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建筑超短命均寿30年
2011 年4月19日
内地建筑超短命均寿30年
“短命工程”在中国大陆各地越演越烈,新华网引述浙江大学教授范柏乃说,内地建筑平均寿命只有二十五到三十年,远远低于英国建筑平均使用年限的一百三十二年以及美国的七十四年。
公路启用一月翻新
二○○七年二月,投资人民币二亿五千万元兴建的潘阳五里河体育场在使用了十八年后拆除;去年三月,落成不满十年、耗资三千多万元的海南省海口“千年塔”沦为“短命塔”。去年七月交付使用的杭州萧山区鸿达新路,由于被认为影响杭州整体形象,同年八月被彻底重新改造。
翻阅近年新闻报道,不难列出一份长长的建筑“死亡名单”。除了那些引人关注的地标性建筑以外,还有大量普通住宅,在建成后不长的时间内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提前拆除。
城市规划缺科学性
按国家《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一百年,一般性建筑为五十年至一百年。这些工程“短命”并非品质问题,而是在商业利益和GDP崇拜的背后,中国城市缺乏成熟谨慎的城建规划和保护意识。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八成六的人表示自己所在城市有过“短命”建筑;对于自己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五成的人表示不满意;在谈及城市建筑总“短命”的原因时,八成四的人选择“地方领导片面追求形象、政绩”,七成二的人认为是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接下来还有:豆腐渣工程(四成)、商家急功近利(三成六)、审批拆除程式有问题(三成六)、建筑设计有问题(两成九)等。
短命建筑耗能耗材
据统计,二○○二年中国城镇共拆迁房屋一亿二千万平方米,相当于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三亿二千万平方米的三成七;二○○三年中国城镇共拆迁房屋一亿六千一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三成四,相当于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三亿九千万平方米的四成一。
在这场“拆了建、建了拆”的运动中,中国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在消耗了全球最多水泥和钢材的同时,也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 “短寿命”与资源高消耗并存,已成为中国建筑产业的一大通病。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二十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四成的水泥和钢材,这一切却只能持续二十五年至三十年时间。
二○○三年,中国城镇共拆除一亿六千一百万平方米房屋,按每平方米需水泥二百公斤、钢材六十公斤计算,总共浪费了三千二百二十万吨水泥和九百六十六万吨钢材,均占我国当地年竣工房屋所需钢材和水泥的百分之九;若按每吨水泥三百元、每吨钢材四千元计算,则仅建筑用的水泥和钢材就损失了四百八十三亿元;另外,按生产一吨水泥消耗一百四十五公斤原煤、生产一吨钢消耗七百四十一公斤原煤计算,则共浪费掉一千一百八十三万吨原煤。
年产四亿吨建筑垃圾
在过度消耗水泥、钢材、煤炭等资源的同时,大量重复建设的“短命建筑”,制造了大量建筑垃圾。据国家住建权威部门研究报告,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五百吨至六百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七千吨至一万二千吨建筑垃圾。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三成至四成,每年产生新建筑垃圾四亿吨。这些垃圾的运输、处理和存放,均会对中国环境造成影响。
斥资人民币3000多万元的海南“千年塔”,落成不满10年就拆除。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塔高一百三十一点一○一米的海南海口标志性建 筑“千年塔”被拆除。此塔是千禧年当中全世界最高的景观纪念塔,二○○一年一月一日○时正式落成,曾被载入世界健力士纪录。 (资料图片)
平均使用仅30年 大陆建筑超短命
2011年4月19日
“短命工程”在大陆各地越演越烈,平均寿命25至30年,而海南“千年塔”落成不满10年就拆除,堪称是“代表作”。专家表示,非质量原因的新建筑“短命”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及社会财富损失,也损害官方形象,必须加以重视。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柏乃日前接受《新华社》访问时指出,大陆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工程量最大的国家,但大陆建筑却呈现出“短命”态势,平均寿命仅为25至30年,远低于英国建筑平均使用年限的132年及美国的74年。
范柏乃说,造成“短命”原因并非工程质量,而是城市建设规划缺乏严肃性,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使然。他以潘阳五里河体育场为例,指该处斥资2.5亿元兴建,但仅使用了18年就拆除。
另外,2010年3越,落成不满10年、斥资3000多万元的海南海口“千年塔”沦为了“短命塔”;2010年7月交付使用的杭州萧山区鸿达新路,由于被认为影响当地的整体形象,在同年8月又被彻底重新改造。
“中国人均可利用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紧张。但每年却消费了世界总量40%的水泥和钢材,大大透支中国资源,有悖中国国情。”范柏乃表示,不断拆新建新,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大量建筑垃圾,现在大陆建筑垃圾位居全球第一,每年高达4亿吨。
二○○七年一月,为迎接奥运帆船赛举行,青岛拆除楼高七十三点五米、二十四层的青岛铁道大厦,兴建新的火车站。(资料图片)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