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大学生,思修课上老师放了一部《窃听风暴》。试图将我们洗脑,对此我产生了很多感想。
人性光辉背后隐藏的妖魔化史诗——观《窃听风暴》有感
《窃听风云》是一部名声在外的电影,因为曾经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我一个朋友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的评价是:很无聊。于是当年我果断打消了看这部电影的欲望。直到今天,在认真观赏了一遍之后,我才明白:永远不要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就鲁莽相信别人的判断。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在艺术造诣上让我十分敬仰。
然而,就本片在意识形态上为了引导观众所进行的一些努力,我有不同意见。陈老师也许因为您是学哲学宗教出身的,不喜欢以政治角度评价外部事物,而且我明白您让我们看这部影片的意义在于探讨人性宣传人心向善。可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点是: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是有国界的。我不相信这部电影的导演单纯到完全是在讨论人性,况且诺贝尔和奥斯卡也从来不单纯是奖给艺术的,比如很久之前的索尔尼仁琴,再比如不久之前的《拆弹部队》。
《别人的生活》应该是片名更好的翻译方法,影片的主角就是在窥探别人的生活中走向“背叛”的,这个背叛之所以要打引号,是因为相对于组织来讲的。本片试图将前东德描绘成为一个暗无天日的巨大监狱和坟墓,意在通过主人公的良心发现暗示社会主义倒台的真实原因,正是千千万万个威斯勒的“人性的选择”,促成了德国的统一和“人性的解放”。这反映了电影里的一种双重标准。对于自己的国家,强调的是不放过一个危害国家安全的隐患,但是对于敌对国家,却希望对方的特工无所作为,纵容危害国家政权的人。
我不能说它是一部完全政治化的作品,但是它在影片中对于社会主义的妖魔化实在是非常的拙劣,比如开头的刑讯逼供(想一想关塔那摩),再比如那个色咪咪文化部部长。
因为对一部这样的特工影片来说,维护国家政权的官僚,很难一棍子打死,但是从道德上否认他,丑化他,却是一个最简单且有效的办法。在政治上搞臭一个人可能很难,但从生活中泼污水却能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电影里作家威斯勒的妻子就承担了一个用道德判断代替政治判断的符码职责。在影片中,威斯特的妻子与作家感情甚为融洽,两相娱悦,但是,代表国家意志象征的文化部长,恰恰剥夺了两个人的相爱,并横插一杠子,在车上强暴了她。
于是,政治对立,在电影里很快转化为道德倾斜。文化部长本来进行意识形态管理的时候,应该是出于维护国家政权的目的,但在电影里,却被幻化成一种私欲,这种私欲转而也让人质疑他的政治动机,通过他强奸这一私密化的行为,使他的政治动机也变得阴暗起来。
于是,作家与国家政权的对立,在电影里就变成了维护妻子生命的简单化叙事。试想一下,如果电影里的文化部长并不是一个穷凶极恶、色胆包天的恶人,而是对艺术家关怀备至,那么,作家该如何进行他的政治选择?
因此,电影里选择了一种最庸俗化、最简单化的道德判断,来代替影片中的政治判断,达到了最浅显的硬性地推销其理念的目的,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的强大的政治阐述代替了它的艺术刻画的功力。电影回避了对人性深入的探讨,而是借助于最偶然的情节特别是个人品性方面的道德评价,来图解一个政权的毁灭的过程。这怎么可能有说服力?就像西德当时就没有高层领导强奸的事情发生吗?这是否可以导致一个西德艺术家摧毁掉西德呢?道德判断在艺术作品中往往是乏力,不能说明历史发展的真相,但却能起到很好的对观众的即时性的说服作用。一个艺术作品采取道德判断,实际上是一种概念化的无奈。
因此,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东德的掘墓人,是否是一个英雄,实在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窃听风暴》试图进入这一个领域,作为极为贴近的讴歌,但影片中的价值尺度,陈旧得可怜,完全是用一种道德判断来代替历史判断,正是因为道德判断,改变了监视特工的严酷个性,是同情,是文化部长的强奸,使他改变了看法。影片看似把批判的投枪,指向了东德的政治问题,但那不过是虚晃一枪,关键的地方,电影仍沿用通俗小说里非此即彼的道德评价来决定人物是非。这导致了电影空有一个庞大的题材,但里面却充满着偷天换日、瞒天过海的简单化叙事策略,如果我们撇开电影里的东德消失的政治问题,仅仅表现一个特工人员,看到被监视对象是出于妻子被强奸的原因而进行反抗行为,依然不影响故事的成立。再细化一步,我们表现一个美国特工人员,看到参与9、11的恐怖分子,因为自己的妻子被美国人的炸弹炸死了,而心生报复,他是否会手下留情,放他一马?其实这两个问题在电影中是一样的。然而,正是因为《窃听风暴》有意识地把监视这一全球任何国家都在干的行为,拉扯上政治的背景来说事,才使这一个简单化、缺乏人性深刻的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倒让我们看到,奥斯卡越来越与时事政治搭上了界。轻信奥斯卡的艺术性,那不过是痴人说梦。
记得高中时看过《参考消息》上的一篇文章,就是在东西德统一近二十年之时,柏林自由大学进行了一项调查 结果是大多数的前东德人认为共产时代的日子要比现在的生活好太多了。还有,大多数的前东德人也认为自己出身前东德是一种荣耀。这些人并非是失业或不得志的人,多数是在统一后过起中上阶级的一群。按照柏林自由大学的调查统计,57%的前东德人认为,过去的生活远比统一后的生活好得多,而49%的人认为,前东德的生活有缺点,但毕竟还是优点多。有8%的人认为前东德的生活零缺点,宁可回去过那样的生活。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这说明其实自由和民主这两个东西就看你怎么看了,现在中国出现一个很糟糕的趋势就是“逆民族主义”,简称洋奴,盲目的向往西方的极乐世界,认为西方就是先进资本主义就是好而社会主义一塌糊涂既不自由也不民主。其实这些人纯粹属于非常无知的一群乌合之众。他们对西方根本就一点都不了解,却要向自己的同胞们宣传西方如何如何优越如何如何文明。
事实上呢,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西方的新闻审查制度一点也不比国内宽松多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无法在他们的主流媒体上看到非常客观的报道的原因,想一想火炬事件中的CNN吧,想一想七五事件中的那些捏造的照片图片吧。如果那些就是所谓的自由和民主,那我觉得我们不要也罢。
再想一想美国的情报机构,想一想美国普通人的电话时刻都在被监听,想一想FBI逮捕嫌疑犯的悄无声息。和前东德又有什么区别呢?
影片中引用列宁的话说:“如果我一直听这首曲子,革命就不可能成功。”这句话其实才是最正确的一句话。艺术家总是活在虚幻的现实中,为人类的痛苦呻吟和呐喊,期望着一个有都没有的绝对公正的神灵前来解救,他们最大的缺陷就是太过于理想化,如果在当时普天之下的苏联人都指望着这样一群人来挽救民族的危亡,那我想他们早就被西方人所奴役了。
革命总是要流血的、要阵痛的。地球上所有已经建立了的国家莫不是如此,而为此付出了代价的人们肯定无法理性客观的审视这种趋势和潮流。因此他们痛苦的回忆,不断地折磨自己。《窃听风暴》就是这样心理作用下的产物。
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那张印有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报纸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仿佛在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摇旗呐喊:多来几个这样的政治家吧,让我们把民主和自由传播到这个世界的任何角落。
Wuthringshi(周三上午课)
后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看多了自由派与新左派的论战,喜欢在看问题的时候把问题上升到一个高度,比如阶级立场和民族主义。老实说,这部电影的确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些感情细胞,我同情艺术家的爱情,我感动威斯勒的善行。但是我不赞同影片中流露出的对于社会主义人的污蔑和仇视。社会主义是一种信仰,社会主义人也是有信仰的人,虽然我不否认在这群人中间的确有一些败类,可是这与人类共同的人性相同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与陈果老师的观点是相同的,我认为人类只存在一种相同的人性,不存在说某一个国家的人或者某种肤色、语言、宗教、组织单独具有某种伟大的性格或者是劣根。爱是共同的、恶也是共同的,它们同时存在于人类灵魂的深处,共同作用于这个世界。
《窃听风暴》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仅仅存在于艺术上,在政治上的一边倒是这部影片最大的败笔。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纯粹独立于或者说超出阶级性的艺术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消失了,或许只能在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岩画上寻找。如果西方企图用隐藏在人性的光辉背后的妖魔化史诗来愚弄民众,我想最终会遭到失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