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世文:分田,还是共权?——谈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五
一天,我和朋友们去登山,在山下看到一大片莲塘。莲塘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几乎每块池塘边都搭着一个简易的小棚,据说是给夜里看菜的人用的。草棚一个挨着一个,足有几十个之多。我不禁惊呼:“家家都要派人看菜,多浪费人力!怪不得计划生育成了天下第一难事!”每家不生一个男孩,谁来夜里看菜,谁来大清早挖菜、再拉车几十里去卖菜?!“我问农民究竟是把田分给各家各户种好呢,还是大家伙一起种好?一个五十开外的农民回答我说:“如果有公正无私的能干的领导的话,还是大家在一块儿种地好,有分工有协作,节省劳力,办的事多。按劳分配,团结互助,干活也热闹;如果领导私心重,没本事,还不如把地分给各家,免得在一起闹矛盾、磨洋工,谁有本事谁致富。”
这使我想起了当年在农村插队的情形。那时文革刚过,村里没人愿当队长,即使勉强当上队长也不敢大胆指挥和严格管理。有人偷懒耍滑没受到制裁,其他人就心理不平衡,也磨起洋工来。当然,这不是文革本身的错,而是党内走资派为破坏文革而转移斗争大方向,跳动群众斗群众并大刮无政府主义和小资产阶级派性的歪风所造成的后遗症。
我又想起当前一些情况,一些企业的厂长经理以权谋私,腐败堕落,致使一些职工对公有制以至共产主义丧失了信心,转而发出“还不如干脆私有化算了”等牢骚。
我也想起了被群众首肯为“红色亿元村”的河南省临颍县的南街村。1981年,南街村实行分田到户,集体财产也拆整为零地分了。分田之初,情况还可以。到1985年,亩产已经从分田前的1000斤下降到500斤,1981年,南街村仅有的两个小企业搞了个人承包。三年来,村民干活拿不到工资,承包者却不仅抗缴税利,还花天酒地得乱挥霍。村民们气愤地骂这是“坑了国家,亏了集体,骗了群众,肥了自己”,大字报贴到了党支部书记王宏斌的家门口。1984年,党支部果断收回了企业,由党支部集体承包。1986年,党支部又根据群众的要求,决定由集体分批收回责任田。全村2300亩土地全部收归集体后,南街村开始了集体的规模经营,道路越走越宽阔。南街村的粮食生产、多种经营、工商企业、村政建设等飞速发展,村民的精神道德、文化水平也同步发展。仅700多户人家的村庄,95年总产值已达12亿元,村民免费医疗、上学。家家户户住进“洋楼”, 家用电器、电话等应有尽有。南街村成了闻名遐迩的没有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生产资料完全公有、部分生活资料集体供给的经济、政治、社会、道德、文化全面进步的“红色亿元村”。
我认为那个农民说得有道理,如果能保证有好领导的话,公有制当然比私有制好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不仅能促进社会化大生产,便于科学地协调地高速地发展经济,而且能使社会更公平、更健全,给人民带来更大的好处。如果不能保证有好领导的话,与其让公有制蜕变为“官有制”,让人民受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腐败分子的欺骗欺诈剥削,还不如让人们各找各的路子,自找平衡。当然,私有制继续发展下去的话,贫富分化加剧,人民重受剥削压迫是在所难免的,到头来遭殃的仍是老百姓。
怎样才能保证好的领导者能产生出来,不好的领导者能被及时替换呢?这就涉及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问题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与生产资料共同占有这个经济基础相适应并能促使其巩固、发展、完善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什么呢?是国家、社会的权力的劳动人民共同执掌,即“共权”。人民共权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特征应是各级领导者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并受人民群众监督,人民能够及时地质询、批评、弹劾、罢免不称职的领导者。这个民主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南街村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南街村的所有领导者都由群众选举产生,并且受到群众的监督,随时可能被群众批评、质询、弹劾、罢免。干部真正做到了能上能下,在例行的定期的民主生活会上接受群众的面对面的批评。这使南街村的领导们不是群众头上的老爷,不能以权谋私,不能为非作歹,不能脱离实际和群众。也正是由于有了好的领头人,南街村的各项事业才蒸蒸日上的。文革前,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和实际,甚至被资产阶级腐蚀,开始腐化堕落,影响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的顺利进行,影响了经济成效,也损害了党的威望,激化了干群矛盾。毛主席正是因此才发起了反修防修的文化大革命。群众的不满又反过来导致了某些无政府主义的反抗,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另一面的危害。文革后的拨乱反正,首先应当将“乱”找准找清楚,不能把以往的好东西也一起给反掉了,更不能捡起私有制等资本主义的破烂货来吹捧、推行,把中国引向黑暗。
资本主义能救了中国吗?帝国主义国家已占尽了资本、技术、市场等优势,会支持中国富强起来与它们相抗衡吗?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发展数百年了,我们若拐回头跟在它们后面模仿它们的生产方式、发展机制,能超过它们吗?不能。有人说,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失败了,足以证明马列主义、共产主义是空想是乌托邦,足以证明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有生命力。不对。若十几座大厦倒塌了,能证明他们的设计蓝图不科学吗?难道建筑工人的技术缺陷、操作失误及建筑材料的不合格就不能导致大厦的倾覆吗?“一招不慎,全盘皆输”。何况,我们在以往事业中的不慎还不止一招、两招,怎么能不会失败呢?马克思、恩格斯倾尽毕生心血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他们的共产主义学说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南街村的实践证明共产主义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社会主义这个命题还需另外细述,还是回到关于民主的话题上来吧。“共产”的经济基础与“共权”的上层建筑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共产”需要“共权”来保证来巩固,当然“共权”也需要“共产”来作基础作前提。公有制一旦被破坏,“共权”是不可能的,所谓的民主选举只会被有钱有势的人所控制和利用,正如当前中国村委会直选中出现的情况,也正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的情况那样。因此,中国的政治改革必须在重归公有制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更快地滑向资本主义社会。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所有制,要立即阻止和改变私有化的道路。重归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即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总之,在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四种组合中,私有制+独裁专制是最黑暗的;私有制+民主制是不可能的,那民主是虚假的;公有制+独裁专制是不可取的,只能作为临时紧急措施来使用;只有公有制+民主制才是最光明、最公平合理、最健全的。也就是说,只有“共产”+“共权”才是健全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核心制度。当然,本文所说的“民主制”,不仅是形式上的民主,更是实质上的民主,即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它不仅保证劳动人民的选举权、监督权、弹劾权等,还要对阶级敌人颠覆人民政权的行径予以严厉镇压。
过去,我们上小学一年级时就学过一个寓言故事:一位老人临终前将十个儿子招来,拿出十根筷子。先捆在一起让他们折,谁也折不断;又把筷子分开,让他们一人一根地折,很轻易过去,我们上小学一年级时就学过一个寓言故事:一位老人临终前将十个儿子招来,拿出地就折断了。社会主义其实依据的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真理:团结起来力量大,组织起来力量大,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就是系统论的定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然,这是从功效性的角度来说的。同时,从合理性上来看,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土地、河流、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是“天赐资源”, 是“上帝”赐给居住在地球上的每一代的每一个人的,任何个人和团体都没有权利私霸,为私己牟利而剥削压榨他人。它们只有属于“全民所有”才是公平合理的。它既区别于私有制,又区别于“官有制”。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马列主义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坚定不移地沿着这个方向前进,什么失误了就改正什么,什么缺陷了救弥补什么。不能因挫折就失去信念,就180度的大转弯。办法总比困难多。让我们勇敢的面对现实,满怀信心地迎接光明而美好的未来吧!
写于1996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