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进入国有垄断行业”一直是这些年来一些舆论热衷的话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有资本改革后,这一话题有升温之势;这回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一些舆论必定又会有将其解读为“打破国有垄断”之类,特别是能源、电信等领域,但这种解读至少有失偏颇,因为这些领域的所谓“国有垄断”并不存在,而且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投资项目和特许经营领域必须坚持一定之规,不能牺牲安全、效率、环保、公正等原则。
之所以说上述热门领域的所谓“国有垄断”并不存在,是因为这些领域早已形成了一批规模可观的民营企业,甚至已经在自己所处的细分市场位居老大。如能源领域,无论是煤炭、石油还是电力,都已经存在民营巨头:在煤炭产业,民营企业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底资产总额已达724.41亿元,形成了煤炭采掘、铁路运输、煤制油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37位、全国煤炭企业百强第19位,“伊泰”商标为煤炭行业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
在石油产业,1990年成立的光汇石油依托在华南地区成品油分销、零售起家,2006年就跻身国内五家拥有保税油经营牌照的企业行列,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20万立方米成品油公共保税库并配套经营海上供油业务,今年2月18日以10.75亿美元的基本购买价收购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在渤海拥有的所有油田资产,从而大大巩固了其纵向一体化产业链。
在电力产业,民营企业汉能控股集团拥有的水电项目权益总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其中两期总装机30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是全世界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水电站;又是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
……
实际上,开放民营资本进入国资项目,是希望激发经济活力,不过,需要一定之规。首要的原则无疑是安全,我们需要牢记,当初山西煤炭行业的大面积“国进民退”实际上是痛定思痛下决心不要“带血的煤”,强力收编改造、关闭不达标中小煤矿,而这样的煤矿大多数属于民营。
其次是效率。在许多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领域,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垄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与其强行牺牲效率而设立多家经营主体,不如保证效率推进单一经营主体的资本多元化。而且,我们需要明白,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强力推行的改革措施也不例外,如去年铁道部改制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倘若我们对其潜在副作用没有清醒的预见和防范,追求利润的动机可能压倒追求技术进步的冲动,从而减少对我国先进高铁装备的采购,令其发展步伐停滞下来。
环保和公正原则自不待言,其中尤其需要突出强调的是公正原则,世界各国国有资产改制重组都是腐败高发区,而国民和决策层希望的是激发全社会活力,而不是为腐败分子创造“空手套白狼”的侵吞盛宴。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