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微博,在热门话题里看到一条“学渣逆袭乌克兰女神”,配上导语“他说娶外国女人比娶中国女人容易,不用拼爹拼票子”,评论里不乏“励志”“人生赢家”“后悔没去乌克兰”的呼声。
——真心觉得十分糟糕。
虽然说,别人的情感生活,不知细节未必好轻率傲慢地评判:可是,秀出妻子的暴露照片彰显“逆袭成功”,怎么看都有待人如物(prized possession)的意味。更重要的是,媒体炒作这类话题,折射与强化的性别观无非“女人好比战利品”:这“东西”成色上好的,通常只有“高富帅”能染指,可在乌克兰,连“学渣”也能享用哦。在这样的性别观里,夫妻不再是对等的两个人,而更像是“所有人”和“所有物”。女人不再是“人”,她成为了一种“身份标识”(status symbol):拥有“美女老婆”,提高的是男人的身价。
去年看过一则新闻,日本某企业为了“慰劳”加班员工,聘用了15名年轻女性做“健康经理”,给男性员工发早餐、陪做操。前两天在国内某网络论坛上看到一位女性发帖,抱怨同组“年轻温柔”的“小白兔”女同事被男同事们百般呵护——跟帖中有人评论,大意是:“老板雇她就不是干活的,而是给男员工调剂生活的,类似于员工福利”。
类似的把“(年轻漂亮)的女员工比例高”作为一项“福利”宣传/炫耀的情况,其实并不鲜见:在这里,女人也不再是“人”,她成了和中秋发的月饼、年底发的年终奖加油卡、春节发的大米面粉食用油一样的存在。
甚至,这两年到了招生季,不少知名大学也开始以“美女”为宣传焦点——仔细想想其中传递的性别信息:对男生,这在说,来,我们这里有好看妹子,多好的福利哟;对女生,说的则是,来我们这,你也能成海报上的漂亮妹子——这样的招生宣传,无关乎人格、学识,与大学应有的多元文化。在这里,女人也不再是“人”:她被简化成一张脸——虽然被追逐,但也同时被消遣。
本科毕业论文,拿乌尔都语小说《含羞草》做文本,试图分析印巴分治文学中对女性身体与性别关系的呈现,其中提到:在父权制下,女性被视为家族的所有物和附庸。因而对于女性荣誉与贞洁的侵犯,也常被视为了对一个家族、社群甚至民族的侵犯——于是,女性的身体也成为了战场的一部分。
论文虽然写得很浅,可整个写作过程,至今印象深刻。《含羞草》里有两个段落,非常触动内心:
第一段:“巴基斯坦人在瓦迦那里送回了十六个妇女,作为交换,也带走了十六个女人。然而他们又吵了起来。我们的人说,你们送回来的人里,多是中老年的、不经用的女人。人们听到争吵都聚集在一起,他们指着拉吉瓦蒂说道:‘你管这叫老女人?看!看!你们送来的女人谁能比上她?’”
写印巴交换彼此被劫掠的妇女——然而,交换女人的男人们,争执着女人的“质量”,完全是交换“货物”的方式。
第二段:“然而也有一些被劫掠的妇女,她们的丈夫、父母、兄弟姐妹拒绝再与她们相认。‘她们最后为什么不去死?’‘为什么不吃毒药好保全自己的名节?’‘为什么不跳到井里去?’‘她们是胆小鬼,苟且偷生!’”
在这里,(失节)的女性身体成为了“耻辱”。印度女作家布塔利亚·乌瓦什的口述史《沉默的另一面》写,为了避免女性被绑架而失节,家族中的男性将她们提前杀害,不可避免失节的女性被要求自杀——尸体甚至填满水井,而杀人的男子,则被看做完成了一项壮举,是全家族的英雄。
作为“货物”与“耻辱”的女性身体,看上去属于另一个时代——可是仔细想来,这和把女性当成“战利品”与“福利”,究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无论是“战利品”“福利”还是“货物”“耻辱”,她不再是“人”,而不过是功能不同的“物品”罢了:可以被追逐,也可以被放弃;可以被占有,也可以被交换;可以被用来标榜身价,也可以被随意羞辱。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