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当前很多农村显得比较清冷,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这与南街村的红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的前身就是,南街村坚持的是集体经济,而其它大多数村子通过包产到户之后原子化了,变成一盘散沙了,因为失去了凝聚力,无法组织团结起来,于是只好各自进城打工寻找被剥削的机会了。
在包产到户单干风刮起的时候,南街村一开始其实也是分了的。后来村子里出现一些问题,而南街村有些村民就到上面去告状,而南街村又恰好有一个比较负责任的党组织,然后大家伙在一起一合计,认为还是大家合起来一起干是正道,于是南街村又集体起来了。
南街村重新集体起来后,不管怎么说,就没有再分开了。这个现象本身也表明,一个村子如果铁了心要集体干的话,上面也只能就那么算了,反正只要村民不再上告,给上面找麻烦就是了,你爱集体就集体去吧。
这就说明,上面也没有一定要采取措施,就是要解散这个集体。如果这个集体足够团结的话,上面也没有说一定要把你往死里整。如果上面一定要死整的话,南街村是肯定难以发展起来的。比如说融资这一块,如果上面一定要给南街村穿小鞋的话,那一定可以把南街村给憋死的。
据说,现在中国还存在几千个村子仍然实行的是集体制,大家贫富比较均匀,反正生产搞好了,大家的日子能够一起往上升,符合共同富裕的方向。
这些搞集体的村子之所以能把集体搞起来,关键在于一是有一个坚定的党组织领导,而是村民的觉悟有一定的高度。这是主要的内因,外因就是与那些搞单干的村子一比,集体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也促使大家更加自觉地维护集体,促进了大家的向心力。
总的来说,就是无论是单干,还是集体干,都存在相应的社会基础,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数千年单干传统的一盘散沙的社会来说,能够坚持把集体干坚持下来,本身就是一件奇迹,这说明中国农民也是可以组织团结起来搞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的就是,人们要善于从中总结出相应的经验,并上升到相应的理论高度,从理论上解释这种现象的合理性,提出一般性的规律来。这样做,就有利于人们通过推广这样的经验,显然,这是有利于推进今天中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