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中国杂谈之二: 私有经济:该不该有所限制?(下)
2,"我国体现为国有工商企业资产、非经营性资产、金融资产、城市土地资产、自然资源资产以及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等资产的公有资产,仍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估算要占50%以上。这就是公有制仍占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公有制"的全称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它与"公有资产"不是一个概念。如果这样的"公有资产"占优势就等于"公有制为主体",那世界上的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说是"公有制为主体"了。还有,农村土地分田到户后实质上已成为私产,金融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也不全是"公有资产"。
3,"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也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即一个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即然是基础,就不只是一个控制力的问题,还有一个"量"的问题。沒有"量",何谈"质",何谈"控制力"?而且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这是哲学的常识,也是列宁为什么强调要把握一个"分寸"、"退却"要有"限度"的原因所在。此其一。其二,不错,到目前为止,公有制企业还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但是这种局面正在改变。现在我们正大力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能源、铁路、金融、外贸、电信、国土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领域,民营资本也正在大举进军这些领域。就拿能源行业来说,"2011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民营企业入围数量达到278家,而2010年时还只有137家,一年多了一倍,发展可谓神速。这也正印证了恩格斯所说的,资本的"巨大的扩张力一一气体的膨胀力和它相比简直是儿戏"。
实际上,这些年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是: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乛为主体乛为主导乛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乛投向体现公共目标的社会产品(如养老、医疗、住房等保障)乛彻底去掉所有制标签,公平竞争。因此,这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现在公有制经济还占多少比重,也不在于国有企业还是不是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这些都是会変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总设计师设计的是以"发展生产力"为"本质"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这个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公有制无所谓,并为此大力进行"改革"。正因为这样,"主体"与"非主体"这个"度"他们就根本没有控制,私有经济早就越过半壁江山;如此,他们对"控制"与"非控制"这个"度"难道就会有控制?他们现在不正在"打破"(公有制经济的)
"行业垄断"、创造私有经济同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吗?在这里,只不过将"控制"说成必须打破的"垄断"。私有资本控制我国的国民经济命脉乃至整个经济,恐怕只是个时间问题。
4,"中国不存在所谓'国进民退'的问题,同样也不存在所谓'民进国退'的问题,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是指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不是看它们各自是否有发展。这是起码的常识。不错,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是都有了发展,但它们各自的发展速度如何呢?民营经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鼓励、扶持下,年均增速在20%以上,而整个经济的年均增速是9、8%,国有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就可想而知了。由于发展速度相差悬殊,也就造成了无可争辩的"民进国退"的亊实。我们的政策与其说"两个毫不动摇",不如说"一个毫不动摇"。一个国家在所有制上不是向公有化方向发展,就是向私有化方向发展。长期的、永久的"共同发展",是不可能的。
5,"国有企业现在都实行股份制、公司制,而且大半已上市,公有与非公有之间现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现在再讲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差别和冲突,已没有太大的意义。"
这里说的是所谓"混合所有制"也就是股份制问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怪物下的一个怪胎。股份制、上市公司这些不是中国"改革"的发明,是从资本主义那里"照抄照搬"来的。资本主义搞股份制有它的理由和"条件"。理由是如马克思所说的股份制可以建立"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从而"使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条件"是资本主义社会广泛地存在着(分散的)资本。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各种资源基本都掌握在国家手中,因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并不需要到社会上去广泛地筹集"资本";再说,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存在这样广泛的、分散的"资本"。什么叫资本?简单地说,资本就是剥削的手段。马克思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总设计师自己也说,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是"消灭剥削",也就是他在口头上也不赞成社会主义社会广泛地存在着"资本"。本人虽不反对在现阶段的中国私有经济可以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与资本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筹资"只是他们大搞股份制的理由之一,他们还有更重要的理由:让国有企业形成"市场机制"。他们要借助私有者在市场中"逐利"的特别"敏锐"一一特别强烈的感觉,让国有企业成为对谁(比如对政府)都不买账、只对市场买账的、一心只为"逐利"的"现代企业"。如此,国有企业就改变了性质。他们还说什么搞混合所有制能"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这只不过他们"梦"得美。这样看来,社会主义普遍搞股份制既没有"理由",也没有"条件"。他们大搞"混合所有制",重新回到过去的"公私合营",是在私有化道路上"攻克"存量公有产权的一种手段。他们说现在再讲国企和民企之间的差别已没有意义,那请问,宪法、党章中规定的我国"公有制为主体"是不是也已经没有意义?他们要大力"模糊"国有企业身份,极力摘掉企业"所有制标签",竭力消除"所有制鸿沟",希望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突破"姓社姓资"一样,现在再来一个突破"姓公姓私",也就是"抹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一一毛泽东说,这是修正主义思想。也就是资本主义思想。
6,"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并不是由国有经济所占份额的多寡决定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公正十市场经济。"
私有经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私营企业主以资本为手段攫取雇佣劳动的剩余价值,就是最大的社会不公。不知"吴氏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从何而来?社会主义也叫"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这里,"共产主义"也应该改为"私产主义","共产党"也应该改为"私产党"。
7,"没有私有经济就解决不了中国的就业问题,就解决不了中国的贫困问题。"
这是那些"成功人士"的普遍观点。如中国的"成功人士"、一等一的富人马云就公开说:"大家第一不能仇富,不能仇官。一个社会必须提倡阳光下的财富,不是把村里的地主都杀了,农民就能富起来的。"你看,在马克思看来是极不合理的、见不得阳光的(资产阶级就是否认剩余价值的存在的)且残酷的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剝夺",在马云先生看来却是天经地义的"阳光下"的"天赐"。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随着这些富人们在经济上逐渐占据统治地位,他们必然会要求改变上层建筑,改变意识形态。
这个问题总的说来就是"工人要靠资本家来养活"、"农民要靠地主来养活"的滥调,其背后就是"私有制是对人的本质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