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读景山先生《一封杳无回音的读者来信——探究〈太和县饥荒报告〉》,得知《炎黄春秋》2012年第一期亲历栏目,刊登了原国家统计局干部杨德春的文章:《太和县饥荒报告的产生 》。杨在此文中发布了一组耸人听闻的太和县1959年冬——1960年夏人吃人的数据:
“安徽省太和县宫集区赵寺大队,1959年冬至1960年夏,因饥饿造成的非正常死亡,极为严重。全大队共死亡1709人,占原有人口听36.3% ,死亡人数中青壮年占41% 。
1961年春,还出现过人吃人现象。全大队29个自然村,有26个村(约占89.6%)发生过人吃人的事情。如涧南生产队,7个生产组,组组都有;该队144户,604人,吃过人肉的有37户,144人。严重的韩小寨,全村18户,85人,吃过人肉的有13户,55人,占全村人口的65%。又如谢寨生产队,吃过人肉的约占40% 。”
虽然该文打着亲历和纪实的名号说事,但是,略略一看,便发现了好几处致命伤:
一、报告标题的概念含混不清
这是国家统计局几个干部调查统计撰写出的调查报告。撰写报告的有处长有机关党委委员,有南开大学的毕业生。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们却连报告标题的概念也没有弄清楚!杨德春在帖子的标题中称为“太和县饥荒报告”,而在帖文中又称为《专题报告》( “修改讨论后,定名为专题报告,封面是另加的一张白纸,在中间竖着写上《专题报告》四个大字” )。这是什么样的专题报告?是饥荒专题报告还是气象专题报告还是别的什么专题报告?这是关于哪个单位的专题报告?是关于太和县的专题报告还是关于赵寺公社的专题报告还是关于别的什么地方的专题报告?这些问号,必须在报告标题中予以明确。单是“写上《专题报告》四个大字”是绝对不行的。要知道,《专题报告》的概念太大,范围太广,凡调查报告,大都是专题报告,没有几个不是专题报告!
这个报告应该定个什么题目?
杨文说:“调查对象。想统计全公社,但力量不足。只统计几个生产队,又嫌面窄了些。以赵寺为对象,还是符合随机抽样原则的,有代表性”。
太和县现有24个镇、7个乡,估计当年的大队级单位有近千个。以赵寺大队代全太和县,这个“有代表性”从何而来?
现在的太和县没有赵寺乡(镇)这个单位,只找到了一个赵庙镇。赵庙镇是否由当年的赵寺公社转化来的,不得而知。如果是,现在的赵庙镇有34个村委会,以此观之,当年的赵寺公社所辖大队估计也有30个左右。所以,以赵寺大队代赵寺公社,肯定也没有代表性。
一个赵寺大队的饥荒普查情况,谁也代表不了,它只能代表赵寺大队!所以,这个报告的标题应该定为《太和县赵寺公社赵寺大队饥荒专题报告》。
国家统计局好几位干部联手写报告,连个标题也拟不好。笑话了。
二、调查对象的类别混乱
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统计报告,涉及的范围仅仅是农村一个生产大队,涉及人员只四千余人。大队只有两级机构,下设生产小队。统计大队的情况,只需统计出小队的情况再汇总就行了。如果各小队都设有生产组,则先从生产组统计开始,三步到位。可是,在杨德春“记”出来的《专题报告》中,没来由的又出了一个项目“自然村”。自然村不是基层单位,有大有小,大的可能包含几个生产小队,小的可能几个才成一个生产小队,或一个自然村一个生产小队。将“自然村”这个“异类”夹在生产小队和生产组中间“胡闹”,调查数据怎么汇总呢?
三、杨德春的大脑记忆赛过电脑
这是杨德春记出来的《专题报告》。他说:“记得《专题报告》,就是这样开头的。” 这个开头有15个数据,其中还有百分比数据,有的数据还有小数点后的数字。五十多年了,近八十岁的杨德春,竟然记得毫发不爽,可谓神人矣。其记忆力如此之神,很难让我信实,不知杨先生能否接受测试?一显神通!
四、炎黄春秋何不直接刊载原《专题报告》
这是《专题报告》的影印件,这是调查资料的影印件(见于《炎黄春秋》刊载的杨文中的插图)。很是不解,据杨德春讲,《专题报告》只有一式两份,一份报国家统计局转党中央,一份交整风工作组转省委。杨本人并不知道《报告》是否转到,也不知道其具体下落,所以只好依靠“记”来向《炎黄春秋》表述。不知《炎黄春秋》是从哪里拍来的影印件?既然拍到了《专题报告》的影印中件,就应该查到了存档的原《专题报告》!既然查到了原《专题报告》,为何不将原《专题报告》存于何处以及存档过程向读者作过交待并将全文刊出来?这不比杨德春“记”出的《专题报告》更能说明问题嘛!又何必要杨德春写什么《太和县饥荒报告的产生》,“记”什么《专题报告》!
附:
炎黄春秋《太和县饥荒报告的产生》
http://tieba.baidu.com/p/1696754306
景山:一封杳无回音的读者来信——探究《太和县饥荒报告》
//m.drhuete.com/Article/lishi/2013/12/310945.html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