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第十二》 |
白话:
子贡问如何为政?孔子说: 足食,足兵,守信于民。子贡说:如果必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者之中应先去哪一项?孔子说:去兵。子贡说:如果必不得已要再去掉一项,在这二者之中应先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人自古皆有死,而对民无信,则不能立国了。
有关失信而亡国的,历史上有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听信了奸臣虢石父出的主意,说是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久弃不用,如果大王在夜间点燃烽火,诸侯以为外敌入侵,周王危急,必定四面八方赶来救急。这时候大王与美人城上饮酒作乐,夜里观看千军万马急奔的情形,必定可博美人一笑。周幽王昏庸无智,觉得此计甚妙,于是照计行来,在城上果然博得美人一笑,于是开怀大饮。然而,就是因为这一戏,就此葬送了西周王朝。等到真的外敌入侵,就没人再来救他了。
根据古今兴亡的历史经验,孔子得出结论:守信是立国之本。譬如周幽王的亡国,不是因为无兵、无食,而是因为无信。
相反的例子,商鞅要变法,为了取信于民,于是想了个徙木立信的办法,结果取得了成功。
孔子认为“信”的作用非常巨大,他还作了一个生动而非常贴切的比喻: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音倪),小车无軏(音月),其何以行之哉 。
——《论语·为政第二》 |
白话:
孔子说:人而无信,我不知道是可以的。就好象大车没有插梢,小车没有活梢一样,怎么可以拉动车子前行呢!
“信”就好比是马车当中的插梢,也就象火车车头与车厢之间的链接。马车没有了插梢,马往前面跑,车子扔在原地,并没有带着前进。火车也一样,车头与车厢没有链接好,火车头独自往前开,几十节车厢仍然在还在原地,怎么会前行呢。
所以看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就可以知道孔子的深意所在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足食、足兵是极其需要的,但是,信用尤其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现在我们通过“温故而知新”,再来看美国的金融危机。起初的美元,是与黄金挂勾的,也就是说,美元的信用,是以黄金作担保的,所以,这时候把美元称作“美金”。后来,美国废除了用黄金作担保的办法,也就是说,用美国国家的信用作担保了,这时候,就把美元称之为“信用货币”,靠美国国家信用作支撑。
现在,中国把一万多亿的美元资产存在美国,结果,美国的许多银行倒闭了。倒闭的结果,就是中国一万多亿的外汇资产就有可能因此损失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信用问题,当初美国承诺美元是世界通用货币,是作为一个信用国家、信用货币发行推广的。现在,美国把中国投资的美元资产作自动损失处理。这样,就等于失去了美国国家的信用。
因为,即使美国的银行是私人的,但是,既然在你美国的土地上,美国的政府允许他开办,就等于是美国政府作了信用担保,出了一切后果,就是要由美国政府来承担这种信用的。
现在,美国想赖去中国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是一种失信的行为。既然中国的外汇会被赖去,其他国家、其他人难道就不担心吗?自己存在美国的资产会不会被赖去?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可以赖中国的,难道就不会赖别人的?既然已经失信于中国,难道还会守信于别国?所以,一场以失信而导致的信用危机将在全世界漫延开来。
美国说要救市,怎么救呢?你把人家的前债都赖去了,还想赖别人的后债啊?
除非美国承诺中国的前债将由美国政府承担,由美国政府分次偿还,这样做才称得上守信用,这样才能重新树立起世界各国对美国的信心。否则,一切只好免谈,因为,信心早已经被失信毁灭了。谁还愿意再玩烽火戏诸侯的游戏?
我在前几天写过一篇“百世损益不能废”,讲得就是“信”之一字,是百世、万世所不能废的。美国现在想打破这条规律,想以失信而称霸世界,恐怕是不可能的。
现在再来看孔子在《周易》中的二句话:
“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天是帮助顺应天道的,人是帮助守信用的。“上天有好生之德”,而美国则到处制造战乱,而且还在救助中国救市其间,仍然以对台出售军火相要挟,可谓是逆天而行。美国早已经走到了天人不助、天怒人怨的地步,孔子早就知道美人的下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