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陈志武是谁?不大知道。觉得《金融的逻辑》题目很新颖,于是看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陈志武是“著名经济学家”。再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他的谬论是这样的多,原来他的谬论是这样的幼稚。现从他为《金融的逻辑》写的自序《金融是什么》里随意拿出三段引文,指出其经济学上的谬误。
《金融是什么》引文一:“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否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或满足感。这等于说,即使要花百亿元投资、十万劳动力一年的时间才能建好的漂亮形象大楼,如果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要用它,那么,那栋楼也会一文不值;花费再多的机器设备,如果没有人要,也一文不值;再怎么费苦力做成的衣服,如果没有人愿意出价钱买,那只是一堆废布。—— 这个观念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让我终于理解,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只顾生产、不顾所产东西有没有人要或者有没有市场,那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原来,没有派上任何实际用场的一代代银河计算机,也是一堆废铁,是在摧毁价值。”
这段引文涉及价值论问题。陈志武说“价值取决于它能否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或满足感”,意思是,价值取决于效用,没有效用就没有价值。看起来他说得一点也没错,然而,他所说的“效用”只是使用价值。价值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交换价值,陈志武只懂使用价值,不懂交换价值,不懂价值两重性,以为使用价值就是全部价值。陈志武又说,大楼、机器设备、衣服、银河计算机如果没人用、没人买就“一文不值”,是“一堆废布”、“一堆废铁”,“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他又错了。他在这里说的是“价值实现”问题,不是“价值”问题。劳动创造价值,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这说的是价值从哪里来,价值由什么构成,价值量由什么决定。而价值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价值的实现”不是由劳动量决定的,跟劳动量没有关系,是由交换关系决定的。在商品经济中,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者把“价值”创造出来了,“价值”就不再属于劳动者,而属于资本家,“价值的实现”也不取决于劳动者,而是取决于资本家,这是资本主义的深层奥秘。《资本论》早说得一清二楚,“惊险的一跃”完成不好,摔坏的不仅是商品,还有商品所有者,也就是资本家。被摔坏的明明是资本家,陈志武却企图让人相信被摔坏的是劳动,千方百计替资本家遮掩。把价值没能实现说成劳动不创造价值、劳动没有价值、少劳动不劳动也能创造价值,甚至只有少劳动不劳动才能创造更大价值,甚至硬说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以此贬低和否定劳动,高高托举资本,是当代中国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最主要的一个谬论,是当代资本主义想维持苟延残喘拼命抓住的最重一根稻草。在这里顺便驳斥一下陈志武的另一个谬论:“计划经济时期只顾生产、不顾所产东西有没有人要或者有没有市场,那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特有现象,经常和普遍发生在市场经济中,特别是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期,并不发生在“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时期”有“短缺”没有“过剩”,大楼也好,机器设备也好,衣服也好,再怎么样也发挥了效用。“计划经济时期”是最能做到物尽其用的时期。至于中国的银河计算机,八十年代就已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石油勘探、空气动力实验、工程物理、地震测报等大数据处理领域,中国是少数几个能发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国家之一,靠的就是银河计算机。有个叫茅于轼的“经济学家”也发过陈志武这样的谬论,同样根本不懂什么是交换价值,根本不懂什么是价值。
《金融是什么》引文二:“即使一样东西没有花多少投资或者多少劳动时间,它的价值照样可以很高。最具体的例子是像百度、腾讯、无锡尚德这样的公司,这些公司都只有不到十年的历史,而且都是由几十人创办起来,也没有自己的高楼大厦(至少到几年前没有),但市值都是几十亿美元,不仅远高于其实际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而且比那些投资花费巨大、拥有众多厂房设备与高楼大厦、经营运作了几十年的武钢、一汽、二汽等,更值钱。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价值取决于这些公司能带来的效用,或者说收益,而不取决于其建设成本,跟建设所需的劳动时间关系不大;换言之,价值由未来的收益而定,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
这段引文涉及的是“超额利润”或“垄断利润”问题,并不是“价值”问题。由新技术新工艺装备起来的新兴产业部门必然会获得超额利润或垄断利润,这在经济史上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相比是这样,信息部门与工业部门相比又是这样。工业革命兴起时,“武钢、一汽、二汽等”这样的部门获得了超额利润或垄断利润,随着工业革命发展,“武钢、一汽、二汽等”这样的部门利润水平必然降低到平均利润,中外皆然。今天,“百度、腾讯、无锡尚德这样的公司”确实获得了超额利润或垄断利润,但根本扯不到“跟建设所需的劳动时间关系不大”。它们“市值都是几十亿美元”不过是一时的,随着投资和资源大量涌入,这个领域的超额利润、垄断利润很快会消失,利润水平很快就会降到平均利润水平。“市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但并不等于“价值”。至于“价值由未来的收益而定,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更属于胡说八道。所谓“未来的收益”尚未经过“惊险的一跃”,镜花水月而已,它能“定”什么?所谓“过去的成本”又是什么东西?有“未来的成本”吗?谁发明的“成本决定价值”?
《金融是什么》引文三:“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投资银行中介服务,假如张三要创办一个造船厂,就像江苏熔盛重工集团三年前创业时候一样,他手头已经有20亿美元的造船订单,只是需要两亿美元投资。如果造船厂做成了,公司的价值能涨到20亿美元以上。问题是,张三自己无法找到投资者。在另一方,温州、香港等地很多个人和机构有很多空闲资本存在银行,赚3%的年利息,他们找不到风险相对能接受但回报很好的投资机会。
这种情况下,挑战在于需要资金的创业者找不到投资方,而愿意投资的又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经济发展就这样受阻。投资银行家李四的作用恰恰是把他们两方牵到一起,利用他平时在张三和投资方中间建立的信任,让他们两方做成投资交易。这对张三和投资方来说,是双赢,张三的造船业务能扩张、个人财富能大大增加,而投资者的未来回报预期也远优于银行存款利息。为促成这种金融投资交易,虽然李四可能只花了5天时间,劳动付出有限,但是,由于张三和投资方都信任他,他信用增强服务为张三、为投资方分别创造了数亿美元价值(他至少是使这种价值前景成为可能),那么,李四得到1000万美元(相当于所筹两亿美元资金的5%)的佣金是应该的。——当然,5%的佣金或许有些高,但是,正因为李四给交易双方带来这么大的未来财富前景,他的贡献的价值显然应该跟这种未来财富前景相连,而不该由他花的劳动时间决定。”
这段引文涉及的是“剩余价值分配”或“利润分配”问题,也不是“价值”问题。陈志武描述了一个投融资方和生产方分配剩余价值或利润的一种经济现象、一个经济行为,这里头不创造任何价值。所谓“数亿美元价值”即使存在,也是在另外的地方由另外的人即劳动者创造的,并没有陈志武描述的这三方什么事。“投资银行家李四”所得到的“1000万美元(相当于所筹两亿美元资金的5%)的佣金”并非劳动报酬,而是剩余价值或利润的分成。所谓“虽然李四可能只花了5天时间,劳动付出有限”也属于瞎说。能当上“投资银行家”,“做成投资交易”,需要投入多少资本垫底?需要花费怎样的功夫?怎么可能“只花了5天时间,劳动付出有限”?
价值论、超额利润、垄断利润、平均利润、利润分配这些,属于经济学的常识,本人初中就懂。而陈志武,在耶鲁学了一通,没懂。“花了我二十余年时间”,仍然不懂。陈志武连基本问题都不懂,却好像发现“新大陆”般宣布自己“终于理解”了这个那个,还要当教师爷教导别人,够肤浅,够荒谬,够误人子弟。本人对耶鲁的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强烈质疑,对陈志武的学术质量和水平强烈质疑。
陈志武的基本逻辑都不对,他的《金融的逻辑》会有什么正经逻辑?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