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抢答:八问建国60年来最高财政赤字
苏 杜
时间 2009-02-28
(本文大意:一问我们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到底在哪里?二问建国60年来最高财政赤字是不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一个“面”?三问衡量赤字规模为何不“与国际接轨”?四问事业人员1000亿养老保险“不堪重负”9500亿的窟窿就堪重负吗?五问地方行业已经“窟窿遍地”,2009年9500亿,2010年怎么办?六问国人买了国债内需再怎么拉动?七问全国人大一定批准9500亿财政赤字吗?八问在“窟窿边缘”上比在“崩溃边缘”上好吗?)
2009年的财政预算赤字一再修改之后,终于最终定案。在已经提交给全国人大审议的预算报告中,这个数字创纪录的达到9500亿元,远远超出外界的所有预期。西方7国集团称,中国政府已然决心把积极财政“用到极致”。这一赤字一下子窜至2008年财政赤字的9倍,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高额度的财政赤字。
对此,我有以下八问:
一问:一般国民长期以来所接受的理论教育与心态梳理,总是“改革开放30年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深化改革开放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创纪录的9500亿元财政赤字”表明,我们过的是古语“寅吃卯粮”的日子,是俗语“拉窟窿”的日子,而且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史无前例的大“窟窿”,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史无前例的大“窟窿”,我们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到底在哪里?
二问:一般国民近期以来所接受的理论教育与心态梳理,总是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2009年“创纪录的9500亿元财政赤字”一窜为2008年赤字1110亿元的九倍,它是如何反映这个“没有改变的基本面”的?九倍于上一年的财政赤字、3倍于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时的国家财政赤字的财政赤字、建国60年来最高财政赤字,可不可以算作“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一个“面”?
三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官员说,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进行调控,增加预算都是各国的惯例。目前为止,不管是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好,还是应对现在历史上空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好,投资都是很重要、很有效、很直接的手段。这意思很明确,即中国的赤字经济是与国际接轨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但是,按照国际惯例,一国财政赤字当超过3%时,其经济就被认为是不健康的。9500亿元财政赤字的规模,已经占到了2008年GDP总量的3.1%。然而,财政部官员及专家都说,“9500亿元财政赤字是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是可控制的。”为什么实行赤字财政时“与国际接轨”,衡量赤字规模时又不“与国际接轨”了?这不也是“双重标准”吗?
四问:我们相信财政部官员及专家“9500亿元财政赤字是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是可控制的”这一说法是有根据的,但是,前不久,“中央下决心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五省市试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并轨”,基本理由就是国家对事业人员1000亿的养老保险“不堪重负”。我们且不说事业人员的养老保险是与下岗工人并轨还是向在职官员看齐,我单问:1000亿的养老保险都“不堪重负”了,9500亿的“窟窿”怎么倒成了“可承受的风险”?一事一个说法,还有没有个准头?
五问:2008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2382.3亿元,同比增长13.3%,财政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比2007年增幅31.38%。然而,2008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支出2617.7亿元,比2007年增长18.9%,出现了230多亿的“窟窿”。俞正声在与上海市政协委员座谈时称:“上海各区财政负债很重。郊区负债很大部用来分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而城区主要财政用于基础建设配套投资,需要很多钱。有的区每年财政支出20%-30%都是用来归还债务累息,有的区的债务已经达到该区一年财政收入的2倍。”如果再让上海代表中央“拉窟窿”,以后用什么还?其它地方有无类似问题?高等教育“扩招大跃进”,全国到处大建“大学城”,高校拉下了数千亿的“窟窿”,其它行业有无类似问题?再九倍九倍地拉“窟窿”,2010年怎么办?下一届及再下一届政府怎么办?
六问:新增的赤字规模,主要通过国债筹集。这么多国债谁来买?如果由“机构”来买,它们的钱从哪里来?如果由个人来买,那么“下乡的家电”谁来买?“优惠的旅游”谁去游?一句话,需要拉动的“内需”怎么来拉?
七问:当然,“9500亿元财政赤字”还要经过全国人大会议审议批准,但是,是不是一定要批准?存在不存在不批准、通不过的可能?如果不是“一定要批准”,那现在财政部官员专家说的这些理由、根据是不是有改变的准备,收回去的打算?另外,还想问得具体点,听说全国的人民代表中,还有三个“农民工”代表,请问这三位代表,你们对“9500亿财政赤字”是投赞成票呢,还是反对票,尔或弃权?
八问:国人都知道,我们的改革开放的一个政治经济基点是,毛时代经济到了“崩溃边缘”,但是,毛时代是“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时代,现在,2009年“9500亿财政赤字”刷新了建国60年来、改革开放30年来的纪录,如果与乡镇、县区、省市已有的亏空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据说平均每名国人不分男女老幼青壮病残各一万元的种种内外债,生活在“窟窿边缘”上比“崩溃边缘”好吗?
问完了,请有识之士、学者精英、官员领导抢答,以开愚钝吧。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