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何如彼谨慎?
——门外谈文十七题
==================
【1】
全国性的青年创作会议已经举办过六次,今年九月二十四日在北京召开是第七次。此前,《文艺报》记者李晓晨,采访了1956年3月,由昆明北上抵京,参加第一次全国青年文学创会议的徐怀中同志。当年,他只有27岁,和邓友梅、刘绍棠、玛拉沁夫、从维熙、林斤澜、陆柱国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青年们一起,听老作家传经,受中央首长接见,和出版社、报刊编辑部讨论约稿、出书事宜,当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后来,他果然成为了我国著名的作家。所以至今他还是对来访的记者说,“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是当记者向他提问对当前文学创作有什么看法的时候,他却推脱了。记者写道:
“眼下,84岁的徐怀中与夫人安静相守,他的主要精力还是都花在创作上,‘还想写一本书,但有些犹豫、纠结’。怕时间不够用,所以格外惜时。我问,能不能对现在的青年作家说些什么。他略作停顿,几分为难:‘说实话,我对青年作家的创作缺乏整体把握,所以,怕说得不合时宜,显得故作姿态。’再问,能给部队的作家提点建议吗?又摆手:‘年龄大了,又没有时间细读别人的作品,就不建议了吧。’他固执的‘不配合’里流露出率真和自然。”
读到这些文字,我深深感到一个老作家的谦虚和稳重。他很谨慎啊!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当然也许会想的不对,不过也还是说出来向大家请教,那样倒可能会纠正自己的错误,求得进步。
【2】
我的一位原来的老同事也是后来的新领导,写了这么一篇文章:《胡编乱造何时休》(刊《文艺报》2013/06/05)。我相信,那绝对是怀着极大的好意,衷心希望作家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真实反映他们的酸甜苦辣,真切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情体验他们的安危冷暖,无距离地表现和传达民情民意民声,受到人民的喜爱。劝告从事这个行当的人们,千万不要闭目塞听,胡编乱造。他写道:
“今天我们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这样一个新时代,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变化,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我们的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包括军队的武器装备和现代化发展,可以说日新月异。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文学艺术加以表现和反映。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应下定决心、扑下身子,到生活的第一线,到社会大变革的热潮中去,去谛听祖国发展前进的时代足音。”
这些话无疑也是完全正确的。“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嘛!,
但是,我却觉得,这些带有指引性的话语,似乎空泛了一些,笼统了一些。的确,“这样一个新时代,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变化,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可以说日新月异。”可是,目前我们所直面的现实社会,有人说是多元化了,也有人说是很复杂。这的确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应下定决心、扑下身子,到生活的第一线,到社会大变革的热潮中去,去谛听祖国发展前进的时代足音。”那么,所“谛听”到的“祖国发展前进的时代足音”是啥样的昵?是由什么音符谱写和组成的旋律呐?准确地概括,应该是万紫千红百鸟朝凤吧?然而,文学艺术作品,其生产毕竟大都是出于个体劳动,故而总是带有强烈个性和特色,与众不同就是受众最强烈的要求和几乎绝对的标准了。于是在这里,空泛、笼统的号召和指点,难免就显得无力以至无用了。
那么,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作家会得出什么的认识、体会、心得、灵感、情思。。。。。。就不能不是因人而异了。这是任谁也不能用自己的看法来替代的。所以在下就不在此表示自己的意见,只能以最新出现的作品为例了。我想,50前的老作家,难免会保留着以前的印记。80后的青年作家,大概会多耽于以后的切盼。这里我们最好就去选择中年作家的新作了。因为,他们具有瞻前顾后的优势,还具有对比校正的眼光,易于准确地反映和表现出生活的现象与本质。
【3】
先看看卢新华的《伤魂》。
《北京青年报》记者罗皓菱所写报道的标题是《用<伤魂>揭时代“新伤痕”》。他写道:“1978年,24岁的复旦大学新生卢新华因发表短篇小说《伤痕》而一举成名,获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伤痕》深刻地揭露了动乱年代在人们心灵上造成的创伤,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以至于一时‘洛阳纸贵’,‘全中国人的眼泪流成一条河’”。“从《伤痕》到《伤魂》,新书的主旨是对当下社会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卢新华说:“从‘伤痕’到‘伤魂’是一段民族心灵发展历程,‘伤痕’是那个特殊年代由上而下,普遍激发起的仇恨火种,给人们身体和心灵灼下的创伤;‘伤魂’则是‘伤痕’在新时代的变种,是在物质和利益的诱惑下,全民族精神和灵魂的迷失。”
据出版方凤凰联动出版公司介绍,小说《伤魂》讲述了“我”的一位战友的故事,在新兵连,那位战友就巴结班长,不仅学会了班长整人的本领,甚至成为全团头号马屁精。转业后到地方政府机关工作,利用一套“频道”理论经营人际关系。凭借“投其所好”的“频道论”,他的仕途节节攀升。退休前,他却因一纸所谓的省纪委来函,不得不去“集体自首”,结果却是一场闹剧,于是很快他就“疯”了,也很可能是装疯。
《伤魂》的主人公龚合国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和鲁迅笔下的阿Q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陶醉于“精神胜利法”,一个沉湎于“龚氏频道”;一个为旧时代的警察押着送往法场,一个被新时代的儿童们拖拽着游街;一个因偷窃而犯事以至于丧命,一个因贪腐而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发疯(或装疯);一个想“革命”而不得其门而入,一个想“升官发财”却终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现代快报》(2013/06/30)上,小何先生指出,本书的重点不在于对“腐败”的描述,而是关注龚合国的心理变化,而这一系列的变化,都系之于他“频道论”的世界观。所谓的“频道论”来自于一个星期六的晚上,龚合国和老丈人看电视中的川剧变脸时获得的灵感,他总结出“变脸总会得罪人,而善于察言观色,并学会在各种不同的‘频道’里用不同的‘频率’和不同的人沟通,却可以予取予求”。
龚合国将自己分裂,以不同的频道示人,就是家里的房子也是外屋简朴,内屋豪华;一个老婆不够,又找来一个,分而处之,其乐融融,可以说这样的处事哲学让他获得了所谓的成功。但也正是这所谓的“哲学”,让他逐渐地丧失了自己,而成为一个圆滑的机器,最终面临不清不楚的审查时,拿不准上意,无法调准频道,只好龟缩到与现实世界隔绝的自我中去了。
《伤痕》写出了那个年代无人敢写的人性,而《伤魂》也把刀笔对准了我们现实生活着的现实。
从各个角度对《伤魂》的评说看来,卢新华对现实社会的观察,是有自己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也许这就是他获得成功的原因。
【4】
再看阎连科的《炸裂志》。
举《乌鲁木齐晚报》报道,《炸裂志》是作家2008年以来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中国村庄的转型。
小说故事发生在“炸裂市”。阎连科说,有一次他去韩国,不知怎么回事,在一堆韩文中冒出了“炸裂”两个汉字,在当时的语境中,是指人满为患。这个词留在了作家的记忆里。他觉得,中国很多变化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炸裂’这两个字比较精准地表达了这三十来年的一个状态。”
在《炸裂志》中,阎连科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夸张而荒诞地概括了一个乡村在三十年间,从小村庄发展成为大都市的故事。在阎连科看来,这部小说同时要思考的是,经过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走过的历程,“其实也是民族精神史和心灵史。”
小说讲述耙耧山脉的一个百人小村庄“炸裂”如何从最初的小村庄变成大都市。这个村庄或者城市发展的最初起点是有原罪的,也可以说这个城市的发展和膨胀等联系在一起。阎连科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夸张地概括了一个乡村的变迁,将经济发展中人们走向富裕的热望,人性和道德的沦陷,家族的仇恨,历经沧桑依旧温暖的无功利的坚持,融合在了一起。
《北京青年报》记者尚晓岚、罗皓菱分别在2013/09/13和10/04的评介中说:
阎连科荒诞、夸张、魔幻地呈现了“炸裂”,由百人之村巨变为超级大都市的故事,透视出时代变迁中的狂野欲望,撕心裂肺的人性之痛,家族间的恩怨情仇,历经沧桑暖意未散的世道人心……
作家要追问的其实是“人心”。“改革开放过程中,人心起到了不可思议的作用。”阎连科认为,“对欲望、金钱、权力的批判是比较简单的,更深层的问题是:人到底成了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常说,三十年来人心不古,人怎么成这样了?但人怎么成这样了,人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谁都不知道。我们从封闭、贫穷的状态,到今天成了完全无法把握的人,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我们是什么样。这个小说可能相对细腻、准确地描绘了人到底是什么样。”
从各个角度对《炸裂志》的评说看来,阎连科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也是有自己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同样也许这就是他获得成功的原因。
【5】
记得,著名文学评论家冯牧生前有一次曾经和在下说过,对作家应该强调独特性,对编辑应该强调容受性。由此想开去,卢新华的《伤魂》和阎连科的《炸裂志》,在艺术上独领风骚,在思想上也独树一帜。而这都是他们自个儿在现实社会的生活中开发提炼得来的精粹的结晶。的确是:别开生面,别具一格。他们的光彩,他们的成就,就在于与众不同!也可谓独出心裁、独具慧眼,因而,在谈论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时候,就不能不强调这一点。
文章写到这里,回过头来再读《文艺报》记者李晓晨采访徐怀中的报道,我发现,徐怀中同志还有一段话,说的很有水平,很值得我们深思。那是记者请他以自己的文学感悟作为采访的结束时。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留下了几句话。他是这样说的:“这辈子经历了太多事情,年老之后,许多想法与之前相去甚远。像我这样的老人家,重要的不是再去学多少东西,探索什么新的路子。重要的,是剥离掉原来的一些陈旧观念,剥离得越干净,越可能写出新的、有锋芒的东西。我仍然需要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摆脱这么多年来形成的有形无形的文学上的禁锢,回到文学的规律上去,回到艺术本身。”
圣哉,斯言!
(2013/10/12)
【参考资料】
(一)
++++++++++++++++++++++++++++++
30年前,“小井”为何只演了3天
杨庆华
《北京晚报》2013/10/13
++++++++++++++++++++++++++++++
今年是剧作家李龙云去世一周年,也是他的代表作《小井胡同》首演三十周年。眼下,再度上演的《小井胡同》吸引了众多戏迷。遗憾的是,30年前首演时,“小井”只上演了3天即被停演——
《小井胡同》的剧本写于1980年冬,是李龙云在南京大学读书时的毕业作品,首次发表于1981年5月号的《剧本》杂志。著名剧作家陈白尘赞誉道:“这个剧本从横剖面说,五户人家,十三根线索,四五十个人物,形成一幅北京下层市民的风俗画。从纵剖面说,它通过解放前夕、大跃进时代、‘文革’初期、‘四人帮’垮台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五个迥不相同的时期,又是五幅相连贯的历史画。这种结构,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罕见之作。”
1983年元月,北京人艺决定将《小井胡同》搬上舞台。3月4日,《小井胡同》建组。6月,反复修改后的《小井胡同》连排,演员阵容十分强大:林连昆、童弟、黄宗洛、韩善续、任宝贤、谭宗尧、吕中……7月13日至15日,内部演出三天后停演。为何停演,最根本的指责是“剧本选取的几个横断面,即1949年、1958年、1966年、1976年、1979年。在这五个时间段儿中,除1949年外,其余都是执政者政治上出现失误的时期”。当制景间的工人师傅们把《小井胡同》的布景从舞台中搬开时,李龙云的泪水夺眶而出。
李龙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出生在北京南城的罗圈胡同。从小,他就被老街坊们寄予厚望——成为一个会说书的,把南城的故事讲给世人听。李龙云“目睹了一条胡同30年命运的起落兴衰”。大跃进年代里,他曾“穿件小背心,跟在大人们的身后,搬砖运瓦砌过小高炉”。在《小井胡同》第二幕,有段舞台提示:“小井沉浸在一片狂热之中,人们被那明天仿佛就能出现的共产主义吸引住了……”剧中,嘴特别好说的陈九龄一上场,就神采飞扬地嚷嚷起来:
陈九龄:今儿个这会,开得痛快!痛快!我得喝两盅。
石掌柜:什么会?
陈九龄:向领导交心的会啊!(连说带比划)全公司,两千多号人!你是历史问题、现行问题,只要是干过对不起政府的事儿,自个儿说!交心!……谁说完了,主任过来,拍肩膀!厂长,握手,鼓励!我干瞧着眼热,没的说了!陈九龄,露脸的时候瘪茄子啦?什么话呢!没有?编!上!
石掌柜:你上去说啦?
陈九龄:那还有假吗?!从打学徒起,真的假的,只要是不是人的事儿,云山雾罩,说!什么民国36年电车罢工抓了5个人,黑名单,陈九龄开的……
有人说《小井胡同》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第二幕写大跃进,第三幕又接着写“文革”。其中,刘家祥有这样一段台词“这文化大革命,就仿佛是一家子不打算过了。老大从掌柜的那弄来一把切菜刀,老二从掌柜的那抻出一根擀面杖。哥俩,打!往死了干!不下毒手是孙子……”
《小井胡同》停演后,李龙云几乎失去继续写戏的信心。1983年7月27日,陈白尘致信李龙云:“这剧本即使过了10年20年,还是会迸发出光彩的。总之,《小井胡同》的前途是乐观的,否则,戏剧文学不松绑,不允许百花齐放,中国话剧也没有前途了。”戏停了,更加郁闷的是于是之。早在1982年9月,于是之为《小井胡同》的事,从外地给李龙云写了封长信:“我希望它能成为剧院的力作,像《茶馆》那样地排练,像《茶馆》那样地保留下来,毫无愧色地成为《茶馆》的续篇……”
2001年,李龙云重读此信时,于是之已得了失忆的重病。于是之的夫人李曼宜说,有一次李龙云去看于是之,竟在客厅嚎啕大哭起来。
李龙云视于是之为知己。他认为,没有于是之,人艺可能救不活《小井胡同》。1984年初,于是之上任主持人艺工作。半年后,《小井胡同》再次提上演出日程。于是之想让《小井胡同》试着往外拿拿。李龙云和于是之开始了又一轮的剧本修改。1984年11月,《小井胡同》写出了第四个第五幕……
1985年2月11日,《小井胡同》正式公演,首轮连演112场。1992年12月31日,北京人艺复排《小井胡同》。李龙云说:“小井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我将继续试着写下去,用我的作品不断和老街坊们谈心……《小井胡同》会有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
如今,《小井胡同》作为北京人艺的一块基石,留了下来,可是2012年8月6日,年仅64岁的李龙云却永远地走了。
(二·A)
++++++++++++++++++++++++++++++++++++++++
8万首诗歌参评获奖者既有民工也有北大教授
评委:娱乐时代更应向诗歌致敬
国际华文诗歌奖落幕
《北京青年报》2013/10/13
文/本报记者 罗皓菱
+++++++++++++++++++++++++++++++++++++++++
“历时一年有余、华语诗歌圈参与程度最深最广的诗歌奖——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日前揭晓,共有8万余首诗歌参与评选,集聚了刚刚过世的著名诗人牛汉、著名诗人谢冕、杨炼、唐晓渡等强大的顾问评委阵容,获奖者既有民工,也有北大教授。”
华语诗歌圈参与程度最深最广的诗歌奖——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的颁奖礼日前举行。简单的颁奖礼吸引了西川、杨炼、芒克、杨小滨、谢冕等中国当代知名诗人和文艺评论家,英格兰艺术委员会主席Antonia Byatt、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主席BasK Wakman等诗歌界专业人士也欣然出席。Antonia Byatt说,“能够有机会目睹诗歌在今天的中国如此充满活力和令人兴奋,真是极好的体验,而在欧洲,都不那么容易见到这样的情景。”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诗歌奖共吸引2000多位诗人参与,收到投稿近8万首(组)。不幸刚刚离世的老诗人高崎、以一种诗性的顽强跟病魔搏斗的女诗人冷巉、洋溢E时代诗意的台湾女诗人阿芒、沉醉于对话古典杰作的旅加诗人孟冲之,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首诗。基于对理想诗作标准的坚持,本年度诗歌奖一等奖空缺,两名二等奖由草树、廖慧获得,三名三等奖由臧棣、于坚、七夜获得,两个第一部诗集奖由郭金牛、钟硕获得。
草根诗人作品接地气
来自湖北黄冈在深圳打工的郭金牛,一日鬼使神差地潜入某个诗歌论坛,悄没生息地丢下一首诗,在他自己看来,如果那能被叫做一首诗的话。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样一首小诗引起论坛网友的热烈反响,给了他创作的勇气。“少年,某个凌晨,从一楼数到十三楼。数完就到了楼顶。他。飞啊飞。鸟的动作,不可模仿”。
20年前,郭金牛从老家来到深圳打工,“我什么工都做过,有什么工打什么工。”他操着一口浓厚的湖北口音的普通话说。后来,他流转到著名的富士康工厂成为一名流水线上的工人。当第12个富士康工人为抗议恶劣待遇跳楼自杀后,他被派去安装“防跳网”,内心深受震动,写下了上面这首诗。“20年打工的经历,突然间想表达,正好找到诗歌的形式。”郭金牛说,两三年来,他写下了几十首诗,共同命名为《纸上还乡》。“纸上还乡——无尽还乡,回归古往今来连接真人生和真语言的诗歌血缘。”这是评委之一,著名诗人杨炼写给《纸上还乡》的授奖词。
教授诗人看到差距
像郭金牛这样的草根诗人在本次7位获奖者中还有很多,让人意外的是,本届诗歌奖还吸引了众多著名诗人的参与,比如臧棣和于坚,“挑剔”的评委仅仅给了他们三等奖。臧棣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他亲自出席了当晚在北大举行的颁奖典礼。他用充满自嘲的口吻发表了获奖感言,“我对这个奖非常看重,网络诗歌写作已经成为民间最具活力的空间。刚才很多人发言对自己的写作很不满意,我恰恰和他们相反,我对自己的写作非常满意,已经进入到没有对手的状态,感觉不到任何差距,这个奖很及时,让我看到了差距。”
发起者:没想到有那么多人还在写诗
北京文艺网总编辑、画家杨佴旻是本次这个奖的发起者,谈到创立这个奖项的初衷,他说,“在这样一个娱乐大于思考的时代,有必要做这样一件事情。”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和杨炼说起,没想到一拍即合,然后他们又找来了唐晓渡担任秘书长。唐晓渡说:“当时他们找我聊这个事儿,起初我不看好,国内的诗歌奖很多,网络评奖也不是首创,但是很多奖评奖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参与度也有限。”但是由于评奖的理念,以及评委的感召力和程序公正,最后来的稿子之踊跃把评委都吓坏了,“总共投稿8万多首,最后终评2万首,A4纸打了8000多页,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这么巨量的参与。”作为评委,他说自己的总体感受是,“有一批写得相当不错的。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包括十六七岁的孩子,出手就写得很好,很是那么回事。”杨佴旻也深有同感,“没想到有那么多人还在写诗,而且写得相当不错。”很多人在讲诗歌没落,但杨佴旻认为,上世纪80年代对诗歌的热情有一种表面的东西,而现在很多创作越来越成熟。”
但是,评委之一的杨炼表示,虽然投稿众多,但在思想力度、形式精美上没有发现顶尖之作,一等奖空缺也是体现组织者严肃负责的态度。他认为诗歌创作的自觉程度应该呈现一个民族文化思想成熟的程度,对此诗人们无可推托,必须负起全责。文/本报记者 罗皓菱
(二·B)
++++++++++++++++++++++++++++++++
解读富士康“十三连跳”的自杀之谜
辑自《百度快照》
++++++++++++++++++++++++++++++++
从2007年始,富士康非正常死亡的员工达到了13例,仅2010年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就有10多位员工选择了以自杀这样的极端方式,告别这个曾经让他们满怀希望的地方。回望30年,中国的经济成就离不开对于人口红利的依赖,而富士康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得益者。中国南方城市大量廉价和过剩的农民工劳动力,为跨国公司的工厂转移提供了低廉的生产成本,而代工企业是最典型的依赖成本优势模式的类型公司。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进这样诚实地解释过公司的发家秘密:富士康的高速成长,靠的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然而,时过境迁,这一成本模式连同国家命运一起,正在经受严峻考验。
长期研究中国民工问题的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潘毅指出,内地新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改变和富士康的管理体制,才是连串自杀事件的成因。她解释,上代人视农村为家,暂时出外打工,但终究会还乡终老;新一代年轻民工却向往融入城市生活,但工资难以负担, “在深圳生活一个月,至少就要3000 元”,农民工因没有城市户籍,各种社会待遇都比城市户口居民低,新一代民工处于农村和城市的夹缝中,没有方向,容易轻生。
她表示,富士康的规模极大,相比小公司,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更难建立,尤其令人感到孤独,令民工自杀的可能增加。她和8 名内地学者,在月中跳楼事件增至9 宗时,就已联署发出公开信,指出中国应取消户口制度,拉近城乡差距,让农民工享受城市福利,不要让富士康悲剧重演。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连串自杀事件或与高强度的劳动有关,《劳动法》虽规定每天工时不得逾8 小时,但富士康的员工连加班要12 小时,当地政府早应介入,但事件表明所谓监管只是流于形式;而当首宗自杀事件发生后,后来者就开始模彷。
(二·C)
+++++++++++++++++++++++++++++++++++++
记者卧底富士康:制度冰冷没有家的感觉
2013年05月11日09:33
来源:新京报
+++++++++++++++++++++++++++++++++++++
今年四月,富士康再发“两连跳”。此前员工跳楼的惨剧多次在这个全球500强名企里发生。去年和今年,新京报两位记者先后“潜伏”富士康,通过体验,努力还原一个真实富士康的企业生态。
尹聪(新京报经济新闻部记者,5月7日发表《富士康 被不断跳楼困扰的“围城”》)
在富士康的20天里,我体验了两个立场完全对立的角色:流水线,穿着灰色工装的工人;门岗亭,手持探测棒的保安。
种种波澜曲折或扣人心弦的桥段,并没有在“潜伏”中上演。这或许就是真实的富士康。
住在上铺的,不是兄弟
萌生去富士康探访的想法是在去年的9月底。彼时,太原富士康刚刚发生骚动,2000多名愤怒的流水线工人,围殴了之前园区内飞扬跋扈的保安。
起身前往富士康已是10月底。在此之前,可以套用《那些年》中的几句歌词来形容我所做的准备,“将头发梳成颓废模样,换上一身破旧衣服”。
2012年10月31日,太原富士康,走完入职流程,傍晚时分,我被分进了一个10人间的宿舍。这些舍友的年龄,下至十七八岁,上至三十五六。但无论长幼,他们混迹社会的经验远在我之上。他们之中,既有经商失败负债累累的,也有出身寒门习惯漂泊的,还有遭遇车祸落下病根的。
玩笑和打闹在富士康的宿舍内有些珍贵。互相之间的不信任感,体现在不少的细节里。比如,每个人给手机充电时都会放到一个带锁的橱子中,向别人借宿舍钥匙成功的几率极少。也鲜有人主动问起对方的名字和电话。即便相处二十天后,宿舍内最活跃的两个人,大家也多以“眼镜”和“胖子”的绰号指代。他们的真实姓名,没几个人知道。
也许在他们看来,住在上铺的,不是兄弟,而是些萍水相逢之人。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第二天醒来,就会有熬不住的舍友背起行囊,悄无声息地离去。
凌晨的流水线
我是新人里第一个举手申请上夜班的。夜班是从晚上的8点到次日早8点。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抓起沿流水线顺流而下的手机内壳,把它们放到托盘里。里面的工人把这个动作称作“收料”。
根据大致估算,我第一天晚上大致要收八九千个料,平均每4秒就要做一个收料动作。两天后,我的胳膊和后背酸胀得厉害。更加难熬的是,凌晨三四点左右,脑袋里昏昏沉沉,但手上的动作却不能停。再加上十一月的寒风吹进车间,那种复杂的滋味,无法言表。
除了能真实地感受工作的单调机械外,流水线是一个能够让人敞开心扉的地方。所有的工友都认为埋头干活的我与他们一样。在流水线的轰鸣中,我听到了他们对流水线生活的厌倦和咒骂,他们对自己现实的不满和嘲讽,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迷茫和无可奈何。
工友中有个十八九岁的男孩,个头不高,家境不佳,脸上还挂着走出大山不久的青涩。他到富士康打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在工厂里找到一个女朋友。但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提醒他说,你将来能在太原买得起房吗?
工人与作为最基层管理者的线长之间的矛盾,使得流水线上的工作更加压抑。我特意观察了那个女线长的管理方式。她会在我开小差时吼上几句脏话,也会用调到更累的岗位上的方式惩罚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女孩。
做一名保安
做完一星期的普通工人后,我就再没去过车间。按照规定,旷工3天即算自动离职。
我又成功应聘成了“一名富士康保安”,负责在车间安检。
有一次上班时,一堆赶着进车间的工人,争抢着过安检。那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保安,突然大吼一声“给我回去排队”。顷刻间,工人们默不作声,排成了长队。威严是发乎这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吗?我当时在想,工人们敬畏的其实是那些无形却严格的规章制度。
在与老保安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骚乱之后,富士康保安的强势地位已大不如昔。许多人告诫我,千万不要穿着保安制服走出厂门。
2012年11月20日的凌晨,度过20天的体验生涯,我背着行李走出了太原富士康的大门。
走出富士康,没有人关心我是谁,我去了哪里
申志民(新京报社会新闻部记者,5月7日发表《富士康 被不断跳楼困扰的“围城”》)
4月15日,我留发蓄须,以打工者身份潜入廊坊富士康,试图以社会记者的视角去了解富士康。10天的富士康体验中,与富士康规则制度相关的“怪相”以碎片化的方式逐渐呈现。
怪相一走过场的考试
4月17日,廊坊富士康园区,面试。
富士康规定,不接纳有文身或烫过烟花的求职者。现场,胳膊上烫了十多个烟花的河北小伙张力说,为进富士康,他向中介多缴了几百元好处费。“中介说与富士康招募人员熟悉,交钱就能进。”果然,张力及其他几人虽有烟花或文身却顺利过关。
4月18日,笔试。考题多涉及心理方面,多与生命相关联。如“我的生活是否很有意义”“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吗”等等。考场,监考老师有的相互打趣说笑,有的把玩手机,偶尔瞥一下考场,尽管看到有考生相互比对答案,并不理睬。富士康一员工说,考试其实是走过场,“能干活就成。”
怪相二富士康“隐权”
4月19日,军训。每组由一名教官带领。
教官可以决定是否延长军训。军训延长后,工友就无法上工。因此,教官对工友随意呵斥甚至进行体罚的现象屡见不鲜。
老员工称,富士康存在约定俗成的诸多“隐权”,导致处于权力最底端在富士康员工和保安、教官、宿管、线长及安检等群体的关系紧张,以至于经常发生打架斗殴。
怪相三形同虚设的“心理咨询”
和我同宿舍的工友王二猛最近非常煎熬,他说:“我压抑得快疯了。”他拨打了富士康N连跳之后设置的员工关爱热线的“请帮我帮我”(78585),但无果。
4月23日,我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向心理咨询师陈述了我室友的困境以及我的困惑。
心理咨询师更像一个有满肚子怨气要突然发泄的大妈,已失去了心平气和,对我数落道:“不要在乎你宿舍人说的话,你来富士康前就该知道富士康的工作情况,如果你不适应,你就离开富士康……”
怪相背后何处是我家
种种怪相之下,“没有家的感觉”,是打工10日来,我听到的富士康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由宿舍、食堂、流水线编织的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使绝大多数富士康人感到压抑与苦闷,而种种冰冷的制度又让他们每天的工作生活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生怕触碰红线出局。
4月27日,郑州富士康园区,23岁河南女孩跳楼身亡。跳楼前,她旷工三天,无法再入职。
4月25日,卧底十日的我离开富士康园区,结束打工时光。富士康流水线莫名少了一个人。但至今,我没有接到一个富士康管理人员的问询电话,没有人关心我是谁,我去了哪里。
(责任编辑:刘瑞刚)
(三·A)
++++++++++++++++++++++++++++++
习近平祝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开幕
《人民日报》2013/10/12
记者徐锦庚、王珏、潘俊强
+++++++++++++++++++++++++++++++
本报济南10月11日电 (记者徐锦庚、王珏、潘俊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11日晚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向全国广大文艺工和海内外艺术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并预祝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圆满成功。
习近平在贺信中表示,中国艺术节创办26年来,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成为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艺术盛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贡献。
习近平指出,希望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办成一届“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希望全国广大文艺工和艺术家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描绘艺术之花盛开的多彩画卷,讴歌人民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书写文化强国建设的隽永篇章,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而团结奋斗。(贺信全文另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本届艺术节组委会主席刘延东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宣布艺术节开幕。
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10月11日至26日在山东举办。本届艺术节本着“勤俭办节,杜绝奢华浪费”原则,将举办参加“文华奖”评选的优秀剧目展演、5项美术展览、第十六届“群星奖”决赛、2013年中国(山东)演艺产品交易会、“百场下基层”优秀剧目演出、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境外邀请剧目演出等多项活动。
本届艺术节的开幕式演出吕剧《百姓书记》塑造了一个优秀基层党员干部形象,是山东省戏曲现代戏创作的优秀剧目。
(三·B)
++++++++++++++++++++++++++++++
习近平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贺信
《人民日报》2013/10/12
++++++++++++++++++++++++++++++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值此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开幕之际,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文艺工和海内外艺术家致以诚挚的问候!
中国艺术节创办26年来,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成为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艺术盛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贡献。
希望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办成一届“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希望全国广大文艺工和艺术家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描绘艺术之花盛开的多彩画卷,讴歌人民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书写文化强国建设的隽永篇章,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而团结奋斗。
预祝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圆满成功!
习近平
2013年10月10日
(新华社济南10月11日电)
他为何如彼谨慎?
——门外谈文十七题
==================
【1】
全国性的青年创作会议已经举办过六次,今年九月二十四日在北京召开是第七次。此前,《文艺报》记者李晓晨,采访了1956年3月,由昆明北上抵京,参加第一次全国青年文学创会议的徐怀中同志。当年,他只有27岁,和邓友梅、刘绍棠、玛拉沁夫、从维熙、林斤澜、陆柱国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青年们一起,听老作家传经,受中央首长接见,和出版社、报刊编辑部讨论约稿、出书事宜,当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后来,他果然成为了我国著名的作家。所以至今他还是对来访的记者说,“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是当记者向他提问对当前文学创作有什么看法的时候,他却推脱了。记者写道:
“眼下,84岁的徐怀中与夫人安静相守,他的主要精力还是都花在创作上,‘还想写一本书,但有些犹豫、纠结’。怕时间不够用,所以格外惜时。我问,能不能对现在的青年作家说些什么。他略作停顿,几分为难:‘说实话,我对青年作家的创作缺乏整体把握,所以,怕说得不合时宜,显得故作姿态。’再问,能给部队的作家提点建议吗?又摆手:‘年龄大了,又没有时间细读别人的作品,就不建议了吧。’他固执的‘不配合’里流露出率真和自然。”
读到这些文字,我深深感到一个老作家的谦虚和稳重。他很谨慎啊!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当然也许会想的不对,不过也还是说出来向大家请教,那样倒可能会纠正自己的错误,求得进步。
【2】
我的一位原来的老同事也是后来的新领导,写了这么一篇文章:《胡编乱造何时休》(刊《文艺报》2013/06/05)。我相信,那绝对是怀着极大的好意,衷心希望作家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真实反映他们的酸甜苦辣,真切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情体验他们的安危冷暖,无距离地表现和传达民情民意民声,受到人民的喜爱。劝告从事这个行当的人们,千万不要闭目塞听,胡编乱造。他写道:
“今天我们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这样一个新时代,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变化,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我们的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包括军队的武器装备和现代化发展,可以说日新月异。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文学艺术加以表现和反映。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应下定决心、扑下身子,到生活的第一线,到社会大变革的热潮中去,去谛听祖国发展前进的时代足音。”
这些话无疑也是完全正确的。“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嘛!,
但是,我却觉得,这些带有指引性的话语,似乎空泛了一些,笼统了一些。的确,“这样一个新时代,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变化,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可以说日新月异。”可是,目前我们所直面的现实社会,有人说是多元化了,也有人说是很复杂。这的确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应下定决心、扑下身子,到生活的第一线,到社会大变革的热潮中去,去谛听祖国发展前进的时代足音。”那么,所“谛听”到的“祖国发展前进的时代足音”是啥样的昵?是由什么音符谱写和组成的旋律呐?准确地概括,应该是万紫千红百鸟朝凤吧?然而,文学艺术作品,其生产毕竟大都是出于个体劳动,故而总是带有强烈个性和特色,与众不同就是受众最强烈的要求和几乎绝对的标准了。于是在这里,空泛、笼统的号召和指点,难免就显得无力以至无用了。
那么,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作家会得出什么的认识、体会、心得、灵感、情思。。。。。。就不能不是因人而异了。这是任谁也不能用自己的看法来替代的。所以在下就不在此表示自己的意见,只能以最新出现的作品为例了。我想,50前的老作家,难免会保留着以前的印记。80后的青年作家,大概会多耽于以后的切盼。这里我们最好就去选择中年作家的新作了。因为,他们具有瞻前顾后的优势,还具有对比校正的眼光,易于准确地反映和表现出生活的现象与本质。
【3】
先看看卢新华的《伤魂》。
《北京青年报》记者罗皓菱所写报道的标题是《用<伤魂>揭时代“新伤痕”》。他写道:“1978年,24岁的复旦大学新生卢新华因发表短篇小说《伤痕》而一举成名,获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伤痕》深刻地揭露了动乱年代在人们心灵上造成的创伤,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以至于一时‘洛阳纸贵’,‘全中国人的眼泪流成一条河’”。“从《伤痕》到《伤魂》,新书的主旨是对当下社会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卢新华说:“从‘伤痕’到‘伤魂’是一段民族心灵发展历程,‘伤痕’是那个特殊年代由上而下,普遍激发起的仇恨火种,给人们身体和心灵灼下的创伤;‘伤魂’则是‘伤痕’在新时代的变种,是在物质和利益的诱惑下,全民族精神和灵魂的迷失。”
据出版方凤凰联动出版公司介绍,小说《伤魂》讲述了“我”的一位战友的故事,在新兵连,那位战友就巴结班长,不仅学会了班长整人的本领,甚至成为全团头号马屁精。转业后到地方政府机关工作,利用一套“频道”理论经营人际关系。凭借“投其所好”的“频道论”,他的仕途节节攀升。退休前,他却因一纸所谓的省纪委来函,不得不去“集体自首”,结果却是一场闹剧,于是很快他就“疯”了,也很可能是装疯。
《伤魂》的主人公龚合国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和鲁迅笔下的阿Q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陶醉于“精神胜利法”,一个沉湎于“龚氏频道”;一个为旧时代的警察押着送往法场,一个被新时代的儿童们拖拽着游街;一个因偷窃而犯事以至于丧命,一个因贪腐而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发疯(或装疯);一个想“革命”而不得其门而入,一个想“升官发财”却终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现代快报》(2013/06/30)上,小何先生指出,本书的重点不在于对“腐败”的描述,而是关注龚合国的心理变化,而这一系列的变化,都系之于他“频道论”的世界观。所谓的“频道论”来自于一个星期六的晚上,龚合国和老丈人看电视中的川剧变脸时获得的灵感,他总结出“变脸总会得罪人,而善于察言观色,并学会在各种不同的‘频道’里用不同的‘频率’和不同的人沟通,却可以予取予求”。
龚合国将自己分裂,以不同的频道示人,就是家里的房子也是外屋简朴,内屋豪华;一个老婆不够,又找来一个,分而处之,其乐融融,可以说这样的处事哲学让他获得了所谓的成功。但也正是这所谓的“哲学”,让他逐渐地丧失了自己,而成为一个圆滑的机器,最终面临不清不楚的审查时,拿不准上意,无法调准频道,只好龟缩到与现实世界隔绝的自我中去了。
《伤痕》写出了那个年代无人敢写的人性,而《伤魂》也把刀笔对准了我们现实生活着的现实。
从各个角度对《伤魂》的评说看来,卢新华对现实社会的观察,是有自己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也许这就是他获得成功的原因。
【4】
再看阎连科的《炸裂志》。
举《乌鲁木齐晚报》报道,《炸裂志》是作家2008年以来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中国村庄的转型。
小说故事发生在“炸裂市”。阎连科说,有一次他去韩国,不知怎么回事,在一堆韩文中冒出了“炸裂”两个汉字,在当时的语境中,是指人满为患。这个词留在了作家的记忆里。他觉得,中国很多变化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炸裂’这两个字比较精准地表达了这三十来年的一个状态。”
在《炸裂志》中,阎连科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夸张而荒诞地概括了一个乡村在三十年间,从小村庄发展成为大都市的故事。在阎连科看来,这部小说同时要思考的是,经过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走过的历程,“其实也是民族精神史和心灵史。”
小说讲述耙耧山脉的一个百人小村庄“炸裂”如何从最初的小村庄变成大都市。这个村庄或者城市发展的最初起点是有原罪的,也可以说这个城市的发展和膨胀等联系在一起。阎连科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夸张地概括了一个乡村的变迁,将经济发展中人们走向富裕的热望,人性和道德的沦陷,家族的仇恨,历经沧桑依旧温暖的无功利的坚持,融合在了一起。
《北京青年报》记者尚晓岚、罗皓菱分别在2013/09/13和10/04的评介中说:
阎连科荒诞、夸张、魔幻地呈现了“炸裂”,由百人之村巨变为超级大都市的故事,透视出时代变迁中的狂野欲望,撕心裂肺的人性之痛,家族间的恩怨情仇,历经沧桑暖意未散的世道人心……
作家要追问的其实是“人心”。“改革开放过程中,人心起到了不可思议的作用。”阎连科认为,“对欲望、金钱、权力的批判是比较简单的,更深层的问题是:人到底成了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常说,三十年来人心不古,人怎么成这样了?但人怎么成这样了,人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谁都不知道。我们从封闭、贫穷的状态,到今天成了完全无法把握的人,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我们是什么样。这个小说可能相对细腻、准确地描绘了人到底是什么样。”
从各个角度对《炸裂志》的评说看来,阎连科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也是有自己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同样也许这就是他获得成功的原因。
【5】
记得,著名文学评论家冯牧生前有一次曾经和在下说过,对作家应该强调独特性,对编辑应该强调容受性。由此想开去,卢新华的《伤魂》和阎连科的《炸裂志》,在艺术上独领风骚,在思想上也独树一帜。而这都是他们自个儿在现实社会的生活中开发提炼得来的精粹的结晶。的确是:别开生面,别具一格。他们的光彩,他们的成就,就在于与众不同!也可谓独出心裁、独具慧眼,因而,在谈论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时候,就不能不强调这一点。
文章写到这里,回过头来再读《文艺报》记者李晓晨采访徐怀中的报道,我发现,徐怀中同志还有一段话,说的很有水平,很值得我们深思。那是记者请他以自己的文学感悟作为采访的结束时。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留下了几句话。他是这样说的:“这辈子经历了太多事情,年老之后,许多想法与之前相去甚远。像我这样的老人家,重要的不是再去学多少东西,探索什么新的路子。重要的,是剥离掉原来的一些陈旧观念,剥离得越干净,越可能写出新的、有锋芒的东西。我仍然需要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摆脱这么多年来形成的有形无形的文学上的禁锢,回到文学的规律上去,回到艺术本身。”
圣哉,斯言!
(2013/10/12)
【参考资料】
(一)
++++++++++++++++++++++++++++++
30年前,“小井”为何只演了3天
杨庆华
《北京晚报》2013/10/13
++++++++++++++++++++++++++++++
今年是剧作家李龙云去世一周年,也是他的代表作《小井胡同》首演三十周年。眼下,再度上演的《小井胡同》吸引了众多戏迷。遗憾的是,30年前首演时,“小井”只上演了3天即被停演——
《小井胡同》的剧本写于1980年冬,是李龙云在南京大学读书时的毕业作品,首次发表于1981年5月号的《剧本》杂志。著名剧作家陈白尘赞誉道:“这个剧本从横剖面说,五户人家,十三根线索,四五十个人物,形成一幅北京下层市民的风俗画。从纵剖面说,它通过解放前夕、大跃进时代、‘文革’初期、‘四人帮’垮台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五个迥不相同的时期,又是五幅相连贯的历史画。这种结构,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罕见之作。”
1983年元月,北京人艺决定将《小井胡同》搬上舞台。3月4日,《小井胡同》建组。6月,反复修改后的《小井胡同》连排,演员阵容十分强大:林连昆、童弟、黄宗洛、韩善续、任宝贤、谭宗尧、吕中……7月13日至15日,内部演出三天后停演。为何停演,最根本的指责是“剧本选取的几个横断面,即1949年、1958年、1966年、1976年、1979年。在这五个时间段儿中,除1949年外,其余都是执政者政治上出现失误的时期”。当制景间的工人师傅们把《小井胡同》的布景从舞台中搬开时,李龙云的泪水夺眶而出。
李龙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出生在北京南城的罗圈胡同。从小,他就被老街坊们寄予厚望——成为一个会说书的,把南城的故事讲给世人听。李龙云“目睹了一条胡同30年命运的起落兴衰”。大跃进年代里,他曾“穿件小背心,跟在大人们的身后,搬砖运瓦砌过小高炉”。在《小井胡同》第二幕,有段舞台提示:“小井沉浸在一片狂热之中,人们被那明天仿佛就能出现的共产主义吸引住了……”剧中,嘴特别好说的陈九龄一上场,就神采飞扬地嚷嚷起来:
陈九龄:今儿个这会,开得痛快!痛快!我得喝两盅。
石掌柜:什么会?
陈九龄:向领导交心的会啊!(连说带比划)全公司,两千多号人!你是历史问题、现行问题,只要是干过对不起政府的事儿,自个儿说!交心!……谁说完了,主任过来,拍肩膀!厂长,握手,鼓励!我干瞧着眼热,没的说了!陈九龄,露脸的时候瘪茄子啦?什么话呢!没有?编!上!
石掌柜:你上去说啦?
陈九龄:那还有假吗?!从打学徒起,真的假的,只要是不是人的事儿,云山雾罩,说!什么民国36年电车罢工抓了5个人,黑名单,陈九龄开的……
有人说《小井胡同》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第二幕写大跃进,第三幕又接着写“文革”。其中,刘家祥有这样一段台词“这文化大革命,就仿佛是一家子不打算过了。老大从掌柜的那弄来一把切菜刀,老二从掌柜的那抻出一根擀面杖。哥俩,打!往死了干!不下毒手是孙子……”
《小井胡同》停演后,李龙云几乎失去继续写戏的信心。1983年7月27日,陈白尘致信李龙云:“这剧本即使过了10年20年,还是会迸发出光彩的。总之,《小井胡同》的前途是乐观的,否则,戏剧文学不松绑,不允许百花齐放,中国话剧也没有前途了。”戏停了,更加郁闷的是于是之。早在1982年9月,于是之为《小井胡同》的事,从外地给李龙云写了封长信:“我希望它能成为剧院的力作,像《茶馆》那样地排练,像《茶馆》那样地保留下来,毫无愧色地成为《茶馆》的续篇……”
2001年,李龙云重读此信时,于是之已得了失忆的重病。于是之的夫人李曼宜说,有一次李龙云去看于是之,竟在客厅嚎啕大哭起来。
李龙云视于是之为知己。他认为,没有于是之,人艺可能救不活《小井胡同》。1984年初,于是之上任主持人艺工作。半年后,《小井胡同》再次提上演出日程。于是之想让《小井胡同》试着往外拿拿。李龙云和于是之开始了又一轮的剧本修改。1984年11月,《小井胡同》写出了第四个第五幕……
1985年2月11日,《小井胡同》正式公演,首轮连演112场。1992年12月31日,北京人艺复排《小井胡同》。李龙云说:“小井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我将继续试着写下去,用我的作品不断和老街坊们谈心……《小井胡同》会有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
如今,《小井胡同》作为北京人艺的一块基石,留了下来,可是2012年8月6日,年仅64岁的李龙云却永远地走了。
(二·A)
++++++++++++++++++++++++++++++++++++++++
8万首诗歌参评获奖者既有民工也有北大教授
评委:娱乐时代更应向诗歌致敬
国际华文诗歌奖落幕
《北京青年报》2013/10/13
文/本报记者 罗皓菱
+++++++++++++++++++++++++++++++++++++++++
“历时一年有余、华语诗歌圈参与程度最深最广的诗歌奖——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日前揭晓,共有8万余首诗歌参与评选,集聚了刚刚过世的著名诗人牛汉、著名诗人谢冕、杨炼、唐晓渡等强大的顾问评委阵容,获奖者既有民工,也有北大教授。”
华语诗歌圈参与程度最深最广的诗歌奖——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的颁奖礼日前举行。简单的颁奖礼吸引了西川、杨炼、芒克、杨小滨、谢冕等中国当代知名诗人和文艺评论家,英格兰艺术委员会主席Antonia Byatt、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主席BasK Wakman等诗歌界专业人士也欣然出席。Antonia Byatt说,“能够有机会目睹诗歌在今天的中国如此充满活力和令人兴奋,真是极好的体验,而在欧洲,都不那么容易见到这样的情景。”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诗歌奖共吸引2000多位诗人参与,收到投稿近8万首(组)。不幸刚刚离世的老诗人高崎、以一种诗性的顽强跟病魔搏斗的女诗人冷巉、洋溢E时代诗意的台湾女诗人阿芒、沉醉于对话古典杰作的旅加诗人孟冲之,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首诗。基于对理想诗作标准的坚持,本年度诗歌奖一等奖空缺,两名二等奖由草树、廖慧获得,三名三等奖由臧棣、于坚、七夜获得,两个第一部诗集奖由郭金牛、钟硕获得。
草根诗人作品接地气
来自湖北黄冈在深圳打工的郭金牛,一日鬼使神差地潜入某个诗歌论坛,悄没生息地丢下一首诗,在他自己看来,如果那能被叫做一首诗的话。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样一首小诗引起论坛网友的热烈反响,给了他创作的勇气。“少年,某个凌晨,从一楼数到十三楼。数完就到了楼顶。他。飞啊飞。鸟的动作,不可模仿”。
20年前,郭金牛从老家来到深圳打工,“我什么工都做过,有什么工打什么工。”他操着一口浓厚的湖北口音的普通话说。后来,他流转到著名的富士康工厂成为一名流水线上的工人。当第12个富士康工人为抗议恶劣待遇跳楼自杀后,他被派去安装“防跳网”,内心深受震动,写下了上面这首诗。“20年打工的经历,突然间想表达,正好找到诗歌的形式。”郭金牛说,两三年来,他写下了几十首诗,共同命名为《纸上还乡》。“纸上还乡——无尽还乡,回归古往今来连接真人生和真语言的诗歌血缘。”这是评委之一,著名诗人杨炼写给《纸上还乡》的授奖词。
教授诗人看到差距
像郭金牛这样的草根诗人在本次7位获奖者中还有很多,让人意外的是,本届诗歌奖还吸引了众多著名诗人的参与,比如臧棣和于坚,“挑剔”的评委仅仅给了他们三等奖。臧棣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他亲自出席了当晚在北大举行的颁奖典礼。他用充满自嘲的口吻发表了获奖感言,“我对这个奖非常看重,网络诗歌写作已经成为民间最具活力的空间。刚才很多人发言对自己的写作很不满意,我恰恰和他们相反,我对自己的写作非常满意,已经进入到没有对手的状态,感觉不到任何差距,这个奖很及时,让我看到了差距。”
发起者:没想到有那么多人还在写诗
北京文艺网总编辑、画家杨佴旻是本次这个奖的发起者,谈到创立这个奖项的初衷,他说,“在这样一个娱乐大于思考的时代,有必要做这样一件事情。”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和杨炼说起,没想到一拍即合,然后他们又找来了唐晓渡担任秘书长。唐晓渡说:“当时他们找我聊这个事儿,起初我不看好,国内的诗歌奖很多,网络评奖也不是首创,但是很多奖评奖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参与度也有限。”但是由于评奖的理念,以及评委的感召力和程序公正,最后来的稿子之踊跃把评委都吓坏了,“总共投稿8万多首,最后终评2万首,A4纸打了8000多页,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这么巨量的参与。”作为评委,他说自己的总体感受是,“有一批写得相当不错的。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包括十六七岁的孩子,出手就写得很好,很是那么回事。”杨佴旻也深有同感,“没想到有那么多人还在写诗,而且写得相当不错。”很多人在讲诗歌没落,但杨佴旻认为,上世纪80年代对诗歌的热情有一种表面的东西,而现在很多创作越来越成熟。”
但是,评委之一的杨炼表示,虽然投稿众多,但在思想力度、形式精美上没有发现顶尖之作,一等奖空缺也是体现组织者严肃负责的态度。他认为诗歌创作的自觉程度应该呈现一个民族文化思想成熟的程度,对此诗人们无可推托,必须负起全责。文/本报记者 罗皓菱
(二·B)
++++++++++++++++++++++++++++++++
解读富士康“十三连跳”的自杀之谜
辑自《百度快照》
++++++++++++++++++++++++++++++++
从2007年始,富士康非正常死亡的员工达到了13例,仅2010年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就有10多位员工选择了以自杀这样的极端方式,告别这个曾经让他们满怀希望的地方。回望30年,中国的经济成就离不开对于人口红利的依赖,而富士康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得益者。中国南方城市大量廉价和过剩的农民工劳动力,为跨国公司的工厂转移提供了低廉的生产成本,而代工企业是最典型的依赖成本优势模式的类型公司。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进这样诚实地解释过公司的发家秘密:富士康的高速成长,靠的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然而,时过境迁,这一成本模式连同国家命运一起,正在经受严峻考验。
长期研究中国民工问题的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潘毅指出,内地新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改变和富士康的管理体制,才是连串自杀事件的成因。她解释,上代人视农村为家,暂时出外打工,但终究会还乡终老;新一代年轻民工却向往融入城市生活,但工资难以负担, “在深圳生活一个月,至少就要3000 元”,农民工因没有城市户籍,各种社会待遇都比城市户口居民低,新一代民工处于农村和城市的夹缝中,没有方向,容易轻生。
她表示,富士康的规模极大,相比小公司,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更难建立,尤其令人感到孤独,令民工自杀的可能增加。她和8 名内地学者,在月中跳楼事件增至9 宗时,就已联署发出公开信,指出中国应取消户口制度,拉近城乡差距,让农民工享受城市福利,不要让富士康悲剧重演。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连串自杀事件或与高强度的劳动有关,《劳动法》虽规定每天工时不得逾8 小时,但富士康的员工连加班要12 小时,当地政府早应介入,但事件表明所谓监管只是流于形式;而当首宗自杀事件发生后,后来者就开始模彷。
(二·C)
+++++++++++++++++++++++++++++++++++++
记者卧底富士康:制度冰冷没有家的感觉
2013年05月11日09:33
来源:新京报
+++++++++++++++++++++++++++++++++++++
今年四月,富士康再发“两连跳”。此前员工跳楼的惨剧多次在这个全球500强名企里发生。去年和今年,新京报两位记者先后“潜伏”富士康,通过体验,努力还原一个真实富士康的企业生态。
尹聪(新京报经济新闻部记者,5月7日发表《富士康 被不断跳楼困扰的“围城”》)
在富士康的20天里,我体验了两个立场完全对立的角色:流水线,穿着灰色工装的工人;门岗亭,手持探测棒的保安。
种种波澜曲折或扣人心弦的桥段,并没有在“潜伏”中上演。这或许就是真实的富士康。
住在上铺的,不是兄弟
萌生去富士康探访的想法是在去年的9月底。彼时,太原富士康刚刚发生骚动,2000多名愤怒的流水线工人,围殴了之前园区内飞扬跋扈的保安。
起身前往富士康已是10月底。在此之前,可以套用《那些年》中的几句歌词来形容我所做的准备,“将头发梳成颓废模样,换上一身破旧衣服”。
2012年10月31日,太原富士康,走完入职流程,傍晚时分,我被分进了一个10人间的宿舍。这些舍友的年龄,下至十七八岁,上至三十五六。但无论长幼,他们混迹社会的经验远在我之上。他们之中,既有经商失败负债累累的,也有出身寒门习惯漂泊的,还有遭遇车祸落下病根的。
玩笑和打闹在富士康的宿舍内有些珍贵。互相之间的不信任感,体现在不少的细节里。比如,每个人给手机充电时都会放到一个带锁的橱子中,向别人借宿舍钥匙成功的几率极少。也鲜有人主动问起对方的名字和电话。即便相处二十天后,宿舍内最活跃的两个人,大家也多以“眼镜”和“胖子”的绰号指代。他们的真实姓名,没几个人知道。
也许在他们看来,住在上铺的,不是兄弟,而是些萍水相逢之人。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第二天醒来,就会有熬不住的舍友背起行囊,悄无声息地离去。
凌晨的流水线
我是新人里第一个举手申请上夜班的。夜班是从晚上的8点到次日早8点。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抓起沿流水线顺流而下的手机内壳,把它们放到托盘里。里面的工人把这个动作称作“收料”。
根据大致估算,我第一天晚上大致要收八九千个料,平均每4秒就要做一个收料动作。两天后,我的胳膊和后背酸胀得厉害。更加难熬的是,凌晨三四点左右,脑袋里昏昏沉沉,但手上的动作却不能停。再加上十一月的寒风吹进车间,那种复杂的滋味,无法言表。
除了能真实地感受工作的单调机械外,流水线是一个能够让人敞开心扉的地方。所有的工友都认为埋头干活的我与他们一样。在流水线的轰鸣中,我听到了他们对流水线生活的厌倦和咒骂,他们对自己现实的不满和嘲讽,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迷茫和无可奈何。
工友中有个十八九岁的男孩,个头不高,家境不佳,脸上还挂着走出大山不久的青涩。他到富士康打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在工厂里找到一个女朋友。但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提醒他说,你将来能在太原买得起房吗?
工人与作为最基层管理者的线长之间的矛盾,使得流水线上的工作更加压抑。我特意观察了那个女线长的管理方式。她会在我开小差时吼上几句脏话,也会用调到更累的岗位上的方式惩罚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女孩。
做一名保安
做完一星期的普通工人后,我就再没去过车间。按照规定,旷工3天即算自动离职。
我又成功应聘成了“一名富士康保安”,负责在车间安检。
有一次上班时,一堆赶着进车间的工人,争抢着过安检。那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保安,突然大吼一声“给我回去排队”。顷刻间,工人们默不作声,排成了长队。威严是发乎这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吗?我当时在想,工人们敬畏的其实是那些无形却严格的规章制度。
在与老保安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骚乱之后,富士康保安的强势地位已大不如昔。许多人告诫我,千万不要穿着保安制服走出厂门。
2012年11月20日的凌晨,度过20天的体验生涯,我背着行李走出了太原富士康的大门。
走出富士康,没有人关心我是谁,我去了哪里
申志民(新京报社会新闻部记者,5月7日发表《富士康 被不断跳楼困扰的“围城”》)
4月15日,我留发蓄须,以打工者身份潜入廊坊富士康,试图以社会记者的视角去了解富士康。10天的富士康体验中,与富士康规则制度相关的“怪相”以碎片化的方式逐渐呈现。
怪相一走过场的考试
4月17日,廊坊富士康园区,面试。
富士康规定,不接纳有文身或烫过烟花的求职者。现场,胳膊上烫了十多个烟花的河北小伙张力说,为进富士康,他向中介多缴了几百元好处费。“中介说与富士康招募人员熟悉,交钱就能进。”果然,张力及其他几人虽有烟花或文身却顺利过关。
4月18日,笔试。考题多涉及心理方面,多与生命相关联。如“我的生活是否很有意义”“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吗”等等。考场,监考老师有的相互打趣说笑,有的把玩手机,偶尔瞥一下考场,尽管看到有考生相互比对答案,并不理睬。富士康一员工说,考试其实是走过场,“能干活就成。”
怪相二富士康“隐权”
4月19日,军训。每组由一名教官带领。
教官可以决定是否延长军训。军训延长后,工友就无法上工。因此,教官对工友随意呵斥甚至进行体罚的现象屡见不鲜。
老员工称,富士康存在约定俗成的诸多“隐权”,导致处于权力最底端在富士康员工和保安、教官、宿管、线长及安检等群体的关系紧张,以至于经常发生打架斗殴。
怪相三形同虚设的“心理咨询”
和我同宿舍的工友王二猛最近非常煎熬,他说:“我压抑得快疯了。”他拨打了富士康N连跳之后设置的员工关爱热线的“请帮我帮我”(78585),但无果。
4月23日,我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向心理咨询师陈述了我室友的困境以及我的困惑。
心理咨询师更像一个有满肚子怨气要突然发泄的大妈,已失去了心平气和,对我数落道:“不要在乎你宿舍人说的话,你来富士康前就该知道富士康的工作情况,如果你不适应,你就离开富士康……”
怪相背后何处是我家
种种怪相之下,“没有家的感觉”,是打工10日来,我听到的富士康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由宿舍、食堂、流水线编织的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使绝大多数富士康人感到压抑与苦闷,而种种冰冷的制度又让他们每天的工作生活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生怕触碰红线出局。
4月27日,郑州富士康园区,23岁河南女孩跳楼身亡。跳楼前,她旷工三天,无法再入职。
4月25日,卧底十日的我离开富士康园区,结束打工时光。富士康流水线莫名少了一个人。但至今,我没有接到一个富士康管理人员的问询电话,没有人关心我是谁,我去了哪里。
(责任编辑:刘瑞刚)
(三·A)
++++++++++++++++++++++++++++++
习近平祝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开幕
《人民日报》2013/10/12
记者徐锦庚、王珏、潘俊强
+++++++++++++++++++++++++++++++
本报济南10月11日电 (记者徐锦庚、王珏、潘俊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11日晚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向全国广大文艺工和海内外艺术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并预祝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圆满成功。
习近平在贺信中表示,中国艺术节创办26年来,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成为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艺术盛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贡献。
习近平指出,希望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办成一届“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希望全国广大文艺工和艺术家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描绘艺术之花盛开的多彩画卷,讴歌人民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书写文化强国建设的隽永篇章,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而团结奋斗。(贺信全文另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本届艺术节组委会主席刘延东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宣布艺术节开幕。
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10月11日至26日在山东举办。本届艺术节本着“勤俭办节,杜绝奢华浪费”原则,将举办参加“文华奖”评选的优秀剧目展演、5项美术展览、第十六届“群星奖”决赛、2013年中国(山东)演艺产品交易会、“百场下基层”优秀剧目演出、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境外邀请剧目演出等多项活动。
本届艺术节的开幕式演出吕剧《百姓书记》塑造了一个优秀基层党员干部形象,是山东省戏曲现代戏创作的优秀剧目。
(三·B)
++++++++++++++++++++++++++++++
习近平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贺信
《人民日报》2013/10/12
++++++++++++++++++++++++++++++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值此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开幕之际,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文艺工和海内外艺术家致以诚挚的问候!
中国艺术节创办26年来,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成为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艺术盛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贡献。
希望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办成一届“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希望全国广大文艺工和艺术家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描绘艺术之花盛开的多彩画卷,讴歌人民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书写文化强国建设的隽永篇章,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而团结奋斗。
预祝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圆满成功!
习近平
2013年10月10日
(新华社济南10月11日电)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