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12日报道 港媒称,过去几十年是中国内地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上亿农村人口放弃乡村和传统的家庭发展方式,到城市中寻找机遇。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10日报道称,研究人员说,这种转变是迁徙到城市的农村妇女自杀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她们不必再服从长辈的绝对权威。然而,许多老人在竭力应对自己在家庭中丧失地位的状况的过程中,变得脆弱无助。
1999年,中国卫生部公布的全国年度平均自杀率为每10万人中有13.9人自杀。香港大学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2002年至2011年期间,全国范围内年平均自杀率下降了58%,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妇女自杀的情况大幅减少。
在这段时期内,更多农村妇女搬到城市中生活,承担起新的职责,发挥新的作用。
但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桂华说,老年人在这一进程中被忽视了。大多数农村居民搬到城市时带上了配偶和子女,却没有带上父母,因此父母更容易感到孤独和被遗弃,在一些情况下容易自杀。
清华大学的研究显示,2002年到2008年期间,70岁至74岁农村人口年均自杀率高达每10万人有47人自杀。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从2007年开始对10多个省份的几十个村庄进行研究,发现自杀现象在一些地区更普遍。桂华说:“农村老人自杀的情况各地有所不同。”
在自杀是禁忌的地区,自杀现象没有那么突出,比如在有些农村,自杀者不能被葬入祖坟。
但在湖北省部分农村,则是另外一种情况,过去40年来,在(所调查的)3个村庄中至少有101起自杀案例,其中80%以上是家庭冲突导致的。一半以上自杀的老人是因为与子女、特别是儿媳有矛盾。
桂华说,在这些地区,传统的家庭权力结构发生了改变,夫妻关系取代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成为主导。妻子对老人的生活开支有更大的控制权。桂华还指出,成年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情况非常普遍,许多老人自杀是由于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了收入来源。还有人自杀是因为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
桂华说,政府和个人有责任帮助农村老年人避免陷入贫困和孤独。医疗保险和养老金计划是一种解决方案,但还有一种防止自杀的低成本且有效的手段。
桂华说,在有公共场所供村民聚集的农村地区,老年人更容易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因而不会感到那么孤独。“我们建议在每个村庄都建一个公共休息室,供老年人接触和一起活动”。
桂华已开始同一些村庄合作建立供老年人聚会的场所。一位老年人对桂华说,他的生活区域建成一个活动中心后,他就再也不想上吊了。
桂华说:“他们没有开展太多的活动,有些人只是打打麻将,但这非常有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