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掏光”咱们?
云淡水暖
据6月3日的《东方早报》报道: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FR)金融问题专家塞特瑟(Brad Setser)和潘德(Arpana Pandey)发布题为《中国1.7万亿美元的赌注》的分析报告,报告称,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逾1.5万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
说实话,咱老百姓只是大概知道个大慨齐,就是中国借了老多老多的钱给美国,这些钱在美国究竟是怎么分布的,好像国内媒体也说过,当然。美国人也不含糊,毕竟是借了别人的钱,还有专家在做课题,美方专家公布的数据如下:
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占中国外汇储备的65%以上,其中美国国债7600亿美元,机构债券(包括房地美、房利美、吉利美、联邦房屋贷款银行等)4890亿美元,还有121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债券,1040亿美元的股票和410亿美元存款。
据中国官方统计,到今年3月底,中国实际拥有2.3万亿美元的外汇,其中包括国家外汇管理局经营的1.9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840亿美元的其他外汇资产,加上国有银行和中国投资公司经营的2000亿美元。
这些数目字看到过后,确实令人有些添堵,好比地球村里头的忠大爷,自己家里有100万,其中65万在本村魅大爷的手里撰着,但忠大爷家里尚穷,魅大爷家里早都富得冒油。美国新任财长盖特纳前几天访华的时候,在北京大学演讲,有同学当然地提到中国这么多外汇资产在美国的安全性问题,盖特纳信誓旦旦地说“中国(在美国的)资产非常安全。”,盖特纳的话不光是讲给北大的同学听的,也是讲给中国政府听的,早在今年3月,“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9日重申,希望美方保证中国在美资产投资安全。”(新华网)。
在盖特纳访华期间,用《中国证券报》的观点,还是来借钱的,“作为美国国债发行操作方——美国财政部的掌权人,盖特纳自然而然地承担起推销美国国债的重任,这也是此前媒体普遍推测的其访华主要目的之一。”
但是,看了美国专家提供的中国在美外汇资产明细表,抛开7600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债券,看看4800亿美元的机构债券,其中列举的房地美、房利美、吉利美、联邦房屋贷款银行等机构,就是此次金融风暴的“元凶”或者说起爆点,金融风暴的起因是房屋次贷,而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2008年8月,两房事实上濒临破产。
颇为可笑的是,美国政府为堵住金融黑洞的扩大,出手“接管”了两房,根据媒体报道,当时的美国财政部,以购买股票的模式向两房痛砸了各1000亿美元注资(《天府早报》),据报道,当时两房的股票已经跌破一美元,几乎等同废纸。如今,两房的境遇如何,将决定中国购买的两房债券的安全甚至存亡,英国《金融时报》说过,“两房”总共有1.5万亿美元的未结清债务,刚好是中国在美总资产的那个数字。根据目前美国经济的状况,“两房”可能还债能力够呛。那么,这样的情况,怎么能让中国人“放心”呢。
那么,美国政府向“两房”之类的烂摊子,如花旗、通用等等砸出的钱从何而来,一个就是所谓“世界上最无耻的救市行为”,美国政府“掏钱”买自己发行的债权,直接印美元,中国的美元资产自然受到稀释,无“安全”可言;一是继续向中国借钱,反正“账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已经借了1万5千亿了,再继续借剩下的7千亿吧。
但中国不借了行不行,美国人说了,前一段来中国到处演讲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撰文用了毫不客气的标题《中国拥有的只是不能脱手的美元》,克鲁格曼说“周小川的发言实际上间接承认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无力局面。事实上,他的演讲表明中国已经陷入了自掘的美元陷阱,现在的中国既无力自拔”。
新任财长盖特纳来中国之前,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过一篇文章“北京未来的霍迪尼”,国内媒体转载的时候,换了个标题“中国很难摆脱美元陷阱”,这位叫做塞巴斯蒂安•马拉比的先生,对中国央行官方网站上提出的观点好一阵冷笑,结论是“无论是IMF设想还是让人民币国际化的企图,都不会让中国人脱离困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会让中国白白损失。而中国为了抑制人民币升值,不得不每月购买数十亿美元资产,这让问题雪上加霜。这就好比老虎机边的赌徒,绝望地增加赌注,使损失愈加惨重。不难理解中国突然对有关国际金融的大胆新想法表现出兴趣。但中国看上去不太像是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设计者,更像是想要摆脱脚链手铐的魔术师霍迪尼。”
这真是典型的“吃人嘴不软”了,其实,按照吴敬琏大师的说法,中国这些年来辛辛苦苦打拼的结果,是“90年代使得我们整个经济上了一个台阶。…我们就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外汇太多了,外汇太多了实际上是把我们的资源给了外国人用了,用了以后我拿了它一张纸。”,比较可惜的是,吴大师在90年代没有出来力陈厉害,乃至于30年的辛苦钱,非但是“我拿了它一张纸”,而拿这张“纸”的过程,恐怕就是一个美国拿中国的实惠,也即是间接“掏光”的过程,而这张纸,现在又要“借”回去了。
比照一个范例,《广州日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8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其中有较大篇幅提到对东莞农民工的调查。调查显示,15年来,东莞农民工工资年均增速不足5%,超两成在莞农民工收入仅千元以下,但在消费支出上,有近六成农民工每月消费在500元以上。”,瞧瞧,一方面是15年来“我们整个经济上了一个台阶”,还有“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外汇太多了”,一方面是东莞的农民工“工资年均增速不足5%”,还有报道曾经说过,广东农民工的工资,10年不动分毫的。
值得注意的是,东莞恰恰是用“比较优势”对外加工出口,从而“拿了它一张纸”的行业最集中的区域。这么大的代价,两代农民工的血汗积累,30年形成的1.5万亿外汇,原先快快地、现在慢慢地又被美国人“暂时”拿了回去。
根据克鲁格曼和《华盛顿邮报》的观点,只要中国不“升高人民币汇率”,那么就不得不继续被美国人“掏钱”(说是借),如果《华盛顿邮报》所说的“(继续)每月购买数十亿美元资产”有根据的话,那就等于要继续“掏”下去,算下来每年就是数百亿美元,剩下的7000亿美元还可以“掏”几年呢,要么被“掏光”,要么另外想辄。
如果中国不是这样纯“掏”,而是买高技术产品,美国能否同意呢,比如,据说通用公司破产了,把世界闻名的“悍马”汽车品牌“转让”给了中国四川的一家“民企”,但是不知道包括不包括著名的悍马军用汽车?
再设想一下,据说“美国国防部官员23日宣布推迟订购F-22型‘猛禽’式战斗机的决定。这有可能使这种美军装备的最先进战斗机型因经济萧条遭遇停产。”(《东方网》),那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肯不肯也“转让”一把F-22型“猛禽”式战斗机及其技术?总比直接“掏光”好一些吧。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