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2年两会第一天,媒体上两会代表的声音比较多,今天在人民网上读到一篇人民日报旗下《环球人物》杂志的报道,“山西省长王君的‘幸福全覆盖’”,报道来自于环球人物杂志对王君省长的专访。
专访第一部分的标题很醒目“不拿出勇气进行决绝的改革,就是纵容乱象”,这里提到了改革,而且的确蕴含有“不改革…就…”的句式,而此种句式去年到今年以来很是热络,还动不动加上“死路一条”的结尾,铿锵有力,触目惊心。
然看完对王君省长的采访报道,对“不改革…就…”的句式有了新的认识。
王君到山西任职被称为“临危受命”,何来“危”,当时,山西的煤炭安全生产形势已经到了“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的地步。王君的到任与一桩特大矿难有关“2008年9月8日,襄汾县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后,原省长引咎辞职。时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的王君临危受命,出任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理省长。”(环球人物),此事曾经轰动一时,因为王君的前任刚刚上任数月而已。即是说,按照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原则,如果王君省长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矿难频发的局面,也是没有退路的。
矿难只是表象,环球人物认为“矿难只是山西煤矿乱象的冰山一角。上世纪80年代,山西人以‘村村点火,乡乡冒烟”形容煤矿‘多、小、散、乱’,有人给一些小煤矿总结了‘四宗罪’:浪费资源、破坏生态、草菅人命、腐蚀干部。”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山西煤矿的“村村点火,乡乡冒烟”、“多、小、散、乱”、“浪费资源、破坏生态、草菅人命、腐蚀干部。”是一轮有关采矿权放开的“改革”带来的后果。媒体之所以把目光聚焦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所谓“有水快流”的提法源自那时,一时间宪法规定属于全民所有的煤矿资源成为极少数人暴发的“肥肉”。
用一句时髦的话说,采煤行业算是“国退民进”改革的一个典范领域,似乎对应了“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中的“能源”这一原则的。
但是,“鼓励”容易,“引导”却难,谁也不能阻挡的是所谓“自由竞争”之下的无序恶性竞争和无序恶性“进入”,特别是资源性领域,经过十数年的演进,山西的煤炭产业成为乱局,矿难频仍。当然,采矿是高危行业,从理论上说,矿难产生的机理本身与所有制无关,谁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发生矿难,但矿难预防、矿难善后处理的方式和结果却因为所有制有根本的差别,私有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驱使私有矿主避开矿难后续处理的责任。
如此一来,私有矿主多起骇人听闻、丧尽天良对待遇难矿工的案件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原先的所谓“有水快流”、“放宽准入”要不要来一个“反弹琵琶”?来它一次对原有野蛮式改革的反向改革。
王君省长毅然选择了改革之路,王君省长所说的“不拿出勇气进行决绝的改革,就是纵容乱象”是有所指的,所谓“勇气”是指在王君省长力主的改革面前所遇到的阻力,这个阻力之大,是不可小觑的。山西当时所面临的阻力,来自一个强大的“官学资”铁三角。据报道,“一时间,煤改成为国内各界争议的热点,‘国进民退’、‘违宪’等说法像乌压压的大帽子扣向了山西省委省政府。”
看看,好一个“国进民退”,好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至今依然余音缭绕,至于“违宪”就更加离奇了,草民以为,既然宪法规定国家的矿产资源为全民所有,那么矿产的经营和收益就必须体现国有、全民所有的原则,私有采矿的“宪法”依据在何处?
而且,在王君省长主导的改革中,强大的私人资本发出了强大的声音,因为有公知、意领、媒人、精英为这些资本说话。
在山西采煤乱局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温州私人资本集团的身影,““山西境内60%的中小煤矿(包括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由温州煤团承包,投资商一时达到500多人、甚至2000多人。当时,‘在山西任何一个产煤市县,基本都活跃着温州炒煤团的身影。’有知情人说。”(《工人日报》2006年1月4日)“一组普遍被认可的数据是,温州人掌握着山西境内近60%的中小煤矿,牵涉的投资额高达40多亿人民币。而由温州人控制的煤矿年产量已经达到8000万吨以上。”
山西的改革一起,浙江、温州的资本及其代言人竭尽一切平台资源哭诉、申告、兴讼,一大理由是山西的改革侵犯了资本家们的“权利”。当然,王君省长及山西省委、省政府并未退却,因为应了那句话“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谁的死路一条呢?科学发展无从谈起,共同富裕无从谈起,环境保护无从谈起,和谐社会无从谈起。
以国有化为主导的山西煤炭产业改革初尝胜果,“山西省矿井个数大幅减少,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全省煤炭工业的产业水平、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王君说,山西人民多少年想办的一件大事终于办成了,我们彻底告别了小煤窑时代,进入了现代化大矿时期。”(环球人物)
对不合理、不适宜的改革的改革也是改革,而且是更高一级的改革,是更深入的改革,只要是正确的,就要坚持,改革不是哪一人、哪一群人的专利,私有化方向错了,就改回来嘛。
专访第一部分的标题很醒目“不拿出勇气进行决绝的改革,就是纵容乱象”,这里提到了改革,而且的确蕴含有“不改革…就…”的句式,而此种句式去年到今年以来很是热络,还动不动加上“死路一条”的结尾,铿锵有力,触目惊心。
然看完对王君省长的采访报道,对“不改革…就…”的句式有了新的认识。
王君到山西任职被称为“临危受命”,何来“危”,当时,山西的煤炭安全生产形势已经到了“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的地步。王君的到任与一桩特大矿难有关“2008年9月8日,襄汾县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后,原省长引咎辞职。时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的王君临危受命,出任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理省长。”(环球人物),此事曾经轰动一时,因为王君的前任刚刚上任数月而已。即是说,按照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原则,如果王君省长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矿难频发的局面,也是没有退路的。
矿难只是表象,环球人物认为“矿难只是山西煤矿乱象的冰山一角。上世纪80年代,山西人以‘村村点火,乡乡冒烟”形容煤矿‘多、小、散、乱’,有人给一些小煤矿总结了‘四宗罪’:浪费资源、破坏生态、草菅人命、腐蚀干部。”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山西煤矿的“村村点火,乡乡冒烟”、“多、小、散、乱”、“浪费资源、破坏生态、草菅人命、腐蚀干部。”是一轮有关采矿权放开的“改革”带来的后果。媒体之所以把目光聚焦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所谓“有水快流”的提法源自那时,一时间宪法规定属于全民所有的煤矿资源成为极少数人暴发的“肥肉”。
用一句时髦的话说,采煤行业算是“国退民进”改革的一个典范领域,似乎对应了“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中的“能源”这一原则的。
但是,“鼓励”容易,“引导”却难,谁也不能阻挡的是所谓“自由竞争”之下的无序恶性竞争和无序恶性“进入”,特别是资源性领域,经过十数年的演进,山西的煤炭产业成为乱局,矿难频仍。当然,采矿是高危行业,从理论上说,矿难产生的机理本身与所有制无关,谁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发生矿难,但矿难预防、矿难善后处理的方式和结果却因为所有制有根本的差别,私有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驱使私有矿主避开矿难后续处理的责任。
如此一来,私有矿主多起骇人听闻、丧尽天良对待遇难矿工的案件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原先的所谓“有水快流”、“放宽准入”要不要来一个“反弹琵琶”?来它一次对原有野蛮式改革的反向改革。
王君省长毅然选择了改革之路,王君省长所说的“不拿出勇气进行决绝的改革,就是纵容乱象”是有所指的,所谓“勇气”是指在王君省长力主的改革面前所遇到的阻力,这个阻力之大,是不可小觑的。山西当时所面临的阻力,来自一个强大的“官学资”铁三角。据报道,“一时间,煤改成为国内各界争议的热点,‘国进民退’、‘违宪’等说法像乌压压的大帽子扣向了山西省委省政府。”
看看,好一个“国进民退”,好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至今依然余音缭绕,至于“违宪”就更加离奇了,草民以为,既然宪法规定国家的矿产资源为全民所有,那么矿产的经营和收益就必须体现国有、全民所有的原则,私有采矿的“宪法”依据在何处?
而且,在王君省长主导的改革中,强大的私人资本发出了强大的声音,因为有公知、意领、媒人、精英为这些资本说话。
在山西采煤乱局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温州私人资本集团的身影,““山西境内60%的中小煤矿(包括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由温州煤团承包,投资商一时达到500多人、甚至2000多人。当时,‘在山西任何一个产煤市县,基本都活跃着温州炒煤团的身影。’有知情人说。”(《工人日报》2006年1月4日)“一组普遍被认可的数据是,温州人掌握着山西境内近60%的中小煤矿,牵涉的投资额高达40多亿人民币。而由温州人控制的煤矿年产量已经达到8000万吨以上。”
山西的改革一起,浙江、温州的资本及其代言人竭尽一切平台资源哭诉、申告、兴讼,一大理由是山西的改革侵犯了资本家们的“权利”。当然,王君省长及山西省委、省政府并未退却,因为应了那句话“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谁的死路一条呢?科学发展无从谈起,共同富裕无从谈起,环境保护无从谈起,和谐社会无从谈起。
以国有化为主导的山西煤炭产业改革初尝胜果,“山西省矿井个数大幅减少,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全省煤炭工业的产业水平、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王君说,山西人民多少年想办的一件大事终于办成了,我们彻底告别了小煤窑时代,进入了现代化大矿时期。”(环球人物)
对不合理、不适宜的改革的改革也是改革,而且是更高一级的改革,是更深入的改革,只要是正确的,就要坚持,改革不是哪一人、哪一群人的专利,私有化方向错了,就改回来嘛。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