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老高”风波,让人看到了“一颗硬币”的正反两面。过去,“温州模式”给人看到的是:“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的精神”,这是光鲜的一面的写照,任何事物产生都有其合理性,哲学家黑格尔所云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论断就包含这个意思。“温州模式”在特定时段具有“先进性”,表现为“敢为天下先”这样的开拓精神。比“摸着石头过河”的保守谨慎渐进思维“更能掘金”,因而,温州人在改革开放前20年积累了可观的民间资本,被人称之为“民营之都”。
但是,另一面温州商人的财富观,就是面对财富而来的价值观,很少提及,或语焉不详,这导致了“温州模式”的致命缺陷:“有始无终,资本血性,责任缺失,有家无国”。好多人把 “温州模式”的衰落说成是“内外夹击”的结果,这是片面的、主观的。温州商人被企业多元化经营冲昏了头。“入世”后经不起专利技术、资金管理的冲击,剑走偏锋;出口导向又步步受制于人,定价权的失去,困兽犹斗;商品零售终端被外资控制,外贸与内贸(超市)吃肉,厂家喝汤;资本增值空间狭窄,楼市高利贷击鼓传花,饮鸩止渴。于是“老高”风波上演,巴菲特所说的“只有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跑路”的结局并不是欠帐逃债这么简单,这是“温州模式”的遮羞布的“脱落”,比裸泳更难看,而是裸奔。终于让广大民众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
许多年的“温州模式”争议,到现在为止,答案已经显现,尘埃落定。为什么?
因为最近十年的“敢为天下先”动作仍然频频,但基本上已被全国人民厌恶,炒来炒去,天翻地覆,肥了少数,坑了大多数,99%是输家,这样的财富价值观是腐朽没落的,是反时代潮流的,这不是“敢为天下先”,而是“敢为天下恶”,掏空当地实体经济,引起社会倒退,如果不是坏事,一大批高官来温不是救火,那还是隔岸观火呵???
事情已经到了水落石出的时候,“温州模式”没有笑到最后,经不起折腾,搁浅了,失去了榜样力量的“模式”,还是模式吗?!有人说“跑路”是少数,并不代表温州商人整体。笔者概括性地说:“跑路”者是破出去了的“脓包”,在“发炎”的,即将“破皮而出”的脓包还有多少?虽然没有89%,只要超过50%,有代表性的5%,“温州模式”就已完蛋,成为反面典型,“温州模式”堕落至此,有它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任何事物都具有生长和灭亡的两重性,“温州模式”也不例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和必然规律。由于众多原因,结果果然是走到了它的反面,一切旧社会陈渣汹涌泛起,自私自利充斥社会,社会道德沦丧一方。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方向感,结果摸到沟里去了,居然还发明了地沟油!
事物正常走到反面,是普遍规律,事物非正常走到反面,是特殊规律。事物走向反面呈什么样规律,是由事物本身生与死的因素强弱决定的。民营经济占96%的温州并没有在市场化上走多远,社会道德却严重蜕化,并不是温州的企业“病”了,而是执掌这些企业的老板思想观念患疾病了,“创业难守业更难”,任何不切实际的躁动,后果大家都看到了吧?
凡是真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人,都不难理解并赞赏这一点。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在《道德经》中写下这样的哲理:“吾有三宝:一曰俭,二曰慈,三曰不为天下先。”“温州模式”的归零如同正负归零,起于萍踪,归去沧桑,如果从1985年5月《解放日报》提出算起,已有26年一代人的时间,欣慰与遗憾,“敢为天下先”所留给人们只有七三开。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