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帛书甲本: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神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唯知乎大眯!是谓眇要)
【译文】善于行走的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没有多余的话(无话柄);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策之类的计算工具;善于关门的不用上门闩而不能打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而不能解开。故得道的人(恒)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恒)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遗弃的物。这叫做顺应常道的“袭明”。 所以善于用人用物之人,是不善于用人用物之人的老师;不善于用人用物之人,是善于用人用物之人发挥“用人用物之长”的资本。“不善于用人用物之人”不尊重“善于用人用物之人”(师),“善于用人用物之人”不爱惜“不善于用人用物之人”(资),虽然自以为聪明实际上是大迷糊蛋,这是“守道”的“精要”。
【释文·附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说文》谪:罚也。瑕:玉小赤也;玉之病也。瑕谪:玉疵。无瑕谪:喻“无话柄”。关楗:指门闩。约:纏束也。《康熙字典》筹,籌算也。《儀禮·鄕射禮》箭籌八十。《註》籌,算也。《说文》“策,馬箠也。又計謀曰籌策者,策猶籌。籌猶筭,筭所以計曆數。謀而得之,猶用筭而得之也。故曰筭,曰籌,曰策,一也。張良借箸爲籌。”
王弼解释说:“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故物得致,而无辙迹也。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谪可得其门也。因物之数,不假形也。因物自然,不设不施,故不用关楗、绳约,而不可开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初看王弼解释得不错,再看解释得不怎么样,细看就不是原文的意思了。“顺物之性,不别不析”就是错误的注解。老子在第五十八章中曰:“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注:闷闷就是不辨别的样子,这里指因不辨而公正;察察:斤斤察察,明察秋毫,这里指因明察而亲疏有别。句意是:执政不分亲疏,人民才淳朴;执政亲疏有别,人民才会刁乖。所以二者不能分开才能达到既公正又明察。故方而不割。)王弼之解已把奇正割裂开了。
《孙子兵法·虚实第六》曰:“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注:这不是‘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吗?)。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注:这不是‘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吗?)。…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注:这不是‘善行无辙迹’吗?)。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这才是“顺物之性”,却不是“不别不析”)。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这段话说的就是本章这五句话。另外第六十九章“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也是这个“五善”的道理。下面说说“善言”。
“善言”就是“善于言谈”,何谓“善于言谈”就是“说话从来不给别人留话柄”,怎样才能不留话柄呢?常言道:“话多有失”,话要说到“恰到好处”才自然,多一句则留话柄,少一句则不达意,这就是说:能“希言自然” 才叫“善言”(见二十三章译),我们平常说的“这人很能说”“滔滔不绝” 这不叫“善言”。也有把“善言”解为“行不言之教”的,“不言而善应”,“不言之教”就是:善于应变之教。陈鼓应先生注释为:“不言: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言]指政教号令。[不言之教]意指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陈解差之甚远,误人不浅。范应元解释为:“行不言之教者,配天也。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圣人则循理而利物,无有不当,斯不言之教也。”范解不得“言之宗物之君”,流于附会。此五善:“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者,承袭了“道”的“虚明”智慧才达到了“善行无辙迹” 等的结果。五句话讲了五个方面,然其道一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說文》“救,止也。”止者止于至善之地也。“救”有两层涵义:一、拯救;二、使用。老子之“救”融贯了“拯救、使用”两个意思。很难译出原意,只有说说了:一、“救人于水火”;表面看这种行为是“一时三刻”就完成了的“善举”,实际上也完成了对“被救人”的使用。为了生计,“被救人”会通过劳动或产品对社会作贡献(公),社会则回报给他应得的报酬以供生活(私),形成了自然的“使用”。就相当于“救人的人”为社会做了双份的贡献(含自已的劳动),从这个角度说: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公与私”的关系就是“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的关系,“公”就是“重和静”,只有“大公”才是“守中”之道。“救人于水火”是符合“公”(“守道”)的行为,所以“圣人常善救人”,所以“救人于水火”之“举”,“善莫大焉”,佛说:“胜造七级佛徒”。二、“人尽其才”;“生才贵适用慎乎多苛求”,《曾胡兵法·用人第二》曰:“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兵法讲用人当然是指将才,大将领兵就是为了保国救民。所以“用人”的背后也有“救”的涵义。现在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难,国家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优先优惠安置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就是“圣人”之道啊,同样融贯了“拯救、使用”两个意思,“使用”了大学生“拯救”了社会(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袭明:指顺应恒常的道;袭:承袭。明:指知道恒常之“道”;“知常曰明”“不自见故明”“自知者明”(系老子原话)。故译为:故得道的人(恒)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恒)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遗弃的物。这叫做顺应常道的“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这里的“善”指的是前面的“常善救人、常善救物”。《说文》资:财也,财者贷也。师:二千五百人为师;众也,京师者大众之称,众则必有主之者(师长、于军队曰帅),周礼师氏注曰:师教人以道之称也。善人者与不善人者是一对对待关系,和阴阳、有无的对待关系一样,“大制不割”。
本章前面说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接下来说的是:圣人效法天地之道,因循自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能承袭“道”的“虚明”智慧才叫“袭明”;后面的“善人者”就是“袭明”的人(师),“不善人者”就是没有“袭明”的人(资)。“师”与“资”的关系就是“阴与阳”“有与无”的关系,“贵其师爱其资”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有无相生”。“不贵其师”就是“轻上”,“轻上生罪”,“不爱其资”就是“悔下”,“悔下无亲”(见《素书》),这样解就是兵法。“善人者”就是尽得“用人用物经营之道”的人。
写于 2009年3月16日定稿于2013年12月10日星期二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