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荀子》说礼义
1,“祖述尧舜”以至孔子:
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荣辱》篇)
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之义,……如是则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著矣。(《非十二子》篇)
2,力主“先王”礼义道统:
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其流长矣,其温厚矣,其功盛姚远矣……(《荣辱》篇)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议兵》)
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强国》篇)
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大略》篇)
3,礼法并用,上承《礼记》“礼不下庶人”之意:
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性恶》篇)
修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富国》篇)
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致士》篇)
礼者,贵贱有等……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富国》篇)
4,治国,就是君子治国,是礼治,也是人治:
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王制》篇)
有良法而乱之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致士》篇)
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律条)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君道》篇)
5,王霸之业在于礼法:
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强国》篇)
古者汤以薄(亳),武王以滈(镐),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它故焉,能凝之也。故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议兵》篇)
6,礼义归于道,体道为有德,有为归于无为
凡得人者,必与道也。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强国》篇)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道也,君子之所道也。(《儒效》篇)
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
明君临之以势,道(导)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正名》篇)
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足以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
何谓衡?曰,道。
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
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解蔽》篇)
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议兵》)
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礼乐则修,分义则明,……百姓贵之如帝,高之如天,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夫是之谓道德之威。(《强国》篇)
德若尧舜(《尧问》篇)
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故天子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如四肢之从心,夫是之谓大形。(《君道》篇)
7,礼就是等级,义就是区分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荣辱》篇)
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古者先王分割而等异之,……将以明仁之义,通仁之顺也。
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富国》篇)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王制》)
礼者,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
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礼论》篇)
8,反礼义则亡天下
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桀、纣非去天下也,反禹、汤之德,乱礼义之分,禽兽之行,积其凶,全其恶,而天下去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故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由此效之也。(《正论》篇)
9,先王后王,同根礼义
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
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非相》篇)
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俗儒者也。法后王,一制度,雅儒者也。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大儒者也。
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儒效》篇)
百王之道,后王是也。(《不苟》篇)
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儒效》篇)
至治之极复后王。
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王制》篇)
综观上列,荀子是祖述尧舜以至于孔子的,是力主先王礼义道统的,是礼法并用,而礼不下庶人的,是礼法治国与君子治国并举而同义的,是认为礼法治国可以取得王霸功业的,认为礼法之上是道,能体道礼法便是有德,如此北面君临就能抵达无为而治的至高境界,所谓礼法,就是在承认人性恶与人性皆同的前提下,建立和维护贵贱不同的等级与区分,这便是礼义制度的核心价值体系,认为如果违背这些,就会亡国亡天下,而归根到底,礼义制度从先王时代而来,后王继承着先王,有所损益。
荀子不仅谈了这些,还谈到治兵,除了在一些篇章里零星谈到兵事之外,还专门写有《议兵》,长篇大套地谈兵,这在孔孟是未见之的。
《论语》载卫灵公问兵阵于孔子,孔子回答说,祭祀的事我晓得一点,军旅之事,我没学过。
孟子书中,有“仁者无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这些精彩的只言片语,然而孟子最终走向迂阔,竟然说,“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这个比兴过头了些,如果说列举的这些“都是害”,话就说全面了。孟子谈兵比孔子较多些,大约是时代向着战国转变的反映吧?
荀子在《议兵》中认为,“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也”,“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提出“仁人之兵,王者之志”,至于权谋攻夺变诈势利,是诸侯之事,所谓“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所以,“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悦)喜。”在《富国》篇中谈到,“上不隆礼则兵弱,上不爱民则兵弱,已诺不信则兵弱,庆赏不渐则兵弱,将率不能则兵弱。”这些思想,与孟子是一致的。
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恶,并从这一点出发,论证礼义的严格等级制度的天经地义,并且认为这就是实现人的平等之路,真乃不免令人觉得可怕和沮丧,但他认为人性是可以化的,似乎给人指出了一条生路。他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以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手段就是移风易俗,“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久积能改变人性(《儒效》篇)。另外,即使天子,人欲也是无止尽的,但毕竟可以近于尽,人欲虽然不可去除,但是可以给予节制(《正名》篇)。
荀子虽曾严格区分君子与庶民,有礼不下庶人之意,但他也在礼义的前提下,提出了后来司马迁写进《史记》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说: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是王者之政也。(《王制》篇)
他反对“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列必从等”,这样的以家世举贤,与以家族论罪一样,都是乱世乱国的表现。
这样把荀子粗看下来,回头看苏东坡对荀子的指责: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意其为人,必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又特甚者耳,……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不自知其祸之至于此也。(《荀卿论》)
苏东坡虽然说得片面、偏激了些,但他的某种感觉是不错的,因为荀子虽然祖述尧舜以至孔子,但确实有一种完全不同于孔子的气势。孔子手中握有上承三代的礼义学说,而感叹世不能用,却在荀子手中变得虎虎生气、充满自信。荀子从时代汲取了力量,给旧的礼义学说灌注进了新的东西,而成为新的礼义学说,是一种刚劲有力而能够对于“后王”实用的东西。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