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拜读了张志坤先生《反腐败必须治本的本究竟是什么》一文,实在不敢苟同。
张先生认为反腐的本是在人心,他说:”反腐败所治之本不是制度,而是人心,人心代表自律,制度只能他律,没有自律,他律靠得住吗;人心是灵魂,制度是外衣,没有灵魂,外衣再怎样包装也无济于事。”相信的网友都知道一句话,叫做“存在决定意识“,人心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存在而不断改变的。张先生说治本要从人心入手,认为这是自律,起根本作用,却不知道人的自律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是很脆弱的。人心就像是一个水缸,客观环境就像是司马光,他不断地敲击这个水缸,岂容你水缸一直不变?古往今来,由于客观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人心变化的例子不可胜数,而那些终生坚定心志的圣贤却寥寥无几,治理一个大国岂可以用圣贤的标准来要求每个人,让每个人都和圣贤一样自律?如果是这样,孔夫子的大同社会早就实现了。张先生还说”没有自律,他律靠得住吗“,岂不闻有句话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短经》说的更好,叫做”世之君子未必君子,世之小人未必小人,势运使然也“。说的就是时势对人心的影响。张先生可能是把制度误认为单纯的法律和行政条文那些了吧。战国时有个商鞅变法,他的这个法不只是法律条文,而是改变秦的根本制度。这个制度包括了土地分配,军法,民法,刑法等等一个很大体系。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分配制度。这个是秦开创中央集权制的根本基础。张先生如果把制度单纯的理解成法律这类,那他的观点就还说得过去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上想建立起理想的能长久约束人的制度是不可能的。然而若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相得宜,那么建立一个牢不可破能够约束大多数人,纯化整个国家的制度是可以的,新中国前三十年”六亿神州皆尧舜“便是明证,还有史书上记载的历史上很多个政治清明时期都出了“道不拾移夜不闭户”现象也可参照。而这些都是靠政策和制度实现的,而不是靠呼吁人心向善实现的。
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和黄炎培就有过历史周期律的探讨,毛主席说: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们来监督制度,政府才不会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可见,治本的“本”就是建立起”让人们来监督制度“的制度,让人民能够发挥民主的制度。这个制度我认为有需要打好下面几个基础。
第一:公有制。只有实行了公有制,人民群众才能拧成一股绳,才有力量监督政府。只有实行公有制,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才有互相监督的条件。只有实行了公有制,才能让人民成为主人,才能让”人人起来负责“。
第二:相应的群众组织。大家都知道共产党的三件法宝之一”群众路线“吧,要想实现群众路线,就必须有能够发动群众的组织,那就是”工会“和农会”还有“士兵大会”。当今中国也有类似组织,只不过名存实亡,甚至很多“工会”的主席都是老板兼任的,如此组织想要维护人民利益是不可得的,只有建立人民自己负责的组织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利益。而这就需要人民组织有自治权,去除行政化约束,不要派什么工作人员,让群众自己来。
第三:举报制度的完善。以官督官的结果必然是官官相护,因为利益相关,只有以民督官,才能长久有效。当今中国再次发起“文化大革命”已经不大可能了,然而文革中发动群众监督政府的思想却可以通过举报制度的完善来实现。这个举报制度不是上访,而是利用现在发达的通信条件,实现无级举报。还有政府内部的举报,能够正确举报上司和同事的都可记功。只有这样,才能让官员的腐败行为无所遁形,处处受到抵制。
第四:领导层的支持。需要这个基础的原因和张先生说的“反腐败治本必须政治挂帅”很像,路线决定一切,而路线都是领导层制定的,只有领导层强烈的支持,才有可能建成真正”让人们来监督制度“的制度。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