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防范公权侵犯私权的同时,必须同时要警惕私权对公权的侵犯,尤其要警惕资本私权对公权的侵犯。资本自身的利益驱动具有侵犯公权的内在动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资本私权对公权的侵犯,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资本私权”与“公权”的界定。“资本私权”指资本所有者对资本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交易和受益的权力。而“公权”则指多人(或多个主体)、集体或全民所共同拥有和受益的权力。“公权”大多被授权由行政、人大或者司法机关代为人们行使、分配和受益。在市场经济中,资本本性是自我的“增殖”,而资本私权对公权的攫取能够为资本带来增殖的利益,公权就一直是资本私权觊觎的目标。
资本私权侵犯公权力最常见的手段,就是通过暗地里贿赂掌握公权的公务员,把公权堂而皇之变为资本私权。比如,矿藏的所有权和开采权是属于全民所有的“公权”,资本通过小额的“投资”贿赂具体掌握矿藏开采权转让的官员,便廉价地取得矿藏的开采权。于是矿藏的开采就为资本带来滚滚利润,甚至资本用不着去开采,而只需倒手转让矿藏的开采权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这远超过资本的正常利润。资本通过贿赂等手段变公权为私权,破坏了公权的阳光运行和公正行使,驱动官员进行权力寻租。
资本私权侵犯公权比较间接的手段是影响和掌握舆论的话语权,为侵犯公权开道。比如,为轻易、廉价地获取“国有资本”,私有资本首先制造的舆论压力是公有制企业的效率比私有制企业低,给出的主要理由是公有制产权不明晰,再辅以民营企业取代国有企业。
而实际上,国有企业的产权是全民所有、全民受益是很清楚的。民营企业并非全民企业,而是为极少数人所有,资本的利润也是为极少数人受益。如果现实中国有企业的效率高,私有资本制造的舆论压力是“靓女先嫁论”和“冰棍论”(优良的国有资本不卖就会像冰棍一样“化”了)。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高效运营的现代国有企业又被指责为是“垄断”带来的高效率,是“与民争利”,而不见国有企业不断地提高上缴税后利润的比例,用于填补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等来为民谋利。
资本私权侵犯公权最隐蔽的手段则是把“成本外部化”,即资本会把本属于自己承担的成本转嫁给外部来承担。比如,资本为节约成本和提高利润,有毒、有害的污水和废气不经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侵害社会对于环境的“公权”。资本私权还通过降低工作安全条件、压低工资、延长工时和提高劳动强度,侵犯劳动的“公权”。
此外,商业贿赂、虚假宣传、假冒伪造等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经济优势”,侵犯了市场的“公权”,也损害了消费者“公权”。
防范资本私权对公权的侵犯,既需要掌握公权力的权力机关按照公共利益的需要,透明、规范、公正地运行公权,还需要人民民主的机制和经济规则与法制的建设,规制资本的私权,保障人们社会、环境、劳动、市场的公权,同时更需要为大多数人谋福祉的公有资本的发展壮大。
《马克思主义文摘》2014年第8期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