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帛书甲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译文】可信的语言不一定华美,华美的语言不一定可信。和善的人不一定争辩,争辩的人不一定和善。知“一道”的人不一定博学,博学的人不一定知“一道”。圣人不积而积,既然为了众人,自己就越有德;既然给予了众人,自己积德就越多。天之道,是“利万物而不害其成”;圣人之道,是“有作为而不居其功”。
【释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王弼解释说:“实在质也,本在朴也。”苏辙解释说:“信则为实而已,故不必美。美则为观而已,故不必信。以善为主则不求辩,以辩为主则未必善。”《老子解》。范应元解释说:“信实之言多直朴,故不美。甘美之言多华饰,故不信。嘉善之言止于理,故不辩。辩口利辞乱于理,故不善。”《道德经古本集注》。在解释“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时,苏辙解释说:“有以一贯之,博学而日益者未必知‘道’也”《老子解》。范应元解释说:“通于一则万事毕,故博者未必知一也”《道德经古本集注》。
“信与不信、美与不美、善与不善、辩与不辩、知与不知、博与不博”是有无的对待关系。“信与不信”和“ 美与不美”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待关系,都是人们对所听语言的反映。信言不一定就美,美言也不一定可信,“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信与不信、美与不美”又能相去若何?我都会待之以诚信。为什么这样呢?老子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当然圣人不是书呆子,这里的“信”是“诚信”,而不是“相信”。比如军令:遵命就是诚信,我不分辨亲疏以诚信待之以赏。违令就是不信,我不分辨高低贵贱必以诚信而斩之。天生天杀道之理也,这里不斩违令者才是不诚信。参见第四十九章解释)。所以把“德信、德善”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结合起来理解,就会明白这四句讲的是:分辨之中不分辨的道理。分辨才能明察,不分辨才能公正。下文“积”的意思是:集聚。集聚起来才能分析、比较、辨别,不集聚起来就不好分辨,不分辨才能公正。此两者“大制不割”,才能因物相然不易自然。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句话可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见第四十八章解释)”参照理解。知者不一定博,博者也不一定知。作为学习日有增益,增益至极、融会贯通、达到一以贯之,才能“为道日损”,放弃拖累的包袱。达到这种境界还不够,最终的目的是达到“无为”。“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无不为者因物相然也。为什么不先物为?就是先观察事物运动变化的物性,然后以物性而为之于自然。比如兵法上说的“相敌”就是这个道理,因敌性而克敌制胜才是得道之为。博学兵法而不知“一道”充其量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战场上敌情瞬息万变,那一样能套用兵法呢?局非设,设则不中。骗子设局,是因为知人的贪婪之性,中招者却是不知人性。再博学也学不完“不学而能的自然知识”,只有知“一道”而“无为”者才能应变自然。与前四句的意思一致,都是“不积”的道理。与下文“圣人不积”的逻辑关系跃然纸上。陈鼓应先生在其注解中引用了张松如的话:“这虽然迹近「无类」逻辑,而总是把均富思想提到了体「道」的高度…”。以耳学习《道德经》能不“无类”吗?
为什么这么解释这六句话。道理就在关尹子所说的下面一段话中,“蝍蛆(蜈蚣)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圣人之言亦然,言有无之弊,又言非有非无之弊,又言去非有非无之弊。言之如引锯然,惟善圣者不留一言。”
《道德经》亦如引锯然,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注:道可以说,但说出来的却不是恒常之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注:知“道”的人不知如何以直言讲道,欲直言讲道的却不知如何言说。第五十六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大意:道之德行并不是以照什么德行来表现(而是随道的顺任自然的表现),所以才有德;“下德”不失(执着于)自然、圣人的德行(即:以圣人的德行约束、匡正自己的行为),所以才无德(因为行为受圣人之德的约束,所以表现出来的是圣人的德行,非效法者之德行,所以是下德)]。这三段话的意思很明白,《道德经》中并没有讲出道来,只是圣人之德而已。如果还执着于经中的词句不放,那不是离经典的本意更远了吗?若再拿着经中的某句话说事,什么什么过时了,什么什么不能用…,这不是“下学以耳”的学习结果吗?道人只是“中学以心”,尚不能达到“上学以神”的境界,也只能解释到此了,更何况解释不出道来呢,只是对传统的误解正其义而已。
老子曰:“道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阴,可以阳,可以幽,可以明,可以苞裹天地,可以应待无方。知之浅不知之深,知之外不知之内,知之粗不知之精,知之乃不知,不知乃知之,孰知知之为不知,不知之为知乎!夫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孰知形之不形者乎!故天下皆知善之为善也,斯不善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文子《通玄真经》)。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康熙字典》“積(积),《說文》聚也。《增韻》累也。”“旣《說文》小食也。又《玉篇》已也。又《博雅》盡也。”“爲(为),《說文》母猴也。又《爾雅·釋言》作,造,爲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与)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
“圣人不积”,积就是积累。圣人为什么不积累呢?因为“无之以为用”“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多了反而是虚心应物的累赘。这是“不欲盈”之道,是道冲。第十五章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不新成,即第七章所说的:不自生,故而长生)。然而老子却在第五十九章中说:“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由此来看,本章的“不积”指不积物利之有,反而重视积累“早服”“动善时”的时机、宗用,用在时不在物,得不在争,在时。也就是说:圣人不积物利之有,反而重视聚积“以为宗用”之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积即不积,不积即积。道理很简单:“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从细小处、易处做起,一路走来成就了大器。依结果而论,大器是“积”的结果;从过程看,谁还会记挂着一路走来简易的小事,这就是“不积”。“不积”才能不被物托累,才能不被物事拘限下一步的行为。“积”就是不易自然因物相然的自然结果。故称“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字面意思是:已经以“为了”别人,自己就越有;已经以“给与”别人,自己就越多。自己越有什么?自己的什么越多?经文里没有说。“为人”什么?“与人”什么?经文里也没说。这就是这两句话难以理解的地方。
这里的“为人”“与人”都是“与人”。与:相与,晋商常指商业伙伴。其实这两句话和“圣人不积”都是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无执故无失(第二十九章)”的道理。下面就举例说明这个道理。
例一、商业:商业是以货与币交换为方式,以盈利为目的,以等价为基础的经营活动。商家制造的或经营的商品,都是为了客户的使用。没有这个“为了”,客户买来何用?有用的商品不卖“与人”,利从何而来?执拿着货物不卖,能得到货款吗?这不是一种“无执故无失”的道理吗?商业一旦停止了以等价为基础的交换,就死定了。故执则失之。做生意的都说:和气生财。老子说:“冲气以为和”。谁能说商业活动不是“道冲”。
例二、军事:军事的实质就是敌对双方能量的相互卸泄与转化,是以打击对方的军事能力为手段,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标为目的的活动。胜利者以牺牲士兵为代价换回了政治上的一定的权益和利益。失败者则以一定的政治权益、利益和士兵的生命为代价换回片刻的安逸。这不也是一得一失不得不失的基本道理吗?只是谁也不想做失败者罢了。为了不做失败者,所以才要“相敌”,知敌性而克之,进退只是道冲的形式。
例三、道家的抽坎填离之术。抽坎填离:简言之,就是把坎卦中间的一阳爻抽出来,填充到离卦中间的一阴爻的位置上,这样离卦就变成了纯阳乾卦,而坎却得到了离中间的一阴爻而变成纯阴坤卦。也就是说,坎不失一阳则不能得一阴,离不得一阳则不失一阴,即不得不失,失则得,得则失。《周易参同契》曰 :“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籥。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准绳墨,执衔辔,正规矩,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魏伯阳的这段话,是对伏羲太极八卦图的描述,也是《道德经》的翻版,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第五章)。乾坤坎离为四正卦,牝牡四卦指震艮巽兑四隅卦。乾坤即天地,六子卦运行其中,如抽坎填离一般,震与巽、艮与兑皆可在初爻和上爻相互填充而成乾坤。故皆以乾坤(阴阳)为准绳,象风箱一样。“数在律历纪”就是道数以黄历(农历)为律,为什么呢?因为六十四卦去其四正卦,剩余六十卦每卦六爻共计三百六十爻,象征一年三百六十天,剩余的五天余,按四正卦各统十五卦置运,这就是运年运月之说。其实农历就是以六十四卦推演天体运动的一种历法。魏伯阳老道如此做,不失为效法天地之一法门。人称丹经王即《周易参同契》。魏伯阳的这段话说的也是道冲之理。
以上三个例子是对“道冲”的举例,其实“道冲”就是“有无”之间的相互转化,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种得失转换在人身上也有体现。人的四肢(十二节)九窍皆通乎天气。常人感觉不到,可是风湿性管节炎患者通常都能作天气预报。人的四肢九窍是如何与天气沟通的呢?人体只有排出浊气才能得到天地之正气,方法就是松静自然,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放松的方法之一,就是运动九窍十二关节。老子在第五十章中所说的“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这“十有三”就是指九窍十二关节。道家有运目眼功、鸣天鼓功、叩齿功、提肛、调息等都是对九窍的运动功夫,内家外家拳法都对关节的运动有益,只是习练的目的不同而各有其妙罢了。只是运动以放松清静为目的才会更有效。人与人之间的道理也是如此。给予才能得到。故“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通玄真经》中说:“文子问曰:古之王者,以道邪天下,为之奈何?老子曰:执一无为,因天地与之变化,‘天下大器也,不可执也,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执一者,见小也,小故能成其大也,无为者,守静也,守静能为天下正,处大,满而不溢,居高,贵而无骄,处大不溢,盈而不亏,居上不骄,高而不危,盈而不亏,所以长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富贵不离其身,禄及子孙,古之王道其于此矣。”
万物皆归于一,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第三十九章)。“一”究竟为何物?《易》曰:“阴阳者一道也。”可见“一道”即是天地阴阳之道,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这个“众妙之门”。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为什么不争呢?老子曰:“山生金,石生玉,反相剥,木生虫,还自食,人生事,还自贼。夫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所好反自为祸。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土处下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流下不争疾,故去而不迟。是以圣人无执故无失,无为故无败”《通玄真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八十一章已经解释完了。道人也不知道“道”是什么,但却知道了过去所为的过失,如果三十年前就悟到了这些道理该多好啊。
《道德经》说它是哲学吧,它不是哲学;说它是兵法吧,它不是兵法;说它是练功之法吧,它却不讲功法;说它不是哲学吧,它却含有丰富的哲学道理;说它不是兵法吧,它却是兵法的源泉;说它不是练功之法吧,它却讲到了练功之法的骨子里;说它是阴谋诡计吧,它却把阴谋诡计展现在了书本里,让大家都知道,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呜呼!
写于2009年10月17日定稿于2014年1月8日星期三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