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三思而后行”,一直不知道“三思”到底是那三思,追根溯源发现还是儒门思想家孔丘先生的解读得最直白可爱——【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也就是说所谓的“三思”就是指思考三遍,而我们孔圣人的意思则是想三遍多了点,两遍就可以了。孔夫子的这个答案虽然很萌萌哒,但老僧不喜欢做那种缺乏信息含量的事情,所以对孔圣人的说法总感觉不是很满意。前几年看电视剧《大明王朝》,其中大太监王芳倒是给“三思”一个更有启迪性的解释: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这就给“思”这个动作建立起了三个维度,由线性的重复变成了立体的扩展。不过说实话这个答案还是过于具体,概括性不是很强,最近几个月在琢磨“思想”这个概念,也接触到了佛家所谓的“三思”:“审虑思”、“决定思”、“发胜思”,但这些要解释起来会遭遇很多佛学概念,阐述起来会很繁琐,所以这里先不谈佛家的“三思”。在这里我们还是根据《大明王朝》编剧对“三思”的理解,来谈谈李嘉诚重组自家产业的新闻吧。先摘录几段资料:
1、【1月9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长实)及和记黄埔(和黄)宣布业务合并、重组方案,两集团资产最终将分拆为两间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的新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和)与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长地),在香港上市。按照预计,这个方案将在2015年年中完成。】
2、【李嘉诚在记者会上回应:“人家说什么都行。我(集团)注册在香港、上市又在香港。过去十年或是十几年,有75%以上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都在开曼群岛等海外注册,并不是这些公司对香港没信心,一样都是为了做生意方便,其中很多民企、(内地)国企,不能因为他们在海外注册就是迁册。”】
3、【2014年1月21日,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首次发表披露中共高层家族离岸账户的报告。资料显示,至少有五名现任与前任高层亲属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库克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持有离岸公司。】
从这几段新闻或旧闻能读出什么内容呢?最显而易见的当然是香港的“爱国商人”李嘉诚先生曲回“转进”——【2013年11月22日,李超人:“我一定不会“迁册”,长和系永远不会离开香港。不过规模的大小是另一回事,我有百分之百的责任保护股东的利益。”;“说我‘撤资’,是一个大笑话”】,1年过去之后,超人确实信守了他的诺言,他的“长和系”真的永远也不会离开香港了,因为他们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新公司属于英属开曼群岛,超人确实超高。所以,政客和商人都与失足妇女类似,他们信誓旦旦的诺言只能听听而已,如果真信的话就只能害人害己了。
李嘉诚要撤退,这点毫不奇怪。作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三思而后行是他的行为习惯,他自己也表示“总要思考最坏的情况”,这就是在“思危”。对于李氏家族而言,当前的中国有哪些危险呢?按照特色中央的宣传口径,今日的中国已经处于伟大的复兴前夜,有什么理由在复兴之前撤退?可见情况并不如新闻联播里面那么乐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确实在崛起,而且这个趋势不可阻挡,对此我毫不怀疑。自从抗美援朝胜利之后,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就跨入了崛起的快车道;而在政治上“一边倒”赢得苏联的全面援助,为新中国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用超常规的手段对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实施了工业化改造;再后来拥有了“两弹一星”赢得了至少一百年的国防安全和全世界的尊重,最终又被第三世界的穷兄弟们抬入联合国,这时候中国已经扫除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屈辱,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中国崛起的历史步骤,缺一不可。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点,就是文化大革命对中华民族宏观的历史作用,文革彻底摧毁了封建礼教对中华民族的思想约束,让中国人的思维极度活跃,这将在未来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当然这同时也解构了中国人的道德传统,由于“黑白猫”的改开中断了以雷锋精神为基础的社会道德重建,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不过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并且物极必反,当前道德已经有回归的倾向,散落在民间各种各样的“自愿者活动”其实是“雷锋精神”的体现,所以总体而言,文革将是今后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起点,特别是信息时代,人的思维就是资源就是财富,而中国人被释放出来的思考力将成为中华崛起的核心动力。所以,我赞同中华民族处于崛起前夜这个大的判断。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黎明前有最深的黑暗,而新事物的崛起总是伴随着旧事物的衰亡,在旧事物彻底消亡之前他们的临死反击也是最猛烈的。回到主题上来,还是来谈谈李氏家族面临的危机。
要谈李家的危机,得先谈李家是如何兴起的。作为纯粹的生意人,李嘉诚是很值得钦佩的,当年那个推销塑料花的小伙子是勤劳致富的典型,但当财富积累到可以称为“资本”的时候,财富的拥有者就被资本异化而具有了资本的肮脏和血腥,李嘉诚也不例外。李家兴起于香港,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在回归之前主要作为大陆的通商口岸而存在,香港当时的经济模式属于典型的买办经济,凭借殖民地地位在大陆和宗主国之间充当掮客,李家的码头、航运则是买办经济的基础产业,当时从香港进出的集装箱货物基本上都是需要要给李家“交税”的,香港买办经济的繁荣将李家滋养得根深叶茂,而根深叶茂的李家则进一步利用他的财富和地位构建庞大的政商网络,垄断了香港地产,让香港人一辈子都为他们的“鸽子笼豪宅”交税,香港的房价有多高想必绝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只是大多数香港人都习以为常,将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港人智商若此,让人不胜唏嘘。而香港回归以后,伴随着内地各个地方的“开放”,特别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的兴起,香港原来独一无二的买办地位被逐渐稀释,所以香港的买办经济相应的必然陷入衰弱,而李家在香港的产业进入衰退也将是历史的必然。当然,香港回归之后,李家借着中央粉饰一国两制的机会,大举进发内地经济圈,狠捞了一笔。但在内地发展经济不结交权贵是不可能的,而以李家的地位其所结交的当然是当时最大的权贵,这十多年来李嘉诚的业务在内地所向披靡,与该权贵的影响力是分不开的。现在,伴随着大陆权力结构的重组,李家所依持的权贵影响力江河日下,李嘉诚在香港特首选举中测试了一下他与新权贵的关系之后,蓦然发现他无法对新权贵施加有意义的影响力,所以他在内地依持权贵发展起来的产业也就危机隐现。香港买办经济衰落了,内地权贵经济不可靠了,这就是李家之“危”。
看清了危机,那么接下来就得“思退”。不容置疑,李嘉诚家大业大。但大有大的难处,大到一定规模之后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悄声无息的转移是不可能的,所以如何才能全身而退对李超人来说是一个很大问题。从他公开支持唐英的年竞选香港特首失败之后,他就一直在紧锣密鼓的转移他偌大的家产。从决策到实施,只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而一旦实施,李家的动作果决,毫不拖泥带水,到现在完成长和系重组只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不得不说,超人在商战、政争方面都是好手,雷厉风行的作风一点都不必作战部队差,在这方面还真是值得我们学习。李嘉诚的撤退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溃退,而是有条不紊,退中有进,为了安全撤退,甚至一改以前在权力面前极端低调的作风,对大陆权贵们放话,主动提到——【其中很多民企、(内地)国企,不能因为他们在海外注册就是迁册】,这实际上是对资料三旧闻的呼应,想必李家也曾经充当了许多权贵们的白手套,所以他知道的内幕不会比国安系统少,他将内地“民企、国企”扯出来的目的很清楚,那就是别阻挡我撤退,不然“内地的”民企、国企也是跑不掉的。这就是李超人的“退”,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有攻有守,不得不让人佩服。相对而言,大陆的某些爆发户就蠢得象猪,一旦失去权力的依持,就啥都不会了。至于思变,李家也是有所准备的,在开曼注册,在香港上市,进可攻,退可守,一旦时机有变,卷土重来毫不费力。
当然,这里只是以李嘉诚为例,实际上通过离岸金融公司撤退的人多得很,只是李嘉诚是在开曼,而很多内地“民企”、“国企”是在维京。这些权贵资本家们害怕什么呢?现在国家不是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吗?他们为什么要如此这般的思危、思退?答案也许只有一个——他们对未来没有把握,是什么让他们对未来没有把握?制度和人民,毛泽东等老一辈们建立起来的制度,和那些拥护这种制度的人民,是他们让这些掌控绝大多数财富和资源的权贵们害怕了。他们感觉到危险了,于是就思危、思退、思变了。权贵们其实比谁都更渴望和平演变,如果中国也拥有美国一样保护他们的制度,他们何须背井离乡费尽心思的玩大转移呢?所以,推墙派值得深思,你们要推的墙到底是什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