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杨佳袭警案的幕后推手?
李嘉成
转自较真谈http://bbs.globalview.cn/read.php?tid=131
杨佳:过去的规矩孩子
杨佳袭警案过去已经几十天了。但是留给人们的思索却是无限的沉重。
首先是有关杨佳本人的个人资料也不断的被发掘出来。杨的博可的点击率据说飚升十几万,人们对这个28岁的杀人者也有了各式各样的推测。
虽然说法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一,杨在此之前无不良行为,相反,读书期间还是位很规范的学生;二,杨是个比较“闷”,或者比较抑郁的人。
关于杨的性格,媒体上已经有了不少报道了。报道分析说,杨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这成为他使用暴力的重要诱因。我不太认同这一点,中国现在的单亲家庭不是小数,单亲环境固然对儿童心理的发育有影响,但是这成为主要诱因是不成立的。
但是,媒体对杨的家庭和生活描述却有着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据认识杨的人说,杨的母亲过去是劳动人民文化宫的讲解员,长得漂亮又开朗,父亲是电工,他们的家庭被同学认为“很美满”。
那么,后来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报道这样形容:王静梅(杨佳的母亲)所在的雪花电冰箱(洗衣机?)厂倒闭了,下岗后王静梅在一个招待所当服务员,因为外貌出众,受经理青睐而招其他女服务员的嫉恨,被打,上访八年未果,期间因上访人大代表而被行政拘留十几天,后来的王静梅以做小时工和推销补贴家用。
这时候的王静梅在外人眼里是“穿一件黄色的外衣,一穿就是好几年,”“脾气暴躁,和邻里搞不好关系,”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像她“路子越走越窄”。
有些评论认为这种人生的巨变是离婚导致的,或者是“家贫百事哀”,果真如此吗?
据报道,王静梅下岗后还有1500元的退休工资,加上杨佳在24岁前,前夫每月给800元的抚养费,即使按通货膨胀率20倍计算,杨家的收入也相当于80年的100多元,如果不计算杨父的抚养费,也相当于75元左右。也许,这就是80年杨父母收入的总合。
可能会有人说:今天的北京,如果计算医疗和教育费用的高昂,这笔收入不能和80年一对工人夫妇收入做简单对比。
这话很有道理。仅仅是收入低还不是关键的理由。但是收入的高低,即贫与富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身分象征:下岗女工,找不到正式工作的儿子,微薄的收入,已经把王静梅定格在一个被边缘化的社会位置。
当年的王静梅和她的前夫,无论收入多少,是这个社会的主流,被社会认可的阶层,电影院的电工,工厂的工人或者是劳动人民文化宫的讲解员,可谓劳动者,属于工人阶级,是很自豪的地位,换句话说,这种生活的巨变,是社会地位的巨变造成的。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问题:由于生活压力,下岗后的王静梅在一家小招待所找到了服务员的工作,按照知情人的说,因为王静梅外貌比较出众,经理想和王“套磁”,引起王的反感。这句话比较微妙,可以肯定地说,这位经理不是想谈婚论嫁,因为王本人离婚后也通过婚介所寻找合适的对象,如果是正常的想法,王无论如何没有反感的必要。经理的青睐却引起其他女服务员的嫉妒,于是大打出手,“咬掉了一块肉”,致使王受伤。
对方有能力,也搞了一个数目相同的医疗证明,于是,法院判决双方各自理赔。
这里就有非常奇怪的问题了:没有目击者吗?没有工会吗?没有党团组织吗?没有公正舆论吗?也没有有关方面的调查吗?这个在民事纠纷中也算是很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件,就这样让认“死理”的王静梅走上了8年上访路。
显然,即使在今天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来,王静梅已经不仅仅是下岗女工,不仅仅是贫寒,是背后没有任何组织可以依托的穷人,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任何一个比她“有办法”的人都能欺负的弱者。
接着,王静梅因为屡屡上访,也可能纠缠不休,被行政拘留。
这也比较说明王静梅的处境,向人大代表陈述冤情,好像不是什么错误吧,如果是地产大亨王石对着一位人大代表喋喋不休,即使连续10小时,王石被行政拘留十天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王静梅是五十年代生人。也许,在心理上,她一直没有真正认识到她的地位的改变,她才能“认死理”,就是她性格悲剧的最合理诠释。
那么,王静梅的处境和性格的变化,对一直注视着她的儿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幼年时期“不能乱扔烟头,”“不要践踏草坪”的规矩孩子,已经不复存在。
也许,他比他的母亲更敏锐的感受到自身处境的问题,换句话说,他认为社会对他没有认同感,他已经不再是红领巾的少年,不再是充满理想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这一切都消失了,
他只是被边缘化的穷人而已。
据报道,他在山西于警方发生了肢体冲突,起因小到不能再小,结果是杨被打掉了牙,山西警方做了赔偿。
我们看到上海警方公布的录音,有这样的对话:
杨佳:“马路上这么多人,为什么你单单挑我?”民警:“我们一个个来,请你下车接受警方的调查!出示你的自行车凭证。”杨佳:“这车我租的。”民警:“请拿租车凭证交给我,你拿着纸这么远,我能看得见吗?”杨佳:“看不见执什么法啊?”民警:“请你把车子靠靠边!”杨佳:“你这个执法为什么查我?”民警:“那你有没有义务告诉你叫什么名字?”杨佳:“你有什么理由耽误我的时间?”民警:“大家相互尊重点吧!”杨佳:“你不要说什么叫尊重!尊重什么?”民警:“在法律的前提下,请你配合检查!”杨佳:“法律有哪一条规定可以限制我的人身自由?”
可以看出的是,现在的杨佳,已经包含着一团怒火,问题只在于引爆这些压抑的是什么方式什么地点。
关于清风醉月:不得不说的感想
在杨佳的博客被发现的同时,网名清风醉月的博客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清风醉月是杨佳袭警案中被害身亡的一位警官的妻子,她的博客不但记述了丈夫身亡前后的生活细节,在此之前,也有她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可以看出,她不但温婉聪颖,也是位具有正义感的女性。在她的博客中,有这样一篇转贴的文字:
在华尔街办公室的财团们是如何吸干中国山区一个农民的血汗的毛主席说过:“帝国主义没有睡大觉,而是天天在蠢蠢欲动,在图谋不轨,想达到他们的罪恶目的。诚然他们的气焰的确没有以前那么嚣张,但他们确实在活动着。”是不是冷战结束就代表着人类的和平得以实现呢?“一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就能掩盖帝国主义噬血的本质吗?人人平等的理念是对的,但它只不过是帝国主义用来欺骗人们的伎俩罢了,说到和做到永远是两码事。国际财团通过国际热钱涌入中国,使人民币加大发行量,然后通过房地产炒作,把中国的国内价格水平无限制的提高,GDP的增长又一次使人民币的发行量被迫提高。国际财团心黑手狠,双管齐下,目的就是使中国经济热到烫手,热到让每个中国人为之疯狂。我们暂不去关心这个过程,我们放眼未来,看看这一过程的结果是什么样呢?换句话说财团的目的是什么呢? 很明显,中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财团们最乐见的结果。先做个假设,比如国际热钱在投资的中国房地产领域里上演最后的疯狂后,然后把房产成功解套全部变现,如果此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达到美国预期最高时,汇率是热钱逃离时需要相乘的那个倍数,会发生什么谁都能想到,所有热钱会一夜之间全部兑换美元逃离。财团们会赚得沟满壕平,中国市场上除了钱就是钱,能遮住天的大把人民币将成为中国人民的噩梦。 这是中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也是财团最乐见的结果。近期美国不断的通过政治、贸易等手段逼迫人民币升值,而中国政府迟迟不升值或小范围的升值,远远没有达到美国政府的预期,这是在出口处的中美之间的博弈。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从清风醉月对她日常生活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她过着平常的百姓的生活,温馨来自于家庭的完满,来自于她与丈夫、父母之间的亲情,她骑着助动车上班,在周边的地区,比如宝山什么的地方旅游,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不知道挥霍为何物,勤勤恳恳而来的的小家庭积蓄,被套牢和蒸发了,象中国的4千万股民一样,她成为金融黑手的牺牲品。
我几乎可以想象,这样一位女性,她所深爱的丈夫,那位被害的警官,也会是正派和勤恳的。
应该说,清风醉月的丈夫和杨佳之间,本来是没有什么血海深仇可言的。如果时空转换,他们的相遇,完全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景。
几天前。我路过北京前圆恩寺胡同,也是杨佳度过他幸福童年的地方。时值中午,这里静悄悄的一片蝉鸣,让人遐想无限。20多年前,这里走过一个幼儿园的小男孩,他在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
20多年后,手提钢刀的杨佳冲进了闸北警察大楼。刀刀致命。
谁应该为这一切负责?
杨案出现后,网上评论有很多是同情杨佳的,甚至在清风醉月的博克中,也有人留下了类似的帖子,有的评论说杨佳“惊天一击已成功,”可是杨佳的悲剧恰恰在于他的“惊天一击”没有成功,他杀错了人,他的怒火迁移到了不该承受的群体。
同情杨的评论认为,杨如此作为,必然事出有因,比如说因为租赁了偷来的自行车,他作为无辜者,且受到6小时的盘诘,是否过分?他在派出所里,是否受到了粗暴对待?
事件的单一起因,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认为是事件的症结所在。
我认为,无论杨佳在派出所是否受到粗暴的对待,都不是这一事件的真正原因,充其量是爆发点而已。
有人可能会置疑:为什么?
有一个很恰当的例子。在文化革命中,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当时的混乱,挑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被审查者,其中很多无辜者伤残,其程度远甚于杨佳可能受到的伤害。
首先,杨佳在进入警察大楼的时候,飞身21楼,手刃11人,足可以证明他是相当强壮和敏捷的。也就是说,我们即使依据网上的推论,杨佳也没有受到重大的伤害。何况,杨的行动,已经超出了针对某个人和几个人。在同一部门和穿同样警服的人,无论杨认识与否,都是杨认为需要报复的对象。
其次,在文革中受到重大身体伤害的人,无论文革或者结束后,为什么没有发生“惊天一击,”甚至集体围殴都咸有其闻?如果说这些人都过了血性方刚的年龄,那么他们的子女甚至遗孤,不是也没有“惊天一击?”
首先,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的群体中,大多数人仍然保持了对这个社会的认同感,即使受到伤害,也认为是“误会”,“少数坏人捣乱”,“总会弄清是非,”等等,不可能也不会产生酷烈的反击意识。这种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感,并非空穴来风,是深刻的自身经历带来的,是新旧社会巨大的变化所带来的,不是仅仅是个体的,是耳濡目染整个社会与大多数的人的新生所奠定的,因此,当个人的精神或者身体在文革中受到伤害的时候,仍然没有否定对现有社会的认同。我记得著名的评剧演员新凤霞,丈夫在前被定为右派,文革中很受冲击,后来半身不遂,这几年很有人拿新凤霞的遭遇说事,大有对新中国兴师问罪的气势,我倒劝这些人看看新凤霞女士的自传,读来令人感慨良多,这本自传忠实的记录了新女士在旧社会的不幸,新中国建立后的变化,当然,也详细记录了吴祖光被打成右派和以及自己在文化革命中的种种遭遇,即使如此,读后的感觉只有一个:新中国掀开了中国历史最光明的一页。
这就是在文化革命时期,被伤害群体为什么不会发生“惊天一击”的雄厚社会基础。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杨佳案。
杨佳首先失去了对社会的认同感,被社会边缘化的杨佳,还会有这个社会的主人公意识吗?
任何事件在杨佳身上的第一反应,是屈辱。
性格的暴力和抑郁,语言的尖刻与激烈,正是这种屈辱感的反应。他不知道他应该反击谁,也只是接近他并且会激怒他的人。比方说某邻居。我们可以推理,如果那位被踹门的邻里跳出门来叫骂,会是和平解决的结局吗?
杨佳案的结果,是杨佳本来破碎的家庭更加悲惨,6个鲜活的生命刹那间消失,留给那些活者的人的,只有无尽的哀伤。
吴敬琏、茅于轼、厉以宁
现在要问的是,谁为这一悲剧负责?
第一责任人: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
我首先要问那些妖言惑众的主流经济学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大多数人的富裕安定还是少数人的暴利暴富?是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能力还是瓦解国家的综合经济能力?是维护国家的安定还是破坏国家的安定?是保证人民民主还是取消人民民主?
国家命脉企业的瓦解,出卖和倒闭,数千万国企工人的下岗,集体化农民演变为农民工的境遇,作为国家主体的工农的地位的急剧衰落,瓦解了工农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的失落,人民民主势必成为一纸空文。国内贫富由此悬殊,各种矛盾由此迭起,请问,经济学家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不是杨佳案的第一被告?
第二责任人:龙永图这样扬言“对刁民要硬”的外国在华利益代言者。
显然,我们必须感谢龙永图先生给我们上了这样生动的一课。一直鼓吹中国经济挥刀自宫的龙永图先生,不但要对中国的民族经济下狠手,也要对人民群体下狠手了。龙永图的现身说法,让我们明白这两者原来是一体的。瓦解民族经济,势必造成中国经济殖民化,使中国人民的血汗白白流失,成为西方大亨的盘中餐,这一结局,最直接的结果是国内各种矛盾加剧,而警察等执法部门,作为治安的主要维护机构,也势必成为矛盾的主要承受者。龙永图的“硬”,使人们将主要矛头对准执法机构,而忽略了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这正是龙永图们所向往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其诞生起,人民警察和人民大众本来是利益的共同体,是那些身居要位,却破坏国家基础和人民民主的人把两者推向了漩涡的中心。
我不知道龙永图和经济学家并兼任独立董事的人真实收入是多少,被曝光的平安老总马明哲是6600万元的年薪,其业绩是平安股份股价暴跌三分之二,不着边际的巨额再融资计划,高官套现脱身,广大股民损失惨重。惹起市场和投资者众怒。
被边缘化的杨佳及其家庭固然是被损害者,那么,我们来看看清风醉月及其爱人的状况吧。
我们假定京沪两地警官的年收入是6万上下,那么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清风醉月的爱人必须从公元1008年开始工作,比如说在宋真宗时代签订“澶渊之盟"的时候就开始做安全保卫,历时1000年,到他被害的2008年,才能达到马明哲一年的收入。而他的小家庭的积蓄,也被金融黑手所吞噬。因此,我并不认为杨佳与清风醉月的爱人,以及那被杀害被伤害的十一位警察之间,有真正的矛盾,相反,他们都是被同一势力伤害的群体。
这就是杨佳袭警案成为悲剧的真正内涵。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