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有望好收成,为啥农民上路抢车?
水牛客
前几日看到有新闻说:2010年全国夏粮有望再获好收成,产量接近上年水平,是新华社发的。
该新闻引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6月1日说,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分析,今年全国夏粮有望再获好收成,预计冬小麦产量比上年略增,夏粮产量接近上年水平。
但是我看到的情况不是这样。
这两天,正值农忙我回乡下小住两天,眼见得家乡的农民们为夏粮的好收成发愁。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学的文章《多收了三五斗》,虽然情形不大一样,但是夏粮丰收并不意味着农民增收。从新华社的报道来看,今年农业形势是喜人的,是乐观的,没有看到农民兄弟们的难处,苦衷。
关于农民夏收的消息,我在各大门户网站没有看到只字的报道,在新华网、人民网这样的政府网站也不见有报道。更推及报纸与电视,报道除了说形势大好外,农民们遇到的问题,没有人说,更不用提,能有人帮助他们去解决问题了。
在各大网站首页看到最多的新闻是“城市房价”等等,农民问题只是在出现农民工的时候才有,但农民工是已经脱离土地的农民,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了。那些在地里种粮食的农民被遗忘得太深了。
昨天晚上,在宁连公路,在回程的路上,我被震惊了。
一条省级高速公路上,不断出现路被卡住的情况,经同行的司机解释才知道,这是农民们上路抢车,把路给堵住了。
农民在路上拦截收割机,而这些收割机原定是要开往约好的农民家收割的。路被堵,收割机的车主与开着拖拉机挡在公路上拦车的农民在路上形成对峙。一边不愿留,因为跟人约定了,不能爽约,一边不放人,必须要收割机先帮自己割麦子。
这样的路上的对峙,在十几公里的路上就十多起。大家就这样僵持着。
我说的现象发生在江苏省淮安市农村。
农民们为什么抢车?
农民的生计完全是看天吃饭,而今年老天跟农民们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这里,我且引用新华社报道的内容来说事:
“今年夏粮能够获得这样的好收成,实属来之不易。”韩长赋说,自去年入冬以来,气候条件极端异常,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重发,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百年一遇,北方冬小麦主产区低温天气多年少有,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低温阴雨寡照,东北、西北雪多雪大、持续低温,都给粮食和农业生产带来极大挑战。
受气候影响,今年小麦收获期普遍推迟了三到五天,夏收、夏种和夏管的生产农时更为紧张。韩长赋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加大跨区机收、机播和机插作业的组织力度,动员各类机具参加抢收抢种,“抢晴天战阴雨”,做到成熟一亩、收获一亩、播种一亩,确保颗粒归仓,为秋粮生产奠定基础。
这种报道手法完成是悲喜转换体。
我来解释一下这个报道背后的意思。我们大家都已经感觉到了,今年的春天来得晚,夏天来得晚,当我们在城市里感谢老天爷的恩赐时(当然城里的女人们意见很大,因为她们一直不能穿上漂亮的裙子,她们希望天气早热的心情,到是与农民伯伯们有点一致),农民伯伯的神经开始紧张了。春节与初夏的低温意味着麦子成长要晚熟。
新闻报道里说的小麦收获期普遍推迟了三到五天,那可能讲的是河南地区,在江苏,有的地方推迟了十多天。这种连锁反应是我们这些城里人想不到的。
我先喘口气……
其实在我写这个贴子的时候,悲剧已经发生了。
刚才我查了一下天气预报,今天淮安地区天气是多云转雷阵雨,明天仍是雷阵雨,后天是多云。这意味那里麦地里有很多麦子没有收上来,连续两天阴雨,麦收的损失就很大,很可以就收不上来了。
麦子的穗不象稻子,基本是开口的,如果遇上连续几天大雨,泡在水里的麦粒很容易发芽,麦子一发芽就没用了。
如果连续两天下雨,收割机至少四到五天不能下地收麦子,因为地里有水,土是松的烂的,机器不能下地作业,雨后如果不是暴晒的天气,麦子是湿的 也无法收割。
昨天走的时候,我哥家的麦子还没有割,我一直担心昨夜里是不是割了。如果没割今年的麦子投下去的上万元的成本泡汤,今年半年的收入也上天见上帝了。我到现在还不知道结果,手机没电了,也没法给他们打电话问问。
回到北京,就看到北京在下雨,我知道这场雨迟早要飘到南边的。
农民伯伯们的心理的承受能力是非常强的。因为这几天他们面临着这种半年收入被天拿走的危险,面临着这种煎熬。平时我回家,对我总是很关心的哥哥,这次基本上没有时间理我,连我回京时,都没有跟我告别,可见他的压力有多大。在回来的路上,我甚至想:明年帮他买一台收割机,不让他再受这种罪了。同时也很自责,为什么这些年就一直没有想到要去帮他。
也许是因为今年情况特殊,前些年没有出现这个问题----北方冬小麦主产区低温天气多年少有,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导致小麦收割期推迟,同时把原先的小麦分地区先后成熟的规律打破,全区的小麦集中成熟,大家都集中抢收,对收割机的需求全堆在一个时间段里。
所以,此前没有遇到这种困难。
大家看了天气预报,知道今天明天会有雨,那些麦子没有收的农民就走上公路,公开拦截在公路上忙着转场的收割机。而这些收割机都是约好了人家的,这些人就在公路上对峙起来,路也半堵上了。
当地的政府呢?据司机讲,当地政府的干部有的也上路帮助农民拦车,他们也是迫不得已啊,他们也只能这样帮助这些可怜的乡亲了。
正在说话间,司机的电话响了。这是家乡的乡里干部打来的电话,问司机有没有办法找到收割机,让他赶紧回去跟他上路去拦收割机去。
真是,人急了什么办法都会去试。上路抢车……
跟老天抢时间啊,否则半年的辛苦就全都百废了。
再回到第一贴子提到的新华社的报道:2010年全国夏粮有望再获好收成,产量接近上年水平,全国夏粮有望现获好收成,这句话还好,没有说满。幸亏没说全国夏粮丰收在望。
农民的粮食如果没有收到仓库里,就不是自己的。今年夏粮的产量能否实现好收成,还要看天!
虽说要看天,可是“人”在这里能做点什么?政府能做点什么?这是农业部或者各个部的领导们要去反思一下的。粮食欠收,农民没有收入,国家粮食危机就严重;粮食收成好,要看天,全是农民的事,我们给了农民多少的支持?粮食能不能收上来,是农民自己的事,农民只有上路抢车,这家抢着了,那家就没车了,这家麦子收上来了,那家麦子就烂在地里了。
从报道里可以看出,领导们已经认识到今年农村夏收肯定要出现的难题了,从这个报道发表的六月一日,到今天的6月17日,半个月,没有看到一些有效的行动!
这让我想到了今年春天的西南旱灾,这都是老天的错吗?如果水利设施做得好,旱灾也不至于造成这么大的灾难。有谁去反思过吗?这种工作农民自己是无法做到的,只有拥有公共资源的支配权的人可以去做。
今年淮安地区的收割机的缺口有多大?我用我家所在的地区来说明一下吧。(声明:所列数据可能有出入,但能说明问题)
我家在的那个地方今夏总共有3.8万亩小麦,到昨天晚上为此只收割了六千亩,如果加上时间的误差,可能收割了八千亩。
而这一地区现有的收割机数量为120左右。一台收割机一天能完成50亩左右的小麦收割,这120台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6000亩。在收割机不增加的情况下,这意味着那剩下的3万亩至少还需要五天才能完成收割,而老天没有给他们留下五天的时间,看天气预报,那个地区今天就开始下雷阵雨了。
此后两天连续有雨,那两万亩麦子的命运,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而我哥哥那几十亩麦子,命运如何我也还不知道。
这一地区如此,江苏农村的其他地区呢?能好多少呢?
那么,今年夏粮有望丰收的结论,真是说得太早了。但是情况远不至此,还有……
淮安地区:
今年淮安地区小麦种植面积442万亩,增加了40万亩,单产776斤,下降6斤,总产34.3亿斤,同比略有增加,其中,白麦占95%。总体来看淮安地区小麦苗情良好,收割期将推迟10-15天。
目前淮安地区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为0.95-0.96元/斤,小麦价格上行压力较大,预计新粮上市后价格会有一定回落。
还是五月的一个分析报告,仍来自金牛财顺
苏北地区小麦长势良好 预计产量持平
今年苏北地区生长形势总体良好,各地区小麦种植面积有增有减,单产略有下降,总产基本持平。该区域以白小麦生产为主,受前期低温天气的影响,今年小麦收割期可能推迟小麦的成熟期,但是梅雨季节和高温天气又对小麦后期的生长和收割带来不利影响,威胁小麦的质量,所以要抓住有利时机,根据各地区的特点确定收购计划。
这是看的今年五月的一个农业行情分析,来源:金牛财顺
重要更正:
刚刚给家里打过电话,说我哥哥家的麦子已经收割完了。而且,很重要,今天江苏没有下填下雨,真是老天帮忙。
但是,母亲说,今天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雷阵雨。不知道会不会真下。
我问其他家的麦子收割情况,说还有人家没来得及收。母亲说,如果再有两个好天,麦子就能都收下来了。
但愿老天保佑!!!
上午又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今天早上下了几点星星小雨,现在天又放睛了。真替乡亲们高兴,看天吃饭啊,这个老天前面使诈,后面又让人揪着心。不过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这个预报总说有雨,但总是没下,这回特别希望这些预报永远不准,让这雨总也下不下来。 再回到新华社报道的文章: 下面,我再从抢车说起: |
农民们现在种田都是各自为战,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我也不赞成前期有人提出的,要将土地集中,让拥有少量土地的农民把手中的土地转出来,让部分人成为大地主或大集团的农民,提高集团作业的能力,这样象收割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了。对于这个拥有大面积土地的大农场主来说,他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纯收入肯定会增加。
但是,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怎么办?一个,他们可能会从土地入股的形式中获得分红,同时,他们可以在这些大农场主那里再打工,还能挣一份工资。设想可能是好的,但实施起来肯定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首先:大农场主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会减少雇工,失地农民大部分找不到工作。其次,大农场主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肯定要想方设法的兼并土地。以现有的政府官员的素质来说,这种趋势可能无法阻挡。
小农经济虽然变成了集团农业,提高了经营模式,但会伴随着大量贫困农民的破产,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至少在目前,政府应该在农民需要的基本服务方面,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在收割与播种时,为农民提供机械服务,用什么样的措施鼓励这种农业服务公司,保证农民在抢种抢收时的农业机械数量。保证农民的抢种抢收,事实上是保证了中国的粮食安全。
在今年这种紧张状况下,当地政府干部除了上路帮助农民拦车外,他们没有其他办法。中国的农业完个是个体经营的状态,没有形成一整套的产业链。政府除了发补贴、定收购价格外,基本上没有作为。粮食产业除了种与收购外,之间还可以有很多节链,只是没有形成产业,收割机也是个体所有,作业时也是个体对个体的订制服务,没有形成一个市场,也没有人能宏观调控,人为的或者是市场的。在这方面政府是可以用补贴或者其他的方式扶植起这么一个产业链。通过个这链把单个的农户串起来。
所以,前面有人说,西南干旱是有人为错误的因素在里面,而不承认麦收危机里面有人为错误因素。有不能同意。
再说一句题外话:
这次回家,看到一个大标语:为子孙保留一片蓝天--禁止焚烧麦秸。
这次全地区严格要求农民不要焚烧秸杆,一个要求很容易,农民那么多的秸杆怎么处理?
生产粮食是全人类受益的事,农民卖粮价又那么贱,一亩地纯收入300元左右,麦杆的处理的责任又推给了农民。种粮能不能收上来,政府不管,种粮卖的贱政府没有办法,种子化肥涨价,政府说市场行为,到了秸杆的处理,必须由农民自己承担。
每多一个工序,就意味着多一份成本,这个成本不应该只由农民自己来承担。如果为了环境问题,秸杆必须不能焚烧,那么处理麦杆的造成的成本上升,应该体现在粮价里。
麦杆这东西,以前农民烧草做饭时,以前没有收割机时,都是人工割,基本上从根上割起,麦杆都上了打麦场了,田里留下的很少杆,所以问题不大。
现在用收割机了,地里就留下大量的麦杆,这麦杆非常影响麦子收完后的稻子的插秧。
第一,时间紧。夏天就是抢种抢收。特别是今年,因为麦子成熟晚了,收得晚,已经耽误了机播稻的作业,再晚,要影响稻子成熟。所以农民根本没有时间去处理这些麦杆,用火烧是最快捷的办法。不用火烧,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
第二,如果这些麦杆不处理,被拖拉机耕入地里后,插秧时那些麦杆会影响插秧,麦杆会扎手。
一纸命令,要求农民不得焚烧麦杆,政府派警车开道,带着相关部门的人到处巡查,但农民们该怎么处理,没有人管,由此引起的成本上升,没有人管。
农民,只能逆来顺受,没有人去帮他们!!!!!
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76696363/1.html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