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论我去哪里、见哪些人都会听到同样的问题:你怎么看待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其于去年出版的著作《资本在二十一世纪》在欧美热销至今,一时洛阳纸贵,形成"皮凯蒂现象")?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两层意思:你怎么看待皮凯蒂的著作,你对皮凯蒂现象有何见解?
回答第一个问题相对容易。我侥幸成为英文版《资本在二十一世纪》一书最早的读者。出版皮凯蒂著作的哈佛大学出版社在这部书出版前曾给我寄过校样,希望我能写一份封底简介。我很高兴能有此幸运,因为这本书的广度、深度和远大目标都让我啧啧称奇。
我对皮凯蒂、伊曼纽尔·赛斯( Emmanuel Saez,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安东尼·阿特金森(Anthony Atkinson,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还有其他人在收入分配领域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当然非常熟悉。这项研究已经在超级富豪收入增长问题上做出了令人吃惊的新发现。研究表明许多发达经济体的不平等状况已远非20世纪初可比。这部著作本身就称得上是才华横溢。
但这部书又远远超出了实证研究的范畴,娓娓讲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关于财富发展耐人寻味的警世故事。皮凯蒂告诫我们不要被20世纪下半叶发达经济体长达数十年外表光鲜的繁荣稳定的共同经历所蒙蔽。在他的讲述中,其实不平等的破坏性力量可能在资本主义中占据主导地位。
让《资本在二十一世纪》值得一读的或许不仅是其观点本身,还有亲眼见证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试图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最重大的问题。皮凯蒂重点诠释了收入分配的政治含义;他在资本主义一般规律和偶然因素两者间微妙的摇摆不定;他所提出的大胆(在不少人看来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弥补资本主义固有缺陷的挽救措施令人耳目一新,因为在此之前很少有经济学家做过这样的尝试。
因此虽然我很想说自己预见到了这部书出版后巨大的学术成功和民意成功,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准确地说,这本书引起的反响令我惊讶不已。
一方面,这本书阅读起来难度很大。整部著作差不多有700页长(包括注释部分在内),并且虽然皮凯蒂没有耗费大量时间探讨形式理论,但方程式和希腊字母却仍在整部著作中随处可见。书评家称赞皮凯蒂的引述颇具巴尔扎克和简·奥斯汀的神韵;但实际情况却是除少得可怜的文学比喻外,读者看到最多的还是经济学家干巴巴的论述和统计数据。
经济学界也并不一致看好这部著作。整部书都围绕几个会计恒等式展开,试图量化储蓄、经济增长、资本回报与社会财富分配之间的关系。皮凯蒂非常善于通过追踪历史变化状况并在实际数据和抽象关系之间建立联系。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众所周知的经济关系。
皮凯蒂在上述会计构架的基础上稍作延伸得出了悲观的结论。如果合理假设成立--即富人能够进行足够的储蓄--那么只要平均资本回报率r高于总体经济增长率g,继承财富与收入(或工资)之比将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皮凯蒂认为除动荡不安的20世纪上半叶外,这种状况一直是历史常态。如果他对未来的预测成立,我们将面对不平等状况前所未有的糟糕处境。
但在经济学领域进行推断是非常危险的,并且支撑皮凯蒂观点的数据也很难确定是否真实。诚如很多人所言,如果经济领域资本相对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呈现过剩状况且创新速度开始减缓,那么资本回报率r将很有可能会开始降低。或者诚如其他人所言,全球经济可能在新兴和发展中世界的推动下呈现加速回升态势。我们要认真对待皮凯蒂的观点,但这种观点还谈不上是铁律。
或许这本书的成功来源于时代精神。即使全球金融危机刚结束时能够整理出同样的观点和论据,我们也很难相信同样的观点在5到10年前会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平等状况愈演愈烈引发的担忧一直在美国积聚。虽然经济有所复苏,但中产阶级收入继续呈现停滞或下降态势。现在将不平等归结为美国的核心问题似乎颇有道理。这或许能够解释皮凯蒂的著作为什么在美国比他的祖国法国受到更多的重视。
《资本在二十一世纪》重新点燃了经济学家对财富及其分配态势的兴趣。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等古典经济学家都曾关注同样的话题。这本书已经把至关重要的实证细节及一个简单但有效的分析框架带到公众讨论中。无论何种原因,它已经对经济学界和公共话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