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绘就“新改革元年”经济蓝图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韩淼 张晶 崔元磊)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划了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路线图,而13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经济蓝图。
此次会议亮点和新意很多,总基调明确,突出了改革,在宏观层面和具体领域都做出了细致部署,会议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表述令人印象深刻。
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会议指出,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指出,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不像以前一味强调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频繁地进行调控,而是更多强调以一种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将改革寓于宏观调控之中,将处理长期和短期问题结合起来。
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会议强调,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在保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加大改革力度,为中长期发展奠定更好的制度基础,把改革贯穿于整个经济工作的全过程。
“三驾马车”新内涵
会议提出,要努力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把拉动增长的消费、投资、外需这“三驾马车”掌控好。
卢锋认为,会议强调了消费的作用,同时也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一个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客观上也需要投资有较快增长,关键是要调整投资的结构,提高投资的质量、机制、体制、效益。同时,在汇率机制和利率机制改革的前提条件下,还是要鼓励出口增长。对“三驾马车”关系的新表述,体现了中国高层前瞻性的眼光和设计,是比较合理和务实的做法。
分类推进改革的行动路线
关于改革的行动路线,会议提出,要区分情况、分类推进。迟福林说,这体现了坚定改革的魄力和务实改革的作风,解决了改革怎么落地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很多改革,到底怎么推进?这次会议提出的四种办法就是务实推动改革的行动指南。
防控债务风险是重要任务
会议指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迟福林认为,日前中组部发布的党政官员政绩考核新办法已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这次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把防控债务风险列入主要任务,体现了中央对于债务风险的高度重视。这将有利于为防范、化解风险建立制度和程序保障,从制度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可靠路子。
最高层领导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会议说,党中央已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指定一个机构负责改革工作,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
迟福林认为,这首先表明该小组是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的关于改革的一个最高层次机构。其次,对于地方的安排,让大家心中有底,改革要加强组织协调和领导,需要高层次的协调和推动。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会议表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认为,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少有地把粮食安全放在第一大任务中。这并不是说目前粮食不够,中国粮食已连续十年增产,资源和要素绷得很紧,再继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如果短期出现大的缺口,很难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调剂。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其中“适度进口”,就是要长期、逐步、缓慢地增加粮食进口,这才不会给国际市场造成太大压力。
改善民生十六字方针
会议说,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说,守住底线,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有基本的保障,不能低于最低标准;突出重点,是指改善要一步一步地来,不能一蹴而就;完善制度,制度不完善、新旧制度之间不协调的现状,都需要不断调整;引导舆论,要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通过舆论引导平衡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转折和变化。同时,就业是民生之本,将高校毕业生和化解产能中出现的下岗工人群体单独提出来,表明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现的新问题,也意味着新的政策方向。(参与采写记者:王秀琼)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