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提交的财政预算被人挖出很大的看点,有8所机关幼儿园将获6863万元财政资金补贴。对此,我深感广东省可谓是风清气正,令人叹服。8所啊,机关啊,6863万元啊,真是廉洁搞特权,可信,可亲,可敬!
平心而论,财政补贴学前教育,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好比国电抄表工拿着10万人民币的年薪,区区1万6千美元啊,搁在哪个欧美国家都是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天朝竟然成了民愤迭起的焦点。原因无非在于,30年的政策裹脚布,已令国民荷包形如小脚,于是,正常的脚也便成了大脚,分外扎眼了。
“企业办社会”是政界、学界联手进攻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核武器,这种诘难指出了国有企业的最大弊病在于,其生产运营中会产生极大的正外部性,比如说国有企业不仅对员工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一包到底,就连其子孙后代也尽力安排,而企业自办的医院、学校、食堂、宿舍产生的成本是巨大的,这样就在同毫无社会负担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自然就会被淘汰掉。
用“企业办社会”来证明计划经济的弊端,进而佐证改革开放的合理性——这就是从小学到大学的政治课上都会灌输的东西,教科书上不写,但所有教员都会众口一词的讲解。当然,他们绝不会告诉你,什么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推崇的“企业公民”,什么是西方所有经济管理都不得不面对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更不会回答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既然“企业办社会”不合理,那么社会谁来办?
这个问题不是回答不了,而是不敢回答。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很明确,那就是把所有的包袱全部丢给社会,从而保证经济在账面上的高速增长。
但是,既然改革派的官员、学者认定,旧体制的“企业办社会”如此不合理,取消福利医疗、福利分房、福利教育的优越性又如此显著,那么,他们凭借自身在政治上和政策上的绝对优势地位,很显然,这等好事应该从自己做起。也就是说,他们从80年代起就异口同声的痛斥“企业办社会”,恨不得推倒所有计划经济体制以绝后患,那么,他们自己从1949年算起,自然更应该痛感“政府办社会”、“高校办社会”的弊病,从逻辑上讲,改革理应就要从推倒政府、高校自身的福利做起。
而广东此次暴出的“特权幼儿园”事件,无疑是强调了一个其实见怪不怪乃至麻木的真相:计划经济体制在非垄断国企中全面崩盘,而最为痛恨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派政府官员、高校学者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旧体制带来的巨大福利。
另一个社会热点同样做出了一个生动的注解: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人数达到141万人,如果加上各省市区自行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各类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各类国有企业招录考试,6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基本上应报尽报。
这真是中国社会的一幅绝妙讽刺画:维持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小团体动员一切资源把计划经济体制描的一团漆黑,把市场经济吹的神乎其技;而市场经济体制内,或即将被抛入市场经济体制内的数百万大军却调动一切社会关系向体制内挤去。
终于,有识之士拍案而起了,某退休高官怒斥:600万大学生都去考公务员,都吃财政,不创造生产力,这意味着社会的倒退!”
我分明听到,公交车上有人朝着站台怒吼:“挤什么挤,公交车有什么好,你们不会伸手打车么?”
推广下微博:t.sina.com.cn/berni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