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压力增大:食品价格攀升拉动7月CPI同比上涨5.6%
:jixuie编辑
受食品价格快速攀升影响,7月份CPI同比上涨5.6%。
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张毅 王优玲)据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最新统计,受食品价格快速攀升影响,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6%。1-7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5%。
统计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呈现出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农村价格上涨高于城市。城市价格上涨5.3%,农村价格上涨6.3%。二是食品价格上涨远远高于非食品。食品价格上涨了15.4%,而非食品价格上涨仅0.9%;三是消费品价格上涨高于服务项目。消费品价格上涨6.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9%。
八大类别中,5类价格上涨3类价格下降。上涨幅度最高的是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0%,油脂价格上涨30.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2%,鲜蛋价格上涨30.6%,水产品价格上涨5.4%,鲜菜价格上涨18.7%,鲜果价格下降12.2%,调味品价格上涨4.5%。
上涨的还有: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7%。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1.3%,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6.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西药价格下降0.9%,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10.0%,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3%。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4%。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3.4%,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4.7%,租房价格上涨3.9%。
下降的有: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0.6%,其中服装价格下降0.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1.2%。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0.7%,教材参考书下降0.7%,文娱费价格上涨3.2%,旅游价格上涨1.6%,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关于CPI
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ES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
我国统计的CPI,由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居住八大类产品价格构成,包括251个分类,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八大类产品在CPI中的权重不一样,最高的是食品,占34%,其他的分别为: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更多信息请看:www.like-qin.com/index.asp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