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历史资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二)

陋县小民 · 2022-04-28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随着这个真正的社会寄生虫阶级的形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制度就最终形成了。后来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也是经过流通领域的孵化,从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中产生出来的。这种历史观象值得注意,它告诉我们,只要实行商品交换制度,就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就存在着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土壤。在社会主义社会,新老资产阶级分子还会利用商品制度这个旧基地,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手段,进行瓦解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活动。在苏

  75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连载: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性质和目的》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编写小组

  第三篇 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性质和目的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性质

  【社会主义的直接社会生产和直接社会产品】

  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以后,社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了一个新的矛盾运动过程。首先是,社会生产的性质和目的变更了。

  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社会生产和社会产品具有不同的性质。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公社成员直接为生产而结合成社会”,他们共同生产,产品归公社公有,并且按照习惯和需要进行分配。它是在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社会分工还没有发展的条件下出现的,是一种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原始的公有经济。

  原始公社的瓦解和私有制的出现,使生产的性质和目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生产是属于私人的事情,产品归私人所有。这样,生产就直接表现为私人生产,产品也直接表现为私人产品了。当这些私人产品不是为生产者本人的消费而生产,而是为交换而生产时,产品就变成商品。

  这种产品具有私人性,也具有社会性。但是,这种社会性却被私有制所掩盖,不可能直接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交换,证明生产出来的商品是社会所需要的时候,产品的社会性才得到证实。

  在社会主义社会,整个社会生产基本上已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生产,从整体上看,是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是直接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这样的生产基本上已失去私人生产的性质,成为社会主义的直接社会生产,劳动产品也一开始就表明应该是对社会有用的,因此,它已不再是私人产品,而开始成为社会主义的直接社会产品了。

  社会主义的直接社会生产、社会主义的直接社会产品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变。社会主义直接社会产品,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在几百万人、几千万人、几亿人的社会范围内分工协作,有计划地有组织地生产出来的。

  它反映的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先进的生产力,既不同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的直接社会产品,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人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私人产品转变为社会产品,要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且这条道路往往走不通,特别是在生产过剩危机爆发的情况下,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人们自己生产的产品,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反过来支配着人们的命运。在社会主义社会,情况反过来了,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人,有计划地从事直接社会产品的生产,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

  【直接社会产品在不同程度上仍然是商品】

  社会主义直接社会生产是对私人生产的否定,从而,社会主义直接社会产品也就是对私人产品的否定,这是问题的一面。问题还有另一面,就是社会主义直接社会生产在不同程度上仍然是商品生产,社会主义直接社会产品在不同程度上仍然是商品。

  在社会主义社会,直接社会生产还要表现为商品生产,直接社会产品还要表现为商品,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在历史上,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变更了,但是还存在着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不同所有者。

  这种不同的所有者,主要表现为两种社会主义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此外,还有少量的个体所有制残余。不同所有者之间的交换,只能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

  “为了保证城市和乡村、エ业和农业的经济结合,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商品生产(通过买卖的交换)这个为农民唯一可以接受的与城市进行经济联系的形式”。这样,在人类历史上存在几千年之久的私有经济的遗物——商品制度,就还不能不在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马克思在分析商品起源时曾经指出:“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相互之间交换产品,虽然不涉及不同所有者的问题,但是,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商品关系,不能不反映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关系上来。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各自为了对国家负责,搞好经营管理,都不能无偿地转让产品。他们需要对方产品进行交换时,仍要象对待不同的所有者那样,依据等价交换原则,作价付款。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的是商品制度,而且在全民所有制内部实行的也是商品制度。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的商品制度,有着和私有制基础上实行的商品制度不同的特点:

  第一,它主要体现工农两大劳动阶级之间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

  第二,它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的;

  第三,同资本主义社会比较,商品的范围已大为缩小,劳动力已不是商品,土地、矿藏等天然资源也不是商品;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流通的生产资料,也发生了重大的质变,丧失了商品的某些特征。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必须实行商品制度,是有它的必然性的。否认这种必然性,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显然是错误的。刘少奇、陈伯达一伙,曾在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居心叵测地叫嚷要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刮起一股“共产”风,妄图把革命和建设引向邪路。

  毛主席及时识破了这种阴谋,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毛主席亲自主持召开的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决议中指出:“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早地否定商品、价值、货币、价格的积极作用,这种想法是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不利的,因而是不正确的。”

  我们国家的商品不是多了,而是不够丰富。说到底,只要公社还没有多少东西可以拿出来同生产大队、同生产队“共产”,全民所有制也拿不出极为丰富的产品来对八亿人口实行按需分配,就只能继续实行商品制度。

  而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单位,就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甚至亏损。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同一的尺度,来衡量事实上各不相同的商品生产单位,在这里,资产阶级法权就表现出来了。商品制度的存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也就存在。

  这样,商品的价值就仍然要表现为价格。在有些场合,价格和价值就会发生背离,使不同商品的生产者获得不同等的收入。这种资产阶级法权,事实上是一种特权,它会诱使一部分生产单位去扩大生产那些能带来较多收入的商品,冲击国民经济计划。

  对后者带来的危害,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但是,资产阶级分子和想利用资产阶级法权上升为新资产阶级分子的人,为了扩大资产阶级法权所带来的那一部分不平等,就会把社会主义直接社会产品的生产,转变成为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

  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制度以及同它相联系的商品、价值、货币、价格这些经济范畴的存在,是有它的历史作用的。无产阶级利用它,以利于同农民的联盟,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商品制度中的资产阶级法权,毕竟是资本主义的旧土壤。在这块土壤上会产生出新的毒草。

  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是这块资本主义旧土壤上长出来的新毒草,林彪反党集团中的某些人物也是这块资本主义旧土壤上长出来的新毒草。这些人盘踞在领导岗位上,必然要反对社会生产的社会主义性质,必然要拼命扩大商品制度中的资产阶级法权,推行“利润挂帅”,搞资本主义经营,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

  刘少奇、林彪一伙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鼓吹的“四大自由”、“三自一包”,其目的就是想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那套原则,来“改造”社会主义经济,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我国复辟。在经济领域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本质上是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在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前,无产阶级要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防止它的破坏作用;在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无产阶级要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扩大,防止资本主义复活。这种限制,就是前进。如果不加限制,社会主义就不能继续前进,共产主义因素就不能发展。

  社会主义产品,既是直接社会产品,又是商品;直接社会产品具有不同程度的商品性,商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直接社会性。社会主义产品所具有的这种二重性,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和矛盾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产品的二重性中,直接社会产品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这是社会主义产品同共产主义产品相通的地方。

  但社会主义直接社会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又同商品联系在一起,这表明它同共产主义直接社会产品相比,又还很不成熟,还有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者可以利用的地方。

  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产品已十分丰富,统一的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已经确立,按需分配已取得统治地位的时候,商品生产才会最后消亡。那时,社会生产将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的直接社会生产,社会产品将变为共产主义的直接社会产品。也只有在那时,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オ可以说是最后被彻底铲除干净了。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产品具有直接社会产品和商品的二重性,从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来考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生产过程同样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作为直接社会产品的生产,它是一个直接的社会劳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者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借助于公有的劳动资料,改造劳动对象,创造适合于社会需要的直接社会使用价值。

  另一方面,作为商品生产,生产者的劳动就不仅会创造出各种具体的使用价值,而且作为抽象劳动,还创造出新的价值。社会主义生产过程就是这种直接社会劳动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要了解社会主义生产有些什么特点,先要看一看社会主义的这种直接社会劳动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有些什么特点。

  劳动过程,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态,就生产的各个简单要素发挥作用的角度来加以考察,无非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各种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生产出各种预期的产品的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但是,任何劳动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进行的。因此,任何劳动过程就不仅反映着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而且也必然反映着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这一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过程就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过程有着根本的区别。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工人劳动力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劳动产品属于资本家所有。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雇佣劳动,是奴役劳动,是为剥削者做苦工。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第一次成为国家和企业的主人,因而社会主义的劳动过程就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特点。列宁说,“每个赶走了资本家或者至少是实行了真正的工人监督来管制资本家的工厂,每个赶跑了地主剥削者并且剥夺了他们土地的农村,现在而且只有现在オ成了劳动者的活动场所。在这里劳动者可以表现自己的オ能。可以稍微挺一挺腰板,可以扬眉吐气,可以感到自己是人了。他们千百年来都是为别人劳动,为剥削者做苦工,现在第一次有可能为自己工作了,而且是利用一切最新的技术文化成果来工作的。”

  社会主义的劳动过程,是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为了劳动阶级本身的利益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它的特点就是: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生产中以主人的地位自觉地从事有组织、有计划的劳动,劳动产品全部归劳动阶级自己支配,用来满足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劳动人民的需要。因此社会主义的劳动过程,是不受剥削的、有计划的劳动过程,是直接的社会劳动过程。

  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存在着阶级的社会。除了劳动阶级以外,还存在剥削阶级。原来的那些剥削者,在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他们也得劳动。对于剥削者,他们的劳动总是带有强制性的。

  当然,劳动者对剥削者进行的这种强制,同剥削者对劳动者的强制,在性质上是有根本区别的。过去剥削者强制劳动者劳动,是为了剥削劳动者。现在劳动者强制剥削者劳动,是为了使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因此,社会主义的劳动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对剥削者的改造过程,是有着社会的阶级内容的。

  社会主义的劳动过程,从劳动人民这一方面来看,也还带有旧社会的传统或痕迹。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社会分工,需要经过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地消灭。

  在社会主义时期,虽然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已经基本上挣脱了私有制的锁链,摆脱了剥削,但是劳动还没有在全体劳动者中间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性质上的这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或痕迹,只有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最后消除干净。

  社会主义劳动过程的这些特点,也要反映到价值创造过程中来。

  只要是一件商品,它就体现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反映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价值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价值的形成也不同。

  在简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农民或手工业者用属于他自已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劳动产品和物化在这些产品中的价值自然也归他自己所有。商品出售以后,他收回了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同时又实现了他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这部分新价值,补偿了他为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这样,生产过程就能够在简单再生产的规模上继续进行。马克思把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价值形成过程,叫做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经营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通过商品的生产和出售,资本家收回了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同时,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补偿了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而且还有多余。

  这个多余的部分,就是被资本家剥削去的剩余价值。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中时这种价值形成过程叫做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这个范畴,反映了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统治和被统治、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者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保存和转移了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则创造了新价值。生产者创造的这部分新价值,是否应该完全归生产者个人所有呢?不能。为着实现社会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为着满足劳动人民各种共同的需要,社会必须掌握各种社会基金。

  这些社会基金只能来源于生产者新创造的价值。如果新创造的价值完全归生产者个人所有,那么,社会主义经济就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劳动人民的各种共同的需要也将无法得到满足。

  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者新创造的价值必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生产者个人消费基金,归生产者自己支配,用来满足各种生活需要。另一部分作为各种社会基金,即社会纯收入,归社会统一支配,用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和满足全体劳动人民各种共同的需要。

  这种情况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者的劳动事实上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以称做形成社会基金的劳动,另一部分可以称做形成生产者个人消费基金的劳动。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者创造的新价值区分为生产者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基金,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区分为工资和剩余价值,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区分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在那里,工人的劳动力是商品,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不管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有多大,归工人自己的那一部分总只相当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那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其余的部分,即剩余价值那一部分,不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而且又反过来成为加强对工人剥削的手段。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已不是商品,劳动者已不再受剥削。生产者的一部分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交给社会支配,形成社会基金,但他作为社会的一员,也分享他和其他劳动者共同提供的那些社会基金听带来的福利。生产者创造的全部价值都是直接或间接用来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生产者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基金的划分,是由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统筹兼顾的需要来调节的。

  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形成过程,既不同于简单商品生产中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价值增殖过程,它是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有的一种价值创造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这种直接社会劳动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是直接社会劳动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那么,在这种二重性中,矛盾的主导方面究竟是什么呢?

  一种社会生产的矛盾的主导方面,体现着这种社会生产的客观目的,反映这种社会生产中最本质的关系。它不是由人们自己选择,归根到底,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归哪个阶级所有,社会生产就不能不为那个阶级的利益服务。

  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条件下,劳动过程也提供使用价值,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在这里。资本家开工厂,是为了避过价值增殖过程剥削工人,攫取利润。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主导方面,体现着资本主义生产中最本质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资本及其自行増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劳动人民成为生产的主人,社会生产必须为保证满足全体劳动人民的需要服务。劳动人民的需要,不论是他们的共同的需要或个人的需要,长远的需要或当前的需要,都必须凭借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オ能得到满足。因此,有计划地为满足劳动人民各种需要而进行的创造使用价值的直接社会劳动过程,是社会主义生产的主导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目的和社会主义生产中最本质的关系。

  价值创造过程从属于创造使用价值的直接社会劳动过程。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演算劳动耗费,计算盈亏,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决不能以产值大小和赢利多少为转移,而应以全体劳动人民的需要为依据。凡是劳动人民迫切需要的,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扩大生产,那怕是暂时亏本的也要生产。

  相反,凡是劳动人民不那么迫切需要的,即使产值大、赢利高,也不应任意扩大生产。社会主义企业之所以要核算劳动耗费,计算盈亏,是为了减少生产耗费,使它不仅能从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能提供日益增多的社会基金,以便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增加社会产品的供应。

  归根到底,价值创造过程从属于直接社会劳动过程,目的仍然是创造日益增多的社会财富,以满足全体劳动人民的需要。十月革命胜利以前,列宁就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劳动所创造的财富为全体劳动者而不是为一小撮富人造福。”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劳动人民的需要,那么,这个需要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

  它首先包括有关改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以后,“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

  列宁也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将“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使他们获得自由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生产不仅将保证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日益改善,而且将保证劳动者逐步摆脱几千年来旧的社会分工的束缚,全面地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为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服务。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需要,还包括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巩固国防方面的需要。满足这一需要,是满足改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如果不牢固地保持自己的政治统治,巩固自己的国防,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国内外反动派和剥削阶级就会卷土重来,那时,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就谈不上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就不免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同时,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清楚地懂得:如果不能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就不能最后地得到解放。因此,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需要中还包括支援世界人民革命斗争方面的需要。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上述需要,特别是那些体现着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需要,要透过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来作统一的安排。因此,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可以说是为了保证满足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不断増长的需要。概括起来,社会主义生产,就是要为提高全体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国防、支援世界人民革命斗争服务。归根到底,是为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服务。社会主义生产的这一目的,是由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性质,由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国内国际阶级斗争的客观条件决定的,不是主观任意的东西。

  毛主席早在我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指出,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工作的第一个原则是:“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毛主席在论述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时指出,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一方面改善人民的生活,一方面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以后,毛主席又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毛主席提出的上述原则和方针,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目的。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蓬勃发展,不但保障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巩固和加强了无产阶级专政,支援了世界革命事业。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决定的。遵照这个目的去组织社会主义生产,反过来又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共产主义因素进一步扩大,使资产阶级法权进一步受到限制。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如果资本主义复辟了,那么,它的生产目的也就必然随着改变。在苏修那里,生产目的就是为了追逐利润。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就必然要在那里发生作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的事实,在理论上也得到了充分反映。

  苏修叛徒集团为了掩盖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本质,故意把社会主义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混为一谈,都说成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并且实际上把价值增殖作为主导方面突出地加以宣扬,胡说什么“企业财务活动的最重要的总结性指标是利润和赢利率”,号召“为争取提高利润而斗争”。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在第八章作进一步分析和批判。

  挂着社会主义招牌、干着资本主义勾当的苏修叛徒集团,为着欺骗群众,还从另一个方面拼命歪曲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大肆宣扬什么“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叛徒、卖国贼林彪鼓吹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是“大家发财,大家生活得好”。

  现代修正主义者如此起劲地用资产阶级的福利主义偷换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是为了用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之类的花言巧语蒙蔽群众,使人们忘记阶级斗争,忘记革命,忘记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根本目的,以便这一伙叛徒放手搞资本主义复辟。

  今日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早已蜕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主人早已不是劳动人民,而是以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为代表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所谓“一切为了人”,就是一切为了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他们真正“发财”了,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了,而苏联广大的劳动人民则重新陷入了受压迫受剥削的苦难深渊。

  【抓革命,促生产】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主导方面,即决定社会主义生产最本质的东西,是为了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社会总产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当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以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剥夺资本家,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自己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当我国民主革命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党的工作重心即将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时候,毛主席也谆谆教导我们,必须重视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工作,“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社会总产量,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增加投入生产的劳动人数。通过这条途径,一般地说只能达到增加社会总产量的目的,却不能提高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另一条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既可以增加社会总产量,又能提高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主要途径,只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列宁在论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大意义时说:“只有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苏维埃俄国才能取得胜利”。又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那么,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社会生产呢?

  现代修正主义者把发展生产仅仅归结为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的改进,妄图根本否定生产力要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面才能得到保护和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这种反动的“唯生产力论”,根本歪曲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社会生产,有赖于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生产工具,这一方面无疑是很重要的。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充分重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外国一切好的经验、好的技术,也要吸收过来,洋为中用。但是,不能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仅仅归结为发展技术问题。

  毛主席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オ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毛主席还指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

  发展先进技术,开展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不能孤立起来进行的。如果丢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巩固和完善,丢开那些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变革,来谈发展技术,脱离阶级斗争,来谈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那就是极其错误的。科学技术、生产工具虽然很重要,但它们是死的,要由劳动者创造,并且由劳动者掌握使用,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尽管生产的变化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但是这种人和自然的关系,又同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定的生产关系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由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的大变革以后。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钢的年产量除东北外只有几万吨,几乎没有机器制造业,更没有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我们逐步地消灭了帝国主义所有制、官僚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封建主义所有制,逐步地改造了民族资本主义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只是在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下面,我国的社会生产カオ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以后,是否还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继续调整和变革呢?刘少奇和林彪一类骗子硬说没有变革生产关系的问题了,胡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什么“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了,用不着去继续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要埋头发展生产力就可以了,还鼓吹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等等,这是老修正主义分子的“唯生产力论”在新形势下的繁殖版。

  如果照着这条修正主义路线去办,那就不要很久,中国社会改变颜色。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以后,还有继续调整或变革生产关系的任务。生产力的发展,仍然要靠无产阶级政治来统帅和用革命去推动。

  这是因为,首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以后,基本上是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只有适时地调整生产关系的那些不完善方面,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由于生产力在继续发展,生产关系也会同生产カ的进一步发展发生矛盾。当着生产关系的某些部分已经变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也需要适时地加以变革,使它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在有阶级的社会内,生产关系归根到底就是阶级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要使生产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必须善于维护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适时地调整或变革已经同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的那部分生产关系。

  而调整或变革生产关系,也就是增强和发展生产关系中的共产主义因素,限制生产关系中的资产阶级法权。因而归根到底,也就是调整或变革阶级关系,即经过一系列步骤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这就必然要激起一切新老资产阶级的反抗和破坏,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通过文化大革命,我国工农业生产呈现出新的跃进局面,1970年己胜利完成了1956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70年同1965年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3.7%,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1.4%。

  上海工具厂“三起两落”的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只有抓革命オ能促生产。这个厂原是官僚资本开办的一个纺织机械零件修配厂,解放后国家接管时只有二十多个工人,二十多台破旧设备。

  1950年经过改组扩建,成批生产机械工业的常用刀具。从官僚资本奴役下解放出来的工人,怀着强烈的翻身感,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积极性高涨,1954年劳动生产率比1950年增长了七倍半,闯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生产刀具、工具的路子,出现了这个厂历史上的第一次生产高潮。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刮来了一股歪风,大搞等级森严的“一长制”,大搞“物质刺激”,大搞“管、卡、扣、罚”的所谓“正规化的管理制度”。绪果,把企业弄得死气沉沉,工人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压制,1956年的劳动生产率比1953年还要低30%,出现了这个厂解放以来的第一次低潮。

  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的革命浪潮中,这个厂的广大工人群众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大破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大破修正主义的那一套清规戒律,提出“要政治挂帅,不要钞票挂帅”的响亮口号。结果,技术革新不断涌现,生产大幅度上升,1960年产量比1957年增长了七倍,出现了这个厂的又ー次生产高潮。

  但是,在1961年又翻起了一股推行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歪风。在这股歪风影响下,这个厂里除了计件工资制因受到群众强烈反对没有恢复以外,其他各种修正主义条条框框又复辟了,规章制度就搞了七十二本,共三千多条。结果,1962年到1964年三年的生产总和,还抵不上1960年一年的水平,生产的大好形势遭到了严重破坏。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工人群众从修正主义路线的压制下又冲杀了出来,再一次从精神上得到了解放,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大为发扬。1970年这个厂实现了“每人万把刀”的战斗目标。1974年总产量比1965年增加了近两倍,品种增加了一倍多。)

  实践证明,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变革过时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后,而不是在变革以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就是社会革命。“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正是这个火车头带动了历史的列车滚滚向前,带动了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历史,始终是无产阶级政治统帅经济,抓革命、促生产的历史。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始终存在领导权是否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贫下中农手里的问题,始终存在执行什么路线的问题,始终存在及时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

  因此,一个社会主义企业一定要努力发展生产,但必须用无产阶级政治去统帅生产。如果只抓生产,不抓革命,就会迷失方向,走错道路,就不可能调动广大群众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唯生产力论’总是抹煞生产关系的阶级性质,进而抹煞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妄图达到否定无产阶级政治统帅经济的反动目的。

  这种论调是“阶级斗争熄灭论”的基础,是为资产阶级政治效劳的一种谬论。我们要同这种论调划清界限,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这个方针行之有效,必须坚持。它正确地回答了革命和生产,精神和物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明确了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主导方面即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目的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这样两个问题以后,就可以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问题了。

  所谓基本经济规律,总是包括社会生产的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这样两个方面。它决定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四个构成社会经济生活整体的主要环节,决定着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和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通过抓革命来推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因此,概括起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就包含这样的主要内容:及时调整或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满足国家和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为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基本内容。

  就生产来看,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生产怎样布局,都要服从这一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制订计划时,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来安排生产的品种、数量和生产的布局,使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利于加强战备、巩固国防,支援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和不断提高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的交换同样也首先要服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决定外销和内销的比例、军用和民用的比例、供应农村和供应城市的比例,以及各类商品的销售价格的时候,不是首先考虑能卖得多少钱,有多少赢利,而必须是首先考虑怎样才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工农联盟的巩固,有利于保证劳动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利于国防的巩固,有利于促进同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团结,有利于对民族独立国家的支援等。

  就分配来看,社会主义分配虽有它自己的规律,但是,不论国民收入的分配或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也都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社会主义国家在决定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决定工资水平的时候,对于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都必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全面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

  同样的,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问题的时候,无论是组织社会集团消费或是个人消费,都要服从于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要有利于人的思想革命化,有利于发扬无产阶级的新风尚,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总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体现着社会主义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最本质的联系,决定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正确地认识和运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性,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阔步前进。

  第三节 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社会主义生产高速度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和人民不断増长的需要,这个需要的满足程度,同生产发展的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国防的巩固、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以及对世界人民革命事业的支援,都要求有社会主义生产的高速度发展来创造物质前提。

  同时,由于帝国主义统治总是在它的最薄弱的环节被首先被突破,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取得胜利的那些国家,住往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这就更加强了高速度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需要。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的高速度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毛主席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 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

  所以,社会主义生产的高速度发展不仅是一种愿望,而且是导源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客观可能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表观。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社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为劳动群众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制度把劳动群众中间蕴藏着的无穷无尽的创造才能,摧残、压制和窒息了。社会主义制度使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劳动者成为国家和企业的主人。他们的劳动力已不再是商品。他们不再为任何利削者工作,而是为自己的阶级工作。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变成了光荣豪迈的事情。这一切都使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地高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才开始真正以主人的态度来关心生产,发挥自己无穷无尽的智慧和才能。

  第二,“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因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必然出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设备和天然资源,有计划地、合理地培养和使用劳动力,使劳动资源和物质资源得到充分的节约和合理的利用,因而就使得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速度,可以大大地超过资本主义。

  第三,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原来在社会生产中必然要被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用于寄生性消费的那一部分财富,如今可以用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因而为生产的扩大和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例如,解放以前我国农民每年交给地主的地租,大约有六百亿斤粮食。解放以后这部分社会产品就可以用来发展集体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了。从此,生产扩大和积累增加交互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就迅速发展起来。从我国工业生产来讲也是这样。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为技术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力图采用新技术,是为了价值增殖,更多地剥削工人,只有在这个限度内,他才对发展新技术感兴趣。资本主义制度下容纳新技术的范围比社会主义制度下要狭窄得多。当某项新技术不能给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时,就不会被采用。

  同时,资本家都把自己企业里所有已实现的技术革新当作“营业秘密”垄断起来,资产阶级国家并且用“专利权”等形式使资本家对新技术的这种垄断得到法律的保障,从而人为地阻碍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技术的采用,是为了节省生产中的劳动消耗,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也是为了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

  因而,技术的发展就成为劳动者的自觉要求,并且使技术革新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那种局限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任何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在生产方法和技术革新方面的先进经验,都是劳动人民的财富,不应有什么“营业秘密”和“专利权”。这些先进经验经过总结和推广,可以迅速地在其他企业中得到运用。所有这一切,都大大加快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发展的速度。

  第五,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那种生产增长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对抗性矛盾。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主导方面是有计划地创造使用价值,满足社会主义国家和劳动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

  生产增长了,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文化教育和保健事业以及支援世界革命的规模就相应扩大,劳动者的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永远不会有资本主义条件下那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从而为生产的高速度发展扫除了人为的障碍。当资本主义世界遭受经济危机的袭击,生产猛烈下降的时候,我国社会主义生产仍然欣欣向荣地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总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保证了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社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高速度的,但也是波浪式地前进,螺旋形地上升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发展速度不可能每年都一样。有的年份增长多一些,有的年份增长少一些,这是前进中的波浪,它同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停滞、倒退和生产増长相交错的情况,是根本不同的。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制度为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性,但是,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首先,需要有一条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路线正确了,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生产高速度发展的优越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路线错了,或者正确路线受到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社会生产的发展就必然要受到阻碍和破坏。

  毛主席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一九五八年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便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条马克思主义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把多快和好省统一起来。“多”是对产品数量的要求,“快”是对时间的要求,“好”是对质量的要求,“省”是对节约劳动耗费的要求。

  多快好省这几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好省,不多快,只有那么一点点,慢得要死,固然不好;只多快,不好省,质量差,费用大,占用资金多,也不行,因为从长期看,从全局看,其结果决不可能是多快,而只能是少慢。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生产高速度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正确地反映了全国人民要求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的革命意志。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强调了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强调了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发展。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他们的许多著作中反复批判英雄创造历史的谬论,反复阐述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真理。毛主席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极其概括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主席还一再教导我们,夺取政权要依靠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也要依靠群众。二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孔老二的忠实信徒林彪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立场上,对人民群众极尽污蔑之能事。他无耻地自吹他的“脑袋长得好,和别人的不一祥,特别灵”,“不是普通农民的脑筋,也不是普通工人的脑筋”,拼命贩卖孔老二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谬论,充分暴露了林彪及其一伙是人民群众的死敌。

  古往今来的无数事例证明,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只有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才能胜利地开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这两句话,讲的是人的精神状态、主观能动性,是要求正确处理和调整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这是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条件。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发挥出米。总路线十分重视群众的革命干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工农兵群众、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力争去办好那些经过努力可以办得到的事情。

  实现多快好省,避免少慢差费,关键在于一个很大的干劲。拖拖沓沓,畏首畏尾,这也不可能,那也办不到,这种懦夫和懒汉的世界观,是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正确地认识群众革命干劲的作用,还表现在怎样正确地调动群众积极性的问题上。

  现代修正主义者总是把物质刺激,把“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资产阶级哲学,看作万世不易的真理。他们那种肮脏透顶的资产阶级灵魂,是同工人、贫下中农为革命做工,为革命种田的崇高思想完全对立的。他们鼓吹物质刺澈,是要用资产阶级思想来毒害群众,以实现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

  马克思主义者从来认为,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根本办法是实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群众路线。毛主席明确指出:“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广大革命群众掌握了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必将激发出巨大的革命干劲,并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创造出人间的奇迹。

  实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和群众路线,必须在经济上有一套比较具体的方针、政策和办法,使广大群众和干部有统一的认识和统一的行动,去战胜困难,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在制定总路线的过程中,毛主席确定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加速建设内地工业,实行工业、农业并举,土法生产和洋法生产并举,大、中、小并举等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这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有利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方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扱性,使这些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支援,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尽量避免和克服各种片面性,以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高速度发展。

  【我国国民经济的大跃进】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全国人民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敢想、敢说、敢做的革命精神空前高涨;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后进的社会主义竞赛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蓬蓬勃勃的大跃进局面。

  毛主席在阐发大跃进的含义时说:“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我们所说的大跃进,就是这个意思。”

  大跃进体现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志气和光荣传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就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工作有过这样的指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

  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后,毛主席又指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

  这条路线同刘少奇、林彪一类的崇洋媚外、投降卖国的修正主义路线,是针锋相对的。这条路线,使我们战胜了帝国主义的封锁,顶住了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任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风潮起伏,我国经济始终扎实地蓬勃发展。我们要永远坚持这条路线。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吃足了经济不能独立的苦头。旧中国不仅重工业部门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轻工业也异常落后。长时期来,许多日用工业品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称为“洋货”。火柴称为“洋火”,煤油称为“洋油”,元钉称为“洋钉”,机织布称为“洋布”,销售日用工业品的商店称做“洋货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起了自己的各种工业部门。

  轻工业不仅部门齐全,而且许多产品已自给有余。我国自己的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仪器仪表工业和电子工业都先后建立和发展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我国试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人造卫星上了天。我国第一个试验成功人了工合成胰岛素,为探索生命的起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国第一个试制成功了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

  我国胜利地研制成功了受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在探索热核反应的和平利用方面,跨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人民正在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技术高峰。我国人民用铁一般的事实粉碎了林彪一类骗子所谓“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的无耻诽谤,用铁一般的事实向全世界证明:西方资产阶级能够做到的事,东方无产阶级固然能够做得到;西方资产阶级做不到的事,东方无产阶级也能够做得到。

  在科学技术和工业的飞跃发展极其支持下,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在迅速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也不断取得胜利,有效灌溉面积已大大增加。农业“八字宪法”(土壤改良、肥料、水利、种子改良、合理密植、植物保护、田间管理、工具改革)(简称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除了个别年份,我国农业生产出现了连年丰收的新局面。

  (社会主义生产较之资本主义生产有较高的发展速度,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从1949年到1973年的短短二十四年中,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了一点八倍,轻工业产值增长了十二点八倍,重工业产值增长了59倍。)

  资本主义社会,即使就资本主义生产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十九世纪后半期来说,也从来没有达到过象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这种高速度;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以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速度就更缓慢了。

  (我国钢的年产量从十五万八千吨(1940年)增加到二千一百万吨(1971年),只花了二十二年。而美国走完这个增长过程花了三十三年,英国花了八十六年,德国花了四十六年,日本花了五十年。

  再以生产发展较快的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为例,它的工业生产在1871年到1900年近三十年之久的期间,大约增加了三点九倍,但是在1901年到1929年期同,只増加了二点七倍;在1930 年到1959年期间,仅仅增加了一点七倍。

  在1961年到1970年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每年平均增速度:美国为4.4%,英国只有2.9%。个别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某一时期也有出现发展较快的现象,但这都是昙花一现,不可持久的。)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了辉煌胜利,但这决不是说,我们可以自满了。我国原来一穷二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现在,我国虽然取得了伟大胜利,已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国人民正在用实际行动实现着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75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连载:第六章 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编写小组 陋县小民整理 2018-04-24 来源:

  社会主义建设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因此,计划工作首先要相信群众,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揭矛盾,找差距,促转化。一个企业要生产哪些产品,生产多少,企业的领导应该讲形势,鼓干劲,向群众交任务,交情况,交措施,交困难,发动群众讨论。

  75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连载:第六章 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第六章 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第一节 有计划发展规律调节着社会主义生产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是在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中发展的。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则被有计划地发展所代替。这种变化,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而是由客观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化的生产力,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千千万万的个体生产,建立起了社会化的大生产,成千上万的工人集合在一个工厂里,按照严密的分工进行生产。在各个资本主义企业之间,则由社会分工形成密切的依赖关系。

  例如,纺织厂需要机器制造厂供应它各种纺织机械,机器制造厂需要钢铁厂供应它各种钢材,钢铁厂需要铁矿、煤矿供应它冶炼钢铁所需要的铁矿石和煤炭,铁矿和煤矿又需要从机器制造厂获得各种采掘机械等等。而所有各种工矿企业,都需要电厂供应电力,需要铁路、公路、海河航运企业为它们运送原料和成品。在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中,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离开其他有关部门而单独进行生产。

  社会化的生产客观上要求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社会劳动。“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如果社会劳动在各部门之同的分配比例不恰当,各部门的产品不能按照需要相互衔接,社会生产就不能有秩序地顺利进行。

  根据生产发展需要的客观比例,在全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办不到的。

  资本主义的生产,就一个工厂或一个垄断资本的范围内来看,是有组织的。在这个范围内,成千成万的工人都受同一个资本的支配,被分配在相互衔接的各个车间、各道工序中,进行有组织的生产。就整个社会来看,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使整个国民经济分裂成无数个独立的企业。

  这些企业都分别属于不同的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所有,每个资本家都按照他认为最有利的方式经营生产。整个社会生产不是有组织的,而是无政府状态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各生产部门之间所需要的比例关系,是在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中由价值规律调节的。为着追逐最大的利润,资本家之间进行着你死我活的竞争。资本家就象逐臭的苍蝇那样,随着市场价格的自发波动,乱哄哄地时而把资本投入这个部门,扩大这种商品生产;时而把资本投入那个部门,扩大那种商品生产。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平衡问题,往往需要通过经济危机,通过生产力的巨大破坏,才能获得暂时的、强制的解决。

  为了粉饰资本主义,欺骗劳动人民,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考茨基之流和垄断资产阶级的御用经济学家,炮制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和“有计划的资本主义”的谬论,硬说由于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只要资产阶级国家采取一定的财政金融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就可以使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化,从而消灭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避免失业和经济危机。

  这种谬论曾遭到列宁的严厉批判。列宁指出,“所谓用卡特尔消除危机,这是拼命替资本主义粉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慌话。相反,在几个工业部门中形成的垄断,使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所特有的混乱现象更加厉害,更加剧烈。”列宁作了上述论断以来,几十年过去了。这几十年中,资本主义经历了多次严重的经济危机。

  一九七三年底,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又爆发了一场自三十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猛烈下降,整个国民经济一片混乱。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面前,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者的谎话遭到了彻底的破产。

  社会主义制度使生产的社会化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使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平衡的必要性,也就更加突出了。为了保证满足国家和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就必须高速度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高速度发展,就必然要求对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进行有计划的调节,使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如果听任社会主义企业也象资本主义企业那样各自为政地盲目经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便无法顺利开展,社会主义经济也就丧失了它的固有特征。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最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

  在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地分配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完全可能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资本主义所无法克服的各生产部门之间、各企业之间的利益对立,使生产具有直接的社会性,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统一组织全社会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用计划来指导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地协调地发展。恩格斯早就预见到:“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这样,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开始发生作用了。这个规律要求国民经济一切部门的发展,都要遵守国民经济中客观存在的各种比例关系,服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的统一领导。

  用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来代替竟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标志着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历史的开端。在竟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不是人统治物,而是物统治人,劳动者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资本家也无法摆脱在人们背后起作用的那些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支配。

  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自觉地利用客观经济规律来创造自己的历史。这种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表现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地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根据客观规律制订出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计划,并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来实现人们预期的结果。

  毛主席高度评价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计划改造世界的自觉活动,指出:“人类的发展有了几十万年,在中国这个地方,直到现在方才取得了按照计划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文化的条件。自从取得了这个条件,我国的面目就将一年一年地起变化。每一个五年将有一个较大的变化,积几个五年将有一个更大的变化。”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毛主席的这个科学论断是完全正确的。仅仅经过三个五年计划,中国的面貌就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就已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造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民经济的几种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要求通过制定计划,并且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需要,自觉地调整计划。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不断地克服不平衡和不按比例的情况,使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按比例地协调地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知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究竟客观上有哪些比例关系?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只有首先明白这些客观的比例关系,计划工作才有正确的出发点。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四个环节中,生产是决定性的一环。在生产领域中,农业和工业又是两个重要的部门。因此,农业和工业、农业内部、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是整个国民经济中三种十分重要的比例关系,这三种比例关系搞好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就比较好办了。

  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比例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是互为条件的。工业部门的职工需要农业提供粮食和各种副食品,轻工业需要农业提供原料,而不论轻工业或重工业都要以农业部门作为它们产品的重要市场。

  反过来,农村人口需要工业提供日用工业品,农业生产需要工业提供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电力等等生产资料,而农业部门的产品除了自给性的那一部分以外,都需要以工业和城市人口为市场。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这种密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由于工农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又是工人和农民、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所以,保持工农业之同的正确比例,使它们相互促进,就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在下一章还要专门论述。

  农业内部的比例,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之间的比例,以及种植业内部的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各个分业部门之间的比例。

  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粮食生产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广积粮’,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生产搞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粮食生产具有这样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处理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的时候,必须坚持以粮为纲。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都不能脱离粮食这个纲。

  粮食生产在整个农业中占着决定的地位,要处理好农业内部的关系,任何时候都必须首先抓好粮食生产。但是,粮食生产是不能孤立地发展的。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林业、畜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是发展林业和畜牧业的必要条件,但林业和畜牧业又反过来影响农业。

  树木和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侯,保护和发展牧场,开辟饲料、肥料、燃料来源,是农牧业生产的重要保障。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的发展,可以为农、林业(主要是农业)提供有机肥料,反过来促进农、林业的发展。

  毛主席早就指出:“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闸明了农、林、牧的辩证关系,指明了农、林、牧三结合是正确处理农业内部比例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展农村副业和发展渔业,使之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城乡人民生活服务和为出口服务,是向生产的广度进军的重要方面。这对于增加农村集体经济资金积累,促进城乡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

  至于农业内部除了粮食以外其他各个分业部门,如棉花、油料作物、麻、丝、茶叶、糖料作物、蔬菜、烟叶、水果、药材以及其他杂项作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同粮食生产有着密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反映了农业中客观存在的比例关系,是正确处理农业内部比例关系的指针。农业内部的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客观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粮食生产的发展是发展多种经营的前提条件, 多种经营的发展又能在肥料、资金等方面促进粮食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要求在以粮为纲的前提下,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对于农、林、牧、副、渔和粮、棉、油、麻、丝、茶等等的生产,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使它们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比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但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也有一个纲,这个“纲”就是“钢”。因为有钢就有机器,有机器就可以发展各种各样的工业。工业以钢为纲,反映了工业内部比例关系的主导方面。工业各部门的发展,都要以钢铁工业的发展为基础。

  要搞好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除了必须贯彻“以钢为纲”的方针以外,还必须注意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比例关系:

  第一,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轻、重工业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依赖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防止忽视轻工业的偏向。毛主席制定的轻、重工业同时并举的方针,科学地反映了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闻的辩证关系,是保持轻、重工业按比例发展的唯一正确的方针。

  第二,原科工业和加工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冶金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之间,化工原料工业和化工制品工业之间等等,都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原料工业没有加工工业同它配合,产品就没有去路。加工工业没有相应的原料工业同它配合,原料就没有来源。这两者之间虽然谁也离不开谁,但在一般情况下,矛盾的主导方面在原料工业。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工工业如果得不到充足的原料供应,设备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对于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发展原料工业,特别是发展在原料工业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采掘工业,大打矿山之仗,注意保持原料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原料工业和加工工业的上述关系,对于同一工业部门内的各个分业部门,也是同样适用的。如钢铁工业就整个来说是一个原料工业部门,它为机器制造业、建筑工业等部门提供原料。但在钢铁工业内部,采矿、冶炼、轧钢这三个分业部门之间,采矿又是钢铁工业的原料来源。因此要以采矿为基础,建立三者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

  第三,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国防工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拳头,是对付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援助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业部门。但是,国防工业的发展要以基础工业的发展为前提。

  恩格斯指出,“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没有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子仪表工业这些跟本基础工业的发展,国防工业是上不去的。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脱离基础工业,孤立地发展国防工业。不仅不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而且必然破坏国民经济。林彪一伙鼓吹“军事工业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并竭力反对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的结合,其罪恶目的就在于破坏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为他们阴谋发动反革命政变服务。

  我们只有按照毛主席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的理论,在加速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来发展国防建设,把国防工业的发展,紧密地同基础工业的发展相联系,保持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的平衡,才能使国防工业和整个工业都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第四,各个工业部门内部的比例关系,如机器制造工业内部主机和辅机、整机和配件的比例关系,纺织工业内部纺、织、染的比例关系等等。这些比例关系的保持,从理沦上讲是很容易明白的。但是在实践上,由于实行商品制度,由于计划安排上的缺点,由于重主机、轻辅机,重整机、轻配件那种“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也会使主机和辅机、整机和配件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

  为了在工业内部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需要对商品制度加以限制,并在生产计划上作出妥善的安排,同时必须不断对那种“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的思想进行批判。

  农业内部、工业内部以及农业和工业之闻的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比例关系,是整个国民经济平衡的基础。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还有不少重要的比例关系。

  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比例关系就是一个重要的比例关系。马克思把运输业列为采掘工业、加工工业和农业之后的第四个物质生产部门。社会化的大生产,必须保证各个部门、各个企业及时得到原料、材料、燃料的供应,并及时将产品从生产地运往消费地。

  有计划的生产,需要有计划的运输来紧密配合,交通运输业是“先行官”。采矿、建厂,首先就要准备好运输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如果落后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不能及时运到,产品不能及时运出,那就会极大地妨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文化教育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也有一定比例关系。文化教育是上层建筑,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适应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

  文化教育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必须同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相适应,才能保证源源不断地把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输送给国民经济和上层建筑各个部门,才能保证人民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逐步提高,满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的比例关系,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都是很重要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关系如果安排的不妥当,也将妨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方面的问题,将在第十二章里加以分析。

  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比例关系,即生产增长、文化教育发展和人口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

  物质资料的有计划的生产,文化教育事业的有计划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有计划的人口增长,即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有计划地进行劳动力再生产,有计划地安排人民生活、保护母亲和儿童健康,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前提。没有计划生育,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所谓计划生育,不是单纯的节制生育,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在人口稠密,出生率高的地区,要提倡晚婚和节制生育、在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则采取有利于人口增长的措施。总之,要使人口的增长同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相适应。

  马尔萨斯主义者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相对人口过剩规律,说成是绝对的自然规律,目的是掩饰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马尔萨斯人口论总是把人看成一种消极因素,把人当作单纯的消费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人是社会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人首先是生产者,其次才是消费者。

  而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有计划的增长,总是比人口的有计划的增长更快。我国建国以来的二十五年(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四年)中,人口尽管増长了百分之六十,但粮食却増长了一点四倍,棉花増长了四点七倍,轻工业品增长几倍、十几倍,重工业品增长幅度更大。反动的马尔萨斯人口论,不仅在理论上早已被马克思主义者驳倒,而且已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完全粉碎了。

  人类社会只有发展到了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计划生育才开始有了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产象物的生产一样是无政府状态的。只有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了政权,掌握了社会的生产资料,处于社会主人地位以后,才开始有可能象对物的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那样,也对人的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

  恩格斯说:“如果说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不得不象已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样,同时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那么正是那个社会,而且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毫无困难地作到这点。”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因此,计划生育还不可能毫无困难,还会受到旧的习惯势力的抵制。

  但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并在经济上、技术上采取适当措施,计划生育是可以逐步推广开来的。这是劳动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一种表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表现。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不仅要求相互依赖的各个部门在生产上相互协调地发展,而且要求它们在地区分布上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即要求有合理的生产力布局。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是涉及到社会主义国家城乡差别的缩小,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社会劳动的节约,社会主义建设多快好省地发展以及巩固国防的大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分布,是在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中自发地形成的。资本家经营企业,不论是开工厂、办农场、筑铁路等等,都只服从于追逐最大限度利润的需要,不可能有通盘的考虑和安排。资本主义社会自发形成的生产力布局,包含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工业生产畸形发展,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公路、铁路、水上和空中航运等交通运输事业,在工业发达地区由于货运多、利润高,资本家竟相经营,线路重床叠屋,大家吃不饱,形成运输力量的浪费。而在工业不发达地区,由于货运少、利润少,资本家裹足不前,交通运输极其落后,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布局方面的这些矛盾,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这些矛盾只有在生产资科公有的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加以解决。所以,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便面临着一个改造生产力布局的任务,这是恩格斯早就预见到了的。恩格斯指出,为着消除资本主义大工业畸形发展所带来的恶果,社会主义社会将“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按照什么原则来改造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呢?所谓生产力的合理布局究竞包含着哪些主要内容呢?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要求使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和销售地区。对于一个国土辽阔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这就要求使每一个较大的行政区或经济协作区都应形成比较独立的、各具特点的、不同水平的工业体系。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远途运输上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保证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当然,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和销售地区的原则,并不是绝对的。在其他有利因素足以抵消远距离运输的不利因素的条件下,使离开原料产地较远地方的冶炼工业和加工工业得到充分利用、合理发展,也是必要的。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要求大工业尽可能平衡地分布到全国各地,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县、社工业,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密切地结合起来,使农村经济和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生产力的这种合理布局的结果,将使大城市居民分散到农村去,建立起许多新的小城市,使城乡差别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布局,要服从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国防需要,要有利于对付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威胁。为此,就要避免工业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要使各个地区都具有一定的现代工业生产包括军工生产的能力,并基本上实现粮食自给。

  这样,当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发动突然袭击的时候,我们就有许多可靠的大大小小的工业基地,有更广阔的回旋余地,做到坚不可摧,不论帝国主义从哪里来进攻,都将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在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有利于各民族团结的增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居于统治地位的那个民族的资产阶级,为着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总是要限制被压迫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为着增强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团结,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促使各民族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逐步缩小。

  总之,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合理市局,要服从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服从于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需要。而改造生产力布局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要改变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那种工业畸形发展的状况,造成“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

  旧中国的生产力分布极不合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统治,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形成这样一种状况,仅有的一些现代工业都集中在沿海一些省市,而广大内地则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工业。

  (解放初期,沿海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3%。在重工业方面,以钢铁工业为例,大约有80%的生产能力分布在沿海,而在资源非常丰富的内蒙古、西北、西南等地,几乎没有任何钢铁工业。在轻工业方面,以纺织工业为例,80%以上的纱锭和90%以上的布机分布在沿海,而在广大的产棉区和内地,却很少有纺织工厂。)

  为着改变旧中国遺留下来的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关健问题,就是要在广大的内地发展工业。这样,就发生了沿海工业(原有工业基地)和内地工业(新建工业基地)的关系。毛主席深刻地分析了这方面的关系,阐明了正确处理这方面的关系的原则。

  要改变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原来那种不合理的状况,需要大力发展内地工业,要把绝大部分新工厂建在内地,沿海的原有工业基地要通过迁厂、包建、支援人力、物力等各种途径支援内地工业的发展,使全国工业布局逐步平衡起来。

  这对于加强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普遍领导,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巩固我国的国防,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都是极其重要的。但这决不是说,对沿海工业可以采取消极态度。一般说来,沿海工业历史较久,能够从技术力量、设备、原料、产品设计等方面支援内地工业。充分利用和合理发展沿海工业,可以更好地支持内地工业的发展。

  建国二十多年来,在毛主席关于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的理论指导下,我国内地工业迅速发展,在内地各省新建的工业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同时,沿海各省市原有的工业基地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合理的发展。内地工业、沿海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共同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在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的过程中,加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少数民族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但是居住地区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而且地下矿藏丰富,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十分需要的。

  过去,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不到发展,不仅没有现代工业,就是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解放以来,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毛主席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了。

  “北煤南运”、“南粮北调”,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的一个沉重包袱。我国铁路运载量的相当大一部分,就是被耗费在这上头的。解放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粉碎了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

  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北方各省粮食自给率大大提高,历来多灾缺粮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现在已经粮食自给有余,为扭转“南粮北调”作出了新贡献。

  南方各省煤矿的勘探和生产迅速发展,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广东等省的煤产量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从来不生产煤的西藏,也找到了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北煤南运”、“南粮北调”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

  第二节 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影响作用

  社会主义生产既是直接的社会生产,又在不同程度上是商品生产。有商品生产,就有价值规律。“在有商品和商品生产的地方,是不能没有价值规律的。”因此,按照社会主义生产的性质,就既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在发生作用,也有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二)商品的交换要根据等价的原则来进行。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关联的,后者以前者为基础,而前者又必须通过后者来贯彻。这个规律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法权。价值规律的这个基本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跟在旧社会是没有多少差别的。

  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主要是在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因而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范围和后果,则已经和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大的不同了。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是在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下进行的,商品的价格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着商品价值的转化形态生产价格而不断地上下波动,有时高于生产价格,有时又低于生产价格。商品价格的这种自发波动,支配着人们盲口地扩大或缩小生产。当价格高于生产价格时,利润大于平均利润,资本家眼见有大利可图,就争先恐后地把资本投往这些部门。反之,就把资本抽走。社会生产就是在这种盲目竞争的状态下发展的。这种情况说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是作为一种在人们背后起作用的异己力量表现出来的,是社会生产的全面调节者。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的主要调节者已经不是价值规律,而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了。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产品的价格虽然仍要以产品的价值为基础,并同价值有所背离。但是,产品的价格已不再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发地涨跌,而是由国家计划机关统筹兼顾、统一规定的。

  国家计划机关适当地利用价格同价值的背离对生产的作用,使某些产品的价格略高于价值或略低于价值,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影响生产和消费,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所以,从基本的方面来说,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再是一种在人们背后发生作用的异己力量,已不再是社会生产的全面调节者,它有可能被人们认识,并成为一种被人们驾驭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它的历史作用。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发展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价值规律对生产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只要价值规律存在,资产阶级法权也就存在。它还会给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带来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以价格的高低和赢利的大小为转移,不由价值规律调节,而由依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要求制订的国民经济计划来调节。

  国家计划机关根据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规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国营企业必须贯彻执行。计划亏损的产品虽然连生产成本都不能收回,企业仍须按计划进行生产,亏损部分则由国家补贴的方式来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国营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生产,这是事情的基本的一面。从这基本的一面来看,价值规律对国营企业的生产是没有调节作用的。但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存在着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而国家计划对国营企业的生产也不可能规定得很细很死。

  对于某些产品,如面盆、口杯等日用工业品,国家计划一般只按产品的大类规定生产数量,而不规定具体品种、规格、对于象糖果、饼干一类的产品,国家计划一般只给企业下达产值指标,而不规定产品的种类。

  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企业就有可能扩大价值规律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法权,不顾人民需要,而去生产那些价格高、利润大的产品,从而违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要求。

  其次,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也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的。特别是农村人民公社生产的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和交售任务,都是由国家计划规定的。

  其他很多农副产品的生产,国家虽然不直接下达计划任务,但也通过商业部门同社、队签订采购合同的办法,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的生产,就整体来看,起决定作用即调节作用的,仍然是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

  但是,集体企业不同于国营企业,它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单位,它的积累水平和社员收入水平都取决于它本身的生产收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些集体经济单位就会倾向于扩大价值规律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法权,去生产那些成本低、收益大的产品。这样,价值规律对集体企业生产的影响作用,就比对国营企业生产的作用显得更大一些。

  至于集体经济生产中的那些同国计民生关系不很重要、不列入国家计划,也不通过采购合同来衔接的零星的土特产品的生产,价格的高低和收益的大小对它会起更大的作用:收益较高的产品比较容易发展,收益较低或亏本的产品比较难以发展。这就是价值规律对这类产品的生产发生的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

  只要实行商品制度,不论是国营企业的生产还是集体企业的生产,价值规律都还是起作用的。从社会主义生产的集体来说,社会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由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国家计划来调节的。所以,国家计划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位的东西;价值规律是起影响作用的第二位的东西。

  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生产的规律,终究是私有经济的遗物,它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作用。但是,我们要善于驾驭它,并且对价值规律带来的危害加以限制。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对生产的盲目调节,一方面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乡,另一方面必然造成社会财富的大量浪费,造成中小企业的大批破产,工人大量失业,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起来。

  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影响作用,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后果呢?

  在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价值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向,有时是一致的。例如,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要求加速发展某些经济作物的生产,以适应某些轻工业迅速发展对原料的需要,而这些经济作物的价格也可以保证给农业集体经济带来较多的收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计划的增产要求同农业集体经济方面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要求是一致的,增产计划一般说来也容易完成和超额完成,但是,这两个规律作用的方向,也会有不一致的地方。就农业生产内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价关系以及各类经济作物的比价关系来看,某些经济作物的价格可以给集体经济带来较多的收入,对比之下,必然会有另一些经济作物或粮食作物只能带来较少的收入。

  如果听任价值规律来影响生产,就不利于国民经济计划对各种农作物不同程度地全面增产的要求。从这里可以看出,当两个规律发生的作用一致的时候,价值规律对国家计划的完成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两个规律的作用不一致的时候,价值规律就会冲击国家计划的完成,起消极的作用。

  所谓对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就是要全面地认识价值规律的作用,通过政治思想工作、国家的计划安排和价格政策,利用价值规律对组织生产的积极作用,限制它的消极作用,使之有利于国家计划的完成。

  利用价值规律对生产的积极作用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按照“计划第一,价格第二”的原则办事,必须主要依靠国家计划来指导社会生产。不能主要依靠价格来指导生产。如果把主次颠倒,把范围扩大,那就会滑到修正主义者所鼓吹的“价值规律万能”的邪路上去。

  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消极作用,不仅在集体经济中存在,而且在国营企业中也同样存在。如果对于这种消极作用不是严加限制,那它就会冲击国家计划,不仅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起破坏作用,而且会使资产阶级经营作风和资本主义自发势力膨胀起来,腐蚀和瓦解社会主义经济。

  如何对待价值规律的这种消极作用,是限制还是扩大?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党历来主张既要正确利用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积极作用,又要严格限制它的消极破坏作用。

  刘少奇、林彪一伙拼命扩大价值规律的作用,鼓吹价值规律“万能沦”,主张以价值规律作为社会生产的调节者。苏修叛徒集团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更是明目张胆地把价值规律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客观调节者”,并依据这一修正主义理论,来推行以利润挂帅、物质刺激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完全依靠价格和利润的刺激作用和市场经济来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

  这就是今天苏联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国内外修正主义者的手法尽管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就是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复辟资本主义。反映在价值规律问题上的两条路线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正确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就必须划清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界限,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否则就会迷失方向。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计划工作

  【计划工作的依据】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基本上是通过党和政府的自觉利用、通过正确的国民经济计划工作来体现的。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包括计划的研究、制订、贯彻、检查、调整、总结等一系列的环节。没有国家的计划工作,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按比例发展是不可能自发地实现的。

  当然,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果人们不去自觉利用它,这个规律也是要强制地实现它的作用的。譬如说,经济领导机关如果不作认真的调查研究,不尊重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那么,相互联系的各个部门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脱节现象。

  这种观象将从反面使人们认识到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存在,因而不得不尊重这一规律,并通过国民经济计划工作来反映这一规律的要求。

  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制订计划。计划是人们制订出来的,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意识是实际的反映,又对实际起反作用。正确的计划促进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错误的计划则阻碍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计划制订得是否正确,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快慢,有着很大的关系。

  怎样才能制订出正确的国民经济计划,搞好计划工作呢?

  正确的国民经济计划首先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能正确地反映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斯大林指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使我们的计划机关有可能去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但是,不能把可能同现实混为一谈。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就必须研究这个经济规律,必须掌握它,必须学会熟练地应用它,必须制定出能完全反映这个规律的要求的计划。不能说,我们的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完全反映了这个经济规律的要求。”

  确实,要做到使人们制订的计划正确地反映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很不容易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总是力图用各种方法来破坏和干扰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为无产阶级认识这个规律制造各种障碍。林彪一伙就曾经鼓吹什么“嘴巴就是计划”、“打仗就是比例”的谬论,妄图把水搅混,破坏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的计划工作除了会受到资产阶级势力的破坏和干搅以外,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对于国民经济中错综复杂的比例关系要一下子统统认识清楚,那当然是办不到的。但是,人们应该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国内尽量作到使自己的行动符合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

  只要我们坚定地依靠群众,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在制订计划以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弄清情况,按照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联系,来安排比例关系,完全有可能使国民经济计划比较正确地反映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只是要求国民经济中相互关联的各个部门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但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并不能给我们指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给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指明基本方向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所以,一个正确的国民经济计划,不仅要正确地反映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要求,而且还要在各方面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

  国民经济计划的制订,除了要反映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以外,还必须以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提出的政治、经济任务作为重要依据。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三大革命斗争中所面临的情况不同,问题不同,从而要解决的政治、经济任务也不尽相同。

  计划如果脱离一定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任务,就是无的放矢,就失去了挂帅的东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计划规律只是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总的方向和一般要求,而不可能指明一定时期的具体任务。

  一定时期的具体的政治、经济任务,是由党和国家在考虑到客观规律的要求,并研究了三大革命斗争的具体情况和问题以后提出来的。因此,制订国民经济计划,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所提出的政治、经济任务,把它作为制订计划的指南。

  【搞好综合平衡工作】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平衡是经常的,不平衡则是偶然出现的例外。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西。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经常的,绝对的。

  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搅和破坏,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由于各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之间生产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性,仍然会经常出现打破平衡和比例关系的情况。这样,就要求我们努力搞好综合平衡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优越性,并不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各生产部门之间的不平衡,而是在于: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不平衡不可能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通过有计划的调节来克服,因而往往要发展成为严重的比例失调,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而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通过党和国家的计划调节,不断地克服不平衡,建立相对的平衡。

  这样,从平衡到不平衡,再从不平衡到平衡,就是意昧着打破旧的比例关系,在更高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比例关系,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平衡和不平衡的对立统一中迅速向前发展。

  毛主席指出:“在客观上将会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我国每年作一次经济计划,安排积累和消费的适当比例,求得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平衡。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

  过了一年,就整个说来,这种平衡就被矛盾的斗争所打破了,这种统一就变化了,平衡成为不平衡,统一成为不统一,又需要作第二年的平衡和统一。这就是我们计划经济的忧越性。事实上,每月每季都在局部地打破这种平衡和统一,需要作出局部的调整。”

  毛主席的这个理论,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发展及其优越性,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那种把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看作没有矛盾,生怕出现不平衡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正确的态度是,对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不平衡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分析,分别情况,区别对待。

  由于某些部门工人群众提高了社会主义积极性,节约原材料、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增产不增人而超额完成计划造成的不平衡,是件好事,应该欢迎。由于工作中有差错,完不成计划,因此引起的不平衡,则应尽力避免。

  但不论是什么原因,在不平衡出现以后,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它,根据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及时地把暂时落后部门的生产促上去,建立起新的平衡。这正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优越性的体现。

  为了要克服经常出现的不平衡,建立起相对的平衡,就要注意搞好综合平衡工作。综合平衡不是个别生产部门的平衡,而是建立在农业内部的平衡、工业内部的平衡和工农业之间的平衡基础之上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

  综合平衡的任务,主要是依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考虑到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影响作用,在党的路线的指引下,安排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把人力、物力、财力适当分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建立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使生产资料生产的増长同社会主义生产日益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使消费资料生产的増长同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的需要相适应。

  综合平衡的过程,是一个掲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为着搞好综合平衡,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来处理矛盾,积极地把短线产品搞上去,加速发展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带有关健性的暂时落后的部门,以便在新的更高的水平上建立新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都得到更好的满足。

  刘少奇一伙对抗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有时提出什么“短线平衡”等等的名目,大搞削高就低的消极平衡;有时又提出脱离实际的高指标,而当指标落空时,就来个“砍光退够”,在计划工作中推行一条右的或者形“左”实右的机会主义路线。

  综合平衡是要建立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异常复杂,包含着很多矛盾,这就需要对全局进行分析。毛主席教导说:“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

  把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应用到综合平衡中来,那就是说,对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各种比例关系,决不可以不分主次同等对待,而必须区别主要和次要,重点和一般。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这就好比两只手同时要抓十条鱼,结果一条也抓不住。重点部门、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健的作用,因此必须照顾重点,它们的需要应首先保证得到满足。

  但是,保证重点并不是说可以忽视一般。重点同一般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不保证重点,一般固然得不到很好发展,忽略了一般,重点的发展也要受影响。所以,在综合平衡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统筹兼颇、适当安排”的方针,在照顾重点的前提下,同时兼顾一般。要从整体出发,瞻前顾后,考虑到上下左右的关系,避免犯片面性的错误。

  在综合平衡工作中,必须兼顾劳动力平衡、物资平衡和资金平衡。由于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上述三种平衡中,首先必须安排好劳动力的平衡。而在安排劳动力的平衡中,根据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原理,又必须首先保证满足农业生产对于劳动力的需要。

  只有在农业生产随着机械化的发展而有可能提供多余劳动力和更多商品粮食、经济作物的条件下,才可以从农业抽调适当数量的劳动力来发展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离开了这一前提条件,过多地抽调农业劳动力,就会破坏综合平衡,不利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高速度发展。

  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从出现不平衡到建立新的平衡,总要有一个过程。为着在这一过程中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发展,必须建立和保持一定的物资储备。

  各类物资储备的数量必须适当。储备量过少,不能满足填空补缺的需要,就会使一些部门由于某种物资的短缺而开工不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储备物资的数量过多,超过了弥补暂时短缺的需要,就会使本来可以用之于当前生产的物资不能发挥它的作用。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计划工作的几个原则】

  要搞好国民经济计划工作,除了正确地运用综合平衡这个基本方法以外,还必须遵循从计划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些基本原则。

  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必须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发挥地方积极性结合起来。

  要制订和贯彻执行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当然要有高度集中的统一领导。在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中,如果没有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提倡全局观点,不反对分散主义,而听任各个地方各自为政,那就不可能有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但是,社会主义的集中领导是建立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上的。中央的集中领导同发挥地方积极性是互为条件的。

  列宁在阐述经济工作方面的民主集中制时说:“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要在经济方面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铁路、邮电和其他交通运输等经济企业的工作有绝对的严整性和统一性;同时,真正民主意义上的集中制的前提是历史上第一次造成的这样一种可能性,就是不仅使地方的特点,而且使地方的首创性、主动精神和各种各样达到总目标的道路、方式和方法,都能充分顺利地发展。”

  为了把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结合起来,在制订国民经济计划的时候,中央有关部门应当征求地方的意见,和地方商量,和地方共同制订计划。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也要允许各地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做法。

  这种特殊,不是闹独立王国的那种特殊,而是为了整体利益,为了因地制宜地充分挖掘生产中的潜在力量,更好地完成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所必要的特殊。从计划工作制度上讲,就是要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制度。

  毛主席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指出:“应该统一的,必须统一,决不许可各自为政;但是统一和因地制宜必须互相结合。”毛主席后来又多次教导我们,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时,应当更多地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在中央的统一计划下,让地方办更多的事。

  毛主席还指出:“在订计划的时候,必须发动群众,注意留有充分的余地。”这是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极其重要的原则。

  社会主义建设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因此,计划工作首先要相信群众,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揭矛盾,找差距,促转化。一个企业要生产哪些产品,生产多少,企业的领导应该讲形势,鼓干劲,向群众交任务,交情况,交措施,交困难,发动群众讨论。

  这样,不仅使计划有可能的基础,而且能发现和提出少数人关在房间里所臆想不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计划、指标不经过群众讨论,主意是干部的;经过群众讨论,变成了群众自己的计划,才能使计划指标既先进,又可靠,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计划指标应该是先进的,只有先进的计划才可以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为了制订出先进的计划,就必须同保守思想作斗争。有些人明明知道生产潜力很大,却把计划指标定得很低,不去发动群众挖掘企业的潜力,只图舒舒服服完成计划。

  或者不从国家需要出发,挑肥拣瘦;或者贪图方便,多要物资,积压浪费;或者片面追求产值,不重视品种、质量。很明显,如果听任资产阶级思想泛滥,不同保守思想作斗争,那就不可能制订出反映客观实际的科学的计划。制订计划的过程,也就是先进思想同保守思想斗争的过程。

  计划指标应该是先进的,但这决不是说,指标愈高愈好,可以没有根据地加码、翻番。脱离了客观可能性的高指标,不仅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而且必然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先进的计划指标必须是有科学依据的,可靠的,切实可行的。

  毛主席教导说:“任何人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不可以超越客现实情况所许可的条件去计划自己的行动,不要勉强地去做那些实在做不到的事情。”经过努力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认为做不到,不去办,就叫右倾保守。没有充分根据的,行不通的也去办,就叫盲目性,叫做形“左”实右。订计划既要反对右倾保守,也要反对形“左”实右,使计划放在有充分根据,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基础上。

  客观可能的计划指标,也不能订得太满,而必须留有充分的余地。实践经验证明,计划指标留有余地,让群众经过努力有可能超额完成计划,是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扱性的。

  在制订基本建设计划的时候,应该贯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原则。

  一定时期内可以用于基本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有限的。如果基本建设战线太长,上马的项目贪多求大,那就势必拖长建成投产的时间。如果集中力量打歼灭战,那就可以早建成,早投产。假定,我们在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内的基本建设资金足够建设五百个项目。

  这里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五百个项目同时上马,分散使用建设资金,到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五百个项目同时建成。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项目的建设周期都要五年。

  另一种做法,每年上马一百个项目,集中使用建设资金,五年中,每年都有一百个项目建成。那么,每个项目的建设周期可以大大缩短。可以看出,毛主席的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原则,不仅在军事上是有效的作战方法,而且也是制订基本建设计划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这个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颇难。问题的关健是不顾大局的本位主义思想作怪,以及对于违反这个原则所带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为着贯彻执行这一原则,就要加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这一原则的宣传教育,同那种只顾局部需要、不顾全局利益的观点和行为作斗争。

  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必须实行长期计划(五年计划和十年、二十年的远景规划)和短期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相结合。不搞长期计划,基本建设就很难作有计划的安排。长期计划体现长远奋斗目标,使人们的眼光不被限制在眼前走出的一步,使人站得高,看得远,可以出干劲。

  工人同志说得好:“胸中没有大目标,一缕稻草压弯腰;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但长期计划要通过短期计划加以具体化,オ能落实,オ抓得住,才便于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检查和评比。这样,长期计划的实现才不致落空。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计划工作,有它自己的特点。集体所有制经济要服从国家统一经济计划的领导,但在不违背国家的统一计划和政策法令下,可以保持较多的灵活性和独立性,以便因地制宜,充分调动集体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集体经济随着国营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75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连载 第七章 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编写小组 陋县小民 整理 2018-04-28 来源:

  能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路线和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关系问題,实质就是巩固工人阶级领导权的问題,是巩固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问题,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农民的问題,是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的新问題。

  75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连载  第七章  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

  第七章 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

  第一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基础的实质】

  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农业和工业这两个主要物质生产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遵循一定的规律相互交换活动。在这一章里,我们将着重研究这两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内在联系、相互交换活动的规律性以及这些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作用的特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种地位,是由农业本身的生产特征所决定的。

  人们要进行生产,或者要从事文化、社会活动,总是要首先获得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说过:“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农业(包括单纯采集、狩猎、捕鱼、畜牧等)就是这样的生产部门,农业劳动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最为必要的条件。

  农业是人类社会初期唯一的生产部门。那时尽管有着为进行农业生产而制造工具的劳动和纺织劳动.,但是这种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原来不是分开的。如果我们把那时的经济也叫做国民经济的话,那么农业便是那时“国民经济”唯一的部门。

  除了农业以外,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后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呢?马克思指出:社会一部分人用在农业上面的全部劳动“必须足以为整个社会,从而也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

  马克思对社会分工的发生所作出的历史总结,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当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一定水平以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才会产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

  一些生产部门,当它们从农业中独立出来以后,要获得进一步发展,仍然要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这是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有可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生活资料和劳动力,以满足其他部门发展的需要。

  马克恩指出:“社会用来生产小麦和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愈少,用来进行其他的生产——物质和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愈多。”这说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是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得以独立化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在资本主义国家,农业通常落后于工业,但这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可以脱离农业这个基础。

  马克思是把资本主义世界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分析的,他说:“农业的一定发展阶段,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是资本发展的基础。”这就是说,即使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落后于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国农业很少或者没有起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但它必定是以依赖和掠夺外国农业为基础的。

  农业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比之以往任何社会都更加明显。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把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国家为了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可以有计划按比例地统筹安排各部门的劳动,这就表明人们在历史上第一次有可能自觉地运用农业是基础这个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又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它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本国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这样,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得很清楚。

  我们如果从直接社会生产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农业的生产,那么,这就是一个有计划地生产粮食、副食品和工业原料等特殊的使用价值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生产出来的粮食和副食品,除了用来满足农业劳动者本身的生活需要以外,还为全社会非农业劳动者提供食物。农业生产发展了,那么为社会提供的粮食和副食品也就增加了。而粮食和副食品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切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

  同时,社会主义农业所生产出来的原料(经济作物),也是工业原料的一个重要来源。重工业需要某些农产品作原料,轻工业更需要大量农产品作原料。目前,我国轻工业使用的原材料就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来自农业。

  因此,农业又是工业的一个重要的原料基地。毛主席指出:“轻工业和农业有极密切的关系。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对工业、特别是对轻工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如果从商品生产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那么,农业和工业在商品交换中是互为市场的。农业向社会提供的粮食和原料越多,就标志着销售到农村去的工业品也将相应增加。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情况下,农村是轻工业的重要市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作为重工业的市场的作用,也日益明显起来。

  毛主席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胜利实现以后不久便指出:“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使人们看得很清楚。但是随着农业的技术改革逐步发展,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水利建设、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

  这个极其广阔的市场,是发展工业所必需的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此外,在农业劳动创造的价值中,有一部分通过上缴农业税的形式,为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

  社会主义农业也是向工业和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的主要源泉。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需要增加劳动力。这一部分劳动力,除了依靠本部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把节省下来的劳动力用来满足需要以外,主要依靠农业部门来提供。

  毛主席指出:“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工业和其他部门劳动队伍的扩大,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基础的。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农业发展较快的当年或次年,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一般就比较快;反之,在农业发展较慢的当年或次年,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也就比较慢。如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的三年,我国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歉收,工业的发展也就缓慢下来。

  从一九六二年起,农业连年持续丰收,我国工业发展也就上升较快。由此可见,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整个工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是极其明显的。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就必须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早在一九三四年,毛主席就指出:“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

  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路线是什么呢?依据毛主席关于“在农业方面,在我国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国家内是使农业资本主义化),则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的指示,第一步是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关健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要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

  社会主义农业是在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通过农业的技术改造,在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迅速发展的。在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以后,毛主席非常明确地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毛主席的这个发展农业的纲领性指示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地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武装和改造农业,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农业根本出路的大问题。

  这就要求各个有关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把支援农业、促进农业机械化,当作重要的任务来抓,坚决地把本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特别要求重工业部门为农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适合于各地农村特点和农业迫切需要的生产资料,如水利电力设备、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以促进农业的技术改造。

  (在我国,可以机耕的土地,如果要求达到70%的机耕面积,那么,全国拖拉机的拥有量,需要从1970年的十几万台增加到八十万台,手扶拖拉机的拥有量,需要从十万台增加到一百五十万台。全国如果平均每亩耕地的化肥施用量要求达到八十斤,那么,就需要化肥六千四百万吨。可见,农业的发展,对重工业提出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我国原来是一个农业国,农业生产十分落后。一九四九年,全国粮食产量只有二千一百六十二亿斤,平均每人只有四百多斤。解放以后,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通过“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平均每人已达到六百多斤。

  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水平还很低,底子还很薄,抗灾能力还很差,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技术落后的状况。这同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要在巩固和壮大农村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农业的技术改造,实现农业的机械化。

  实现农业机械化,在耕作、播种、收割和运输等方面用上机器,那就可以成倍、成十倍甚至成百倍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例如,用手工翻地,一个强劳动力一天只能翻一亩。用牛翻地,一人一牛一天也只能耕四亩。用一台中型或大型的拖拉机则每天可耕地几十亩到几百亩。

  农业机械化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可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用于增加复种指数,进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以用来扩大副业生产,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可以促进社、队工业的发展;可以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资源。

  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大提高对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能力,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我国疆土十分辽阔,旱、涝灾害在不同程度上每年都有。有了机电排灌等农业机器,可以及时灌水、排涝,减少早、涝灾害,保证农业生产的稳产和高产。总之,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是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化除了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外,还必然要反过来强有力地促进机械、化学、电力、燃料等重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民公社三级集体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更有利于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判了刘少奇一伙鼓吹的“中国人多地少不用机械化”,“山区不可能机械化”,“精耕细作不能机械化”等反对农业技术改造的谬论。毛主席关于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指示进一步深入人心,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在党中央制定的农业机械制造以地方为主、农业机械产品以中小为主、农业机械购买以集体为主的正确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1973年和1965年相比,我国农村用电量提高了二点八倍;化肥施用量增加近一点九倍;拖拉机(混合台)拥有量增加了二点二倍,手扶拖拉机拥有量增加了七十四点八倍,实际机耕面积扩大了70%,动力排灌机械也增长了二点八倍。全国90%以上的县有了农业机械修造厂。)

  随着我国工业特别是地方小型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各行各业对农业的大力支援,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正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

  【农业学大寨】

  农业要充分发挥它的基础作用,必须在巩固和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生产,又必须由革命来统帅。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就是我国农村在基本上完成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一面红旗,是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样板。“农业学大寨”是毛主席发出的伟大号召。

  大寨大队座落在太行山上。在农业集体化以前,它是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亩平,年年灾难多’的穷山区。但是,在从初级社到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的发展过程中,大寨大队完全变了样。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的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被改造成了梯田,成为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

  大寨大队的八百亩地,最早的时候,分成四千七百多块,十年前改造成了二千多块,地块仍然既零碎又不平整,无法使用拖拉机。但是,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大寨贫下中农面前,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的。人定胜天,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在大搞“人造小平原”的战斗号召下,大寨大队经过几年的奋战,三十七个山包、山嘴被削平了,十亩、二十亩大的地块出现了,拖拉机上山了。

  大寨贫下中农还亲自动手,大搞土洋结合,使打场、运输、粮食饲料加工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大寨粮食平均亩产一九五三年只有二百五十斤,一九五八年提高到五百四十斤,一九六四年继续提高到八百零九斤,一九七一年突破千斤大关,上升到一千零九十六斤。在粮食生产迅速増长的同时,还实现了农、林、牧、副的全面发展。

  大寨大队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关键就在大寨大队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坚定地执行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抵制了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批判了资本主义自发倾向,不断地向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一九六一年前后,刘少奇趁国内连续三年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刮起了一阵复辟资本主义的妖风。有人说:“在这种困难的时候,单干也可以试一试嘛!”大寨大队贫下中农说,“已经试了多少辈子了,流了多少血和泪,难道还没有试够吗?!”

  那时,还有人上门出高价收买大寨的饲草,可是大寨不卖,偏只卖平价。一九六三年,特大洪水把大寨冲了个地毁房塌,国家送来了救济款和救济物资,可是大寨大队的贫下中农硬是不要。也们说,有了向国家伸手的思想,就会丢了靠群众、靠社会主义集体力量、靠艰艰奋斗的思想,这样重建大寨的步子反而要慢。

  一九六四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工作队在大寨推行“桃园经验”,大寨大队的贫下中农感到不对头,坚决抵制。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反党集团为了掩盖他们的反革命面目,大要两面派手法,有一个时期到处搞形式主义活动,可是大寨大队的贫下中农觉得那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硬是不搞。

  大寨大队的贫下中农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阶级敌人斗,同错误路线斗,同错误思想斗,同天和地斗,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因此,他们心红眼亮,以最大的智慧,用坚定的革命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创造有利条件,使大寨大队的农业生产面貌大为改观。

  农业学不学大寨,大不一样。无数事例表明,不学大寨,就生产抓生产,生产就上不去。学了大寨,抓了无产阶级政治,用革命统帅生产,人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面貌就完全改观了。

  (大寨大队所在的昔阳县,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受到刘少奇修正生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没有认真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昔阳县轰轰烈烈地认真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抵制了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全县人民战天斗地,重新安排山河,结果使全县土地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1971年,粮食总产量近二亿四千万斤,为文化大革命前最高年产量的三倍。卖给国家的商品粮达到八千万斤,比文化大革命前最高交售量增长十倍以上。

  山东省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黄县,早在1956年粮食产量就上了《纲要》,但以后就一直停滞不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对照大寨,从路线上认识了过去的教训:光有好条件,不行。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贯穿着阶级斗争。不批判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不同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作斗争,不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干部和农民群众,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领导上路线一正,阶级斗争一抓,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广泛开展起来,1972年粮食产量就过了“长江”。)

  昔阳县和黄县农业学大寨的经验是:只要象大寨那样,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批判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就会产生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什么人间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不利的自然条件可以改造成为有利的条件,低产可以转化为高产,原来高产的可以更加高产。

  现在,全国大寨式的县、社、队越来越多。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地区大量涌现。黄河以北出观了一批亩产过‘长江’的县;长江以南出现了亩产超千斤的省,以及亩产一千六百斤以上曲县。北方历来多灾缺粮的冀、鲁、豫三省,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为扭转“南粮北调”作出了新的贡猷。

  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一九七四年也实现了全区粮食自给。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让大寨之花开遍全国,必将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更大的基础作用。

  第二节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是主导的实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又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作用呢?

  在经济学说史上,有个重农学派。这个学派的人看到了农业的重要性,在批判了重商主义者那种认为财富来源于交换,特别是来源于对外贸易的错误观点以后,他们把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这是一个进步。

  可是重农主义者却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财富,其他一切部门的劳动都只能改变物体的形态,不能使物体的数量有任何增加。他们还力图举例证明,如,纺织工人把棉花纺成纱,织成布;磨粉工人把小麦磨成面粉,都只是改变了物体的形态,丝毫也没有增加物体的数量。由此他们得出一个错误结论,只有农业部门的人才是生产阶级,而工业部门的人则是非生产阶级。

  马克思在批判重农学派的基础上,揭示了无论工业劳动或农业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工业和农业都是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说明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但是农业的发展决不是孤立的,即使在工业没有从农业中独立出来以前,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工具的制造。马克思指出,“狩猎、捕渔、耕种,没有相应的工具是不行的。”

  生产工具的制造和应用,不仅是使人类脱离动物界的决定性条件,而且对于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人类社会生产工具的发展史证明,由石器工具发展为金属工具,社会生产就由狩猎、采集过渡到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金属工具的继续改进,出现了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手工工具发展为机械工具,工场手工业就过渡到大机器工业。

  所以,马克思曾经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自从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部门,特别是当现代工业出现之后,工业对农业的作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就更加显著了。现代工业不仅以机器生产向社会提供大量的日用工业品,而且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促进农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不仅生产消费品。而且生产机械性的劳动资料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这个特征决定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的地位。随着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增强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工业的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而农业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离不开工业的主导作用。这正是国民经济中工业和农业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当我们一般地分析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工业中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前面提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是就整个工业说的。其实,能够发挥这种作用的工业,自然是指能提供生产资料特别是能提供劳动资料的工业。不同的劳动资料,对不同时期的国民经济都曾经起过技术改造的作用,引导着国民经济的前进。而在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这一类“机械性的劳动资料”,作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比其他劳动资料“更能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生产机械性劳动资料的工业基本上是重工业,例如,冶金、机械、电力、电子等工业,它们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机械性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工业。它们能够在以现代化技术改造农业、轻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可以得到到更充分的发挥。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

  (一)重工业生产大量水利电力设备、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等产品支援农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农业逐步实现机械化,变落后的农业为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二)重工业生产各种轻工业机械和轻工业原料,促进轻工业的技术改造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轻工业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生活资料,并且使轻工业相对地减少对农业原料的依赖。

  (三)重工业还为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国防工业等国民经济部门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促进这些部门的技术改造和发展。

  工业的主导作用要由重工业来体现,并不是说轻工业就不重要了。轻工业基本上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工业,满足人们吃、穿、用的需要。因此,轻工业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业部门。

  马克思说过:“和一个エ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一样,工人阶级的全部劳动也可以这样划分:为エ人阶级生产全部生活资料(包括为此所需的生产资料)的那部分,完成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工人阶级所有其余部分所完成的劳动,可以看作剩余劳动。”

  马克思接着又指出:“一部分工业劳动也会物化在用作农业エ人和非农业工人的必要消费资料的产品中。从社会的观点来看,把这种工业劳动看作剩余劳动,是错误的。工业劳动的一部分和农业劳动的必要部分一样也是必要劳动。”

  马克思所指的这部分工业劳动,基本上就是轻工业劳动。依据马克思关于把全社会劳动者的劳动,划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论述,轻工业和农业中的劳动者都是在为整个社会做必要劳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对重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因为轻工业投资少,投产快,资金周转快,所以,轻工业的生产过程作为创造价值的过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国家提供较多的资金积累。

  毛主席十分重视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毛主席的这一论述,阐明了重工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农业,而且依赖于轻工业,指出了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轻工业的重要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只有农业、轻工业这些都门发展了,才能促使重工业更快地发展。

  另一方面,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是相互补充的。农业生产的粮食、经济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往往需要经过轻工业的加工,才能为工农业劳动者提供各种必需的生活资料。轻工业发展了,农业的基础作用将会更好地得到发挥。

  【社会主义エ业化】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奴役和掠夺,现代工业只是在少数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发达,世界上多数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工业都比较落后。这些工业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要迅速发展现代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充分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旧中国工业极端落后。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时,钢的年产量只有十五万八千吨,其他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很落后。面对这样一个薄弱的工业基础,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迅速发展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具有更大的迫切性。毛主席早就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必然会提高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将在原来工业落后的地区加速发展工业,改变工业的不合理布局。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队伍将随同发展壮大起来,以利于加强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普遍领导。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用先进技术装备农业和轻工业,促进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保证国家的经济独立、巩固国防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毛主席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在一九五三年亲自主持制定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规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努力实现的重大任务。

  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在全国建立一个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中心的、门类齐全、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地区分布比较合理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各协作区、各省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在每个协作区,在许多省的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比较独立的、完整的、但情况各有不同的现代化的工业体系,这样,全国的工业体系就更强大了。

  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走什么道路呢?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另一条是依赖外国、出卖主权或者掠夺外国的道路。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以及刘少奇和林彪一伙妄图推行的卖国主义的道路,都是属于后一条道路。走这条道路的国家,要么在掠夺外国中暴发起来成为侵略成性的帝国主义,要么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在当代世界上,经济落后的国家,如果依靠帝国主义或社会帝国主义,根本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根本谈不上什么“民富国强”,而只能引狼入室,沦为帝国主义或社会帝国主义的附庸或殖民地,别无他路。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绝不会、也不可能走掠夺外国和出卖人民利益的道路去发展工业,只能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求按照本国具体情况,依靠社会主义经济内部的积累,充分利用本国一切资源,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实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相互关系,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

  毛主席指出:“这里所讲的エ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エ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重发展农业和轻エ业。”“如果我们的农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使轻エ业相应地有更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会有好处。”

  毛主席的指示从理论上指明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坚持执行毛主席关于农、轻、重发展关系的理论、路线、方针,就是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当然要重点发展重工业。这样才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保障国家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有力地同帝、修、反进行斗争。列宁指出:“不挽救重エ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发展重工业有两种不同的办法:一种是不顾农业的基础水平,片面强调重工业,用少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另一种是在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的指导下来发展重工业,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

  前一种办法,片面地着重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必然会造成市场上消费品供应不足,货币不稳定,工业化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资金等也会发生困难。这种办法的后果是,人民不满意,重工业也不会真正搞好。这是一种少慢差费的办法,是一条错误的道路。

  以农业为基础,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把重工业的发展建立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情况就不同了。从当年来看,用在农业和轻工业方面的劳动力、资金、物资增多一些,用在重工业方面减少一些,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似乎会慢一点。

  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样做必将更快地促进重工业的发展。就比例来说,投资的重点也还是重工业,不过农业和轻工业加重一些。农业、轻工业发展了,就能为重工业追加更多的劳动力和消费品,积累更多的资金,提供更广阔的市场。这里存在一个对重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想得厉害还是不厉害的问题。

  如果是真想,想得厉害。就要坚定不移地确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加快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这样,就会给重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打下一个巩固的基础。这是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事实证明,遵循毛主席关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就能使这些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相互促进,生活资料生产的增长转化为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又转化为生活资料生产的增长。

  我国解放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跃进,取得了工业建设的重大胜利,农、轻、重产值和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1950年到1973年,我国农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4.3 %,轻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1.6%,在农业、轻工业发展的基础上,重工业的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8.6%,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1949年,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为70%,轻、重工业仅占30%,其中,重工业只占7.9%。到了1957年,轻、重工业比重提高到56.5%,其中重工业达到了27.3%。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后的1973年,轻、重工业的比重提高到71%,其中重工业的比重上升到40%。)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农、轻、重比例关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了迅速的进展。过去没有的新的工业部门现在有了。过去自己不会设计和制造的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现在能独立设计、制造了。

  由于新的工业部门的建立和技术力量的增强,设备和原材料的自给程度也大大提高:机器设备和钢材已基本自给,石油的产量不仅能够基本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尚有剩余可供出口。工业的地区分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内地工业迅速发展,新的工业基地和新的工业城市陆续建立起来。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周恩来总理在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远大目标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们一定要沿着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继续奋斗,再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エ业学大庆】

  要充分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也必须由革命来统帅。发展社会主义工业,正如发展任何其他事业一样,充满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不用革命来统帅生产,不用革命化来统帅工业化,就势必要走到邪路上去。

  大庆油田正是在工业战线上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经济,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走我们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典型。是在两条路线斗争中,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革命精神,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工业的样板。因此,要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就必须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

  大庆油田所在地原来是一大片茫茫荒野。当苏修叛徒集团一九六0年背信弃义,撕毁合同,停止向我国供应石油,妄图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紧急时刻,几万名开发油田的职工怀着满腔怒火,来到这里,“头顶青天,脚踩荒原”,立誓要拿下这块大油田,粉碎苏修的恶毒阴谋。

  当时,天寒地冻,一无房屋,二无床铺,连锅灶用具也很不够。几十台大钻机在草原上一下子摆开了,可是设备不齐全,不配套,汽车、吊车很不足,道路泥泞,供水供电设备更不够。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英雄的大庆工人提出“拿下大油田,气死帝、修、反”的战斗口号,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刻苦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同天年,同地斗,同阶级敌人斗。

  大庆工人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粉碎了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坚持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仅仅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就高速度、高质量地建起了我国第一流的大油田,使我国石油产品在一九六三年做到基本自给。大庆工人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解决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几个重大技术难题。

  大庆工人根据毛主席勤俭办企业的教导,在一九六三年就收回了国家的全部投资。由毛泽东思想哺育起来的“铁人精神”,始终激励着大庆工人阶级在自力更生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一九六六年以来,大庆原油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三十一的速度跃进。

  一九七四年以来,大庆工人深入批判林彪和孔老二鼓吹的“天オ论”和“上智下愚”的唯心史观,发挥出巨大的干劲、智慧和创造力,整个油田革命和生产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大好形势。就原油产量来说,一九七四年的一个大庆,等于文化大革命前的五个大庆。

  工业学大庆,同农业学大寨一样,最根本的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工厂企业中存在着各种矛盾,但其中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

  大庆的经验证明,只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好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注意解决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经济,坚决依靠群众,把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是使工矿企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开滦煤矿是一个百年老矿,是工业学大庆的典型单位。这个矿用老眼光来看,早就应该报废了,但是,这个矿的工人却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艰苦奋斗,探索出了进一步开采这个煤矿的新途径,使这个百年老矿恢复了青春,从1968年以来实现了连年大幅度增产。象开滦这样一个老矿,为什么能不断发展,阔步前进?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学习大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大搞群众运动。

  1974年,这个矿的广大干部和工人群众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觉悟,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更加深入地开展。纵横百里的矿区,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景象。1974年,创造了近三十次全国、全矿区和各矿历史上的煤炭生产新纪录,使原煤产量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国家计划。

  上海第五钢铁厂也是工业学大庆的典型单位。这个厂是在1958年建成的优质合金钢厂,设备和技术条件都比较好,曾经为发展我国的钢铁工业做出过贡献。但是,由于刘少奇一伙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这个厂从1961年以后,钢产量长期徘徊不前。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职工和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批判刘少奇一伙破坏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罪行。他们大破“唯生产力论”,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大破“领导高明论”,坚持走群众路线;大破“生产到顶论”,大搞技术革新,大挖生产潜力。

  结果,这个厂很快就变了样,革新成功了“一步炼钢法”,创造了快速炼钢和真空冶炼等新工艺,大大缩短了冶炼时间,结束了长期徘徊的旧局面,跨入了生产大幅度上升的新境界。

  1974年,上钢五厂深入开展了批林批孔运动,工人中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茁壮成长,极大地激励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革命和生产蒸蒸日上。从1966年到1974年,钢产量增加了一倍多,钢材产量增加了两倍,钢材品种规格增加了七倍多。)

  毛主席关于“エ业学大庆”的伟大号召,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个伟大号召下,我国工人阶级高举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旗帜,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迅速地改变着我国工业的面貌。现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大庆式的工业企业。大庆精神正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进一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必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步伐,一定能够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结合的方式

  【社会主义工农业结合的二重性】

  任何社会,都有一个工业和农业的结合问题,只是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工业和农业结合的方式不同罢了。那么,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我们了解它的结合方式,有什么理论的和现实的意义呢?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已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因为,社会主义的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已经是直接的社会生产了,工农业的结合是根据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通过国民经济计划来实现的。这样的结合是直接的生产结合,这同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工业和农业也将通过统一的社会中心制订的经济计划直接结合起来,有相同之处。

  所以,社会主义的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已经具有共产主义因素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又决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结合,不同于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因为,社会主义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还是不同程度的商品生产,工农业的结合还需要通过货币交换来实现。

  也就是说,在工农业结合中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就这一方面来说,社会主义工农业的结合,又还有旧社会的痕迹。社会主义工农业结合的这种二重性,是社会主义生产的二重性的反映。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工业和农业的结合曾经采取过多种方式。在原始公社经济中,手工业直接从属于农业,纺织、工具和日用器皿制造之类的生产是当作农业的副业来进行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原始方式的农业和工业的结合,两者原来就是一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出现了私有制,工业和农业在原始公社经济中的这种原始的直接结合方式开始解体,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了。从这时起,工业和农业的结合便开始采取了通过货币交换这种迂回的方式。这是工业和农业分离,进而发展为对立的标志。

  工业和农业的分离过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中缓慢地进行着。但是,当农业还主要是农民的个体生产,工业还主要是家庭手工生产的时候,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那种原始的直接结合的纽带,始终没有完全割断。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和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彻底摧毁了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终于把工业和农业的原始的直接结合的纽带完全撕断了,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完全采取了迁回曲折的、眼花缭乱的货币交换方式。

  资产阶级采取这种方式,造成和扩大了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加紧了对农业的剥削,使工业剥削农业、城市剥削乡村的对抗性矛盾发展到了极端尖锐化的程度。这样,资本主义制度走向它的反面的时代就开始到来了。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为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综合”“创造了物质前提”。

  马克恩预言的工业和农业“新的更高级的综合”,指的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被消灭以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新型的工农业关系。这种社会化生产的物质前提,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具有了。但是,它的社会经济前提,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对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计划调节,则只有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才能产生。

  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规定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要实现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实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剥削农业、城市剥削乡村这种工业和农业的矛盾对抗性消失了。

  这就有可能通过国民经济计划,在生产领域里直接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农业有计划地生产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粮食、副食品和原料,使社会主义工业有计划地生产农村所需要的各种日用工业品和发展农业所需要的化肥、农药和各种农业机器设备。工农业这种直接结合,表现为工农业之间互相支接、互相促进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

  私有制出现以后工业和农业的分离,是对原始公社经济中那种工业和农业的直接结合的否定。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业和农业又重新直接结合起来,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的否定。这是更高阶段上的否定。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工业和农业的结合,是在杜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条件下,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通过计划进行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工农业之间还存在着本质差别,还分别建立在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这种新型的工农业直接结合还是在商品制度下实现的。

  这是新事物中的旧残余,还不是充分成熟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下工农业的直接结合。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工农业结合的这种二重性,就会自觉地创造条件,为使工农业的直接结合逐步地摆脱旧社会的痕迹而努力。

  【工农业结合过程中的矛盾和斗争】

  社会主义的工农业结合的二重性,决定了工农业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矛盾和斗争的过程。所谓工农业结合,最关键的就是按照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农业必须放在首位,其次就是轻工业。农业、轻工业安排好了,再安排重工业,重工业就有了基础。

  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并不是说在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上要使农业和轻工业占最大的比重,而是说要首先保证农业和轻工业的需要,然后根据农业和轻工业的状况,来安排重工业。这样的计划安排,可以保证工农业的结合充分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农、轻、重为序,不仅是全国范国的计划工作的指针,也是省、市、县各级计划工作的指针。

  (我国冀、鲁、豫三省在工农业结合方面的显著成效,正是贯彻了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结果。这三个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坚持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在资金、物资、劳动力的计划安排上,首先保证农业和轻工业的需要,下功夫抓农业,抓支援农业的工业。农业上去了,支援农业的工业上去了,整个工业也就上去了。

  这三个省过去一直多灾缺粮,现在粮食已经自给有余。本来没有多少工业,现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煤炭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在三个省的范围内,差不多县县都有小型化肥厂、农机厂和水泥厂等。三个省的柴油机、拖拉机和载重汽车的产量比文化大革命以前增长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河北省遵化县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始终把农业放在首位,在县办、社办、队办的工业中发扬“穷棒子”精神。首先办了一批适合当地情况的投资少、建设时间短、收效快的轻工业企业,既为城乡人民提供了各种生活用品,又积累了资金,有力地促进了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小型重工业企业,如小矿山、小钢铁、小煤炭、小水泥、小化肥、小机械、小化工等厂矿企业的发展。

  遵化县总结他们处理农、轻、重关系的经验是:“以粮为纲,多种经营;以副养机,以机促农;以轻促重,以重支农”。结果,全县的工业和农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粮食亩产在1970年跨过了“黄河”。1971年全县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的收入达一千八百三十万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25%。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1966-1971年)全县每年平均向国家交售粮食九千六百万斤,皮棉一百万斤,花生四百万斤。1971年全县已办起小型的轻、重工业企业一百一十个,加速了全县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又是在商品制度下的结合,因而作为商品生产规律的价值规律,对工农业生产必然要发生影响。正确地利用商品、货币、价值、价格等范畴,对工农业生产的结合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价值规律和同它相联系的范畴,是私有经济产物中资产阶级法权的体现,如果不对它可能带来的危害加以限制,就将导致工农对立、城乡对立。因此,对于同商品制度相联系的一系列工农业结合过程中发生的矛盾,需要正确处理。处理不好,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就会离开社会主义的轨道。

  在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结合过程中,工业品和农业品价格上的“剪刀差”,是资本主义商品制度遗留下来的。它反映的是一种不等价的交换关系。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这种“剪刀差”是会不断缩小的。但是要彻底消灭,却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剪刀差”的存在,表明了工农之间的一种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新老资产阶级分子为要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往往要扩大这种“剪刀差”,来破坏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破坏工农联盟。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积极地创造条件,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这种“剪刀差”。

  要使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能够得到正确结合,还要安排好国家收购的各项农副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比价安排不适当,就会影响集体经济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也会影响工业和农业的结合。

  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使工业和农业能够正确地结合起来,除了坚决地把工业发展的方向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以外,还要求尽力做到提高工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支援农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以降低支援农业产品的价格。这样做,将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发展了,工业就会更快地发展。

  相反,支援农业的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或者追求利润,提高销售价格,那么,农业集体经济就会买不起它。即使买得起,也会由于支付的费用过多,而出现增产不增收的观象。这样就会妨碍工业和农业在社会主义轨道上的直接结合。

  在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结合过程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很尖锐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工农业结合要利用货币交换关系,而货币交换关系正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土壤。由于资产阶级的影响,由于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由于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必然会一批又一批地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

  新老资产阶级分子总是要利用工农业之间的货币交换关系,进行投机贩卖,从中牟取暴利。对于这种资本主义活动必须给予打击,对于工农业结合过程中的资产阶级法权,必须加以限制,对于小生产者的自发势力必须进行批判。这样,才能保障工农业之间的交流活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实质是路线问题、工农联盟问題】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工农业的结合问题,不仅是这两个主要物质生产部门相互交换产品和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两个部门在生产中的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工业和农业的结合问题,实质上是工人和农民两大劳动阶级的关系问题。

  毛主席在全国解放前夕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可见,工业和农业的结合,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面临的重大政治问题。

  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又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国家。农业的状况如何,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从来就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

  毛主席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新经验,不断发展了工农业相结合的理论。一九五八年,毛主席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把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条件下,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列为总路线的基本点之一。

  一九六二年,毛主席又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来看,坚持贯彻执行这个总方针,从发展农业着手来开展国民经济的建设,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就比较协调,工业、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就能迅速发展。

  背离了这个方针,不注意充分利用和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和工业的主导作用,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之同还存在着本质差别。这个差别不消灭,资产阶级法权就不能消灭,资产阶级分子就还有产生的土壤。要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首先必须重视农业,重视农民,重视工业支援农业、帮助农业的发展。

  因此,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做好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工作,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路线问题,是关系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重大问題。

  长期以来,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受到刘少奇、林彪一伙的干扰和破坏。刘少奇之流大肆散布“工业多的地方搞农业是不务正业”等谬论,推行一条“重工轻农”、“以工挤农”的修正主义路线,把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割裂开来,打击工业比重较大地区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妄图以此来削弱国民经济的基础,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联盟。

  林彪反党集团极端鄙视农业和农民,竟然污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污蔑农民“缺吃少穿”,煽动农民“吃光分光”,妄图瓦解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使资本主义在农村复辟。

  我国两条路线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把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关系提到理论、路线的高度来认识,才能识别和战胜修正主义路线,才有可能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工人和农民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人和农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完全能够满足两者的利益。”所以,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可以成为‘真诚的联合’,‘真诚的联盟’”。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的关系。

  这种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城市和乡村的本质差别逐步消灭的趋势,反映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相互支援,工人阶级教育和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必将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的本质差别逐步缩小以至最终消灭创造条件。

  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为了对外侵略扩张,对内镇压人民,疯狂推行希特勒的“要大炮不要黄油”的政策,加速国民经济军事化。为此,它必然要横征暴敛,通过高征购、增加农民税负和提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农产品价格等途径,对苏联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夺。苏修梦想在剥夺农民、剥夺全体劳动人民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新的称霸世界的帝国。

  这样做的结果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工业和农业的直接结合遭到破坏,已恢复到按照资本主义的那种方式结合了。这种结合方式必然使农业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使城乡对立日益加剧,使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苏联人民的反抗日益增强。这种现象,预示着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制度就要解体了。

  因此,能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路线和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关系问題,实质就是巩固工人阶级领导权的问題,是巩固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问题,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农民的问題,是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的新问題。

  75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连载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节约和经济核算制

  75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编写小组 陋县小民整理 2018-05-03 来源: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过程中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的矛盾,归根到底,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只有抓住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这个纲,才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这种矛盾,使经济核算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运动。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节约和经济核算制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节约

  【节约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既是一个直接社会劳动过程,又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因此,它就有一个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并力求节约劳动时间的问题。这一章将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时闻的节约,以及为实现节约而进行的经济核算和有关经济核算制方面的问题。

  说到节约,是指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省。人力的节省是活劳动的节约,物力的节省是物化劳动的节约,而财力的节省则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节约的货币表现。一切节约,都可以归结为劳动时间的节约。它对于一切社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指出:“无论是个人,无论是社会,其发展、需求和活动的全面性,都是由节约时间来决定的。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每个人应当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以便获得应当具备的各方面的知识或者满足对其他的活动的各种要求。同样的,社会也应当适当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以便达到那种适应于它的整个要求的生产。因此,节省时间以及在各个生产部门中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闻,就成了以集体生产为基础的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是极其高级的规律。”

  节约劳动时间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就必须把节约看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主义经济原则。在生产建设中尽可能地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就可以扩大社会主义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不断增加社会主义生产。

  在国家机关、部队、学校、人民团体等一切非生产性单位中厉行节约,尽可能地减少国家财政支出,能够使国家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也同样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增长。社会主义国家依靠增产节约、开源节流,积累起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就能够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使国家和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我国是一个大国,但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了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厉行节约具有重大的意义。毛主席指出:“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但是我国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这是一个矛盾。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方法。”

  劳动群众说得好,“只勤不俭,白白苦干。”只有既勤又俭,才能使劳动群众创造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才能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我国对外承担着国际主义的义务,也只有在国内各方面多节约一点,才能为世界革命多贡献一份力量。

  社会主义社会厉行节约,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它可以培养无产阶级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追求享受、贪图安逸、铺张浪费,是资产阶级的腐败习气。刘少奇、林彪一伙同他们的祖师爷孔老二一样,都是一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挥霍浪费是他们的反动阶级的本性。

  他们反对毛主席制定的“勤俭建国”的方针,在基本建设工作中,追求的是“大、洋、全”。在物资管理上名为“宽打窄用”,实际是“宽打宽用”。他们的罪恶目的就是妄图腐蚀革命队伍中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挥霍国家资财,挖社会主义墙脚,破坏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

  因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但在经济上能够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而且是从政治上对刘少奇、林彪之流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有力斗争,也是思在想上对旧的传统观念和旧的习惯势力的批判。正是因为节约有着这样重大的意义,所以,毛主席说:“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

  厉行节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长期方针,不是一时之计。我们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勤俭办エ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厉行节约,而社会主义制度则为厉行节约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人,节约同劳动人民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在党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下,劳动人民厉行节约的自觉性日益提高,形成了广泛的群众运动。

  同时,由于实行了国民经济计划化,在全国范国内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节约原则不仅能够在各个企业内得到贯彻,而且,通过国家的计划领导和社会主义协作,能够贯彻到整个国民经济中去,使人力、物力、财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最充分、最合理的利用。

  社会主义制度虽然为厉行节约提供了巨大的客观可能性,但是,要把这种客观可能变为现实,必须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经常地同资产阶级铺张浪费的腐朽思想进行斗争,反对浪费,反对同浪费有着密切联系的官僚主义和贪污盗窃,开展对资产阶级的批判、对修正主义路线的批判,逐步地将这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毒清洗干净。

  加强思想和政治路线敬育,确立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思想,提高干部和群众厉行节约的自觉性,是贯彻勤俭办企业方针的根本保证。

  要使社会主义制度下厉行节约的客观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细致的经济工作结合起来,要求有一定的制度来加以保证。为此,就必须在整个国民经济和各个企业中加强经济核算,对社会主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的管理。

  【经济核算是厉行节约的重要手段】

  经济核算是生产发展的产物。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对生产耗费和生产成本加以记录、计算和对比的需要。这种对生产过程(或经营过程)中的生产耗费和生产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分析和对比的活动,叫做经济核算,也就是经常所说的簿记或算账。

  在个体生产者那里,这种核算往往只在生产者本人头脑里进行,是比较简单的。生产过程愈是社会化,经济核算的重要性也愈是增大。马克思指出:“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

  经济核算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虽然都是必要的,但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经济核算的目的,范围和活动方式也就截然不同。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经济核算受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增值,即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经济核算总是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这一目的,务求以最小的资本支出,去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

  譬如,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可以节约原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可以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可以节约劳动时间。可是,这只有在它能够给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情况下,才会被采用。如果说,多雇佣一些廉价劳动力,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更能节约资本支出,替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尽管新技术、新工艺可以节约劳动时间,资本家也不会去采用它。

  这种情况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对已经实现的、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是异常节约的。相反地,它对人,对活劳动的浪费,却大大超过任何别的生产方式,它不仅浪费血和肉,而且也浪费神经和大脑。”

  因此,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节约,实质是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特别是,就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来看,由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存在着大量浪费现象,更不可能有什么节约。周期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大批的劳动力和生产设备被闲置起来,劳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被大量地销毁掉。

  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迫使单个企业实行节约,但是它的无政府状态的竞争制度却造成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最大的浪费”。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这种大量浪费,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核算受到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个别企业生产中劳动时间的节约同整个社会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巨大浪费必然同时并存。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无法得到解决的。

  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经济核算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是为了满足国家和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通过实现劳动时间的节约,促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地增长,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同时,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不仅能够在各个企业内部进行,而且,由于存在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能够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进行,这就使得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实现节约,更多地、更好地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作为厉行节约的手段,要求实现全面节约,也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多快好省地全面发展。多快好省这几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合理地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新的生产能力。

  改革产品和工程的不合理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工序和工艺,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和工程建设的时间,这样既减少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耗费,又加快了产品生产和工程建设的速度。合理选用原材料,用价格低、质量高的原材料,来代替价格高、质量差的原材料,就能既减少生产费用,又提高产品和工程的质量。

  多快好省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的这种统一性,证明那种把多快好省绝对地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片面地追求人工和物料的节省,或不适当地减少生产技术措施费用,那么,花费了人力物力,并不能创造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这样,不仅不能又多又快又好,而且实际上也不是省,反而是很大的浪费。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作为全面节约、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手段,是依靠广大劳动群众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同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因而社会主义企业中的经济核算,不仅是专业人员的工作,而且是广大群众自觉参加的一项经济活动。我国社会主义企业中的班组核算、经济监督组织和经济活动分析会议,便是群众当家理财、进行经济核算的一些重要形式。

  劳动群众参加企业的经济核算活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要求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劳动群众对生产过程最熟悉,他们长年累月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对于自己那部分工作的状况最清楚,对增产节约最有发言权。

  在工厂企业中,工人参加班组核算,参加车间和全厂的经济活动分析,以主人身份当家理财,不但可以使经济核算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增产节约运动更迅速地发展,而且可以督促企业领导按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办事,使企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地前进。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在依靠劳动群众的同时,也要求注意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把群众核算和专业核算结合起来。专业核算人员同企业各车间,各班组进行接触,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面情况比较了解。因此,劳动群众同专业人员结合在一起,就有利于实现全面节约,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多快好省地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制

  经济核算制作为有计划地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一种制度,反映着国家和企业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一定的相互关系。下面我们分别来研究这些关系。

  (一)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关系

  这是一种国家统一领导同企业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关系。毛主席早在一九四二年指示所有公营经济建立经济核算制的时候,就提出了“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

  统一领导,就是企业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全面地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的计划;分散经营,就是企业运用国家拨给的生产资金,按照国家布置的计划任务,来组织生产、供应和销售活动。每一个国营企业在经营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各自计算盈亏,依靠企业本身的收入来补偿支出,并为国家提供积累。

  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企业分散经营,一方面要求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保证完成国家计划。另一方面国家也要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必要的条件,如生产计划的及时下达,组织好原材料的供应和生产的协作等等。

  【经济核算制是管理社会主义事业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告诉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管理,先后曾采用过两种制度:一种是,国家对国营企业(主要是工业)采取全部集中管理的供给制的办法,即工厂需要的生产资料和一切生产费用,根据实际需要,都由国家供给,产品归国家统一分配。苏联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曾经实行过这种管理制度,它对于保障当时革命战争的供给,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同和平时期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不适应的,它不利于充分调动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所以,苏联在转入新经济政策时期以后,就根据列宁的倡导,逐步改行了另一种管理制度,即经济核算制的管理制度。

  那么,什么是经济核算制呢?简单说来,经济核算制,就是一种既保证国家的统一领导,又给予企业以相对独立经营的经济管理制度。这种经济管理制度,是同商品制度联系着的,经济核算制管理既要求社会主义企业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东西,从实物形态上得到补偿。又要求使用货币来比较经济活动的消耗和成果,用企业本身的收入来低付支出,从价值形态上得到补偿,并保证向国家上交盈利(包括利润和税金)。

  国家对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的管理,既保证了国家对企业的集中统一的领导,又有利于发挥企业的社会主义经营积极性。它一方面避免了统得过死,不利于企业经济核算的弊病,另一方面也防止了企业各自为政、搞自由化经营的资本主义倾向。

  经济核算制条件下国家同企业的这种关系,同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但是,也有相矛盾的一面。例如国家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有产品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以及产值、成本和上缴利润等各项计划指标。这些指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定的产值要求一定的产品品种和数量同它相适应,其他指标也是这样。

  所以,国家下达给企业的各项计划指标之间,就有一个相互衔接的问题。如果衔接得好,会有利于企业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如果衔接不好,譬如产值计划指标大于按照下达的产品品种和数量计划指标所能实际完成的产值,那么,就会给企业造成全面完成这些指标的困难,往往完成了这一些指标,而另一些指标就不能够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有些企业就可能尽量减少产值低、利润小的产品,任意超产产值高、利润大的产品,破坏国民经济计划的平衡,造成社会生产的浪费。

  又如,各个企业的生产条件和供需情况也不尽相同,如果国家下达的有关计划指标,能够适当地照颀这些不同的情况,就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经营积极性,保证国家计划的顺利完成。反之,就有可能挫伤企业的经营积极性,不利于国家计划的完成。

  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这就要求:一方面,国家下达给企业的各项计划指标,要尽可能相互衔接好,要尽可能照顾到企业的具体情况,要组织好原材料的供应和生产协作等等,为企业开展经济核算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核算过程中的矛盾,坚决同修正主义路线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作斗争,在坚决服从国家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有利于不断改善国家和企业的相互关系,推动企业搞好增产节约。

  (二)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这是一种共同协作和相对独立核算的关系。实行经济核算制的企业,不论就国营企业同国营企业来说,或就同一公社的各个社办企业,同一大队的各个队办企业来说,都属于同一所有者。

  他们之间的经济往来,是同一所有制内部的关系。这同分别属于不同私人所有的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有根本的不同。但是,在实行经济核算制的条件下,这些社会主义企业又都是一个一个相对独立核算、相对独立经营的单位,因而在发生企业之间经济联系、共同协作的时候,要实行等价交换原则,进行记账、结算,以便计算经济效果。

  由于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经济联系,又由于在这种联系中各自都要进行经济核算,所以有时会发生企业之间经济利益上的矛盾。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这种矛盾,在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通过国家计划的综合平衡和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制所要求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是在共同协作前提下的独立核算,每一个社会主义企业,一方面都是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而另一方面却又是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如果只从独立核算出发,单纯考虑等价交换,就会妨害共产主义作风的发扬,那就同资本主义经济核算没有多少差别。所以,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发生往来关系的时候,必须提到共产主义协作风格,在这个前提下,实行等价交换,这才是社会主义经济核算所要求的那种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各个企业都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出发,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必然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企业之间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在经济核算制条件下建立这种国家和企业以及企业和企业的关系,目的是要使企业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经营责任心和积极性,以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利于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实行有计划的管理。

  林彪一伙散布什么“三年不记账,钱也不会跑到外国去”的论调,是为了反对经济核算制,破坏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有计划的管理,以便新老资产阶级分子趁机浑水摸鱼,盗窃社会主义财产,瓦解社会主义经济,复辟资本主义。

  【经济核算制的具体内容】

  经济核算制是有计划地管理社会主义企业、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统一领导和计划管理,给企业规定产品品种、产量、质量和产值、劳动生产率、成本、上缴利润等计划指标。企业必须对国家计划负责,全面完成国家所规定的各项指标。

  二、国家按照国营企业生产经营上的需要,经过核定,拨给企业一定的资金(流动的和固定的),使企业可以自己周转,而不致经常因资金短缺,妨碍生产。

  三、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任务组织生产,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用销售产品的收入来抵偿支出,并按照国家规定上缴赢利,为国家提供积累。

  四、国营企业的收入和支出应有一定的制度和手续;应有成本的计算;应有按年按月生产计划完成程度的检查制度;应有节省原料和保护工具的制度,养成节省原料和爱护工具的习惯。

  五、国营企业之间以及国营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发生的一切经济联系,必须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企业和企业之间的重大经济联系,还要事先订立经济合同,每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必须严肃履行合同的义务、共同对国家负责。

  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组织生产,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出售商品,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为集体增加收入,增加积累。同时,通过缴纳税金形式为国家提供积累。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实行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三级集体所有制。公社、大队和生产队都是独立的自负盈亏的核算单位,其中生产队一级是基本的核算单位。生产队的集体资金是社员缴纳和积累的,不是由大队或公社投给的,公社和大队负责领导、帮助和支持生产队发展集体经济,但不能抽调生产队的资金来发展社有经济或大队经济。

  在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公社对社办企业,大队对队办企业也实行经济核算制的管理,公社和大队分别对自己的社办企业、队办企业实行统一领导,同时给每一个企业拨给一定的资金,要求它们负责地运用这笔资金,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国家、公社或大队交给的计划生产任务,以自己的收入抵付支出,并完成或超额完成公社或大队规定的积累任务。

  从上述经济核算制的内容可以看出,对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的管理,仍然需要利用资金、成本、价格、赢利等经济范畴。但是,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制中的这些范畴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服务的,现在我们分别来研究这些经济范畴的特点: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资本。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反映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关系。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是国家或集体财产的货币表现,社会主义企业运用这些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服从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社会扩大再产,满足国家和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服务。

  社会主义企业进行资金核算,是为了保证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侵犯,并且使它得到合理的、有效的利用。企业的生产资金按照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周转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固定资金的实物形态表现为厂房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厂房和机器设备等在生产过程中是多次发生作用的,它的价值是逐渐转移到产品上去的。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办法提取折旧基金,使它的固定资产得以不断更新,并且有能力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

  除了核算固定资产折旧以外,企业还要核算固定资金利用率,反映固定资金的利用程度,以求得在不增加固定资金的条件下,扩大它的生产能力。社会主义企业还要进行流动资金的核算。流动资金是企业用于支付劳动对象(原材料)、职工工资以及成品销售过程中各项費用的资金。原材料在一次生产周期完成后就改变了自己的形态,它的价值也就全部转移到新产品当中去。

  流动资金在它的连续不断的循环中,每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越少,在一年内可以周转的次数也就越多。所以,企业还需要核算流动资金的定额和周转速度,以求得用同量的流动资金,为生产和销售更多的产品服务。

  社会主义产品的生产成本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两个不同本质的经济范畴。

  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资本的消耗。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成本的减少,意味着资本的节约和对劳动者剥削的加深。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为生产一定产品发生的费用支出。它基本上包括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中归生产者个人消费的那一部分。从产品价值总额中减除以上两个部分,就构成企业赢利。所以,企业通过对成本的核算,不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这就意味着不断节约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可以为国家或集体提供更多积累。

  降低成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可以从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字中看出一个梗概:按一九七二年的数字来匡算,我国国营工业企业的总成本每降低百分之一,由此而为国家増加的积累,相当于建设三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投资额。

  社会主义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是:

  一、充分调动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不断地开展技术革新,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单位产品中的工时消耗。

  二、节约原料和各种材料的消耗,合理选用新的更经济的原材料,开展原材料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合理套栽, 改进配方,采用新工艺等,以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材料耗费。

  三、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提高设备利用率,以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折旧费用。

  四、精兵简政,提高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改进运输、供销等工作,力求节省企业管理费用。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赢利,同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有着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被资本家无偿地占有。社会主义企业的赢利是劳动群众创造的纯收入,它主要被用于扩大社会主义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主义经济的赢利还可以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来考察。在一定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允许一些企业暂时不赢利,甚至亏本。

  例如,为了全国工业有一个合理的布局而发展起来的内地工业、地方工业,其中个别企业由于条件的限制暂时不能赢利。但是,这些工业的发展却符合国民经济的长远利益,有利于建设一个有纵深布局的打不烂、拖不垮的战略后方。因此,尽管这些企业暂时不能赢利,国家还是要支持它们发展。

  又如,某些工业产品,特别是新产品、新材料和支援农业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这些产品的部分企业是亏本的。但是,发展这些产品有利于工业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利益,为了巩固工农联盟,允许有暂时的政策性的或计划的亏损。

  这种从整个国民经济全局利益的角度来考察的赢利,我们把它叫做“高级赢利”。这种高级赢利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然,这决不等于说个别企业、个别部门的盈利就无关重要,也决不能作为个别企业因经营不善而造成的亏损的借口。

  整个国民经济的赢利,归根到底还是建筑在各个企业、各个部门赢利的基础上的。所以,暂时亏本的企业,应当努力改善经营,降低成本,力争减少亏损,转亏为盈,积极为国家提供积累。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赢利是社会主义积累的主要来源。社会主义企业一方面要批判“利润挂帅”,同时也要反对那种不计成本,不讲赢利,不注意为国家增加积累的错误思想。“利润挂帅”就是不顾国家计划,不顾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唯利是图,以利润指导生产,以利润作为推动企业生产的动力。这是资本主义的经营原则,必须批判。

  实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按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按照国家计划布置的任务,通过增产节约,来增加社会主义赢利。这样做,正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在我国的国家预算收入中,来自国营企业的缴款(上缴利润、税金等)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如果企业不能积极地为国家增加积累,甚至造成不应有的亏损,就会影响国家预算的收入,就会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后腿,就会影响履行国际主义义务。

  总之,国家对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毛主席的这一指示:“任何社会主义的经济事业,必须注意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人力和设备,尽可能改善劳动组织、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一切可能节约的人力和物力,实行劳动竞赛和经济核算,借以逐年降低成本,増加个人收入和増加积累。”

  【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

  经济核算是对生产过程中生产耗费和生产成果进行对比和核算。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是直接社会劳动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在直接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要消耗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使用价值,同时又有计划地创造出满足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各种使用价值。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就要核算使用价值。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劳动者除了把生产资料和原材料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去以外,还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又要核算价值。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构成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指标,不论是反映生产成果方面的核算指标,还是反映生产耗费方面的核算指标,都同时具有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这两个不同的侧面。在反映生产成果方面的核算指标中,产品品种、产量和质量,就是使用价值的核算指标,而产值和利润则是价值核算的指标。

  对于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果,我们必须同时从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方面去进行核算和衡量。社会主义企业只有在产品品种、产量、质量和产值、利润这些方面全面地实现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核算指标,才能说,它的生产成果,不论从实物形态或者价值形态方面,都为保证满足国家和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反映企业生产耗费方面的核算指标中,它也同时具有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这两个方面。例如,原材料消耗定额、辅助材料消耗定额和设备利用累数等等,就是使用价值的核算指标,而象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金额,则是价值核算的指标。

  社会主义企业只有既在实物形态上不超过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消耗定额,不低于各种主要设备的利用系数,为国家节约各种有用的物质财富,又在价值形态上努力实现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金额,为国家节约社会主义建设资金,这时才能够说,它的生产经营,已较好地贯彻了社会主义的节约原则。

  社会主义企业通过价值核算,把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都按照统一的货币价值形式放到一起,以便对它的整个生产成果和生产耗费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造成增减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促使全面节约各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从而生产出数量更多、品件更丰富、质量更高的使用价值,来需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核算价值,是为了更多、更好地创造使用价值,从这一方面来讲,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是统一的。但是,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毕竟是两种不同角度的核算,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直接社会劳动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的矛盾的表现。作为直接社会劳动过程,为着保证满足国家和人民各种具体的需要,国家必须对国营企业下达各种使用价值指标;作为价值创造过程,国家还必须下达各种价值指标。

  国家下达给各个国营企业的产值、上缴利润等价值指标,是综合性的指标,而国家下达的产品品种、产量和质量等使用价值指标,则是分门别类的指标。而且,由于国家计划不宜管得过死,国家对某些产品往往只下达产品的大类指标,而不下达具体的品种、规格。

  这就会使得国营企业完成使用价值核算指标和价值核算指标的情况参差不齐,甚至很不一致,往往出现企业按照使用价值核算指标已经实现,但是按照价值核算指标则未实现,或者企业按照价值核算指标已经实现,但是按照使用价值核算指标则未实现等情况。

  价格的变动也会引起价值核算和使用价值核算的矛盾。以生产耗费的核算为例,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种产品所耗费的原材料成本,从使用价值来核算,在它所耗费的各种实物量上,全部实现了定额指标,或者还有所减少。但是,由于原材料调高了价格,从价值来核算,它就会表现为原材料的成本金额上升了。

  同样,以生产成果的核算为例,也往往会看到另一种情况:一定时期内的企业经营成果,从使用价值来核算,表现在实物形态上的产品品种、产量和生产资料耗费等等都全部实现了核算指标。但是,由于产品调低了价格,从价值来核算,它以货币形式上缴的利润却完不成计划。这些情况表明,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会由于价格的变动,沿着不同的方向运动而发生着矛盾。

  在价格变动的条件下,会引起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的矛盾。那么,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会不会发生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的矛盾呢?由于价格水平的高低,并不一定反映生产中劳动消耗的大小,所以,有的时候,它也会发生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沿着不同方向运动的矛盾状况。

  例如,对产品的使用价值核算指标,只规定了大类品种,而没有规定具体品种,并假定这些具体品种的价格也没有调整过。但是,由于各个具体品种之间的价格同价位的背离情况不同,有些价格高于价值,有些价格低于价值。

  因而在同样完成这些大类品种的使用价值核算指标的情况下,从价值核算来说,生产那种价格高于价值的具体品种,产值指标比较容易完成;生产那种价格低于价值的具体品种,产值指标就比较难以完成。诸如此类在价格没有变动的条件下,发生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的矛盾运动情况,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是常常会碰到的。

  这种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的矛盾,反映了商品制度的矛盾。在价值核算中,成本、价格、利润这些价值指标,是同商品制度相联系着的。资本主义经济核算要利用成本、价格和利润这些经济范畴,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也要利用这些经济范畴。虽然所有制不同了,但是这些范畴毕竟是私有经济遗留下来的东西。

  修正主义者或资本主义思想严重的人,可以利用他们把持的部门和单位,推行“产值第一”、“利润挂帅”,搞资本主义经营,利大的大干,利小的小干,无利的不干。这样,就会冲击国家计划,造成某些商品供不应求,某些商品供过于求的现象,使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城乡资本主义势力还会利用供求之间存在的这种“缺口”,套购国家的物资,从事转手贩卖。什么损公肥私、营私舞弊、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等见不得阳光的勾当,都干得出来。这一类人物就是在资本主义旧土壤上生长出来的新资产阶级分子。如果不同他们进行斗争,我们的社会主义企业就会蜕化变质为资本主义企业。

  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核算过程中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的矛盾,归根到底,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只有抓住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这个纲,才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这种矛盾,使经济核算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运动。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为生产一定产品发生的费用支出。它基本上包括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中归生产者个人消费的那一部分。从产品价值总额中减除以上两个部分,就构成企业赢利。所以,企业通过对成本的核算,不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这就意味着不断节约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可以为国家或集体提供更多积累。

  第三节 剖析苏修的“完全经济核算制”

  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在苏联全面复辟资本主义,曾经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这些‘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在企业中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制”。苏修叛徒集团所推行的‘完全经济核算制”,是一个绝妙的反面教材。

  对这个修正主义路线的产物进行剖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资产阶级怎样利用使用价值核算和价值核算的矛盾,无限地扩大和强化价值规律的作用,使经济核算成为榨取劳动人民剩余价值的工具。

  苏修的“完全经济核算制”究竟是什么货色?

  (一)“完全经济核算制”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制原则的完全背叛

  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曾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制的国家。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根据列宁的倡导,对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

  这一管理企业的体制在联共(布)中央的决议中是这样规定的:“赋予企业在全国性计划范围内的独立性,以便企业更妥善地确定完成计划的途径,灵活运用资金,动员内部资源,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社会主义国家赋予企业的独立性是在国家计划管理条件下的独立性,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制的重要原则,它是同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经营根本对立的。

  苏修叛徒集团恰恰在这个列宁主义的原则问题上,进行了修正。他们竭力鼓吹:“必须减少上级组织为企业规定的计划指标的数目”,“扩大企业在解决生产活动问题中的经营主动性和独立自主性”(1965年苏修《关于工业管理和经济刺激的决议》)。

  他们企业的产品生产计划,仅有两项指标:一.销售产品总量或销售产值。二、用实物表示的最重要产品品种。可见,企业的大部分产品生产的活动是可以自行其是的。企业想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怎么有利就怎么干。

  列宁早就指出:“如果对于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不实行全面的国家计算和监督,那么劳动者的政权,劳动者的自由,就不能维持下去,资本主义压迫制度的复辟,就不可避免。”

  而在苏修的“完全经济核算制”中,国家除了规定部分产品指标以外,“其他一切计划指标,无须上级机关核准,而由企业自行制定”(1965年苏修中央和部长会议《关于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经济刺激的决议》),“让企业自己有权在同消费者(定货者)取得协议后自己修改产品生产的计划”,”计划应当以消费者的定货为依据。”以此来扩大企业的“独立性”、“自主性”,大搞自由经营活动。这难道不是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翻版吗!

  (二)“完全经济核算制”就是实行资本主义的利润原则。

  我们前面分析过,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经济核算,都是同一定社会形态的生产目的相一致的。资本主义经济核算服从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目的是为了资本的价值增殖,追逐利润,而不是为了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

  而社会主义经济核算服从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来满足国家和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价值的实现,劳动时间的节约,为国家提供积累,都是服从于上述生产目的的。当价值和使用价值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服从使用价值的这一面,要服从社会的需要。

  这就是说,如果社会需要某种产品,即使生产这种产品可能带来亏损,也是要积极生产的。但是,苏修叛徒集团及其御用经济学者却竭力鼓吹:“企业财务活动的最重要的总结性指标是利润和赢利率。”价值核算成为经济核算的矛盾主导方面,这是同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相背离的。

  利润既然成了“最重要的总结性指标”,追逐利润变成了生产的最高目的,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也就必须服从于这一目的。为此,就必须扩大企业经营的自主权。企业的权大了,企业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分子就可以放肆地通过种种歪门邪道去追求利润。事实正是如此:

  一、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己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这就为企业追逐利润大开方便之门。不顾人民需要,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

  (苏修贸易部副部长在1967年12月1日苏修《消息报》上透露,“工厂的某些领导人不愿考虑市场的需要,停止生产居民非常需要的商品”,“是由于这些商品的赢利率低”。苏修《共青团真理报》1968年12月10日透露,童装不足的“全部问题在于:某些纺织企业和缝纫企业的领导人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竭力拒绝缝制童装。因为据说童装没有成年人服装那么有盈利”。

  1970年2月25日苏修《真理报》透露,一个供应站主任说,牙粉为什么少了,而香水却那么多?因为香水有利得多,所以那年供应站所得牙粉数还不到申请数的一半。)

  二、企业可以自行制订产品价格,即使是统一规定的产品价格。也可以采用“一次性临时议价”的名义来自订价格。结果,任意哄抬物价就变成了牟取暴利的重要手段。

  (1970年5月23日苏修《社会主义工业报》透露:许多家具工厂在许多情况下无根据地抬高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水平,按随意定的价格销售产品。由于任意抬高价格,林业和木材加工工业部所属的三十六个家具工厂,在1969年获得了近五百万卢布的额外利润。

  l969年5月苏修《经济报》供认:“一次有效的临时批发价格照例可以保证达到高得没有道理的赢利水平”。奇姆肯特电器厂有一次生产属于一次有效的临时批发价格的产品,赢利率竟比该厂全部产品赢利率高七倍。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不少企业长期把大量产品列为这种可以攫取超额利润的“临时价格”产品。《经济报》承认,仅在苏联电工器材工业部电缆工业总局,所谓“临时价格”产品就有五百多种之多。

  在苏联还普遍存在利用所谓“新产品”来变相提高消费品价格、牟取暴利的情况。据苏修1972年第2期《计划经济》报道:“价格机关每年批准五十万种以上的人民消费品新产品价格”。如“登山运动员”牌半导体收音机,原来每只价格是十七卢布,换了一个外壳就成了所谓“新产品”,把价格抬高到二十七卢布。)

  三、企业可以自己决定解雇工人,自己确定工资标准,这就可以同资本主义企业一样“节省生产费用”,通过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来实现价值增殖的目的。

  (苏修大肆宣扬和推广的所谓“谢基诺”经验,就是象资本主义企业那样,用擅自解雇工人的办法追逐利润。据苏修《劳动报》透露,仅俄罗斯联邦二百九十二个“按谢基诺人榜样工作”的企业,到1973年7月1日为止,就已裁减了七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人员被裁减,都直接、间接同提高工人劳动强度有关。

  在苏联,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分子任意解雇工人,以及工人不堪忍受恶劣的劳动条件而被迫“自愿离职”的情况,极其普遍,以致造成了严重的工人流动现象。据苏修《社会主义劳动》杂志报道:1972年工业部门流动的职工占工业职工总额的20%,即近六百万人。)

  总之,在苏修的企业中,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分子掌握了很大的权力,他们使用这种权力,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环绕着利润这个“磨盘”旋转。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制”就是“卢布决定一切”(1967年4月8日苏修《列宁格勒真理报》),一切为了赚钱发财。

  马克思在说明资本主义特点时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苏修在企业中实行的“完全经济核算制原则”,正是资本主义的利润原则。

  (三)“完全经济核算制”是苏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对苏联劳动人民的一种剥削制度

  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制”的企业,采取“利润分成”的办法。所谓“利润分成”,据苏修“条例”的规定,“从获得的利润中抽出提成由企业支配”,其余的上缴给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国家去支配。

  企业提成的利润,形成经济刺激基金。它主要用作物质刺激。利润越大,企业的物质刺激就越多。

  那么,企业的这笔刺激基金是由谁支配,又主要地落到了谁的腰包里去了呢?

  苏修“条例”规定,奖金分配权是经理的。既然企业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分子有权分配奖金,那么,奖金自然就主要地被他们和高薪特权阶层侵吞了。

  (1968年第4期苏修《经济问题》透露:1966年改行新工作条件的七百零四个企业,在从利润中抽出作为日常奖金的款项中工人得18.1%,还有81.9%则进入了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分子和特权阶层的腰包。1968年12月28日苏俄《苏维埃俄罗斯报》透露:“企业基金也往往开支得莫名其妙。戈麦尔设计室基金的一半用来帮助设计室主任和总会计师。其中的奥妙毋需多说了。”)

  苏修的“完全经济核算制”促使大大小小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分子放肆地扩大、强化和巩固资产阶级法权,侵占苏联人民的劳动果实。他们还利用奖金等形式收买和豢养少数工人贵族,加剧了苏联社会的阶级分化。

  由此可见,“完全经济核算制”是苏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它反映了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把原来社会主义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改变为冷冰冰的金钱关系(即利润分成关系);把原来企业之间的社会主义协作关系,改变成尔虞我诈的竞争关系;把企业内部的社会主义关系,改变成剥削和被剥削的雇佣关系。

  苏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掌管经济核算,算来算去是为他们自己发财致富,使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并造成整个社会最放肆无度的浪费。这个矛盾只有在苏联无产阶级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之后,オ能得到解决。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看今朝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