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年)终其一生,都是在推崇“礼制”,他的“礼制”其实是一种复辟主义思潮,尽管孔子周游列国,为他礼制广而告之,但在当时的诸侯割据,军阀混战条件下,没人愿意接受,所以,岁经千辛万苦却无所建树,这只能说明一点,复辟不得人心。无奈,他只好著书立说,发展和完善他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也是起起伏伏,时而被推崇备至,时而被打入冷宫,和孔子的一生一样,坎坷不平,远的不说。远的不说,就说新中国建立以后,一心想消灭封建残余等级思想,建立人人平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毛泽东就对孔子及其推崇的封建等级观念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在毛泽东的眼里,“孔学名高实秕糠”。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思潮泛滥,孔子又被一些人抬出来招摇过市,而且还给了很高的待遇,在批孔以后有抬出孔子,不能不说是一种思想倒退,甚至孔子曾一度站到了天安门广场“接见群众”,虽然他在一片质疑声中黯然离开,但改变不了有人企图复辟的现实。
孔子人模狗样的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的那些日子,估计没人知道这位两千五百年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站在那里要干什么,估计他不会讲科学知识,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牛顿三定律,不懂高等数学,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两小儿辩日”的问题都不求甚解的“默然”一对,他能干什么呢?除了占着茅坑不拉屎以外。
更要命的是以学者身份站在天安门广场的他没有文凭,清华北大的文凭就不用说了,连山东大学的都没有。他从事教育工作甚至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所以说他老人家在那里给大家讲科学知识,估计没人信。但这些并不影响孔子的伟大,反正他在那里也没有人给他要文凭看。他每天从早到晚不用花钱,也就不在乎工资工资的高低和通货膨胀的大小,会不会因为兼并重组或企业改制而下岗失业。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他也不用担心要不要把户口从曲阜迁到北京都,反正有人要请他来,他从此成了北京人,是不会轻易离开再回到山东去的。
不过,孔子确实很伟大,曾经教书育人,是一位不拿政府津贴的民办教师,纯粹意义上的民办,没有任何官方背景,任劳任怨的为诸侯国培养了很多栋梁之材,而且对后世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但我要说,教书育人,那其实不是他的主要业务,是他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项副业。其实孔子终其一生,要做的事就是“克己复礼”,这才是他的主要工作,说通俗点就是恢复离他远去500年前的社会秩序,用现在的观点看,就是“复辟”,推历史的倒车。这也是他周游列国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从现在历史倒退500年,是公元1511年,那是明朝,让你回到明朝,你愿意吗?虽然历史上曾经有人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但历史并没有回到明朝去,可孔子确实想做这样的事情,而且还因此成就了伟大的儒家思想。我无意说孔子的坏话,更无意诋毁孔子,但赞许的同时说说孔子的弱点应该不会遭到孔子的反对,希望孔子的“粉丝”不要骂人。
孔子生活的时代,距周武王(约前1087-前1043年)建立周王朝已经过去了500年多年,周王朝初创时期建立的各种岗位责任制已经没人愿意遵守,周朝已经非常衰败,对诸侯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这一时期的历史其实是一种“群体的丛林社会”,礼治的社会秩序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不是靠法律,也不是靠道德,而是重新回到了丛林里那种靠力量来维持的新时代,所不同的是依靠群体力量,而不是单个力量,所以才成就了齐桓公,秦穆公这样的超级牛人,也才有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也才有群雄逐鹿的战争永不停息,谁都没把那个曾经的“天下共主”周天子真正当回事。在孔子看来,这就是“礼坏乐崩”。所以,孔子力图恢复周朝初创时的天下秩序,极力推崇“礼”和“仁”。
可能是孔子这座灯塔也许太过高大,所以塔下似乎并不明亮,就出现了灯下黑。
先说说孔子的身世和他自己“仁”中备受推崇的“孝道”。
孔子似乎很仁孝,但有一件事可能他做的不见得非常正确,就是他对父亲仁孝,可对母亲就不见得了。
孔子出生时,孔子的父亲孔梁纥(he)(生卒年月无考)根据历史记载,大概有七十岁左右(有说66岁,有说70岁),她的母亲颜氏女(颜征在)(约公元前568年?-公元前535年?),才二十岁不到(有说18岁)。这样大的年龄差距,在那个只笃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万恶时代,要说他们有爱情恐怕实在说不过去,因为那时的女人一般不出门,更没有什么Party给你参加,提供约会的机会,就是有这样的机会,也因为“男女授受不亲”的清规戒律而不敢放肆,怎么可能出现一个刚参加完高考,才18岁的高中生,爱上一个退休在家快10年,年近古稀的老头?这不合常理。
那至于七十岁的孔老先生和二十不到的颜小姐究竟是怎么认识的,谁也说不清,就连《史记》都不敢乱说,估计司马迁也确实不知道细节。但有一点司马迁不知什么原因好象很清楚,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这句记载里似乎还隐含着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就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丫头和一个年近古稀的老男人,在远古那片苍老的土地上,浪漫的、信誓旦旦的为了他们的将来“祷于尼丘”,然后激情迸发而“野合”。这似乎很牵强,如果是正常的媒妁之言成就了这门亲事,干嘛还要“野合”,不娶回家再做呢?这似乎也不合常理。《孔子家语》也记载了“野合”这件事,但加入了很多类似小说的情节,为这件事的合理性立说,但可信度实在不高,难以服人。其实孔子的出身并不重要,何必要掩盖和粉饰呢?弄得跟“此地无饮三百两似的”。
反正这之后,孔子出生了,但很不幸父亲孔梁纥却去世了,据说时年七十二岁。按理,这时的孔子最多也就两三岁,母亲颜征在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搁现在,也就在上大二的年纪,当时也就二十一二岁左右。据说孔梁纥是鲁国很有威望的将军,打过几次胜仗,这样的战绩家境应该不会贫寒,可是,孔子母子还是过上了贫寒的日子,这就不知道是遭到孔老先生其他妻妾的排挤还是其他家人的算计,反正母子俩日子过得很艰难,尽管如此,母亲还是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孔子拉扯成人,也没忘记对孔子进行教育,也算尽职尽责。
在孔子估计最大也就十五六岁的时候,33岁的母亲因为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但在去世之前,也许出于对老先生临终前没有安排好他们母子的不满,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就是不愿意告诉孔子父亲葬在何处(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这种做法好像也不符合恩爱夫妻的常规。她为什么不说?估计是不想和那位没有尽到丈夫和父亲责任的老公葬在一起。可孔子后来还是通过其他途径探知父亲的墓地后,违背母亲的遗志,把母亲葬在了父亲的墓地,算是对父亲尽了孝心。在父亲和母亲之间,他选择了父亲,这也许就是孔子男尊女卑心里的最早体现。
从平等的观念看,要么满足父亲的愿望,要么,满足母亲的意愿,显然孔子倾向于那个自己并不熟悉,也没有肩负起多少责任的父亲,而违背了那个与自己曾经朝夕相处的母亲,不是“男尊女卑”的思想作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孝该如何体现。
在孔子之前,维持周王朝统治的基础是封建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周武王推翻殷商以后,其实有很多诸侯不见得就愿意死心塌地的接受周的统治,而周武王又没有秦始皇那样牛,他的实力还没有强大到气吞山河的地步,所以他就建立了封建制,把大好河山像蛋糕一样切成若干块,分封诸侯,他的分封有些是赏赐,有些其实是顺水人情,然后依靠礼治来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为。礼乐制不像法制那样用国家机器的强制手段来实现统治,来约束大家行为,这种制度的遵守基本是依靠道德来实现的,到了孔子的时代,不是人们的道德在下降,而实在是由于封建制和宗法制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性使人们对于遵守礼治缺乏信心。但不管怎样,这一时期,前两者还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礼乐制”实际上被“丛林原则”取代。丛林原则就是谁强大谁说了算,谁的拳头硬,谁有决定权,弱肉强食在孔子看来就是“礼坏乐崩”。
封建制是周朝及其以前的统治者统治天下的基本制度,是当时的一种“人事制度”和“财富分配制度”的组合。那时没有现代意义上“中国”的概念,凡是正统统治阶级能管辖到的地方合起来叫“天下”。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要把这么大的地方都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是不现实的,可能只是极少数极少数人的理想,早期的人也许连这种理想都没有。于是聪明的前人发明了分封制,把天下分成若干块,每块封一个诸侯去管理,每一块叫国,管理者不叫省长或市长,叫“君”。由谁来做“君”,当然不是由“中组部”任命,更不是靠选举产生,而是由最高统治者周天子任命的直系亲属或是为统治阶级打江山和保江山功勋卓著的人担任,比如鲁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分得的封地,燕国是武王的叔叔召公分得的封地,齐国是为周王打江山里有战功的姜子牙的封地,秦国是为保卫周平王东迁洛阳,建立东周立有大功的赢氏封地。还有就是天子不能吃掉对方,但是,只要你不反对我,愿意服从我的领导,也可以封你为一方诸侯,把什么地方这片土地划归你,比如楚国。
分封以后,你在哪里做什么我不管,只要给我缴税(进贡)就可以了。这个管理天下的中央政府叫朝廷,首脑不叫主席或总理,叫天子。虽然封给你土地,归我“直辖”管理,但还是有等级,这个等级有五等,公、侯、伯、子、男。公是最大级别,一般地盘大,人口多,影响也大,比如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等。
公和侯的地方可能也比较大,他们自己也管不了,怎么办?回去后继续切成若干块再分!每一块都是一个“家”,管理者叫“子”,比如说赵简子。不过分给谁?也是自己的兄弟或信得过的人。这就是“封建制”。
宗法制是按照父系血统远近亲疏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不平等制度,是一种不合理的“人事制度”。这种制度把人分为三个等级,贵族、平民、奴隶。最高级别是贵族,贵族的配偶分两等:妻和妾;儿子也分两等:嫡子和庶子;嫡子又分两等:嫡长子和次子。这些等级制度把人的社会地位在娘胎里就确定下来了,没得改。说要是想改,就违反人伦。
第三是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它以“礼”来区别和维护宗法的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类似于以“道德”代替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那是违反礼制就等同于现在的违法。
孔子生活的时代,前两种制度没有遭到破坏,至少没有遭到严重破坏,而礼乐制度却没有人愿意遵守,因为靠“道德”维持社会和谐显然不靠谱,更为要命的是,这种“礼制”造成太大太多的社会不公,例如以大压小,恃强凌弱,不尊王法等经常发生,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连周王朝党中央的文件和指示都没人理睬,在孔子眼里,这就是“礼坏乐崩”,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孔子要“以天下为己任”,担负起恢复天下秩序,重建礼乐制度的责任。
那时的人们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人平等”的口号,但是在行动上已经出现了对“礼乐”制度的抵触,虽不能说是走向平等的开始,应该算是前夜。可这些在孔子看来就是“大逆不道”,所以他想推历史的倒车,“复辟”那戒备森严的等级制度。
孔子“脱离群众”,要诸侯交出已有的权力,替分崩离析的周王朝复辟,遭到“人民群众”的极力反对。
孔子周游列国兜售他的复辟思想,人们当时的诸侯并不像后世皇帝那样尊敬他,崇拜他,所以,他的“普世价值观”四处碰壁,因为说好听点是不受欢迎,说难听点是不得人心,所以,他和他的团队曾被困于陈、蔡之间,7天没饭吃。到了卫国,居然因为当地的人反感他,铲除他走过的足迹。到曹国,他和弟子一起习礼的大树被人们砍倒。这些都说明孔子团队和他的复辟思想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孔子要建立的社会秩序就是靠“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不是法制,这种治国理念很不靠谱,而且这种“礼”所推崇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男尊女卑”等不平等的等级观念,和现代“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水火不容,同样不得人心,所以,在天安们广场游荡了几日的孔子也黯然下野,在历史博物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下岗失业去了。
纵观历史,不管是政治还是文化,是经济还是政治,“复辟”不得人心!
毛主席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看,孔子是在“全心全意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后世的统治阶级的爱戴就一点都不奇怪,所以才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行为。这和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建立“人民政府”,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建国思想背道而驰,所以毛主席在文革中要“批林批孔”,这也许就是毛主席发动文革个根本原因。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