下,德国的货币单位简直到了“天文数字”式上升,德国在协约国的愿望之下已经符合经济学上的“死亡”定义了。可是,对于货币用换一种方法进行流通,与物质财富的创造与限定国内适用挎钩在一起,货币回归正常流通了。更为惊奇的是,希特勒就是在这个濒临死亡之国,仅仅几年,它的战争经济实力强大到欧洲的所有国家联合起来都无力为敌了,叹为观止的财富增长,试问“可爱的”经济学如何才能回答呢?如果中国人为着1979年以来的经济成就感到无比骄傲的话,那么与那个时代的德国相比简直难以启齿了。中国的成就应该,也完全有理由让世界骄傲,只是现行的经济学不适用而已。
    第六,到此为止或许人们会说:对你的理论也罢观点也罢没有感觉。那么,就给一些感觉吧!所涉及的内容在《次贷危机--传承华盛顿“捞钱”的神话》一文中更为详尽。当中国人在辛辛苦苦地在创造物质财富时,其价值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被金融领域瓜分了。当然,不可否认金融业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过分,过度,过量的话那就另作他论。在金融业这个国际垂直分配体系上,美国获得了最多。在《建立在流转货币与交换物的总量对价原则基础上系统模型的分析》一文中从理论上建立了这样一个依据: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使得金融业在所有的财富分配中占据有力地位的历史。这里,还是用中国的古老哲学观来提问:人们的物质财富创造真的是如此渺小,如此一文不值吗?人类首先要解决生存,为生存而创造的财富就是如此无价值可言,那么就要拷问人类自己:人类的地位,人类的价值在何处?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换一个角度归纳为:我的就要更值(虚增),你的就是不值(压低)。这就包含着一部血淋淋的历史,因为这本身就需要“屠刀”来支撑着。现在,进而用中国的一些“富有者”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所遭受的经历来说明。金融机构所推荐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往往含有繁复数学模型作为依据确保具有多重避险功能,但是避险功能再加上启动条件等等所有这一切真正地不是为客户而设计的,而是为金融机构自身所设计的,所以在确保了金融机构自身丰厚回报的前提下客户的血本无归则是当然的结果。由此引伸讨论,如果在一个货币系统内,客户损失了相对应货币单位的财富,而金融机构制造了价值为负的正GDP;如果在不同货币系统,一个系统损失了与客户财富相对应的货币单位,而另一系统产生了与金融机构回报相对应的正GDP,但是对大系统而言并未改变这一正GDP的价值为负的性质。由此产生了经济学上的悖论,一是产生了价值为负的正GDP;二是价值为负的劳动价值的回报近似“天文”数字,相言下一般最广泛人的物质创造的劳动价值的回报几乎是“毫无价值”。更进一步而言,类似负价值的正GDP的制造给整个社会或则国际带来难以计量的社会治理成本,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的风险成本,但是制造者并没有支付甚至毫无支付相应的成本与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是美国新版的金融系统管理规则的核心所在:尽可能规避本国的金融动荡风险,对国际社会的规范对冲基金的诉求不予采纳。因为,几十年来这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也是美国发动一次又一次的经济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即美国继续希望,也必须借助于类似工具体从打击对象国的经济实力来相对提升美国的竞争力。
    第七,再向人们揭示前二任总统期间美国GDP增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来源之一,即日本长期保持几乎零利率政策以及“巴塞罗那协议”这一为日本量身定做的协议所带来的(相对)财富转移。传通上日本工作人员在退休是可以领取退休时的3-5年的基本工资额,一般而言,如果利率是西方国家的平均值按照日本人的习惯储蓄利息也大致超过日本的生活保障金额。但是,现在几乎为零了,这就导致了日本迟迟不能走出资产负债表衰退或者通缩型经济危机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从结果而言,是降级的日本金融机构提升了攻击于它的对手国金融机构的实力,并进一步形成一个循环;是日本金融机构自身为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机构提供了几乎无需成本而言的庞大资金在市场上兴风作浪,有时还攻击日本,甚至日本常常在有序有控的汇率波动中承受汇率损失。
    这里,我们体认到作为货币其约束性与公共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是背离的,也体认到利益集团尤其是金融寡头集团其无限膨胀的私欲性正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严重的不利影响。现在广泛的话题是:是否存在着国际金融寡头集团操控着国际政治的变化与趋势呢?虽然在寻找证据上人人皆知极为困难的,但是提醒国人:宁可信其有。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所推行全球化的核心是国际金融寡头集团依附于某个强有力国家载体上,以武力威胁为后盾通过各种形式的战争对各国作有限解体。即对国家一些元素进行标价化,在“虚增与推低”、“自由与规制”中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这股全球化浪潮的理论核心缔造者的伯特兰?罗素认为:科学和技术的无限进步造成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要主权国家能自由地发展其科学研究和工业能力,所有的国家都能造出核武器。因此,要想世界保持安全就必须限制不发达国家获取工业技术,消除科技进步并将其置于严格控制之下,消灭国家主权、建立一个“专制”的世界政府。
    如何实现罗素所希望的“世界政府”呢?对于国际金融寡头集团来说,尽可能多的将各种元素引入到“市场竞争”中,通过业已形成的或“指导”形成的各种有力条件,在最小化考虑社会成本与管理成本的条件下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进而控制政权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社会成本与管理成本是由国家,最终有利益集团的操纵对象自己承担。
    最后,以前几年我在一篇《该为“名义GDP”一词正名了》的博文中一段话作为结语。
    年初(注:2008年)看到了宋鸿兵先生所著的《货币战争》一书,也看到了一批“大腕级”经济学家的反击之声。虽然我对宋鸿兵先生在书中的一些观点,尤其是有关金本位的一些建议难以赞同,但是该书至少给国人及时地敲起警钟:提防经济战争,尤其针对中国的经济战争。虽然“利益集团”在操纵世界经济,在有限地解体国家的观点是难以得到印证,但是作为国人拉起这个“弦”实属必要。但是,在次贷危机严重地危害全球经济的今天,这些“大腕级”经济学家为何不给国人一个及时的警钟呢?为何对类似危机如此钝感呢?国人也有权利问责你们:到底为谁服务?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2. 这是一股妖风
  3.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4. 经济工作会议全解读(一)当前的困难有哪些?国家的判断释放了什么信号?
  5. 文革期间“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考证
  6. 欧洲金靴|教育之乱,祸起萧墙
  7. 司马南:公开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8. 日本女优横宫七海自杀身亡——畸形的社会还要逼死多少人?
  9. 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
  10.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3.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6.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7. 这是一股妖风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