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网“揭开毛泽东‘亿元稿费’谣传的真相”看另外一个真相
云淡水暖
今天,看到人民网首页“中国共产党新闻——史海回眸”有篇文章,为“中国红色旅游网”刊载的文章“揭开毛泽东‘亿元稿费’谣传的真相——访毛主席‘管家’吴连登”,附有吴连登的一张亲笔信,信上请新华网、人民网也刊载。核心内容是【最近,毛泽东“管家”吴连登特地找到中红网,系统地介绍了毛主席稿费的有关情况。他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澄清了三个问题:一是毛泽东稿费到他老人家逝世时为止的准确数是124万元人民币;二是“文革”中在国内出版的所有“毛著”与举国上下的著作人一样,没有分文稿费;三是毛泽东对待稿费的态度是明确的和一贯的,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关于毛泽东的所谓“亿元稿费”,草民初看到诸多文人精英就此大发议论,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或阴晦、或强烈地诅咒、发挥,比如《南方都市报》之类“最好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著名”的“家”们就所谓“毛泽东亿元稿费”的恶言恶语的时候,是吃惊不小的,因为曾经看过吴连登回忆毛泽东生活细节的相关报道,说过是一百多万,怎么成为“亿元”了呢。
当时草民就猜测,其一,要么是因为“通货膨胀”,一百多万“膨胀成”上亿了,但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70年代中期到现在,通货膨胀率达不到“一万倍”呢,此说不可信;其二,要么是有什么“新”的证据出来了,于是,草民顺着喜好炒这种“X闻”的凤凰网的“摘自”往下追,追了两层,检索了网络上有影响的期刊数据库,只得到一个不是结果的结果,就是此“亿元稿费”说,无确切出处,无确切。这种属于道听途说的东西,在往毛泽东身上泼污的时候,海了去了,以至于台湾的与海外的互相掐了起来,因为一个说法证伪了另外一个说法,尽管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
这次,吴连登先生的访谈出来了,估计某些人又要紧忙活了,又要在道听途说的大土堆中刨地三尺了。但是,除非“亿元稿费”说有比为毛泽东管生活、家庭开支的吴连登先生、有比从1952年9月直到1986年离休,一直在中央办公厅专职负责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特别财务,叫“中办特会室”工作的82岁的郑长秋先生,专职保存财务票据的老红军战士、“中办特会室”出纳钟子山先生更有发言权的“证言”出来“权威认证”,否则,“亿元稿费”至今还是道听途说。由此的借题发挥,还是无根无据,甚至是造谣生事。
这些年来的对毛泽东的要么谩骂,要么歪曲,要么发泄的种种言论中,总会听到一个词“真相”,好像有这么一批人,“真相在握”,所限披靡。草民记得比较起敬的,有一位叫做李锐的先生,被众多主流媒体、海外媒体称为“国内外知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据说其成果“既可以称为‘毛泽东晚年研究’,也可说是从‘从大跃进到文革’的中国史研究”(单世联:读《李锐文集》),但是,读了同一位先生的同一篇文章中的文字“李锐著述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毛泽东的研究,其中尤以晚年写的《庐山会议真面目》、《毛泽东的晚年悲剧》、《大跃进亲历记》最具价值,三书的内容多是其担任毛泽东兼职秘书一年多的亲历亲闻”,草民又眼晕起来,一个仅“担任毛泽东兼职秘书一年多”,庐山会议后又“历尽坎坷”,成为普通人的那一点点“亲历亲闻”,怎么就能够大言不惭地成为“中国史研究”的典籍了?怎么就可以说其眼中的“毛泽东的晚年悲剧”具有所谓“权威性”了?
李锐先生的“名篇”《庐山会议真面目》据说当初是具“轰动性”的,是不是因为其他人写的庐山会议没有李锐先生的“真面目”多,草民搞不清楚,但是,草民对另外一件事情的“真面目”有兴趣,就是所谓“毛泽东前秘书李锐”的“真面目”,为什么呢,用“毛泽东前秘书李锐”这个词句在谷歌上检索,有4万9千多个结果,用“李锐”检索,有50多万个结果,这些结果中,大都赫然列出李锐是“毛泽东前秘书”。“真面目”究竟如何呢?“证据”信手拈来。
比如,网上有一篇文章“李锐担任毛泽东秘书前后”(《名人传记》2005年第6期周荣初),绘声绘色地说道,1953年毛泽东视察长江,林一山和李锐就是否上马在毛泽东面前辩论,“最后还是毛泽东拍板说:讲了不算数,你俩各写一篇文章,三天交卷。林、李奉命行文,林一山写了两万字,李锐写了八千字,…这场辩论以李锐的意外获胜结束。毛泽东看中李锐这支笔,指着李锐说:‘我们要有这样的秀才。’南宁会议散会前,毛泽东要李锐当他的秘书。李锐忙说恐怕不成,水电业务忙得很。毛泽东说是兼职的嘛。事情就这样定了。”
如果是作为“报告文学”,草民不反对这样写,如果是“史实”,草民以为这位周先生写的“传记”还差一点考证,第一,“毛泽东看中李锐这支笔”,是不是说李锐的文采、理论水平为毛泽东所“器重”,而不是李锐的所谓“专业知识”?若此,“水电业务忙得很”算个什么理由,好像是毛泽东要个秘书是件可以随便讨价还价的事儿,要么毛泽东并非像李锐们所言的那样“独裁”、“专断”,看中个“这支笔”,“这支笔”还可以推脱,毛泽东也就“让步”了。
这里又引出来另外一个问题,这个“兼职的嘛”有没有组织认定?如果有,李锐先生及其吹捧者这么些年好像没有拿出来么,如果没有,那么所谓“兼职秘书”就缺乏正式的组织程序,算不得“正史”。
按照李锐自己在《毛泽东晚年悲剧——毛泽东秘书手记》中的说法:“就我个人来说虽然三峡的争论结束了,可是一种‘百年难遇幸运’却降临到我身上。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辩论结束这之后,毛泽东以秀才的名义嘉奖我,要我当他的秘书。我以工作繁忙作推辞,结果还是要我做他的兼职秘书。”(第373页)“毛泽东在上海会议讲到这个问题时,把这种‘兼职秘书‘称为’通讯员。‘他说:我要找通讯员,一部一个,人由我自己找。你们可以找通讯员,为什么么我不可以找?我已经找了个李锐。”(同上书,第220页)
那么,既然毛泽东本人说过“我要找通讯员,一部一个,人由我自己找。你们可以找通讯员,为什么么我不可以找?我已经找了个李锐。”,为什么又止于“一个李锐”呢,不是要“一部一个,人由我自己找”么?当时的部级单位数以十计,怎么就“钦点”了李锐一个?是不是其他的同志虽然也当了“通讯员”,为毛泽东提供了一些相关方面的材料,却根本就不好意思几十年来一口一个自己是“毛泽东的秘书”?
反毛小丑,以顶着“毛泽东前秘书”头衔出名的李锐
另外一好写毛泽东“负面”文字的“著名作家”叶永烈,在其《毛泽东的秘书们》一书中,说“毛泽东一生,先后任用过二十六位秘书”,明确列出了他认为的“毛泽东的秘书们”,名单中是这样列的“李锐(兼职秘书,1959)”,看来是彩信了志同道合的李锐先生的“自述”,文中又说“解放之初,在毛泽东身边除了有许多工作人员之外,有着正式秘书职务的是四个人,人称‘四大秘书’,即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胡乔木不住在中南海。与毛泽东住在一起的是田家英和叶子龙。叶子龙是机要秘书。日常秘书工作由田家英负责。… 1956年,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毛泽东的秘书为五位,即增加了江青。江青原是机关协理员,这时成为毛泽东负责国际方面问题的秘书。”,而“我曾经采访了毛泽东通讯秘书李锐”,看来还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了。
一个不住在中南海,又自称“水电业务很忙”不为毛泽东专职服务的人,接触毛泽东的时间极为有限,参加国家高层管理工作极为有限的人,居然顶着“毛泽东前秘书”的头衔,洋洋洒洒写了上百万字“研究毛泽东”,赚取了丰厚稿酬,真是需要一点“真相”来多了解一些了,否则,成谜。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