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总觉得有些风马牛不相及,蒙牛和良心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包含关系,他们之间从各自包含的含义上来讲可以说相差十万八千里,八竿子打不着。然而如果把“蒙牛”作为企业和把“良心”作为企业道德,再将两者联系起来,那么本不相关的两个词汇就有相通之处。蒙牛作为企业它必须承担着社会责任,要凭良心做事,企业的所作所为成了社会道德体系的不可或缺一部分,反过来,社会的道德良心又成为约束企业发展的准绳。尤其在当今资本盛行,价值观缺失的时代,讲道德凭良心更应该得到大力推广和提倡。
说起蒙牛,现在的国人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从1999年成立发展成今天中国的乳业龙头,蒙牛就像做火箭一样一飞冲天。它的的高速发展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就是蒙牛教父级灵魂人物牛根生,牛根生是蒙牛的创建者,他不但长袖善舞,而且善于将自己包装成弱者来博取广大百姓的同情,同时牛根生还利用他天才般的管理策略和营销手段,四处进行攻城略地,就这样短短数年,蒙牛走完了其他企业需要几十年才能走完的道路。当然蒙牛成长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它经历过毁林事件,牛奶投毒事件等,但在创业者牛根生拼命公关下,终于度过了那段成长期,赢了全国人民的认可。但在我看来,蒙牛的成功最主要因素是蒙牛利用了中国百姓同情弱者的善良本性。
评价蒙牛不得不提到牛根生,牛根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企业家,他从伊利一个普通的洗瓶工为了伊利整个集团的营销副总,说明他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才干。后来据说因为和伊利老总郑俊怀不和,于是南下京城北大攻读MBA课程,回到伊利后辞职创办了今天风光无限的蒙牛。关于牛根生辞职,在多数场合都被蒙牛人描述成牛根生功高震主,被排挤出了伊利管理层,但这个事情因为蒙牛今天的成就而没人愿意去追根溯源,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蒙牛今天成功了自我树立形象是可以了。
牛根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通过央视经济频道可以看到,牛根生是企业界里最善于表演的演员,也是演艺圈里最善于经营的企业家。通过那本充满了个人崇拜的企业史《蒙牛内幕》可以看到,牛根生的形象是高大的,崇高的,有着超越普通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他说: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要想知道,打个颠倒;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产品等于人品,质量就是生命;没有质量,一切都是负数;老老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这些华丽充满哲理的名言警句说明牛根生的思想境界的确比较高,也说明牛根生对自己和对企业都是严要求的,在蒙牛发展过程中早已经深深地刻上了牛根生的烙印。而且更令国人称道的是2005年,牛根生捐掉了他在蒙牛价值15亿的股份,这使他的个人形象得到了更大的升华。他的语言宝库也因此更加丰富,并得到了印证。牛根生就是这样借助着一次次炒作,在公众面前扮演了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家形象,同时在企业家群体中也树立了崇高的地位。同时牛根生通过中央财经频道大范围的曝光也实现了华丽转身,实现了从一个企业家向学者过度。然而不管怎样,牛根生都是蒙牛的缔造者,蒙牛的血液中流淌着牛根生战略思想的血液,那包含着一个企业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然而今天经历九年的曲折风雨,蒙牛却被雷到了,不是天灾人祸,而是被来自牛奶全行业的潜规则狠狠地一击,这些企业为了利益,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以增加牛奶的蛋白含量。三鹿出事了,蒙牛彻夜难眠,它同样没有经受住利益的诱惑,在它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我想蒙牛不会不知道三聚氰胺是化工原料,添加进食品会造成人类的疾病,但是在全行业集体性盲动的情况下,它同样没能坚守住它的道德底线,没有保持住牛根生为蒙牛设计的品格。也许它认为法不责众,大家都这么做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忘记了:出来混的,早晚会还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