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凡事有利也有弊。金融帝国主义的纸币经济有很大的反动性和欺骗性,其基本原理这里不再多说,大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分析。但货币主义的一些东西,我们也可加以利用,来促进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当前,经济形势难以预料,危机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应对新问题的挑战,化解内外压力,无疑是中国人民当务之急。中央政府决定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在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民生领域、涉及国家战略的基础设施等进行建设,非常正确。并且,在相当一个时期,也许是五年或十年,这就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和主旋律。其实大的基本的哲学道理都是很简单的,然而,解决具体的事情,使其在正确的道路上朝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发展,却是复杂和烦琐的,必须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艰辛的劳动。这是毛泽东主席教会我们的一个重要思想。
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由此导致了阶段性的生产停滞和社会分配严重不均衡的矛盾。现在的危机是不是这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任何无视劳动人民的疾苦和要求,无视发展中一些不良现象的危害,而推行的政策都必将遭到失败和历史的唾弃。面对可能的非常困难的发展时期,最基本的是稳定生产和消除社会意识不良状态,逐步调整生产布局,增强生存安全意识。这需要决策层正确认识国内国际问题实质,形成一个甚至几个好的思路,采取几项或多项彼此关联互为支持的政策措施,并且全民动员,贯彻执行。
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内,通过投资实体经济来稳定生产,特别是庞大的投资计划非常有必要。第一,全球化背景下,其他几个主要的世界经济体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规模十分庞大,如果我们的投资计划不够庞大,就起不到发展的杠杆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状况,在确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增大投资规模。第二,投资实体经济是稳定生产,促进分配的关键,是避免经济失控,克服萧条的必由之路。民生领域大多为劳动密集形产业,是人民福利生活的基础;战略产业需要有序的培训和培育,战线长,时间久,可以保证就业人员的稳定性。第三,国家投资行为是快速调整生产布局的有效手段,能够为货币的缓慢释放提供保障,使关乎国计民生的技术进步得到民主集中式的论证,适度克服各类科学对人类发展产生的两面性影响。4万亿的人民币在流通领域有序释放以后,只要组织得当,中国人民的劳动就会结出硕果,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就会更进一步。
实际上,4万亿的投资毕竟以纸币形式在社会上调动着劳动的积极性,准确的摸清每一分钱的去向和具体的落实情况又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若不是通过税收获得财源,在二到三年的时间内集中投放货币,无论是何途径都有严重通胀的可能性。根据现在的财政运行,无论中央和地方通过税收都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但货币主义给我们提供了获得款项的办法,就是政府在经济领域牢牢抓住铸币收入,主动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有了投资货币来源,接下来就是在市场经济的投资环境里推进项目运作,在宏观经济里控制通货膨胀。当下,在商品流通领域出现的供过于求,只是暂时地维持价格的稳定。等国内企业的产品存量逐渐消化,民营企业的裁员步骤和经营削减计划得到落实,商品流通市场价格便有回升的能力。国家如果没有强制的物价控制手段,那么可以通过干预市场内的各类关系来调节物价。不让物价过快上涨,只有维持消费水平和降低经营成本。
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通货膨胀是必然的。重要的是预防恶性的通货膨胀,即生产委缩和由收入差距太大造成强势方引导的扭曲需求过度而产生的滞胀。经济刺激计划目的就是要保持生产的稳定性,同时调节合理需求,从而达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所以说,保增长是表现,谋发展是实质。市场经济客观造成的社会结构性矛盾,要由社会意识对社会关系的主动调整来克服,也就是说,经济危机的客观发展只是在政治制度的演变里得到化解。任何在既有经济运行体系内来寻找化解矛盾的经济手段,都是陡劳的。
当前经济危机环境里,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着力点在哪里呢?其实,稳定生产和充分就业不应该分割考虑,在逻辑关系上,要尊重它们的一致性。有效需求,包括扩大内需,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色彩,这只会在经济运行和政治文化体制的相互作用里产生。它在现实的社会生活里,不具有杠杆作用,只能作为现象的一方面来指导意识形态。正像许多网民提供的材料和我们个人身边的感受,今年1---2月份,中国城镇的消费市场呈现出了强劲的需求旺势。不过,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漫延,对内地商品市场的冲击也会越来越深刻。
在理论上,要想实现保增长促发展的目标,扩大内需依然是政治上的努力方向。发展要有生产来支撑,有效内需要由人来实现。中国的生产体系在出口型经济拉动下,已建设的相当庞大和完备,完全有能力支撑发展。城镇居民在现实的选择和政治号召下,需求旺盛,消费踊跃,再过分的激发,就有拔苗助长和吞兴奋剂的严重后果。如何来扩大内需,还是要分析人。中国有两个潜在的需求能量巨大的人群,一个是年轻的、接受良好教育的应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另一个是无法走出农村的,在命运里苦苦挣扎的中老年农民。这样,扩大内需的政策就跃然眼前,由此再加上谋求发展的战略思想,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会变的有的放矢。
经济刺激计划的落实可分为三个部分,先谈前两部分。一个国家的富强和民主,要靠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这个物质基础,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第一部分应着重放在中国当代知识经济的自主创新上。那么,中国当前的在研科技项目有多少呢,关于国家发展的重大科学课题有没有突破?既然每年要召开科技年会,就应该讨论这些。在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经济计划里,要考虑这些。与充分就业相结合,就是要重建和恢复与各行业相关的科研院所和支撑项目的研究基地,重建国有企业的课题和技术攻关组织。通过考试和规范统一的行政事业和国有企业管理,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还是可以得到就业的。让他们参加科研和小批量的前期生产,有收入,创造需求,这要比把他们投入到简单的植树造林破石固沙中,显得公平、公正而且合理。因为实践告诉我们,市场只能促进小的单一的技术创新,而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才会攻克社会发展的普遍科学课题。比如,现代计算机操作技术,它就不是比尔盖茨个人的技术成果,而是庞大的技术团队经过若干年完成的。
农村的中老年农民渴望进行现代生活,吃苦耐劳,创收能力低,农村生产缺乏组织性。但,他们现在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基础力量,没有他们,我们的农业生产无以为继。由于现实的经济体制中,制约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东西太多,巩固农业良性循环以及自主发展的能力十分必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科技是农业的希望。科技问题前面已经说了,水利要靠农民自己。既有利于发展,又便于操作的政策是,修复和改建部分还具有运用价值的新中国水利系统,使它们既抗旱又排涝,尽量融入到自然的水循环状态。这个事,可以由灌区的管理单位和各级水利部门通过与农村基层政权的会商来组织完成。好的预期实现起来并不难,农村的中老年农民们非常需要钱,有在近处打零工的习惯。只是在贯彻过程中,要严格劳动纪律,别伤害了我们辛劳一辈子的父母们。我想,这也可以消化4万亿的一部分资金的。
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将近一大半可能要安排在国家的产业振兴和基础设施建设里吧,这是应该的。路要修,产业要扶持,城镇要美化,劳动者的舞台,表演的是公民的生活空间。这些能不能避免官僚资本和游击队一样的民营经济呢?谁也不知道。产业振兴是稳定生产的基础,一些战略产业的振兴计划可以降低相关企业的经营费用和生产成本。听说交通系统也要改革了,很多人可能会没活干。都别闲着,包括很多行业的城镇工人、下岗工人,活还是让他们干吧。把省、市、县各层次的职工都动员起来,在经济危机里,以合适的组织形式让国家的领导阶级都有口饭吃。这样,有效的需求还是可以维持的。
农民工问题很复杂,他们是不是在当代已上升为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市场中来,还是要到市场中去,正如有些人论证的,城镇化是他们的归宿,而实现的道路,就是农民工们自己的斗争。农民工在市场中产生,就会在市场中学习进步,在历史里完成质的飞跃。有了学生和老人们的安置,他们也会轻装上阵。至于第三产业,就让市场去论证,市场和城镇化会让她壮大,也会让她组织起来,走向新生。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是一种政府行为,那它就只能从商品的外部性出发,而不是为市场的福利买单。既然经济危机发生了,市场中的各类经济成份就应该随风而舞,做出相应调整,而不是等待有形的手来使自己仍然无谓的肥大。经济学里,我的出发点是:4万亿是公有制的直接利润,而不是民营经济追逐的目标,只有当它转化为收入,才会以需求的形式撬动市场。
最后说一下国家的财政。财政会不会影响了行政费用呢?会的,要吃紧。不过,只要不“紧吃”,还是有两条途径来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第一是中国已有庞大的市场经济体系,税收相对稳定。正像胡总书记强调的,国民经济内力强劲。第二,新自由主义理论赋予了国家的造币功能,经过信用转换,责任可以分解给每个公民。总之,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不要谈什么货币战争,也不要非分出一个什么支柱产业来,更不要和社会福利问题混为一谈,这才会利国利民。社会管理问题,让全国人大去讨论!探析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是领头雁,我们还是先看看他们再说,或许,人家在骗我们。在我的印象里,新的经济增长点每每是在劳动的创新发展里,往往不是政治家所能预测的,政治家们只能在合适的时候把握住这一点。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